《诺木洪》五

鞠旭照

<p class="ql-block">第五集 《公安部的部署》</p><p class="ql-block">1951年5月,召开了著名的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这次会议经过层层学习理解,末了到了基层,要求莱阳劳改大队开始落实了。那就是要将犯人和干部都调往青海。</p><p class="ql-block">这些工农干部没有几个有系统的地理地学知识,几乎没有。只知道青海在西北,离着这有三四千公里,可是七八千华里。什么气候类型,海拔高度,土壤盐碱,地貌植被,水文流域,干旱风沙,等等对人类,尤其对农耕汉民族能否适应生存,都一概无知。但有一点对干部来说很有诱惑,可以带农村中的家属和不超过18周岁的孩子一同前往,即使超过了年龄后来证明也能在青海找到正式工作,作了农转非,可当时大孩子是不能带的。</p><p class="ql-block">对于胶东这方以农业为主的土地,虽然自元朝时起战乱频仍,人口凋零十室九空。经过明清的移民,什么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什么清朝康熙年间移民,除了极端天气,大都风调雨顺,长期的繁衍生息,人均一亩多地,半粮半瓜菜,不至于挨饿有多深重,临近沿海,海鲜海货调剂,到也有生存下来的习惯法则。这些经过战争洗礼的劳改干部,没有象野战军那样出生入死光荣战死,幸存活了下来。胶东子弟兵烈士非常多,负伤回乡是个荣誉军人,打根上还是一个农民,田地劳作一样辛苦。现在去青海该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孩子可以进象莱阳城里那样的学校读书,家属可以住单位的宿舍,也许是楼房,有自来水,也许管道会进到家中,象大城市青岛那样,还有莱阳劳改大队的干部们有好些去过青岛,去青岛公干,开会,象革命功臣那样荣耀,行走在大街上,制服身影被投注许多羡慕的眼光,总是会到青岛市区的照相馆留个影,或到影剧院看场电影,再回到莱阳劳改大队,心中喜滋滋的能持续半个月。在莱阳城里这些也有,虽然地区公署所在地,毕竟是县城。想到这些每个人都有些兴奋,憧憬未来多么美好,可谁又能把想象放大到多具体,多实际,多切合青海的现实存在,都是一头雾水。</p><p class="ql-block">谭毅结婚多年在村中的媳妇,一直没有开花,没为家中填个一丁半女,打算要一个远亲的孩子,可是乡里乡亲,都是莱阳人,最远步行半日路程到县城,到劳改大队,这抱养的孩子能不很快知道亲爹亲妈,还能亲近吗。</p><p class="ql-block">乔大盟在莱阳农村老家的媳妇已为他生养两个女儿,家里耕种的地,一有空就回家干农活,好在家近,一个钟点大步紧点就回家。</p><p class="ql-block">鞠旺丰和赵玉箴,是双干部的家庭,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那年他们结婚了,鞠旺丰在八路军地方队伍上,1943年反扫荡,地方队伍协助百姓冲出鬼子包围线,就那样相遇了,两家不太远,经过提亲,赵玉箴过了门,第二年1946年赵玉箴也参加革命工作,两人各忙各的,聚少离多,一直怀不上孩子。在莱阳劳改大队一起生活了,1954年5月,丈夫三十四岁,女人二十九岁刚刚得子。没有孩子可是忧愁了很多年,鞠旺丰是独子,仅有一个小他14岁的妹妹,爹妈当下在家务农。当八路军那会,1941年海阳解放,共产党建立的政权会照顾军属烈属和工属,村里互助组,会帮助耕种家里的五亩土地,是中农没有多少地,鞠旺丰当八路军那会,他的父亲在东北做煤矿苦力,因而要村里帮助耕种,解放了年迈了回到家乡,虽然依旧贫穷但身体硬朗,干家里农活也能出力。如果能到青海也是上好选择。</p><p class="ql-block">尚家龄和闫氏也都期盼着,人人都会得到好处。</p><p class="ql-block">唯独新招来做饭的大姑娘邹风玲,要辞退回乡,不免心生难过。地方小,谁住那个村子都知道,鞠旺丰和赵玉箴记得邹风玲的村名。</p><p class="ql-block">整个劳改大队调到青海省,那里是大西北,大西北怎样,谁也说不清。严密封锁信息,不准犯人知道。</p><p class="ql-block">伙房开始烙大饼,很多很多,每个人要准备五天的,时间久了会发霉,大饼要干干的,五天不会有多大霉变,即使稍微长白雾,擦擦也能吃。</p><p class="ql-block">下集预告</p><p class="ql-block">第六集 《西行调犯列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