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火车站东南残留的一段城墙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俯视着乘火车进出北京的旅客,形成象征北京的明显标志,它即是建在北京明、清城垣东南角上的角楼。</p><p class="ql-block"> 原北京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是明代初期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的,除于九门兴建城楼、瓮城和箭楼外,为了加强城垣的防卫,于城四角城台上均建箭楼一座、其名称应是城角箭楼,简称角楼。此处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北京城东南角的角楼,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垣角楼。</p> <p class="ql-block"> 这天又遇上二爹在城门楼子边上遛弯,上前说了声:“二爹又遛上了”。二爹见我面话就特别多,回话说:“怎么着,今儿个跟我遛会儿啊”,我想今天没事,就跟他溜一圈儿吧,随后就跟他边走边聊起来!</p><p class="ql-block"> 二爹说:不是我爱在这遛弯儿,而是跟这城门楼子有感情,打小就出生在离城门楼子不远的小胡同里,在城根儿底下长大,但那是西直门,60年代眼看着给拆了。现在在南边住,退休没事就爱看城墙,看看它就能勾起小时候的情景,想想特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接着二爹就说起老北京的城门楼子,他说:北京的城门,完整的说法应是“里九外七皇四”,里九就是内城九门:南面三门,中央为正阳门,东边崇文门、西边宣武门;东面俩门,朝阳门和东直门;西面俩门,阜成门和西直门;北面俩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外城七门是:东面的东便门、广渠门,西面的西便门、广安门,南面的永定门、左安门和右安门。内城之皇帝,位居正中央。皇城四门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p> <p class="ql-block"> 他指着这座城楼说:如果按照老北京城的格局来说,这点儿是内城的东南角儿,大家都知道,过去外城与内城东南角连接处开的城门叫东便门儿,所以有人会误认为这座城楼就是东便门儿,其实不是,东便门在1958年就拆了,现在您看到的这是角楼,学名叫“东南角楼”!</p> <p class="ql-block"> 东南角楼比东便门儿、或者说比外城的修建还要早一些。据记载1438年修建,到现在已经近600年了,虽后世多次修缮,但保存至今也是不容易,尤其在无数城楼消失的背景下,更显它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楼前面往东看,非常震撼,一睹进出北京的铁路和新北京的高楼大厦,老北京和新北京画面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东南角楼建筑形式独特,是国内仅存的一座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箭楼。</span></p> <p class="ql-block"> 去城楼上看看。</p> <p class="ql-block"> 东南角楼台高12米,底边长 39米,上边长15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楼沿城台外缘转角建起,平面呈曲尺形,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列脊饰兽头。建角楼是出于军事目的,所以在城楼的楼体外侧向东、向南两面,向西、向北两侧面,都开辟了箭窗,用于城楼里的守军向外射箭、攻击敌军,也叫射孔,共4层、144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旗杆石用自然的侵蚀向我们诉说着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铸铁炮用沉默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箭窗外的变化昭示着我们只有发展才能留下前进的脚印。</span></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环城铁路从这里驶过。</p><p class="ql-block"> 东南角楼的入口在城楼南面的西侧,是一座斜开的高与城齐的拱门,路也是斜插经过城墙的。可别小看这段穿越城墙的斜路,这以前可是一条铁路线,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东南角楼西的这个斜门和过道就是当年是环城铁路与京奉铁路的交汇处,是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京奉铁路信号所”,是北京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信号所旧址,于2002年9月建设明城墙遗址公园时发现,它是1901年与前门火车站同时由英国铁路工程师金达设计建造的,至今已逾120年。该建筑绝大部分设施仍保留着当年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 这个石碑是怎么回事儿?</p><p class="ql-block"> 它是东便门内护城河丹凤桥南岸的一座道教宫观,全名叫“护国蟠桃宫”现已荡然无存。蟠桃宫始建于元朝,后来衰落。1985年,因展宽马路,将蟠桃宫的山门、鼓楼及部分东配殿拆除,后来在1987年因修东便门立交桥,将蟠桃宫的建筑全部拆除,部分建筑构件由文物部门保存。在东便门立交桥西南路边的绿地中,尚存这块《护国太平宫碑》。2010年代初,为该碑加建了一座碑亭,该碑阳面碑额为“护国太平宫碑”,阴面碑额为“万世流芳”。</p> <p class="ql-block"> 城台西侧还保留有一段目前北京保存最好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 历经近六百年的风风雨雨,东南角楼不但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更替、封建王朝的覆灭、和军阀时期的混乱,更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新北京发展进步。二爹边走边聊,我边听边拍,留下很多很多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