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去西南边陲的旅行如期而至,坐了一天的高铁来到了云南大理。在火车上讨论后作了分工。</p><p> 画家负责所有支付的财务和线路导航。</p><p> 胡总管负责找住宿,饭店,严格控制成本和开车。</p><p> 老司机负责开车和生活保障。</p><p> 我是拍客和老司机。</p><p><br></p><p> 第二天一早,去一嗨租车大理火车站门店提车,车型是大众探岳四驱SUV 2.0T,我称它为大白胖。</p><p><br></p><p> 第一天,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樱花谷</p><p><br></p><p> 提了车直接去了南涧县无量山樱花谷,路程花了3个半小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可能是今年樱花开得不好或者下过雪了。地方不大,但游客还是很多的。总共有三个观景台,也可以沿着山路游步道走走,免门票,不过要收30元的停车费。总体上来说这个地方不是很值得推荐游玩。</p><p> 来都来了,总要留点影像。支起脚架,想要拍会延时摄影,突然发现没带快装板,努力地回忆着,到底丢哪儿了呢,想了好久,才记得在一个长焦镜头上,没有卸下来。心里那个懊恼,就这么一块小部件,我这三脚架白带了。回大理城一定要买个手机支架,只能用手机拍摄延时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量山樱花谷</p> <p> 回到大理已是晚上,找了一家大理当地的菜馆吃了,松茸菌菇鸡煲,味道极鲜,真心不错。</p><p> 心里一直惦记着要买手机支架,开车去了古城。这是我第二次来大理古城了,疫情加淡季,逛街的人不多,在古城找了一圈,根本就没有卖手机支架的,满大街的普洱茶和雪花银,最终在回宾馆的路上买到了一款手机支架,后面的延时摄影就靠它和手机了。</p> <p> 第二天,怒江州福贡县老姆登村</p><p><br></p><p> 早晨,在附近的农贸市场早点摊用完餐后,即刻启程前往老姆登村,车子沿着怒江深邃的大峡谷逆流而上,路况很好。怒江公路很美,随着上游下雨越来越少,怒江的水已经开始绿起来了,江边的游步道和公路并排而列,还有三角梅等绿植花卉点缀,被称为最美公路也不为过,在百度地图上标识为国道219。沿途有许多溜索站,现在的人们大多是通过怒江上大大小小的铁索桥出行了,溜索算是一种生活文化保存了下来,也有旅行的人们跃跃一试体验下惊险刺激。</p> <p> 沿途经过了许多类似的乡镇村庄,房子看着还是比较新的,一点不差,根本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西南边陲贫穷的表象,民居很有自己本民族特色。与之相反的,我反而觉得老家的江南民居除了具有一些现代感,毫无特色而言,这是不是我们这边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败笔,把每个村庄外观建成了小城镇,毫无特色,千篇一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昌族仁山</p> <p> 下午离开了怒江公路,右拐上了盘山公路,路况还好,就是路较窄会车困难,好在过往车辆很少,傍晚前到了老姆登村,入住姐妹花客栈(极力推荐,干净实惠,可以洗澡,吃饭)。看着天色尚早,放下行李,开车前往山上废城知子罗,途中发现怒江峡谷对面的天空有几道丁达尔光,俗称上帝之光,光线一直在变幻着,挺炫酷的。我们停了下来,找了机位拍摄。没多久,只听得山路上一片嘈杂声,大爷大妈们从山下一路小跑蜂拥而来,也不怕高反,得,我们还是让他们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知子罗对面的上帝之光</p> <p> 再往山上去,就是废城知子罗,房子比较陈旧,至今还保持这80年代的年代感,墙上有大幅毛主席像和语录。</p><p> 知子罗的傈僳族语的意思是“好地方”,是曾经的碧江县,后来撤县,80年代有砖家说此处可能会发生泥石流,所以大家弃城而去,结果直至今天也没有灾害,现如今,许多人又回到了好地方,搬进了那些无主的房子,此地又叫回了知子罗。</p> <p> 老姆登村,是福贡县的一个怒族村落,整个村子在半山腰上,对面是高黎贡山和皇冠峰。村里有个基督教堂,听过《西藏简史》了解到一些信息,据说是在清朝的时候,法国殖民者为了将势力渗透到西藏,派了传教士经茶马古道一路传教外加刺探军情,想以察隅为突破,企图将基督教传入藏区,遭到了藏族同胞的全力抵制,没有得逞,而英国殖民者以东印度公司组建了一只以阿三为主的军队在我西藏的亚东和阿克赛钦侵入西藏,沙俄从青海入侵西藏,而当时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根本无力顾及西藏的安危。</p><p> 所以任凭公知大V说烂了嘴,说西方列强如何如何好,我不信。只有国家强大了,山河才能无恙,人民不会卑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姆登教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皇冠峰的星夜</p><p><br></p> <p> 第三天,怒江大峡谷的云海、怒江第一湾、丙中洛、秋那桶</p><p><br></p><p> 天还没亮就睡醒了,在被窝里赖了会床,虽然没有三脚架好用,还是决定起来看看天上有没有星星。走到房间外的廊沿上,发现大峡谷已经起了云海,满天的星星,对面是黑黢黢的皇冠峰。利用走廊上的桌椅板凳固定了相机拍起了照,天太冷,又钻回了被窝。</p><p> 天亮以后,雾越来越大,弥漫了整个村子,只有穿过云海,再往高处的知子罗才能看到对面的山峰,当车子穿出云层的那一刻,整个峡谷流淌着云雾,只留下两岸青山。居然幸运地第一次遇见了佛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姆登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怒江大峡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佛光灵现</p> <p> 离开老姆登村,到了半山腰,见到一间简陋的房子,进到屋子里能见到整个峡谷。家里只有女主人在,大概有60岁,征得她同意,我们进屋看了一下,聊起来才知道是怒族的,正等着政府通知她搬到山下统一建好的房子。临别时向她道声谢,她纯朴地用生硬的普通话说,不用谢,我们是一家人,唉,暖心了!</p><p> 下山后,继续沿着怒江一路西行,前往怒江第一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月亮</p> <p> 继续沿着大峡谷前行,到了219国道边的怒江第一湾观景台,下车看了一下,有所遮挡,视野不够宽阔,这还不是最好的观看点,我们又去了前面左边的山顶上,视野更开阔,第一湾尽收眼底,但山路很陡,最好是四驱车。</p><p> 过了第一湾,丙中洛就在跟前了。在原来的攻略中打算在此住一晚上的,但是时间还很宽裕,再者人稍微多了点,觉得不够清净,临时决定前往秋那桶。</p><p> 一路的柏油路,一会儿就到了秋那桶,在七三客栈住下。我们叫客栈老板阿德帮我们准备了食材,决定自己做晚饭,浦画家的厨艺不赖。</p><p> 晚饭后,相约第二天日出前赶到对面山上看日出照金山,到了房间简单洗漱一下,就上床刷了会手机早早的入睡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怒江第一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桃花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丙中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三客栈的客串厨师</p> <p> 第四天,秋那桶、雾里村、察瓦龙乡</p><p><br></p><p> 天还没亮,四个人打着手电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向对面的山上走去,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此时怒江大峡谷弥漫着云雾。虽然能见着对面的雪山,但有树挡着部分视线,他们看了会儿往回走了,而我继续往前的密林走,一直走到林子的尽头,豁然开朗,就像到了一个岛上,三面都是汹涌的云海,初升的太阳照在嘎娃嘎普雪山上。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定会静静地坐在那个云中孤岛,享受天地间唯我一人的感觉。</p><p> 结束了拍摄,一路小跑下山回客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嘎娃嘎普雪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那桶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兄妹俩准备上学去</p> <p> 吃过早餐,离开了客栈,继续向山顶去,绕到对面的山顶看一下秋那桶的三个寨子。兜了一圈,云雾已经散去,少了些仙气,没多久就下山前往雾里村。到了“朝红桥”,把车停好,背起行囊沿着怒江边的茶马古道徒步前往雾里村,部分山路是在悬崖上凿出来的路,路下方就是怒江的滔滔江水。雾里村村子不大,就在219国道的对面,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木头房子。到了下午觉着肚子有些饿,正想找找哪里有农家乐吃饭,浦画家来电话了,找到了雾里村唯一一家住宿吃饭的地方,雾里人家农家乐,老板傈僳族,姓刘,我们要了个瓦罐鸡和几个素菜,瓦罐鸡味道绝对好,不比在大理吃的那个松茸菌菇鸡煲差。离开了雾里村,就直奔察瓦龙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马古道看雾里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农家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汪水潭中的雾里村</p> <p> 从雾里村出来到了秋那桶附近有个检查站,是云南警方的,之后还有两个西藏边检的检查站。丙察察线沿着怒江而建,穿梭于大峡谷中,目前在云南境内的都是油路,到了滇藏交界之地有界碑,西藏那边的路就很烂了,炮弹坑碎石路加无尽的沙土扬尘。车速有讲究,要达到与路面坑洼程度相贴合,才感觉没那么震,又不耽误时间,这一路开得不累,就是提心吊胆的,轮胎千万别被扎了。</p><p> 到了察瓦龙乡已是旁晚时分,找了个宾馆住下,就想早早的吃了晚饭休息。大家想换换口味,青稞饼就着羊肉牛肉汤,吃得也很开心。吃好晚饭,大家商量着去察瓦龙乡派出所打探一下去甲应村的路况。</p><p> 派出所的民警说他们也没去过此村,帮着问了当地的包车司机,说半个月前下过雪了,部分路面还有冰雪未化,我们这个车能去,但是建议我们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去了。</p><p> 我们离开派出所后商议,还是决定明天去甲应村,只是我们太缺乏在冰雪路面开车的防范意识了,没有买防滑链,其实在派出所边上就有汽修店,以至于第二天到了甲应村的半路上遇到了大麻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丙察察的烂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流沙</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虎嘴</p> <p> 第五天,甲应村</p><p><br></p><p> 离开察瓦龙乡,继续往察隅方向没多远有一块路牌,往左贡方向即可,一直往山上开就是,因为就只有一条路,路不算差,就是弯多坡陡。开了一个小时到了一个有很多经幡的岔路口,应该是党堆拉垭口。左边是去左贡的路,右边是一个门脸,去甲应村就从这儿进。停车拍了一段视频,合了个影就继续前行。</p><p> 从这门脸进去,车子在山里转来转去爬坡,一会儿云雾,一会儿雾凇,一边是悬崖和云杉,一边是山体,车子动力不错,所以刚开始没觉着路有多险,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路面开始有冰雪了,我沿着车辙印缓慢地往上开,约莫半小时后,路面的冰雪越来越厚了,轮胎开始打滑了,车身在左右摇摆,吓得他们三个人大气不敢出,我把车停了下来,大家下了车,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只前进了几米,只好打电话给山下送防滑链上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甲应村才刚刚开始</p> <p> 在车里等了一会儿,送防滑链的才上山,需要1个多小时才能到。我丢下车钥匙,背起相机,踏雪而上,走到第一个垭口,眼前是绵延的雪山群,飘过阵阵云雾,耳边是阵阵松涛,深邃的峡谷下面是怒江,就像一条随风起舞的绿丝绦。</p><p> 在垭口看到有三辆车从甲应村出来,我招呼他们,告知我们的车停在路上走不了了。过了一阵子,他们打来电话,要我下山去移车,等我走到车前,刚才下山的三辆车里人已经站在车边,同伴们之前都被吓到了,都不敢上车驾驶,直到等我来了,上车发动汽车,在车友们的助力推车下,慢慢地给油门把车开到上边会车的拐角,之后只有等山下送链条的到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谷底的怒江</p> <p> 车子到了最高的崩功腊卡垭口,眼前是近在咫尺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这是有手机信号的最后路段,大家向家人报了平安,开始一路下山前往甲应村,终于在下午4点多到了村里。</p><p> 甲应村是一个只有四户藏家的小村子,海拔3800米,坐落在梅里雪山的背面,她是外转梅里雪山必经之路,村子中央是一块相对平整的草甸,草甸中间是五色经幡,冰雪融水冲切出来的溪流从草甸中间穿流而过,转经筒利用溪水的动力经年不息的转动着。村子的四周被几百年的沙棘古树所环抱,沙棘树已然没了叶子,枝条上只剩下橘红色的沙棘果,像极了红枸杞,汁水很多,很酸但回味甘甜。</p><p> 我们住在达瓦次仁家,放下行李,稍事休息,我就到外面踩点寻找机位,他们三个人围在达瓦家的火塘边喝茶。</p><p> 女主人给我们做了晚饭,我草草地用完餐放下碗筷,拿起相机和手机支架,就赶到草甸上的机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瓦格博峰的背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应村被当地人叫做仓库的山峰</p> <p> 机位不好找,溪流的水流有些急,水面不平无法生成倒影。好不容易找到一汪水流很缓的水面,坐在溪边静静地等待日照金山。随着太阳下山,天色慢慢地暗了下来,耳边孱孱流水声不绝于耳,微风吹来阵阵沙棘果清香,五色经幡翩翩起舞,远处的藏家升起袅袅炊烟,夕阳余辉渐渐地掠过那座叫仓库的雪峰,山色慢慢地由白色变成金黄色,再由黄色变成蓝紫色直至灰白色。</p><p> 在高原上,太阳下山后气温骤降。我收好相机,趁着天色微微亮,先回到达瓦家暖暖身子。大家围着火塘边喝着酥油茶嚼着烤肉聊着天,得知冬天的晚上,能听到屋外面有狼叫,不过他们说这狼怕人不咬人,见到人会跑,我将信将疑,听得我很忐忑,犹豫着晚上要不要去拍摄星空。不过还是内心战胜了关于狼的说法,临睡前去外面看了一下,有些许雾气,天空不透,只好早早地上床休息,明天一早起来再去草坪上看星星。</p> <p> 第六天,甲应村,察瓦龙乡</p><p><br></p><p> 一觉睡醒,天还没亮,还是决定起床去拍星空,出门前感觉有点冷,在腹部贴了张暖宝宝才敢出去,在相机的电池上也贴上暖脚贴。打开房门一看,东边升起了下弦月,月明星稀,看上去星星不算多。</p><p> 打着手电,一边想着昨晚达瓦说的狼的事,一边环顾四周,忐忑不安地走到草坪上,架好相机自动拍摄,高原的冬夜实在太冷,逃回房间躲进了热乎乎的被窝,睡个回笼觉。</p><p> 早晨起床,简单的洗漱一下(当然你想复杂也不行,毕竟条件有限)。我就去草坪把相机收回来,相机上全是霜花。到了达瓦家,我把相机放在门口,没敢拿进屋,怕遇热镜头马上雾化。</p> <p> 早饭是酥油茶加青稞饼,外加几碟小菜。饭后收拾好行头,达瓦带着我们徒步去冰湖和冰川。我们穿过大草坪,跨过潺潺溪流,走过大片的古沙棘树林,开始进入了原始森林。在密林中,从平地开始慢慢地向上爬坡,都是崎岖不平的山野之路,我从背包中拿出了登山杖,而他们三个就地取材寻找枯树枝当手仗,达瓦自然是身轻如燕。一个多小时后到了冰湖,蓝色的海子已经封冻,结了厚厚的冰,成了白色的冰湖,雪山环绕四周。我们在冰面上走来走去,耳边不时传来冰裂的声音,达瓦提示我们不要走得太远,安全第一。</p><p> 离开冰湖继续沿着山路前往冰川,山路的尽头是乱石堆,随处是沙棘林,达瓦举起一块大石头砸向结冰的湖面,冰面没有破,达瓦就招呼我们在冰面上走,这样不用艰难地在乱石堆里走。约莫1小时,来到冰川前,两边的山体上是开始退缩而裸露的蓝色冰川,这应该是海洋性山岳冰川,很干净,我曾去过青海祁连县的八一冰川,属于大陆性山岳冰川,内部有砂石杂物。没有那么剔透。我尝试着小心翼翼地,蹑手蹑脚地走近冰川,感到阵阵寒意,就象头伸进了冰箱的冷藏室,用手触摸晶莹剔透的冰面,里面还有小气泡,偶尔听到冰裂的响声,急得达瓦直喊快回来。</p><p> 刚刚离开冰川,穿越乱石堆时,画家和总管先后摔了一跤,可能是体力不支腿软了吧。于是大家停了下来,讨论要不要去蓝冰洞,穿过乱石堆还要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冰洞。他们三个人打退堂鼓了,只有我一个人想去,没办法只好折返,留下不小的遗憾。在回来路上,达瓦告诉我,这里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冰川退缩得很快,他小时候,两侧的山体上根本没有裸露的蓝冰。冰湖的那个位置,多年前是一片地势低洼的的大草甸,后来随着冰川融化,冰雪融水汇集在这片草甸成了蓝海子,当地人叫冰湖。他跟我说了,政府已经把这一片划为保护区了,禁止村民们乱砍乱伐,不准增加宅基地和垦荒种地,并劝退了在村子草甸经幡边的小木屋修行的僧人和觉姆。我问他们的生活来源,他告诉我政府每年给1万元的补贴,再加上家庭旅馆的收入。</p><p> 下午2点多到了达瓦家,大家收拾行李后,就早早地离开甲应村前往察瓦龙,毕竟这几十公里的山路要开三四个小时,尽量赶在天黑之前到宾馆。</p><p> 傍晚到了之前住宿的宾馆,大家也懒得动弹了,晚饭就在这家宾馆吃了,要了一个腊排骨汤锅,店家又送了些素菜,吃得也味美实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唾手可得的沙棘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洋性冰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祁连县八一冰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洞雏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裸露的蓝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达瓦提供的蓝冰洞视频</p> <p> 第七天,察瓦龙乡,甲应村,孔雀山垭口,飞来寺。</p><p><br></p><p> 今天的行程安排是去飞来寺,之前听达瓦说德贡线因为冰雪封路,可能去不了,但我们还是想去捧当乡检查站试试。</p><p> 为了赶路,吃过早饭就出发前往捧当乡。又走上了丙察察那条颠簸的路,在途中的一个岔路口,见到一块路牌上写着阿丙村13KM,岔进去的路是崭新的柏油路。于是我停下车,叫画家他们用度娘搜一下阿丙村,百度弹出寂寞的阿丙村,是外转梅里雪山的必经驿站。我提议大家,耽搁2小时去看一下这个神秘的村落。</p><p> 路很好走,没多久就到了阿丙村。村子坐落在一块相对平坦的悬崖上,一面是万丈深渊,一面是陡峭的山体,山顶的对面就是梅里雪山的背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徒步去山顶。</p><p> 在村子闲逛时,看到一户藏家在杀猪。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做饭菜的案板和灶台都在室外的。不知何故,收获的老南瓜都是堆在屋顶。为数不多的客栈也停业了,兴许是这个季节转山客少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丙村</p> <p> 在白塔经幡边遇见放牛的大哥,能听懂普通话,但只会说一点普通话,问他今年几岁了,说不清,跟我说生肖是猪,那应该和我年龄相仿。</p> <p> 在山上拍完延时下来取车的时候,遇见了一对姐弟在晒着太阳吃着零食。</p> <p> 离开阿丙村已经过了中午,大家在车上简单的吃了点干粮,继续沿着丙察察线直奔捧当乡碰碰运气。因为在甲应村的时候,听达瓦他们说起过,由于下雪,德贡线前几天封道了,不知道今天有没有通行,反正捧当乡是要路过,能通行就去飞来寺,不通就去独龙江。</p><p> 过了丙中洛,快到捧当乡的怒江公路上塌方了,挖掘机正在紧急抢修,等了半小时终于可以通车了。所以来这里一定要避开雨季,不然发生塌方的概率太大了,会影响行程和安全。</p><p> 没多久到了德贡线的捧当检查站,一打听,说是已经允许通车了,问了飞来寺过来的自驾车,告诉我们不用上防滑链,大家挺开心的。</p><p> 从捧当检查站出发到孔雀山垭口多处路面塌方,工人们在抢修施工。德贡线是省道,全线是油路,如果没有塌方,其实没有那么难走,但对车子和驾驶技术还是有些要求的,坡陡多急回头弯路,比去甲应村的路好走许多,越到山顶越看像是大东北的白山黑水。翻过孔雀山垭口就一路下山,到了飞来寺已是灯火阑珊,餐饮住宿相当的规模,确实是成熟的梅里雪山观景之地。</p><p> 住店放下行李,找了一家川菜馆,美美地吃了顿,回到酒店,总管说他头痛有点高反,我拿了一颗芬必得给他,让他缓解疼痛好好地睡一觉,这样高反会好些。回到房间拿了手电到顶楼去看了一下拍星空的位置,夜空光污染比较厉害,梅里雪山那边的天空不透,决定凌晨再来拍摄。回房间洗个热水澡躺下休息,好好地休息一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贡公路的冰雪山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雀山垭口</p> <p> 第八天,飞来寺,金沙江第一湾,丽江古城。</p><p><br></p><p> 一觉睡到凌晨4点钟,醒来看了一下手机上的天气和气温情况,穿好衣服,拿起相机去了楼顶。整个飞来寺还在睡梦中,完全没有昨天的灯火阑珊,在暗视场下,银白色的梅里雪山屹立在远处,满天的星空,天实在冷,在楼顶呆了几分钟就跑回房间。不知道啥事候睡着的,早上醒来,画家说我昨晚打呼噜了,兴许是这几日累了,昨天穿越德贡线开车太累了。算是我还给他的呼噜吧。简单洗漱后上楼顶收相机,去自助餐的那家酒店的楼顶,静静地等待日出,8点钟,第一缕阳光照在卡瓦格博峰顶,银白色的山峰慢慢地变成了橙黄色,蓝紫色的天空渐渐地变成了蓝色,尽管天冷风大,但就是相看两不厌。半小时后,山色又变回了银白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梅里雪山星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出前的卡瓦格博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照金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来寺</p> <p> 离开了飞来寺就直驱丽江古城,来之前打算要去香格里拉的巴拉格宗,但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再者估计他们也不愿再走山路了,去甲应村的路吓得他们不要不要的。途径金沙江第一湾时,下来看一下拍个照就走了,这地方还收10元门票,没道理,就不能像怒江第一湾那样向大家开放吗,大自然的景观没加任何管理,加个围栏就收钱了,格局太小。</p><p> 途径松赞林寺和纳帕海,没有太久逗留,由于处于枯水期,纳帕海的水位不高,但来越冬的候鸟还真不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沙江第一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松赞林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纳帕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斑头雁</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吉祥鸟黑颈鹤</p> <p> 走了一天的山路,海拔越来越低,路况比前年来的时候好多了。傍晚前到了丽江古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由于疫情的影响,来古城的人不算多,但也没想像中的那么少。客栈离万古楼挺近,很幽静,放好行李,向客栈老板打听吃饭的地方,四个人就开始逛街找网红店吃网红餐,来到这儿总归免不了入一下俗套。</p><p> 丽江古城的夜色太过香艳,令人媚眼,倒是清晨的古城显得宁静自然些,缓缓升起的阳光,照在薄薄的晨雾上,树叶变得更加透亮金黄,这才是古城该有的样子。</p><p> 吃过早饭,离开古城,开始各种抓瞎,兜圈子找停车场,最后还是按图索骥,老老实实地问路打车找到大白胖。中午抵达大理还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丽江古城万古楼,就是依靠这张图问清楚大白胖停在哪里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城夜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城晨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双廊洱海</p> <p> 四个中年人,重怀少年时的轻狂,从苍山洱海边出发,没有风花雪夜,只有淡定和执着,看够一路的滇藏风情,对所见所闻的三观大体相当,面对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体的冰雪山路,不愿退缩,偶尔把中年人不该有的狂野放浪体现得淋漓尽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滇藏之行延时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