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京城淅淅沥沥下了一天的春雨。临窗喝茶听雨,乡愁就如窗外的烟絮,袅袅娜娜就漫上心头。而此刻的故乡,杏花早已将山野一丛一丛地点染成水墨画,遗憾的是田园早已不再耕种,没有黄牛和农民劳作的情形,一定是少了小时候的那种生气和活力。即便如此,故乡的春天总还是令人神思奇想。</p><p class="ql-block"> 北京的杏花来得会晚一些。几年前仲春去灵山底下的椴木沟,那里有几株百年老杏树,虬枝盘曲,古朴苍劲,繁花盛开,蜂蝶穿飞,极其爽心悦目。 </p><p class="ql-block"> 于是打开尘封的电脑,找出当年在椴木沟拍的几张杏花图,以佐茶汤,聊慰乡思,静待山花。</p> <p class="ql-block"> 去年春天,客居南昌,寓所外的一株杏花临窗开放,时值春雨,就极容易吟起陆游著名的诗句,“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当晚写下这首诗的赏析。附之于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安春雨初霁</p><p class="ql-block"> 宋. 陆 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味年来薄似纱,</p><p class="ql-block">谁令骑马客京华。 </p><p class="ql-block">小楼一夜听风雨,</p><p class="ql-block">深巷明朝卖杏花。</p><p class="ql-block">矮纸斜行闲作草,</p><p class="ql-block">晴窗细乳戏分茶。</p><p class="ql-block">素衣莫起风尘叹,</p><p class="ql-block">犹及清明可到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人只记住了这首诗的颔联两句话,而完全无视作者想表达的要旨。“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好到只读到这两句,我们认为已经足够了,无需再看全诗其他句子。江南初春,百花初艳,蜂蝶狂欢,多么热闹呀。有这两句,春天似乎就够了,其他的就是废话,以至于大家一致推崇为“诗眼”,不知陆游是该高兴死呢,还是要被气死?</p><p class="ql-block"> 纵观全诗,绝不是我们只对这两句抽出来单独理解的那样子的。陆游在首句就给全诗定了一个基调,画了一个圈圈:“世味薄”。陆游62岁时被南宋老大(皇帝)召唤回京城(临安),拟启用授官,这对老陆而言,这是多么荣光的事呀,但老陆“假装”并不这么看。老大或许因事晚见了几日,老陆就不乐意了,写下这首诗,发一下自己的心中的小小怨气。“谁令”?明知故问,纯属犯上,就觉得“世味薄似纱”,敢跟皇上老子较劲,狷狂得要“作死”,居然没被相关部门请去喝茶训诫也是奇迹,要么“圣明”,要么“功高”,可见老陆在发牢骚这件事的“度”上把控十分精准老到,不愧是老江湖。其实,宋朝文人有很多奇迹,比如苏轼,这真不是文人的厉害,是老大的宽宏。</p><p class="ql-block"> 下句就是惊天地、泣鬼神,写出京城“春雨初霁”的感觉和预测。一场春雨后,十里杏花香,杏花是春天的信使,一枝杏花,就开启了春天的盛宴。“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 在这里,老陆其实想要的是借杏花的热闹来修饰自己的寞落、失意和不满,“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为悲情增加对比度。顺出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他在干什么呢?在客栈里写字、戏茶、发牢骚!</p><p class="ql-block"> 尾联点题,与首联顾盼,这才是陆游真正想表达的情绪。“素衣莫起风尘叹”,有典出,不要囫囵读了,辜负老陆才华。此句极为隐含和“歹毒”,对京城(临安)世风以及官僚层的鄙视谩骂,并与之绝决,“泾渭分明”。典出自他先辈陆机的“送顾彦先赠妇诗”中的句子“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算毒舌之言,大意是“京城风气败坏,乌烟瘴气,白衣也会熏染成黑色”。陆游“反翻”先祖诗意,“我无需害怕世风会污染我的白衣,大约清明时我就能回家了”,一样的毒舌,清高、洁癖得不行不行的,也象他远祖那样子。不知唐婉会怎么看他?要是老大早些时候看到这首诗,还会不会给他官当呢?</p><p class="ql-block"> 补一句,陆机就是千古名帖“平复帖”的作者,平复帖是现存可以考证的最早的纸上书法作品,推崇为书法祖帖。</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