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诊记(3)

洲洲

<p class="ql-block">各种奇怪症状的张女士</p><p class="ql-block">2019年8月4日,张女士来正安中医找我爸看诊。第一次见到张女士,她50多岁,身材修长,一头银灰色短寸发,面容清秀但面色焦黄、嘴唇上还有好几块黑斑,浑身散发着一种焦躁的感觉,而且这种焦躁感仿佛有传染性,让我也觉得有些不安。她的丈夫张先生一直站在她身边似乎随时做好准备应付突发状况,脸上写满了担忧和爱怜。</p> <p class="ql-block">张女士坐下后开始描述她的病情,但是几乎无法完整的说一句话,每说几个字就会打一个很响的嗝,然后差不多1分钟就要站起来绕着屋子走两圈再坐下继续叙述,我和老爸听得满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她在讲什么,只得由她的爱人张先生帮助她来完成了病情的描述。张女士起初发病是16年停经后感觉头重如裹,咽部不适有堵感,去医院诊断为胃炎,服用医院开的药后不适感加重,再去医院诊断为焦虑症,并嘱服用抗抑郁药物,之后病情就越来越重,接下来就开始不停的大声打嗝,口淡无味、时而口苦、便秘、失眠,会阴部有下坠感和灼热感,整个人变得非常焦躁不安。总之,当时我们都被张女士的各种奇怪病症和举动镇住了,以至于很多她当时的情况我都没有完全记录在病历里。</p><p class="ql-block">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疾病折磨的苦不堪言的张女士夫妇听到了由阿陈先生在喜马拉雅播讲的父亲写的《中医是无形的科学》一书,感觉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不远千里从杭州寻到了北京。但是给她诊脉后,再看她的各种奇怪症状,老爸也是感觉有些无从下手,于是就说:“实话讲,我对你的病也不太有把握,要不先根据脉象开几副药试试吧!” 张女士眼中先是流露出一丝忧虑和些许失望,然后又变得坚定起来,拉着老爸的手说:“郭老,我是您的粉丝,无论如何,我相信您能治好我的病。”</p><p class="ql-block">张女士走后我就跟老爸说:“您这么一说没把握,她不是会很失望?这对病情也不利啊!”老爸回答:“我是个大夫,但不是神仙,不能包治百病,而且任何事都可以吹牛,唯独看病这个事绝对不能吹牛,必须实事求是!” 好吧,这就是我老爸,耿直的老头,其实我也知道他要说什么,但是看到病人失望的眼神,就很希望老爸能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来给她希望。</p> <p class="ql-block">第2天, 我突然接到了张女士先生打来的电话,告知服药后病情加重了,就跟老爸汇报,他也很着急,于是我们给她加到了最近一次再来看诊,张女士讲述了她服药后的症状,老爸仔细诊脉思考了一阵,说她是个比较敏感的人,所以给她开药的剂量要小于常人,且她并不只是单纯的抑郁症,而是因为长期的治疗不当导致脾胃虚弱,且痰饮令三焦不畅,兼有肝阳上亢,表现出来的症状虽然是怕风怕冷,但实则寒中包裹着热。这就需要更准确的辩证,难度比较大。这次老爸还是跟张女士实话实说:“对你的病,我确实没有把握,如果这次的药方吃了还是没有效果,你可以再找找别的大夫,就算是我没有治好你的病,也不要对中医失去信心!”不料张女士听完老爸的话以后竟然放声大哭,抽噎道:“郭老,您是我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千万不要放弃我,我相信您一定能治好我的!“听完张女士这番话,再看到她祈求和渴望的眼神,老爸也不禁眼中含泪道:“谢谢你这么信任我,我不是要推脱不肯给你治,是怕我水平不够,耽误了你的病情,如果你坚持在我这看病,我当然会尽全力帮你治疗,这次我把用药的思路和剂量都做了调整,但愿你吃了有效,只要有效果,就说明咱们方向对了,那就好办了!”</p><p class="ql-block">第3天, 张女士的先生再次来电,非常激动,说这次的药很有效果,张女士感觉非常有信心,他们打算在北京租房住一段时间,这样就可以连续治疗了。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每隔一周或2周,张女士夫妇便会去找父亲调整药方,直到19年10月31日,前前后后他们一共看诊10次,在此过程中,虽然张女士还是会有各种小毛病出现,比如头胀、皮肤瘙痒、怕风怕冷等症状出现,但整个人已经大有好转,起码可以安静的坐下并完整的表述自己的病情。</p><p class="ql-block">到最后一次看诊的时候,张女士表示感觉自己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准备回杭州了。我打趣到:“您真应该把自己看病的过程记录下来,还记得您第一次来时不停的打嗝、坐立不安、满屋子转悠吗,搞得我都觉得有点焦虑了!现在能恢复成这样,我们真心为您高兴!”</p><p class="ql-block">张先生忙不迭的在旁边插到:“你还没有见过她晚上发病才叫可怕呐,两个眼睛直冒绿光,吓人的很哩!”听到张先生的话,一贯不苟言笑的老爸都放声大笑起来!房间里顿时一团和气、满室春风,一刹那仿佛不是在诊室,而是老友聚会。</p><p class="ql-block">直到现在,张女士再也没有来看过病,想来她应该是彻底的好了。</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得病,全家人都得跟着担心、受累,就拿张女士夫妇来说吧,如果她的病再治不好,我看张先生也已经是心力交瘁,到达身体可以承受的边缘了。而且家里有个病人长期无法治愈的这种状态,会给整个家庭笼罩上一层阴霾,久而久之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会造成伤害。</p><p class="ql-block">记得张女士病愈后给老爸深深的鞠了一躬,说谢谢郭老挽救了她和她的家庭,不料老爸也向张女士深表感谢,他说:“谢谢你这么信任我,如果不是你坚持一直找我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能治好你的病,所以说治好病有我一半功劳也有你一半功劳!</p><p class="ql-block">是的,再高明的医生也不是神仙,他们也需要在跟患者的沟通、互动中,根据患者的反馈不断的总结、反思、调整思路、提高治疗水平。在这场与疾病的战役中,病人不是孤军作战,医生也并非无所不能,只有双方合力跟病魔战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郭老点评抑郁症的治疗:</p><p class="ql-block">对于抑郁症这个当下非常普遍的疾病,中西医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p><p class="ql-block">西医治病主要是一个“抗”字,比如抗病毒、抗抑郁。与病毒的关系就是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对。病毒也就在这场搏斗中变得越来越狡猾,越来越厉害,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就是长期服用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p><p class="ql-block">而中医讲究的是一个“解”字,比如解毒、解郁。我们的目的是找到敌人进犯的原因,帮他解决困难,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就没有了战争。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现代医学经解剖发现,70%以上非肿瘤致死的人身体里都或多或少的有肿瘤存在。那为什么没有癌症发病?因为肿瘤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完全是可以跟人体和平共处的,就好像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年头久远的树上长出很多疙瘩,但是树并不会因为长树疙瘩就死了。</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这么好?其实中医认为我们得病通常是有三种原因: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外因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这些自然界的环境因素;内因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自身内在的情绪因素;不内外因就是除内因和外因以外的其他因素,比如饮食不当、劳逸致病,或者被蛇虫咬伤、又或者被车撞伤等等。</p><p class="ql-block">我们平时经常说的:着凉、受风、中暑等就是主要受外因影响。但其实内因致病的情况也非常多,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老爸常说:为啥牲口不那么容易得病呢,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思想和情绪,你用鞭子抽他一下,他就跑快点。可是如果人总被鞭子抽,那一定又羞、又气、又怒,这样的情绪很容易致病。</p> <p class="ql-block">《内经》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范进中举,大喜后发了狂症,就是因为喜伤心。再比如林黛玉的肺病就是因为她总处在忧伤的情绪中。还有怒伤肝,这是我们很多现代人都面临的问题,跟老公、孩子生气、或者因为工作的事情生气,导致肝郁气滞,自然也就会出现抑郁的症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其是女性,总是生气特别容易引发乳腺囊肿或者子宫肌瘤。临床上我们也发现,癌症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长期心情不舒畅造成的。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情绪致病的因素。平时发现自己苗头不对,就要刻意的调整心情。但身体的不适也会让情绪进一步恶化,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生气烦躁越容易生病,生病后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会让心情更糟糕,更加易怒和急躁。所以有必要时还得找个好中医吃药调理一下,更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为自己和家人营造温暖而轻松的氛围。</p><p class="ql-block">总结到最后,老爸还发自内心的大声感叹道:”在这一点上谁都不如你妈,你妈永远把家庭的氛围搞的特别好,还每天都给我们安排各种美食,在这样的家中,我们简直太幸福了!”一边说一边偷瞄老妈,还冲我使眼神让我赶紧附和!哈哈哈,这个氛围确实是太欢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