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奥赛博物馆

李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2, 72, 72);">  奥赛博物馆(Muséed’Orsay)</span>与卢浮宫博物馆隔岸斜对,中间有塞纳河蜿蜒穿过。<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前身是1898年法国建筑设计师维克多·拉卢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的火车站,此后的近40年中,作为发往法国西部、南部火车的起点站,每天从这里发出的列车多达200列。</span>建筑物的外墙讫今还保留有巨大的挂钟,PO. 两个字母代表着巴黎(Paris )到 奥尔良(Orléans)的铁路。后来由于电力机车牵引加长的列车与市中心短促的月台的矛盾,中心火车站在1939年关闭后迁往市郊,原址一直作为历史建筑得到保护,1977年,法国德斯坦总统决定实施蓬皮杜总统提出的将旧火车站改造为博物馆的方案。到1986年奥赛博物馆改建完成,出席开业庆典的则是另一位钟爱文化艺术的人物:密特朗总统,正是他决定聘请中国的建筑大师 贝聿铭先生设计了 卢浮宫博物馆的金字塔入口,到如今,巴黎的国立博物馆形成了 卢浮宫博物馆( 定位为收藏陈列古典传统艺术),奥赛博物馆(定位为收藏陈列 近现代艺术),蓬皮杜艺术中心( 定位为收藏陈列当代艺术)的分年代、衔接有序的基本格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font-size: 18px;">  </span><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font-size: 18px;">法国的建筑师被称之为修建古建筑的艺术专家,他们善于以旧修旧,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的模样基础上再发挥创作。建造过程中与对岸卢浮宫、杜丽花园(橘园美术馆)的风格遥相呼应。</span><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font-size: 18px;"> 有人说,这座建筑本身就是博物馆的第一件馆藏,完好地呈现了十九世纪下半页、二十世纪初的艺术风格。1900年火车站落成时,画家爱德华·迪泰伊曾感叹道:“这个车站太美了,多像一个陈列艺术品的宫殿!”八十多年后,当年的赞叹成为现实。</span><span style="color: rgb(72, 72, 72); font-size: 18px;">不同于隔河相对的卢浮宫、协和广场之类被游客聚集的地方。绵延的塞纳河,高高的建筑,门前带有现代意味的雕塑,和窄窄的马路,奥赛周围便是真正巴黎美好的样子。一眼望去还是能看见标志性的钟,地面上便是熙熙攘攘的雕塑和人群,如同当年站台的繁华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span>奥赛博物馆的收藏博大精深,从<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font-size: 18px;">公元1848年至1914年间西方的艺术作品,</span><span style="color: rgb(72, 72, 72); font-size: 18px;">这是艺术史上最富有生命力的一段时期,从现实主义(Realism)到印象派(Impressionism)和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span><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font-size: 18px;">,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艺术作品最多的场所。</span>共收藏近代艺术作品4700多件,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家具、手工艺品、建筑、摄影等几乎所有的艺术范畴。其中,最负盛名的是19世纪下半叶精美的艺术收藏品,共拥有的油画作品约2300幅、雕塑1500件、250幅粉画、1100件手工艺品、1.5万件图版、建筑模型、都市发展规划草图、书籍和图案设计等各类艺术精品和资料,成为法国与卢浮宫和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相互衔接的三大艺术美术馆之一。填补了法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之间的空白,使奥赛博物馆成成为联结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间过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大学时间,我学过《西方美术史》,后来也多少看过一点西方艺术史的书籍。按照艺术史划分,大致把西方艺术划分成6个阶段:后中古时代、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洛可可及新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时期。前面五个时期的艺术品基本上在卢浮宫都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一部分,还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时期的作品就都在奥赛博物馆了。当然这些时期的划分是以标志性的出现年代划分的,即使到了印象派时期也还有人创作体现浪漫主义时期画风的作品。这也就解释了在奥赛博物馆为什么有时也能看到新古典主义风格甚至洛可可风格的作品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  2014年10月,我第三次来到巴黎,住在凯旋门附近的西方财富酒店。前两次到巴黎,我把更多的时间泡在了卢浮宫和凡尔赛宫,错过了奥赛博物馆,这次我将把更多的时间耗在枫丹白露宫和奥赛博物馆。上午先带着几位初次来到巴黎的同伴乘坐巴黎地铁一号线到达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入口,就独自穿过杜勒丽花园,跨过塞纳河,进入了又一个法兰西艺术殿堂——奥赛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奥赛与卢浮宫一样门前都排成科长龙。今天虽已到十月中旬,但巴黎天气却意外闷热,出门还凉风吹送,中途竟下起了毛毛细雨,觉出些巴黎的浪漫,至奥赛时己成小雨,队伍排出200米以外但我们行前买好了巴黎博物馆通票。见博物馆有一特殊通道,就将通票给工作人员看,工作人员竟客气的放我们进去,省了至少一小时和雨中的等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博物馆的大门设在西侧,进入馆内,是一个高32米、宽40米、进深138米的明亮大厅,由于大厅的拱顶和西侧为玻璃覆盖,因而不会产生从户外进入室内的明暗感。中央大厅是进入各展厅的通道,也是休息室,厅内还陈列着吕德的雕塑、巴里的巨大动物雕像以及普拉迪埃的大理石浮雕。在长廊尽头伫立着卡尔波的《舞蹈》雕塑。大厅两侧便是一间间展室。 很多人都说奥赛博物馆是欧洲最美的博物馆,虽然美的标准是见仁见智的,但毋庸置疑,奥赛是我去过的最不容易迷路的美术馆,如果有体力的话,可以在不用导览图的情况下把每一个展厅都看全。一层的中央大厅是雕塑大厅,但我更愿意用雕塑庭院来形容,这些雕塑就摆在地上,游人可以近距离欣赏。</span>进入博物馆,眼前就是高达32米、宽40米、进深138米的明亮大厅,大厅的穹顶和西侧为玻璃覆盖,阳光从顶部飘洒下来,温暖、明亮而又自然柔和,给每一间展室和陈列的作品增色不少,也给观众留下自然、生命与美好的感悟。奥赛博物馆收藏陈列的是从1848年——1914年之间的众多艺术精品,特别是印象绘画的开宗立派大师们的作品、故事与人生,都清晰的整理归纳在此。1848年是法国第二共和国的启始之年,是席卷欧洲大陆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由贫民与知识分子参加,通过进一步限制国王专制权力,获得公民普选权的关键之年;19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年,艺术作品反映社会革命与历史动荡的划时代的痕迹意义,在这里得到印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04, 49, 0);"> 两面巨大的钟装点着侧楼。宏伟壮观的火车站建筑将古典主义宫殿府邸式的外立面与近代的钢铁结构加以完美融合,使得建筑既拥有新结构技术形成的大跨度空间,又能以其新古典主义宫殿式的外观绝好地融入卢浮宫、杜乐丽公园及塞纳河这一巴黎核心区的历史环境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建筑师最富创意的构思在于将底层的展室设计在展览大厅两侧,其造型赋予了火车的寓意,两排的展室如两列一字排开的石头火车,而各展室的门依次向着展览大厅打开,犹如火车的门向着月台,展室外墙面上的空调出风口酷似火车窗。于是来到博物馆参观艺术杰作的人群一如过去来乘火车的乘客,他们经由巨大拱顶下的展厅(月台)进入两侧的一间间的展室(车厢),展开一场艺术之旅....建筑师将旧的火车站与改建后博物馆建筑的人群活动巧妙地加以转换,令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唤起对昔日火车的记忆,这份鲜活的记忆甚至被保留在展览大厅里的车站大钟所强化。昔日踏上一段旅程或是送别、迎接亲友、爱人的人生记忆,与欣赏安格尔、库尔贝、罗丹、马奈、雷诺阿、塞尚、梵高这些艺术巨匠伟大艺术的如痴如醉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名状的滋味,这是奥赛博物馆最为独特的“场所精神”。</p><p class="ql-block"> 奥赛博物馆的整体规模并不大,可是大厅却绝对气派!这是从火车站改建而成,整个大厅就是当年的站台,如今熙攘的人流正站在当年的车流位置;而两旁的展室应该是过去的候客室吧。只有那弧形的屋顶,和正对面的那只大钟,始终怀念着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span>奥赛博物馆的展品按艺术家的年代和流派分设在大厅的底层、中层和顶层。<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低层展出公元1850-到1870的艺术品,以雕塑、装置艺术为主,也有安格尔、罗丹、莫奈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span>中层展出公元1870-1914的艺术品,以象征主义、学院派绘画,新艺术时期作品为主。</p><p class="ql-block"> 顶层展出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画家作品,有梵高、高更、塞尚等著名画家的画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两侧的展室各有3层,一楼是1848年至1875年的绘画作品,</span><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font-size: 18px;">一楼南侧陈列着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象征主义等画派的作品,其中包括德拉克鲁瓦、安格尔等著名画家的多幅作品。</span><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北侧陈列的是巴比松画派等现实主义作品和印象派初期的作品,包括卢梭、科罗、米勒的作品。印象派代表人物马奈1865年画的《草地上的午餐》也在其中。一楼南侧陈列着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象征主义等画派的作品,在这一层还有一个建筑艺术陈列厅,藏有埃菲尔家族捐献的埃菲尔铁塔的模型、草图、设计底稿等。</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座博物馆内的绘画和雕塑展品是禁止游客拍照的,由于进入时没看到禁止拍照的说明,我在展厅里刚拍了没几张就被工作人员制止了。不过,后来我把照相机收到照相包里,一边观赏作品,一边用手机偷拍,还是顺利拍下了大多数我喜欢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原本是法国计划在美国独立战争100周年时送给美国的礼物,但因种种原因比计划晚了10年才建成。现在,自由女神像已经成为了美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尊巨型雕塑《舞蹈的醉意》摆放在大厅非常显眼的位置;每个去过奥赛博物馆的游客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其实我最早是在巴黎歌剧院门前见到它的;到了这里才知道,歌剧院门前的仅仅是尊复制品。这尊雕塑很符合巴黎形象:一群喝醉了的仙女们,在快乐地舞蹈着;天真中带着轻佻,欢乐里含着淫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04, 49, 0);">  大厅中央是雕塑《四洲托起天球》是1867-1872年,由法国雕塑家和画家让·巴蒂斯特·卡尔波创作的青铜雕塑。拿破仑三世时期,主持巴黎规划的奥斯曼男爵(Baron Haussmann)于1867年委托卡尔波为天文台花园(the Observatoire Garden&nbsp;)设计雕塑喷泉,如今在卢森堡公园可见到这一喷泉。是雕塑家生前最后一件作品。四位少女象征着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将天球托起。亚洲少女梳着长辫子,头塑像象中国清朝时期的男子,转身看着欧洲少女;欧洲少女轻触天球;非洲少女卷曲短发,她的脚踝上拴着一条断了的脚镣,被踩在了美洲少女的脚下,暗喻奴隶制的废除,雕塑家后来以此形象塑造了另一尊名为《为什么生来就是奴隶?》(Why be born a slave?)&nbsp;的真人大小的大理石胸像;美洲少女头戴羽毛冠。她们似乎在天球下旋转着舞步,这种运动的雕塑是卡尔波艺术的特征之一,他富有激情的天性与新古典主义的宁静完全相反。</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塑称为《年轻女囚》,是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同名诗篇所创作的。那场至今褒贬不一的大革命无疑是血腥的,女囚上了断头台,为女囚写诗的诗人也上了断头台,而把他们送上断头台的法国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不久自己也被推上了断头台……</p> <p class="ql-block">  这尊与《年轻女囚》款式相似的雕塑称为《被蛇咬的女人》。它似乎想告诉人们,极度的快乐与痛苦,无论是内在感受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很相似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04, 49, 0);">  《射手赫拉克勒斯》(Hercules the Archer ),由法国雕塑家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Emile Antoine Bourdelle, 1869-1929)创作的镀金铜雕塑。由金融家和慈善家加布里埃尔·托马斯( Gabriel Thomas)委托,最初于1909年制作,现在有多种版本。这件作品以希腊神话人物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acles)为题材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与力量。两块巨岩托起了神话中的英雄,他全身肌肉紧绷,怒目圆睁,将长弓拉成满月状。作品充满了起伏韵律,预示了布德尔的新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04, 49, 0);">  《白熊》(Ours blanc),由法国著名的动物雕刻家弗朗索瓦·蓬朋(Francois Pompon ,1855-1933)创作。蓬朋为罗丹当助手长达十年,从罗丹那里学习到了对动态的捕捉,对于力量的展现。他尤擅石雕,对雕塑对象直觉性的理解以充分发挥石雕的本色,他的作品以一种坚硬的直线来保留和展现石头的质感美。这件被公认的杰作刻画一头健壮机警的白熊,有着厚重粗笨的体态,迈着缓慢的步子,伸长着肉乎乎的脖子,似乎在嗅寻猎物,镇静自信。别具匠心的雕刻家运用了极简的线条, 把动物身体内在的力量表现出来,并把平凡的动物提炼成情趣盎然、造型生动、丰硕健美的艺术品,把人们带到了极富情趣的动物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  罗丹的这座《地狱之门》取材自《神曲》。这座地狱之门描绘了人类复杂的不断挣扎的人性和情感,里面包括了186个作品。不少小的构件被罗丹放大(这也是铸铜雕塑的前期设计步骤之一:先做小模型,然后放大)成了不朽名作,比如:门框最上方的那个“思想者”——它的第一座浇注青铜像就在先贤祠。还有“吻”,“夏娃”,都是在这座门上。罗丹的雕塑作品《 地狱之门》,他以但丁《 神曲. 地狱篇》为题,既有古典雕塑的神韵,又饱含人性灵魂深处的沉思,反映了人间百态和丰富的哲理精神,这一历时37年才完成,有一百多个人体雕塑和面部表情的伟大作品,就展示在一层的空间,其深邃的思想,悲情的主题,精湛的技艺,令人久久的仰望、崇敬。</p> <p class="ql-block">  罗丹的另一部雕塑作品《吻》,取材于但丁的《神曲》里所描写的弗朗切斯卡与保罗这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罗丹取用这一题材以更加坦荡的形式,塑造了两个不顾一切世俗诽谤的情侣,在幽会中热烈接吻的瞬间。罗丹把印象派画家用画笔捕捉瞬间自然光影的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冶炼青铜中,创造出真实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大厅的两边是绘画展品,绘画展品按艺术家的年代和流派分设在大厅的底层、中层和顶层。底层展出的是1850年至1870年的作品,中层展出的是1870年至1914年的作品,其中有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官方艺术、象征主义、学院派绘画以及新艺术时期的装饰艺术作品。顶层集中展出的是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画作最多的地方。因此,有人称之为印象主义画家的殿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奥赛美术馆收藏的大多数作品都带有印象派艺术的风格;可是也有相当部分是十九世纪,尤其是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学院派经典作品。通过对照两种发展着的艺术风格,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印象派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走进一楼南侧展厅, 这里主要展出学院派画家的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安格尔《泉》,体现“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span>画中女子动人贞静的裸体,模糊的背景设置超越时空的局限,姿势如同雕塑却全然不生硬,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美丽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号展厅展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在我们国内知名度不高的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夏塞里奥Théodore Chassériau的作品,他曾经到阿尔及利亚等中东国家旅行,因此画过许多东方风味的绘画。夏塞里奥是综合其老师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画风和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最有代表性的后继人。他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具有独创性,而且有一种奇特的诗意,可惜他的艺术生涯太短了,由于病魔缠身,于37岁时离开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  夏塞里奥(《温水浴室》1853)<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以失落的天堂-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庞贝王朝为背景。</span>他于1853年从庞贝浴室遗迹得到灵感开始创作此画,画幅围绕着位于中央的舞女,多种姿态的女裸体被安置在严谨的透视变化中。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完美而细腻的表现手法,对画中人物作深入的刻画构图上运用了古典主义的空间结构,人物造型及色彩处理却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痕迹。</p> <p class="ql-block"> 《两姐妹》是夏塞里奥在23岁绘制的作品。画面中左侧的人物是夏塞里奥33岁的姐姐阿黛尔,右侧是他的妹妹,21岁的艾琳。虽然相差10多岁,看着却像孪生解姐妹。透过夏塞里奥对自家姐妹情深依依、细致唯美的刻画,表达了他的一往情深</p> <p class="ql-block">  陈列在一楼中央走廊上的《堕落的罗马人》(1847)是学院派艺术的杰出代表托马斯·库蒂尔的杰作。画作从古典雕像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汲取灵感,以描绘想象中的宏大的历史场景。这幅被陈列在奥赛美术馆中央走廊中。画作表现的是帝国没落初期道德的沦丧。背景中的雕塑代表罗马帝国的辉煌过去被如今的道德丧失玷污毁损。在画作的最右边是两位外乡人,来自摧毁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部落。他们静静地看着这一场景,提醒着观画人:每一个文明都有其诞生、辉煌和不可逆转的衰落。</p> <p class="ql-block">  夏凡纳的《海边少女》(1879)又是另一种风格。画中的人物既不像印象派那么斑斑点点地“敷衍了事”,也不如传统学院派如前面安格尔笔下的少女那么用色彩渐变那么“精耕细作”,而是轮廓清晰但空间感不强,画面富有诗意可色彩处理比较简单,这一切都是这位著名画家的创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的《维纳斯的诞生》1863。这幅作品是法兰西第二帝国官方品位的绝佳代表,在1863年沙龙上获得了评论界和公众的压倒性好评,卡内巴尔是技巧型的艺术家,在画面上创作魅力四射形象的手法炉火纯青。神话主题是描绘一个姿态让人意乱神迷的裸女形象的最佳借口。梦幻的视觉和挑逗感以智慧的方式相结合,脱离时空限制的抽象方法为掩饰当时为世俗所不齿的主题提供了便利。画作的布局很巧妙,暗中契合了当时官方流行的折衷主义。</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同一展厅还有另外一幅《维纳斯的诞生》是1879威廉姆. 布拉奥创作的,这幅画作与卡巴内尔所作同题作品形成直接对比。两人画作中均采用了在空中飞翔的小天使,对于两名女性形象的描绘方式也十分理想化和古典。但是在布拉奥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他的落笔更坚定有力,构图更复杂,物体的体积质感更强烈。卡巴内尔画中,让人心猿意马的诱感性在布拉奥的作品中被掩盖了,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借鉴,从许多文艺复兴传统绘画中汲取的精湛参照一其中拉斐尔自然占了重要的地位,另外还有古典雕塑的精髓。</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底层4号展厅展出了巴比松田园画家-米勒的作品,他打破了油画往往代表上层社会、以神圣的宗教与贵族王室为主题,创作了伟大的农村风俗画,代表作《拾穗者》、《晚祷》、《牧羊女》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  《拾穗者》这幅作品,在我大学期间就耳熟能详了。米勒是乡村世界的代表人物,全力赞美乡村的生活,他曾经还宣称“我生为农名,死亦为农民”。在这一幅《拾穗者》中米勒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效果。在画面的近处,三位衣衫褴褛的妇人在拾穗,收获最后的一些零星谷穗;而在画面的远端是丰收的场景和高高垒起的谷垛。远近、贫富的对比突出地描绘了农民的艰苦。三个农妇在丰收的麦垛前,弯腰驼背的姿势强调了她们的辛劳,而暮色渐近,她们只能趁着最后一丝光线拾麦穗,也说明了她们面临的困苦处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米勒的《晚祷》仍让我感动,画面体现着一种极温厚的深情和朴素的格调。</span></p> <p class="ql-block">  《牧羊女和他的羊群》 是奥赛博物馆展出的又一幅闻名于世的作品。米勒具备了一种天赋,他能使用娴熟的技巧把思想主题和美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米勒用一生的时间和热情来描绘农民、田野、田间地头。他笔下的农民和田园生活真实自然,又同时被艺术赋予了娴静庄重的格调,透露出人文主义的光辉----这些终年耕作的人们,才是真正的土地的主人。“米勒”作品在奥赛博物馆辟为单独的展室,旨在突出将这些作品进一步展现艺术家眼中的法国乡村和内心纯粹的美。</p>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一批年轻画家自发聚集在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写生作画,后世对此举有不同版本的评说。浪漫者说,那里有森林河流,有田野鲜花;对画家来说,在户外写生远比在画室里画肖像或者根据想象画风景要有意思的多,从而形成了有法国风格的风景画派。而务实者却评论道,那是因为那些年轻人穷,难以在巴黎这样高租金的地段生存,不得已来到这个没有教堂没有邮局没有商店的穷乡僻壤来坚持创作,从而形成了法国的现实主义艺术。无论是什么原因,总之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在这个小地方孕育出了卢梭、柯罗和米勒等绘画大家,并孕育了印象派画风。</p><p class="ql-block">图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小镇</p> <p class="ql-block">  西奥多·卢梭(Théodore Rousseau,1812-1867)是巴比松派的旗手,擅长风景画。卢梭的作品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尤其常常有大面积阴影;这或许与他人生的痛苦经历有关。这幅《林荫路》是他的典型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也是巴比松派的核心人物。这幅《早晨·宁芙的舞蹈》(1850)是他在鼎盛期的作品,既有人物又有风景。宁芙是希腊神话中山林水泉的女神,她们出没于山林、原野、泉水、大海等地,是自然幻化的精灵,一般是美丽的少女的形象,喜欢歌舞。它们不会衰老或生病,但会死去。或许是因为当时主流绘画的主题依然是神话和宗教,所以柯罗给自己的作品起了这样一个名字;从画面上看,这幅画更多是表现自然风景。这是枫丹白露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  《蒙特枫丹的回忆》也是柯罗的代表作,这幅画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画中,一棵巨大的树,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而另一棵干枯的树与之遥相呼应,两棵树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着。透过倾斜的树干,我们看到,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丛林的虚影。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妇女,正在采树上的蘑菇,她的身边有两个女孩在帮她一起采摘。画面情节很简单,但是你能从柯罗纤细的笔触上,听到柔弱的树枝,发出的瑟瑟响声;能从倾斜的树干上,想到山区的农妇,生活是何等困苦。这幅人与景交融的画作,不是画家特意渲染的理想化的风景,而是通过景物,表现了一种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内心感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20号展厅展出库尔贝的作品,他是现实主义画派创始人,名言道:“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来没有见过他们。”同时他还是个伟大的民主战士。代表作品《世界的起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图为库尔贝自画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span>库尔贝是巴比松画派的中流砥柱,名声在米勒之上。这幅《画室》(1854)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画全名叫《画家的工作室——一个现实的寓意,概括了我7年来艺术生活的情况》。<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画室》是库尔贝在油画处理上最复杂、最成功的作品。他将身边的人都画入画中,表现当时法国社会的缩影:画左边为生活的真实世界:人民、贫穷、财富、苦难;而右边是他的的朋友、同道,热爱艺术的人们。画作中间是他本人,旁边有赤裸如真理、象征缪斯的女人,孩子,猫咪。</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是库尔贝的《泉水》,库尔贝将写实主义风格应用于所有绘画种类。其创作的这幅泉水旁的浴女像和继承于古希腊雕像的艺术人体审美标准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库尔贝最惊世骇俗之作:"世界的起源"。画中一位仰躺的裸女,大腿分开,头与脚都没有画出来。画家是用写实的手法,以严肃、崇敬和庄重的态度去画女性生殖器的,没有丝毫的轻浮和亵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库尔贝画女性生殖器一个革命举动。因为那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世界之源来自上帝,而库尔贝偏偏说世界之源来自人类,来自女性,而且来自女性生殖器!库尔贝用女性生殖器强调世界是人的世界,不是上帝的世界。</span>库尔贝刻意突出和歌颂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18号展厅展出的是</span><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爱德华·马奈早期的作品,特别醒目的是这幅《草地上的午餐》(1863),</span> <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 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这幅画整个画面色彩淡雅明丽,动中有静,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span><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可以认为它是印象派艺术的启蒙之作。虽然它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绘画,可它的特立独行在当时是非常惊世骇俗的!用当时的评价标准看,这幅画的内容伤风败俗!说其伤风败俗并不因为这是一幅裸体画;欧洲传统的裸体画往往画的是神,或者是借神来表达人,于是就高雅;而马奈则是赤裸裸地表现人!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在大庭广众宣扬,这显然违反那个时代的伦理道德。因此,当拿破仑三世夫妇在沙龙中见到这幅画时愤然佛袖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马奈的油画《奥林匹亚》,画中的裸女是同时代画家的模特,他</span><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同样他把裸体女从女神降落到女人!你看她随意的姿态,坚定的眼神,毫不掩饰的丰满肉体,都充满了世俗化;而正是这份世俗为学院派所鄙视,为社会舆论所不容忍。于是马奈顺水推舟地给这幅画起了个《奥林匹亚》的名字,因为这是当时妓女常用的花名。</span></p><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幅画打动了法国著名作家埃米尔. 左拉,他也是马奈的挚友。于是他在一篇抨击性文章中为马奈辩护,揭示出这幅作品无与伦比的创新性。</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奥林匹亚》是天赋异禀的马奈画作中的杰出代表,特别体现出他对于明暗控制和阴影过渡细节处理的能力。色彩处理的精妙之处在背景用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在此他进行了新的画面分割,勇敢地使用了细微的色彩过渡一黑女人向 画作女主角递去一束鲜花。</h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爱德华.马奈(1832~ 1883),被称为是法国印象主义之父。他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活动,但仍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真正将马奈与印象主义画家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是他在1863年创作的深具革新精神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福利.贝热尔的吧台》是马奈晚年的代表作。在这幅画中,他最后一次刻画了他所熟悉和喜欢的巴黎喧嚣豪华的生活。画中描绘了一位金发女招待站在吧台后面,身穿饰有宽大花边的紧身上衣,两手撑在台面上,正在应酬顾客。她的身后是一面大镜子,画外的一切都隐隐约约地收入其中。洒吧间里灯火辉煌,宾客满座,热闹华丽的景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加强空间的对比关系,画家特意利用了大块的玻璃镜作为背景,以琳琅满目的酒瓶、玻璃杯作为前景,使画面变化丰富而生动,好似观者自己正站在柜台前。这幅画于1882 年沙龙展出后,得到了广泛好评,并荣获一枚荣誉勋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14号展厅展出马奈《吹短笛的男孩》,这幅画以十分流行的西班牙生活为题,表现了乐队里少年吹笛手。这幅画没有阴影、没有轮廓线,仅仅感受到立体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阳台》(1868)也是马奈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在这幅画中精心描绘了阳台一角的绅士与淑女形象:画中正前坐着的妇女手中拿了一把折起的扇子,脸上是沉思的表情;另外一位女子白色衣裙上丰富变化的反光体现了马奈处理这一色 调的精到;后面男子黑色的衣服和深暗的背景对整幅画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马奈有一位红颜知己,女画家博热莫里索Berthe Morisot( 1841—1895年)。令人感动的是这位百年之前的美女画家的作品,大多是描述当时的女性、孩子和家庭,温情脉脉,色调淡雅,特别是有多幅作品,就是以马奈的生活为题材,马奈在行走,马奈陪女儿做游戏,马奈在家里......,可见,两位同时代画家的友情与交往之深。这样的生活场景和故事,吸引了众多的年迈的观众来看这样的充满温情的艺术,也许,这就是文化的底蕴和精神印迹。</p> <p class="ql-block">  图为博热莫里索创作的《马奈和博热莫里索》</p> <p class="ql-block">  一楼展厅还展出一些法国以外画家的作品,如这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夫人》是德国画家温特哈尔特创作的。在西方历代画家们的笔下,表现贵妇人与美少女似乎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这幅作品把贵妇人的高贵纯洁,典雅气质融为一体。温特哈尔特在肖像画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魅力,他以松弛而流畅的笔法绘制了这幅气质优雅的肖像画。画中人物是19世纪俄国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她身着华丽蓝白条纹长裙,松散而秀美的长发披在胸前,风姿潇洒地坐在椅子上,显露出这位夫人高贵的气质和浪漫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奥地利画家克林姆特《树下的蔷薇》。克林姆特的画面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辉煌的色彩伴随着扭曲的人体,透出情欲和略带颓废的美。有些作品带有浓郁的伤感和神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有到二楼展厅观赏,直接从一楼跳到了三楼。这里展出了马奈、莫奈、塞尚、雷诺阿、毕沙罗、梵高、高更等画家作品,被称为印象主义的殿堂,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画作最多的地方。印象派的命名来自于莫奈的《印象日出》。19世纪最后30年,印象派成为法国艺术主流,并影响到整个欧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顶层印象派画廊是整个奥赛博物馆的灵魂,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作专门陈列在博物馆顶楼塞纳河一侧的整个展厅中。这个展厅天花板是被保留并裸露在外旧火车站的金属架,它与新的照明和空调系统融为一体,形成类似巴黎艺术家酷爱的巴黎居住楼阁楼屋顶的效果。自然光和人工照明光结合尽量模拟出印象派画家热爱的室外写生的光线,从而充分还原印象派杰作的“原貌”。画廊北侧、靠近塞纳河的狭长露台可以俯瞰塞纳河及对岸的美景,在沉醉于印象派杰作的变幻莫测的色彩和笔触之余,在这里看看真实的巴黎风景—印象派大师们创作的真正源泉,不失为一件赏心乐事。奥赛博物馆第五层印象派画廊北侧露台—侧楼大钟,从博物馆内向外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2, 72, 72);">  登这个网红大钟面朝塞纳河,透过指针表盘可以看到塞纳河以及右岸的景色,拍出来的景色很美。</span></p> <p class="ql-block">  顶层集中展示的是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画作最多的地方。因此,有人称之为印象主义画家的殿堂。不但内部收藏各类的艺术品,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建筑物本身也是颇有看头。它的屋顶采用玻璃,可在自然光线下欣赏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花园中的女人》是莫奈早期的作品,画幅宽2.5米,画面很大很精美。整幅画几乎没有线条,就是营造出光和影的效果。女人在树荫下交谈休息,婆娑的阳光透过枝桠投射到裙摆上,特别耀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这幅画是莫奈第一个系列作品《鲁昂大教堂》中的一幅。这应该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所创作的,色彩明快,气氛热烈,那森严的大教堂显得充满生机。鲁昂大教堂是法国一座很古老的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结构复杂,层次细腻。可是画家并不是要表现这些建筑上的特征,甚至都不是为了表达这座教堂以及宗教本身;在画家眼里,一切物体,包括这座雄伟的教堂,只不过是色彩和光影所用来展示其魅力的一个载体而已!所以,莫奈才会花费整整两年时间,在不同视角,不同季节,不同时辰,不同气候环境下,对着这座大教堂,画了20多幅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莫奈《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莫奈的这幅画巧妙地以火车头放出的蒸汽为载体,表现那种独特的光色变换。通过玻璃屋顶透射下的灿烂阳光的照射,火车蒸汽呈现出一团团升腾的蓝紫色气体,并给周围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梦幻的金黄。这是一幅典型的印象派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巴黎蒙特吉尔大街·1878年6月30日庆典》(1878)。这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彩旗飞舞,人潮汹涌,特别适合以印象派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印象的动感”。我们仿佛随着莫奈一起爬到一栋建筑的阳台上,俯瞰整个庆典的过程。印象主义分散而快速的笔触非常适合描摹和凸显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从房屋窗户中伸出的鼓荡着的旗帜。通过黑色的小型色块表现欢乐的人群,红、白、蓝三色的斑点来表现飞扬着的法国三色旗,所有的色块和斑点叠加在一起就有效烘托出一片热烈欢快激动人心的场景。这不是法国国庆节,而是那年万国博览会(即世博会)闭幕的庆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伦敦是雾都,表现阳光在迷雾中的各种复杂色彩和光影变化,应该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强项。莫奈的《伦敦国会大厦》(1904)生动再现了“&nbsp;伦敦上空紫色的雾”,光与影把浓雾中的伦敦打扮得如梦如幻。据说在这之前,伦敦人并没有意识到浓雾在阳光的折射下会呈现紫红色,所以有些人看到莫奈这幅画后很气愤,认为画家丑化了他们的城市!直到他们最终发现莫奈的观察是正确的……</span></p> <p class="ql-block">  莫奈《夏末早晨的干草堆》(1891)。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莫奈是最纯粹的“光影印象”的追求者。他用自己的画笔在告诉人们,其实所谓物体的形状是虚幻的,色彩也是不定的,一切取决于太阳的恩赐。在同一个位置,面对同样主体,但是在不同季节、气候和时间,以展示光影组合对同样主体的不同表现方式。这幅画就是他15幅《干草堆》中的一幅,应该是个夏末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  莫奈《撑阳伞的女人》(1886)。莫奈很少画人物画,而这幅是画家悼念亡妻的作品。一位年轻女子站在蓝天白云下,白衣白裙;风儿吹动着纱巾和脚下的芳草。女子的面容是那么模糊不清;这不是阳伞造成的阴影,而是记忆下的阴影!画家的妻子在八年前病故,让画家常常沉浸在痛苦的思念之中。于是才有画中那天空忧郁的色彩,空气中纷乱的笔触;我的耳边仿佛响起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莫奈在同一场景下画了两幅很相似的作品。这幅画中的女子脸向左,而另一幅画中的女子脸朝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妻子过世后,莫奈与后来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艾丽丝搬到位于巴黎郊区的吉维尼小镇上。在那里,他度过了孤独而辉煌的后半生。莫奈在镇上买了一座很大的住宅,并大兴土木,把粮仓改建为画室,把庭院变成了大花园,这便是如今著名的莫奈花园。莫奈《绿色睡莲池》(1899)。莲花池是莫奈花园中最主要的景致;不可想象地,画家以此为主题,竟然前后创作了181幅作品!这幅作品的画面既清晰又朦胧,体现出60岁的画家的高超境界。其实,莫奈的绝大部分画作都是没有主题的;他说,“重要的不是主题,而是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莫奈的《池塘·睡莲》是印象派的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创作于1907年的作品。莫奈的绘画技法和自身的研习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看似随意轻松的笔触中却将光线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莲的温柔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睡莲》色彩十分丰富,但是所有的颜色在画面中都是分外的柔和和均衡。仅仅是描绘莲花的颜色也是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而色彩变化多端,让人虽不能一口断定是什么颜色的睡莲,但是却又觉得那些娇艳的睡莲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笔触都好像在描绘着莫奈当时对池中睡莲的喜爱。作为印象派大师,莫奈无疑将他自己喜爱的睡莲描绘的更加活灵活现。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莲看似都是有色块堆砌而成,却疏密虚实相得益彰,让人一目了然却又回味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幅《蓝色睡莲》(1916)是莫奈晚年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印象派的代表作之一。知道印象派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幅画的!它的色彩对比是如此强烈,我们已经难以想象在怎样的季节怎样的光线下,莲花池的水面才能有如此色泽!特别是画幅左上角的远处,隐约可见的是几朵别致的纯白的莲花,点缀出自然的鲜明与温情。当然,这时的莫奈已经是画坛巨匠;无论他画什么,无论他怎么画都是一片叫好声!事实上到晚年时,莫奈的视力越来越差,近乎失明。</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站在画幅巨大的、令人迷蒙的《蓝色的莲花》之前,还是不由得赞叹并感到心灵上的震撼,这样的蓝色基调,这样的柳叶湖水,在沉寂中有灵动,有生命的律动,有激荡的情感,特别是画幅左上角的远处,隐约可见的是几朵别致的纯白的莲花,点缀出自然的鲜明与温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31展厅、32展厅展出的是雷诺阿的作品。雷诺阿是法国最主要的印象派大师之一,他的画主要表现永恒的女性、裸女、天真的小女孩,是印象派里完成人物画最多的画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 font-size: 18px;">  《煎饼磨坊的舞会》,画中描绘了巴黎蒙马特山腰的煎饼磨坊,人们在户外翩翩起舞的美好时光。雷诺阿这幅作品也是印象派的经典作品,在许多印刷品上都能见到这幅画。画家用柔和的笔触来表现树荫丛中阳光的斑驳陆离,人头攒动,色块跳动,更增添了舞会的动感和欢乐感。这是最体现雷诺阿风格的一幅画;这幅画在十多年前曾被拍出七千八百万美元的高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雷诺阿《城市之舞》(1883)。画家在这里依然用他那柔和的风格去表现事物,尤其表现婀娜多姿的女士和那身靓丽的礼服。画中的女模是在当时充满绯闻的女画家苏珊·瓦拉东,她同时也</span>曾给巴黎许多知名艺术家当过模特和情人,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但雷诺阿依旧将她描绘成柔婉的传统女性。&nbsp;</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浴者》(1918—1919)是雷诺阿最后的作品。比较这幅画与他四十年前创作的《红磨坊的舞会》,画风显然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幅创作于逝世前数月的巨幅作品成为了画家风格的总结,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硕果。画面中,两个裸体的圆润形象(有点儿像鲁本斯画中的美女)用她们的身体占据了画面,和周边的风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右前方有个池塘,几个同样丰润的女性正在洗澡。雷诺阿在作品夸张的尺寸、形象的线条、自然的姿势和动作以及短促的印象主义时期的笔触中找到了平衡。这幅遗作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色彩的选择—画家的调色板偏向浅色调,类似珍珠母色,笔触铺陈厚重,强调出质感和重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nbsp;Sisley)是著名的印像派画家,当年与雷诺阿齐名。1880年,西斯莱在巴黎郊区的莫雷小镇写生,被那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在此定居,一住就是二十年!他以小镇风光为主题,创作了数十幅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6, 37, 41);">  莫雷小镇是一座充满中世纪风格的幽静小镇。一条青石板铺成的主干街道,连接着两座高耸的城门。临街的窗上都有着古老的百叶窗。一砖一瓦,一柱一梁,都透着几百年前的痕迹。大石块垒起的城门,斑斑驳驳,记满了岁月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是后期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德加喜欢画芭蕾,实际上,他并非是为芭蕾舞的优雅或是舞蹈演员的美丽所倾倒,而是按照印象派画家们的思维方式,把演员们当作表达自己理念和技巧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德加最喜爱描绘的就是芭蕾舞者。这副画看上去只有少数人在专心听课,老师试图让学生集中精力。这副画的空间感很特别,让观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透视线,从前景的舞者到一排舞者,到最后的墙面几排舞者,近大远小。仔细观察画面,可以发现没有哪两个演员的动作是完全一样的,德加对人物姿态的把握可见一斑。据说这幅作品的背景是现在巴黎歌剧院的前身,亦即位于巴黎佩勒蒂埃街的歌剧院练习室;但是这幅名画并不是画家亲临现场绘制的。德加从以前去歌剧院时留下的印象,和许多在画室对模特儿所做的素描中,设计出最美的构图,而画出自然生动的练舞情景。德加以出色的素描技巧,抓住了舞者的瞬间动作,这是受到当时正在流行的摄影技术所影响。</p> <p class="ql-block">  《舞台上的舞女》是德加创作于1876至1877年间的一幅油画。画家以她们的舞姿为媒介,刻意追寻光与色的表现。通过对舞女的造型描绘,表现出强烈的灯光反射效果。这幅以室内灯光为描绘对象的作品,成为印象派绘画中最脍炙人口的佳作。舞台上的布景与绿色的地毯,衬托着光照下的舞女,显得虚无飘渺、绚丽变幻,成为一个美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玩牌者》是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着两位玩纸牌的农民,细致地刻画出两个农民玩牌时用心思考的面部表情和弯曲的肩膀,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征。画家在安排布局人物与道具、环境的关系时,有意加强了轮廓线的阴影部分,并利用了不同的三角形和直角的变化,强调了棕红色调与蓝色的对比,这样既突出了主体人物,又能获得线条结构连接的稳固效果。</p> <p class="ql-block">  简洁和谐、格调高雅,堪称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塞尚艺术的特征。塞尚(1839-1906)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西方美术史上有“塞尚以前”、“塞尚以后”的说法,塞尚被看作是一个分水岭。作为第一个从真正意义上用主体意志改变艺术对象的画家,塞尚对画面结构的处理和解释给后来的立体派绘画以直接的启发。塞尚艺术具体的贡献是“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程式”。塞尚在绘画前从来不打草稿,相反,他首先要做的是借助对色彩的分层,通过自由联想同时进行比较和对比,创造出空间和色彩透视的深度感,由此造就出并非一个而是多个透视。塞尚的作品,不是由线构成,而是色彩的产物。塞尚的作品中,很少能看到标准的几何形体,而是根据个人特殊的感受,改造对象的形体。塞尚以这种革命性的、前无古人的的艺术,一直影响着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对毕加索等以形体、构成为主的画家影响更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奥赛博物馆的人气最旺都在凡高厅,这也正常,凡高的故事有时比毕加索还让人熟悉。因刚去过凡高最后生活和去世的地方法国南部阿尔勒小镇,再看凡高似乎更近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幅《罗纳河上的星空》(1888)就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是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的罗纳河上创作的。色泽鲜艳的深蓝色块铺满天空和水面,天上繁星点点,与水面上的灯影交相辉映。画面宁静而又显得神秘,色彩的运用使画面蕴藏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似乎暗示着画家内心的波澜起伏。梵高《罗纳河上的夜空》用非写实的画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河畔、桥梁和星空。夜空星光点点,水面倒映着灯光,一对情侣手挽着手,浪漫的罗纳河畔之夜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这张《自画像》(1889)表现了梵高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位看上去似乎是位五六十岁的老人,其实只有三十六岁。梵高短暂的一生创作过二十多幅自画像,主要原因大概是他穷得请不起模特儿,好在请自己可以免费。</p> <p class="ql-block">  梵高的《在阿尔勒的卧室》(1899)。1888年9月,梵高在弟弟的资助下,从巴黎来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一座小镇阿尔勒。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住在这间“黄房子”里全身心地创作。印象派到了梵高这里,笔下所表达的,已经不再是眼中真实的光影印象,而是画家心中的印象,一颗孤独而渴望沟通的心折射出来的世间万物!其实与中国画中的写意画是差不多的境界。这幅画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感觉。画家很喜欢自己简陋的卧室和这幅卧室画;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我这次画的只是我的卧室。这幅画要由色彩来当家……就是说, 要通过色彩, 表现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围。一走进这个房间, 想像力就可以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家具表现卧室不应受到干扰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b>  《嘉舍医生的肖像》</b>(1890)这幅画有两个版本,都是梵高本人在同一年完成的,这里收藏的是第二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在1990年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公开拍卖时,卖出了8250万美金的天价,是当时卖过的最贵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1890年6月创作于巴黎郊区奥维尔小镇的《奥维尔的教堂》,是凡高晚期的作品,当时凡高处于最艰难困苦的阶段。凡高在离开圣·雷米精神病医院后,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平静又充满幻想的岁月,<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梵高在那里度过他生命中最后的七十天,并在此创作了七十余幅巨作,</span>但此后又陷入极度痛苦和疯狂之中。从他那浓重而扭曲的笔画、所用的厚厚的颜色可以看出他内心有一种十分强烈的、几乎疯狂的戏剧感受。在凡高的眼中,天空不是宁静、清晰的,似乎是由某种奇怪的天体力量促动着;画面上,柏树长长的枝条仿佛是被扭曲了的火焰,太阳看上去随时要爆炸。画作表明了凡高对生活的悲观认识。在凡高的笔下,所有的人和事都充满了暴力和绝望,凡高把一切东西都扭曲、变形了。 色彩的浓重,线条的扭曲似乎反映了他内心的压抑和扭曲。当然,如果没有他在同时期给家人,尤其是他弟弟的大量书信,后人依然难以理解他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梵高后期作品《午睡》,这是梵高临摹 法国巴比松画派米勒的作品,一对农民夫妇躺在麦垛旁休息。大片金灿灿、黄澄澄的麦田、麦垛,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狂野奔放。</p> <p class="ql-block">  《奥维尔的茅草农舍》(1890)也是梵高去世前不久的一幅作品。凡高在去世前一个月画下了最美的一幅茅草农舍。凡高在信中说过:“奥维尔这地方非常美,那些越来越少的古老茅屋,更美!”</p><p class="ql-block">1890年7月27日,凡高如往常一样去麦田里作画。在距他住的地方数百米远的农家庭院旁,他举起手枪向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p> <p class="ql-block">  离梵高的画不远的地方,摆放着他的好基友,高更(Paul&nbsp;Gauguin)的<b>《塔希提岛的牧歌》</b>(1892)。这哥俩在绘画理念上一直存在分歧,&nbsp;一个偏理想一个偏现实,争到散伙,谁也说服不了谁。塔希提岛被认为是高更精神的家园,高更的许多经典的传世名作都与塔希提岛有关或者在塔希提岛创作。这幅《塔希提岛的牧歌》描绘的便是如梦幻般,具有诗情画意的塔希提岛的田园风光。作品中两位少女,一个似乎刚洗衣归来,一个正在吹牧笛,树上开满鲜花,猎犬在草地上,一切都显得宁静浪漫。在这里高更使用的是平面化手法来描绘,画面富有异域情调,并透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展示出东方艺术的单纯美和装饰性的魅力。被称为“原始性的狂人”的高更(1848-1903),其艺术倾向表现出对时代文明的偏离,他像避开暗礁一样逃避现代文明的生活,并以风格化的艺术,给现代美术尤其是野兽派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逃避文明世界的侵扰,寻找新的、更原始、更真实而又更真诚的生活方式,高更浪迹天涯,他抛下家庭、孩子和工作,拒绝接受轻易可以得到的荣誉和收获,长期生活于远离人烟的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岛,一直住到去世为止。在塔希提岛上,高更发现了未经污染的自然的色彩、原始古朴的艺术,由此,高更以绝对认真的态度把这平实的形式、浓烈的色彩,画进了他的画中。这幅作品就是他来到塔希提岛不久后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奥塞博物馆的五楼餐厅亲历过许多历史事件,</span>1958年,戴高乐将军在这里宣布准备“担负起共和国的权力”。奥赛餐厅<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曾在很多法国电影留下场景,这里不仅保留金壁辉煌的老火车站装饰,还能从巨大的窗户欣赏塞纳河与巴黎城区的风光。当然,在这里用餐并非易事,也是长长的排队,需要些耐心。朋友约了在此喝下午咖啡,既是见面闲聊也算是参观途中的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  天花板上吊挂着众多金色的灯饰,投射下来黄灿灿的灯光,铺设出的色调相当温暖明亮,我恍然觉得整个餐厅便是一幅动态的油画,就餐的人们就像画中人一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窗外是美丽巴黎塞纳河右岸风光,可以远眺蒙马特高地和圣心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傍晚,走出奥赛博物馆,塞纳河游船如织,两岸隐约的建筑华灯初上。美感是文明的基石,是想像力的源泉,也是生命的最原始的动力。由于艺术家追求美,发现了真,心灵就产生了善,进而影响并感动众生,因此,艺术不仅对生活带来更多愉悦和品味,而且对人生也注入许多哲学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许多游客在游览奥赛博物馆后,曾经这样评论说:“这个被我差点放弃的博物馆,几乎成为了我来巴黎旅行最大的收获”,我感同身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