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颐和园的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新修建。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从东至西分别修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长廊全长728米,共有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其丰富的“苏式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共绘有彩画14000余幅。1990年,长廊以杰出的建筑手法和绚丽的彩画艺术,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p><p class="ql-block"> 长廊南临昆明湖,北依万寿山,如彩带一般,横贯东西,把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亭、舫、轩各风景点紧密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p><p class="ql-block"> 长廊的地基随着万寿山南麓的地势高低起伏;走向随着昆明湖北岸的凹凸而变化,有直、有折、有曲。长廊绵蜒曲折,富于变化,避免了因过直、过长而产生呆扳单调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长廊照明经施工改造,安装了LED灯。每当夜幕降临,夜景照明开启,照亮红灯笼,古老的长廊美仑美奂,如梦如幻。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影友来此留影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廊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邀月门》</p><p class="ql-block"> "邀月"出自李白《月下独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句。意为月亮是受邀而来,每当明月当头,来到长廊,欣赏这月夜下的湖光山色美景。</p> <p class="ql-block"> 《邀月门》采用竖匾型式,又称"斗"匾。匾额上的题字,出于光绪皇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 《留佳亭》 </p><p class="ql-block"> "留佳"出自乾隆皇帝的诗:"日见耳闻食无尽,每当佳处合留余。"之句。《留佳亭》代表春天。意为留得佳期,留住美景。</p> <p class="ql-block"> 《留佳亭》匾额上的题字,出于乾隆皇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 《草木贲华》是《留佳亭》内东侧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草木多彩呈天然之美。下方彩画为:"桃花源记"。</p> <p class="ql-block"> 《文思光被》是《留佳亭》内西侧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帝王的睿智广施天下。下方彩画为:"齐天大圣"。</p> <p class="ql-block"> 《对鸥舫》</p><p class="ql-block"> "对鸥舫"出自乾隆皇帝的诗:"临水阁斋似舫浮,凭栏常见俗闲鸥。"之句。《对鸥舫》是观湖赏鸟之佳处。</p> <p class="ql-block"> 《对鸥舫》匾额上的题字,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p> <p class="ql-block"> 《函海养春》是《对鸥舫》外北门上方的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如大海般包容万物,似春风般养育万物。</p> <p class="ql-block"> 《寄澜亭》</p><p class="ql-block"> "寄澜"出自孟子名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之句。 《寄澜亭》代表夏天。意为寄情于湖水,寄情于波澜之上。可观波览澜,随波荡漾。</p> <p class="ql-block"> 《寄澜亭》匾额上题字,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p> <p class="ql-block"> 《夕云凝紫》是《寄澜亭》内东侧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昆明湖在夕阳的辉映下,西山上空呈现出绚丽的紫霞。下方彩画为:"张飞夜战马超"。</p> <p class="ql-block"> 《烟霞天成》是《寄澜亭》内西侧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赞美天然造化,变幻莫测的西山烟霞之美景。下方彩画为:"八大锤大战陆文龙"。</p> <p class="ql-block"> 《排云门》</p><p class="ql-block"> "排云"出自晋朝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之句。《排云门》连接东西两侧长廊。</p> <p class="ql-block"> 《排云门》匾额题字,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p> <p class="ql-block"> 《秋水亭》</p><p class="ql-block"> "秋水"出自唐朝王勃《腾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秋水亭》代表秋天。意为秋水长天共一色。</p> <p class="ql-block"> 《秋水亭》匾额题字,出于乾隆皇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 《禀经制式》是《秋水亭》内东侧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继承五经,取其典雅,用来创造更高的艺术型式。下方彩画为:"枪挑小梁王"。</p> <p class="ql-block"> 《德音汪濊》是《秋水亭》内西侧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帝王的仁德和声誉如湖水般深广。下方彩画为:"竹林七贤"。</p> <p class="ql-block"> 《鱼藻轩》</p><p class="ql-block"> "鱼藻"出自《诗经.小雅》:全诗三章,均以"鱼在在藻"起兴。全诗赞美周武王灭殷后,在镐京饮美酒,优游自乐。</p><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以"鱼藻"名轩,既写鱼在水草中游乐的眼前实景,也暗寓自比周武王,君民相得同乐。</p> <p class="ql-block"> 《鱼藻轩》匾额题字,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p> <p class="ql-block"> 《芳风詠时》是《鱼藻轩》内北门上方的匾额,出于光绪皇帝御笔。意为:香风阵阵仿佛在歌唱这美好时节。</p> <p class="ql-block"> 《鞶鑑可徴》是《鱼藻轩》外北门上方的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湖水明亮,就像镜子一样,可以借鉴考察。</p> <p class="ql-block"> 《清遥亭》</p><p class="ql-block"> " 清遥"出自乾隆皇帝诗句:"一碧春清万里波,近遥哪与近如何。"《清遥亭》代表冬天。"一碧春清万里波",意是在写春天,为什么用《清遥亭》喻冬呢?"近遥哪与近如何",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p> <p class="ql-block"> 《清遥亭》匾额题字,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p> <p class="ql-block"> 《俯镜清流》是《清遥亭》内东侧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俯视像镜面一样的湖水,以洁身自好。下方彩画为:"赵云单骑救主"。</p> <p class="ql-block"> 《云郁河清》是《清遥亭》内西倒匾额,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意为:祥云汇聚,河水清明。下方彩画为:"虎牢关三英战吕布"。</p> <p class="ql-block"> 《化动八风》蝙蝠形匾额 </p><p class="ql-block"> 《化动八风》是长廊最西端石丈亭东南门上方的匾额,其题字出于慈禧皇太后御笔。"化动八风"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化雕龙.乐府》:"夫乐本心术,故响浃肌髓,先王慎焉,务塞淫滥。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意为:德音之乐可以教化人心,移风易俗。</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经过PS拼接处理后的一组照片,以达到别样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后记:颐和园长廊虽然只有728米长,但承载了匠人们精湛的建造技术,以及画师们高超的绘画技艺。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长廊之上。沿着长廊从东走到西,站在石丈亭东南门《化动八风》匾额下,向东回望,感慨万分。一年有春夏秋东四季轮回,每天有日月星晨高照。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人生在世不易,珍昔当下,快乐的过好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