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共和国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国土面积约78.4万平方公里,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区占国土面积3%,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占97%。人口近8200万,其中主体民族土耳其人占70%,信奉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库尔德族占20%,大多为穆斯林,其他民族10%。土耳其执行欧洲的制度与标准,目前是北约成员国,欧盟候选国。导游介绍说,中国是世界工厂,而土耳其则是欧洲工厂。
土耳其东部与叙利亚、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等国接圵,西部欧洲部分则与希腊为邻,北濒黑海,西南临爱琴海、地中海。古代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即经过这个国家。土耳其地形复杂,沿海平原到山区牧场,河流湖泊众多,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均发源于此。
土耳其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有着6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前后十三个不同文明的历史遗产,有热情好客的人民、迷人景色、神秘传说、丰富自然地貌,西南海岸散布着古希腊、罗马文明甚至基督教文明遗址……
(一)历史悠久的古城遗址
我的行摄从古城特洛伊开始
特洛伊古城遗址——恰纳卡莱城
特洛伊曾以古代文明中心闻名,公元前4000年末,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我的认识最初来自希腊诗人荷马的著作《荷马史诗》的描述,那一场发生于3000年以前、持续十年的战争,故事的最后是勇士们藏身于一只木马内,向当时战争优势方发动智攻,而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然而,实际的特洛伊城的发现、考古、挖掘历程却繁杂得多,至今共发掘出的废墟达到九层,最深处38米的第一层为公元前3000年,最上面的第九层也即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0年),这些将继续留给考古学家去探索吧!
在我的期望中,那应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古城,但实际上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那里已是满目疮痍,到处是散落的石块、堆砌的残墻、破旧的陶罐等等……但在世人的心目中,特洛伊这一片土地却是永远的辉煌。
上图是仿制的巨大的特洛伊木马,里面可容纳三、四十人。
残存的建筑物基础和石块。 这个露天剧场有两千五百个座位,非常惊叹早在三千年前,那里的文化艺术就已发展到如此高度。 以弗所古城遗址
位于爱琴海东岸沿海边上,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良好且规模较大的一个古罗马遗址,那里曾是2200年前,基督教早期的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行走在古城遗址,似穿越时光隧道,走入古罗马城市:集市、柱廊大街、剧场、音乐厅、浴场、议会大厅、神殿、妓院、图书馆及滨海大道,古罗马帝国的繁荣昌盛,在这些遗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说,以弗所古城遗迹还有82%埋在地下。
库瑞忒斯大道,大理石砌成的路面,50余盏街灯,两边商铺林立。
左侧是哈德良神庙遗址 塞尔瑟斯图书馆,保存相对完好,是当时罗马帝国时代第三大图书馆,在其璧龛中藏书12000余卷。 精美雕刻神像,栩栩如生。 门前双层立柱上雕刻的图纹极其精致。 通过拱门,便进入下层集市。 这座剧场规模宏大,也反映出当时文化艺术发展盛况。然而,偌大的剧场,并没有音响设备,却能让进入剧场的25000个观众在任何位置上都能聆听到美妙歌聲,这正是剧场建筑的奇特之处。据说若干年前,帕瓦罗蒂曾在此实地举行大型演唱会。
希拉波利斯古城
位于帕姆卡莱市的一座山坡上的希拉波利斯古城,建立于公元前190年,距今2200年。至公元三世纪,这里发展到顶峰,建有竞技场、大浴场、大剧场、古坟场以及街道。在这里异教徒、罗马人、犹太人、早期基督教徒都曾留下了人生的痕迹。但1334年的一场大地震将这座近二千年历史的古城夷为平地,如今我们只能从断墙残垣中寻找当年古城的辉煌。 古罗马大剧场正在修复中,在当时可容纳12000名观众。 (二)奇特的自然地貌
棉花堡
在希拉波利斯古城座落的山坡上,是另一处著名景点-棉花堡,与古城一起被列为世界双遗产。
坡地长2700余米,高160米,白色阶梯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份的钙华,经过雨水渗入地下漫长的循环又以温泉形式涌出,溶解了岩石中的石灰质和其他矿物质,温泉顺着山坡流淌,石灰质沿途沉淀,久而久之,形成一片片阶梯状钙化物,看上去像一团团白色的棉花,非常美丽。 游人可在温泉池内趟水、嬉戏,或在池边晒晒日光浴。 山坡底下红瓦别墅与碧绿的温泉相映,恍若人间仙境。 游人也可沿着温泉池边缓缓走下山坡。 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温泉水源正在逐渐地减少,以及无序的商业利用,很多池子枯涸见底,但昔日的气势犹存。 山顶的温泉。一边是古城遗址,一边是涓涓泉水,动态的棉花堡与寂静的古城废墟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精灵烟囱
卡帕多奇亚地区具有慑人魂魄的喀斯特地貌。
地貌的形成起源于一千二百万年前的火山喷发,由喷出的大量岩浆冷却、钙化、凝固而成。风化岩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且易于受腐蚀,随着岁月的流逝,岩石碎裂变得疏松,而其上层质地较坚硬的玄武质火山岩耐腐蚀性强,便像伞一样遮盖在风化岩层之上,雨水将风化石岩侵蚀出一条条沟壑,形成了陡峭的神奇的烟囱景观。 导游介绍,美国大片《星球大战》曾在这里拍摄外景。 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有的像一个巨大的粮仓,有的似一座神女像,有的像蘑菇,有的像一峰骆驼。 但更多的还是象烟囱,高耸而突兀。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
土耳其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的地貌以奇异的蜂窝状丘陵和高耸的岩石为主,但在这里的岩石山峰中,有众多自然形成、后被在山坡上生活的人们长期充分的建造、挖掘、改善,形成规模巨大、神奇的洞穴景观。
公元六世纪时期,基督徒为了躲避穆斯林的迫害而逃入这些地区,并利用山洞及其他岩洞,建房屋、基督教堂、寺庙、学校、生活区等。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山峰之下,还有着延绵不绝的地下城堡,俨如迷宫,有的已开挖到地下六层,多处地下城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庞大的地下城市网络,便于抵卸敌人和生活,可容纳30万人。 数十个教堂、礼拜堂,就建在这样的山洞里面。 四周被月球表面一样的金色沟壑环绕,如同史诗般苍茫。 奇异的洞,鬼斧神工。 乘坐热气球俯瞰卡帕多奇亚风化奇石区
这是来土耳其旅游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这一片奇石区汇集了卡帕多奇亚风化区地貌:有高二、三十米的园柱伞状奇石,有光影对比强烈的山坡沟壑,有似狼牙呲咧的环形山脊……想象中的月球表面。
每天清晨,太阳还未露出地平线之前,即要开始升空,但对天气状况尤其是风力有严格要求,一旦风吹树叶明显摇动则不能进行,机会只能留到明天。
热气球体形硕大,直径约有5、6米,长方形的座舱(即一长方形的框)可容纳16~24人,再加一位专业飞行员(热气球驾驶员)。大约清晨五点,几十只、上百只,最多时甚至近200只热气球会同时升空,瞬时,五彩缤纷的热气球逐渐升空飘荡,盘旋在奇峰异石的上空,驾驶员操纵热气球缓缓地360度自转,且又围绕整个奇石区飞行,高度(最高时升到近200米)、角度的调节也是充分而惊险,让游客全方位观看、欣赏、拍摄这壮观奇异的风化区地貌,直让人觉得酣畅、刺激,感官与心灵得到极大满足。游览进行约一个小时。 红河——克孜勒河
土耳其第一大河,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北部克孜勒山,先向西流,然后转向北流,注入黑海,全长1182公里,全程均在土耳其境内。
红河水质清洌,温婉文静,杨柳依依,灰鹅在河中自由游弋。 水上游乐项目有贡多拉(一种船头船尾尖尖上跷的小游船,很有名)、水上快艇。我们选择的是后者,高速前进中猛烈360度旋转,激起的水花打湿了头盔、衣裤,可每个人情绪却兴奋高皍。 悬索桥头小镇,人们休憇、游乐的好去处。四个美少女在河边眺望什么? (三)瑰丽多彩的古建筑
告别卡帕多奇亚,飞机飞行一小时,再次在伊斯坦布尔机场降落。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人口约1400万,面积5220平方公里,是土耳其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中心,是世界上唯一的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伊斯坦布尔城始建于公元前660年,距今2700年,是土耳其文明史中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载体之一。
接下来,我所拍摄、介绍的古建筑、海峡风光,均来自于这座美到无与伦比的城市。 新皇宫——多尔马巴赫切宫
新皇宫座落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欧洲沿岸上。建造于十九世纪中叶,1856年完工。新皇宫占地7000公顷,全长600余米,共有285个房间,43处厅堂,70间浴室,耗资十亿马克。建筑风格釆用欧式宫廷样式,也称为奥斯曼复兴式。
奥斯曼王朝最后六任苏丹执政之所,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首任总统阿塔图尔克曾在这里居住,直至病逝。此后,这里就成为博物馆,其中有著名的重达4.5吨的水晶吊灯,以及包括中国皇室贈送的青花瓷大花瓶等等大量珍贵藏品。室内装璜、摆饰金碧辉煌、豪华至极,所有陈列均为真品,参观者不得接近、不得抚摸,更严禁拍照。 新皇宫殿主体部分外景。 新皇宫通往海峡的码头
1922年11月17日,凱末尔的军队攻至城下,奥斯曼帝国末代苏丹穆罕默德六世携幼子从这个码头登上了英国军舰,逃往意大利,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国内而孤独地死在国外,他留给后人的遗言是:“我最大的哀伤不是退位,而是离开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