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新一轮课改之风扑面而来,相信一线的老师们都对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与实践。</p><p class="ql-block"> “高效课堂”是学生乐学的课堂,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发展了素养;高效课堂是老师乐教的课堂,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的课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假期,我细读了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高效课堂》一本书,对“高效课堂”有了整体的认识,并对高效课堂的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因为在实践中,对于学生展示这一环节,总感觉有些苍白:永远是那几个学生积极,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的意愿;展示时气氛沉闷,不能引发知识冲突;展示时教师引导、点拨不到位,根据这些问题,我重点品读了《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堂展示》这一章节。</p> <p class="ql-block"> 从中有以下几点感悟:</p><p class="ql-block"> 一、不同阶段,展示应有所侧重。</p><p class="ql-block"> 初期以培养习惯、锻炼胆量为主,讲流程,养习惯,轻内容、重形式;中期尽量兼顾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后期要优化、改造、创新展示流程,重内容,轻形式。根据三年级我班的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我们仍在讲流程、养习惯的初期阶段,仍要注重对孩子展示意识和展示形式的培养,为中期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不同学段不同展示原则。</p><p class="ql-block"> 小学以巩固知识为主,可采取所有小组循环重复展示。</p><p class="ql-block"> 三、规划展示内容。</p><p class="ql-block"> 展示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应该应该让学生明确展示重点: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思考的过程,展示问题解决中的经验与感悟,展示从不同解决方法中得到的启发。</p><p class="ql-block"> 四、训练基本规范。 </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展示规范,如:体态、语言、板书等基本功,还要帮助他们养成仔细倾听、认真记录的习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展示即暴露,展示即发表。黑板是媒体,发表是情感活动。展示是课改的精髓。学生既要展示出自己的个性、激情与梦想,还要表达出自己的思考、疑问、感叹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价值、有意义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因此,为了促进课堂展示的精彩生成,我觉得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注意:</p><p class="ql-block"> 一、在预习和展示环节要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二、教师要在展示过程中对学生的展示进行适时地点拨、追问、启发、引导,及时评价学生的展示情况。对于展示中存在的“障碍”、教师要知道“问题”何在。</p><p class="ql-block"> 三、对“展示”细节要打磨,过程要优化,适当限制学生的展示时间。在“学困生”板演时,老师要安排布置小组内其他学生针对本组分配的任务进行逐一的讲解演练,在组长的带领下设计出相应的问题,为展示讲解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 总之,只有师生准确地定位“展示”,理解“展示”的价值意义,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和使用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展示”的效力,才能推动课堂高效、健康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潜心教研守初心,细雕课堂创佳绩。在课改的路上希望我们砥身砺行,用辛勤的汗水浇出最美教育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