唆野猫

依依

<p class="ql-block">我们老家过年在过去有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我们也把这天叫做小年,在做小年夜饭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三个碗的福礼摆在祖宗牌前,点上香纸炮竹,一切准备就绪后,全家老小都得跪在祖宗牌前烧香叩拜,迎接祖人,这才算把祖宗接回家了。</p><p class="ql-block">之后的几天都一直在忙年,打扫庭院,浆洗被裖;熬糖、打豆腐、做年粑、发粑;还有煎豆巴、顺年猪之类的,(这两样有大多数人家是在年前做好)到年三十也就是大年了,这天格外忙碌:年货没办齐的得赶紧准备(如今不必要,都很方便到处能买到)有债务的得赶紧还清(这也是过去的事),对联没写的赶紧请人写去。( 如今都不用写😀)最后的贴对联,有时忙到了吃年夜饭都还没贴好。</p><p class="ql-block">儿时印象中人们说的“忙年”真的是一直都在忙碌着……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如今年味已淡掉许多,甚至很多老人都觉得一点年味都没有。但在我们这代人中,儿时最高兴的事就是过年,好吃的好穿的都是在过年才有,一个大屋场的人相互串门,吃喝不分家。坐在一起烤火,吃烧的发粑、毛栗等,嗑瓜子、谈天说地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最热闹最有趣的要数初七的“唆野猫”了。(意思就是人们想尽办法驱除妖魔鬼怪,这个suo是我们的方言,我找不出比“唆”这个更能表情达意的字,姑且就用它吧😀)人们早早吃过晚饭,在同族的一位长辈(或者是队长)带领下集中在堂屋里,最显眼的是有一支由七人组成的锣鼓队,他们已敲响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这声音传遍四面八方也是在催促没有到齐的人们,赶紧到场。年轻人手里拿着火把、竹筒俗称(kua板)、木棒……孩子们手提灯笼、花炮(那时没有花炮,就是一个一个的炮竹)……一切准备就绪。队长开始发话了:安排队伍顺序;讲述游玩规则等。</p><p class="ql-block">这天每家的家庭主妇需要做的是接待工作,她们将迎接一支庞大而热闹,自由而粗犷的老少参与的家族队伍。当他们经过家里时必须热情招待:茶水、香烟、瓜子、糖果糕点等摆放在桌子上,任由经过的人们随手拿起,方便食用。到了每一家,男主人如果在队伍里就要提前回家,准备放鞭炮迎接,出家门时也要放鞭炮送,到了每一家还要到每个房间去走走看看,就连家里的鸡栅、牛栏、猪圈每一处都不能轻易放过,意思是只有这样走得到位,鬼怪才能赶得干净。来年的人、畜才能兴旺发达。好玩的是,过去我们几十户人家都在一个大屋场,而且房间又小,人没进去几个就得出来。这时往往有些出错,甚至有小孩找不到父母。好在锣鼓声喧天,一般小孩哭声啊,大人的吵闹声啊,是听不见的。</p><p class="ql-block">之间由于种种原因有一段时间没有搞过,我们这代人中就有人提议,这是一项很好的民间文化活动,不能失传。虽然有的老人已故去,虽然有部分年轻人不在家,但我们也得赶紧把这个传统的有一定意义的活动活跃起来。所以人们说干就干,一支有着青春活力的队伍又成立了。他们经过空余时间的学习,加上时代的更新,多元素的改进,近几年这支注入新活力、正能量的队伍又在正月初七向象征着驱除鬼怪,迎接新时代步伐的好日子出发了。</p><p class="ql-block">儿时的老房子不复存在,家家户户的新房子宽敞而明亮。而幸福的生活,却缺少了这些民俗的东西,而今有了这支新的队伍成立,他们摒弃旧思想,接纳时代新文化,传承着民俗文化的新导向,借这传统的东风吹暖着百姓的心田。</p><p class="ql-block">光阴易过,日月如梭。这种划时代的民间习俗能够传承下来,也实属不易。在过去老年人眼里传神有着鬼怪,在现今年轻人眼里是不存在这种说法的。其实这并不矛盾,人类祖祖辈辈都是向往着美好。就像当下,新冠病毒的侵入,有党和人民团结一致的对敌,从基层做起,人人防范,也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向了成功。人们欢呼雀跃,感谢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感谢医护人员的奋力作战。我们本土本地的这种民间习俗,其实也是传承着一种向往美好,展望未来,积极向上的一种期待。人人过上富裕而幸福的生活,个个走上平安而健康的新庄大道的向往。如今这美好的一切都已经实现,人们都在向更高更好的方面发展。</p><p class="ql-block">在新的一年里,祝愿祖国日新月异,国泰民安!祝愿民间习俗发扬光大!祝愿我们老家的人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