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元宵节

桑桑

<p>  对于辽宁省的沈阳市来说:</p><p> 14前年的那个暴风雪中的元宵节,和今年疫情严控中的元宵节。</p><p> 同样,都是一个 不一样的元宵节。</p><p> ⋯⋯⋯⋯⋯</p> <p>  今年的元宵之夜,我收到了意外的惊喜!</p><p> 一张由医院 发来的照片,成了我最期待 最暖心的节日礼物。</p> <p>  照片中间的老人就是 我九十八岁的母亲。</p><p> 老人家在两位美丽的,护士小姐姐的簇拥下,笑得是那样的开心!</p><p> 仔细观察,在花团锦簇中,还有若干条灯谜样的纸条。</p><p><br></p><p> 老妈手中㧱着 一张精致的小奖状。依稀可见,还有一支笔。</p><p> 啊!我突然明白了!</p><p> 或许是老妈猜中的元宵节的灯谜,获奖了?</p><p> 或许,被评为医院中,"医养结区"的什么年度最佳?</p><p> 还是⋯⋯</p><p> 呵,奖状上写的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p><p> 看看,老人家发自内心的,如沐浴在明媚阳光下的灿烂笑容。</p><p> 儿女们就足够 心满意足了!</p><p> 这其中的原因,也许,你们会猜到几分?</p> <p>  以往的元宵佳节,家庭聚会是万万不可少的。</p><p> 而且,年近百岁的老妈,又是家庭聚会的 无可替代的中心。是全家人的主心骨 和重点关爱和保护的对象。</p><p> 可是,疫情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p><p> 老妈也响应了就地过年的号召,生平第一次没有与儿女 子孙团聚。选择了留在医院过年 这一无奈之举。</p><p> 会不会孤独?会不会想家?⋯⋯ </p><p> 自然就成了儿女们的牵挂!</p><p> ⋯⋯⋯⋯⋯⋯</p><p> 意外的惊喜,驱散了我心中的焦虑。</p><p> 有关元夕的"穿越",随之而来 就浮上了心头……</p> <p>  虽然,没有象电影《你好,李焕英》的贾玲那样,在梦中"穿越"。</p><p> 元宵节美丽迷人的夜色,也足以使人魂牵梦绕……</p><p> 想起,三年自然灾害 困难时期的元宵节。</p><p> 忘记了,是太贵 买不起?还是根本买不到?总之,家里一粒元宵也没有。</p><p> 我和弟妺 太想吃元宵了,就想了一个土办法,把几个沾上水的糖球,放在有面粉的盆中,使出全身的力气,晃来晃去⋯⋯</p><p> 八十年代,沈阳经济发展 在全国屈指可数。各大工厂企业也十分了得!</p><p> 各车间展开了元宵灯展竞赛。一时间,铁臂阿童木,尼尔思骑鹅旅行记 ,西遊记……许多形态各异,灵活转动的灯笼,出现在家附近的各个展点,十分壮观!</p><p> 那时的天气似乎比现在冷。</p><p> 元宵节当天,天刚黑。冥冥中,仿佛有人一声令下。</p><p> 家属住宅区,数十万男女老少,几乎在同一时间,携儿带女,倾巢而出,奔向自家附近的各个展点观灯。</p><p> 那奔腾着的人流,就象滔滔江水,在元宵之夜欢快地流淌着。</p><p> 我也给孩子穿上 平时舍不得穿的,自己缝制的新衣。在兴奋的人群中挤来挤去⋯⋯。</p><p> 后来,自家门口观灯的节目消失了。</p><p> 大约是九十年代左右,好像是,学校用大客拉职工和家属去的南湖公园 观灯⋯⋯。</p><p> 现在,运用了高科技,灯的变化就更大了!</p><p> ⋯⋯⋯⋯⋯⋯</p><p> 确实,随着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灯 也在不断地变化。</p><p> 但是,不变的是,人们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p><p> 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也不会变!</p><p> 虽然,疫情使我们许多家庭不能在元宵节团聚。</p><p> 但是,亲人们彼此牵挂的心,是永远连在一起的。</p><p> 既然,现在暂时不能团圆,是为了日后能 早点摆脱病魔的困扰,恢复我们的正常生活。</p><p>在这个特殊的牛年, 过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又何妨!</p> <p>  今年 ,确实经历了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p><p> 而2007年的3月4日,也同样是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p><p> 俗话说,"正月十五 雪打灯"。</p><p> 而十四年前的正月十五,沈阳迎来了 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降雪。每平方米 竟有雪98斤之多!</p><p> 狂风暴雪,不仅仅打了灯。还打断了数百万人的归家之路!⋯</p><p> 行人纷纷弃车,挣扎于风雪之中……</p><p> 那天,真可谓是一个暴风雪中的,不一样的元宵节!</p><p> ⋯⋯⋯⋯⋯</p><p>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p><p> 无论是在狂风暴雪的自然灾害中,还是在病毒肆虐的疫情中。</p><p> 他们都能从容应对,过好每一个 不一样的元宵佳节!</p>

元宵节

元宵

老妈

观灯

疫情

一样

狂风暴雪

家庭聚会

展点

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