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案思书望天涯

草原马

<p class="ql-block">伏案思书望天涯</p><p class="ql-block">-----序王成元诗集巜暂时偷来一点唐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被誉为千载诗人地的秋浦大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大诗人李白曾五游秋浦,作《秋浦歌十七首》,清溪河、江祖石、石门高等都留下了大诗人的足迹;秋浦河更是一条流淌着诗的河流;池州刺史杜牧的一首《清明》诗让千古杏花村名扬天下,慕名前来天下第一诗村吟诗的诗人不计其数留下数千首瑰丽动人的诗作。 </p><p class="ql-block"> 由于年底忙文艺家协会换届迎接各种检查等,无法静下心来,在新年的应酬和祝福问候中又增加了岁月的年轮,连日来打开王成元先生年底就送我的即将付梓的新诗集《暂时偷来一点唐朝》,清新、明亮、质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的另一种惬意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通读了整册诗集,王成元的诗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国计民生,如《一带一路》、《港珠澳大桥》、《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庚子春迟》、《三沙》、《南湖七一旧址》、《游南昌八一感怀》等。他写下了“外夷朝奉祖国运,华夏布恩天下扬”(《一带一路》)、“祖先钉下定洋针,守卫南疆保海门”(《三沙》)、“但有金乌破迷雾,春风端绿叩门来”(《庚子春迟》)等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充满自信的爱国诗句。他的诗作人间烟火味很浓,直面现实有非常强的生活味,关注基层或社会热点问题。如《秋收后送夫打工叮嘱》、《三岁儿寒风中等候打工爸爸回家过年》、《农忙晚归》、《做工哥》、《环卫工人》、《留守儿童》等。单写这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善于观察身边加入打工潮流人群,以及基层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生存状态。“三岁娇儿村口站,一年期盼一声爸。”“刺骨寒风微觉苦,妻儿笑脸在心中。”面对农村人口迁移城市,农村教育资源闲置,他发出“越岭野花操场满,忆声童影教室空。”(《山里废弃小学》)这样的喟叹和写照。“晨日出霞迎早客,夜星集冷送迟君”正是环卫工人的生活写照,但“每当惬意霓虹下,几个心思环卫人”呢!“冷饮闲屋里,空调望店中。心凉最准药,想想莫民工”(《解暑》)书里都是把笔触向社会最基层的小人物,有很浓的生活味,不是无病呻吟的为赋新诗强说愁。</p> <p class="ql-block">  孟浩然、王维是唐代山水诗的集大成者和代表,并称“王孟”,窃以为王成元的诗有“王孟”的影子。在思想内容上有孟浩然遗风,孟浩然的山水诗一部分写故乡襄阳的山水,一部分是其漫游期间所写的吴越山水,通读王成元写景诗也明显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作者考察旅游神州山水间所作,如《西安记忆》》《胡杨》《题西塘古镇》《到泸州》《登芙蓉楼》《游醉翁亭》《登繁昌板子矶》等,很大一部分是诗人吟唱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家乡池州石门高、杏花村、齐山、滴水库水库、老山等自己熟悉的美景。在艺术特色上受王维影响较大,部分写景诗作净淡清远,工整对仗唯美,颇有唐朝王维山水诗的艺术个性和禅味,套用苏轼语“观成元之诗,诗中有画”。如“风冷云山瘦,菊香雁影浓”(《咏菊》)、“幽草举清露,闲鱼吮白云”(《早晨山潭闲步》)、“山闲落日早,月照念归时”(《农人晚归》)、“听鸟上花树,观云到远穷”(《山居》)、“蛙声传夜静,月色移窗纱”(《春村夜话》)等等,这些五言经典描写田园乡村诗句颇有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味和意境。作为一名教师,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他诗作很大一部分是写他最为熟悉的校园生活的。如“朝气生龙操场动,四百儿童尽是诗”(《上学》)、“勤劳奉献心中镜,不负学生不负天”“甘苦从来默尝遍,初心不改育人杰”(《师者》)、“莫说传道教师专,师道循规自有天”(《师道》)、“师魂若不存心底,何道育人国运基”(《师魂》)、“粉笔写乾坤,讲坛传古今”(《师道》)等。</p> <p class="ql-block">  王成元先生现任池州市秋浦诗社副社长,多次参加区文联、区作协、秋浦诗社组织的采风等文学活动,而且在采风活动中创作了大量的诗作。我和王成元先生是有缘的,我们是同一个时代人都是寒门出身有着相似的生活阅历。都是出生在农村靠寒窗苦读,同一年考上师范学校跳出农门的。他迟我一年毕业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都被分配在马牙乡担任教师,其间互通有无。当时的我们朴素的思想,每天面对着黑板和天真学生教书育人,清贫宁静乐观,演绎着生活的激情,虽然这个时候他给我的印象是沉默低调和谦逊,但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笑容和对生活的必胜的信心。后来我改行到市区多年未联系,直到有一天看到他投稿到《杏花村》杂志的诗作,才知道他经过努力和追求已经担任了我区一个大镇的中心学校校长,深感敬佩。更让我感到意想不到的是他并不安于一隅,教书育人抓学校管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生活似门阔,读书若素蟾”(《生活与诗》)、“空余饮唐宋,皓月大江前”(《闲适》)、“风媚花妍迷去路,诗词浓处美人生”(《月夜花圃吟诗》)、“当窗对影听风雨,伏案思书望天涯”,诗作不断,终于有了这本即将正式出版的厚厚的作品集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代诗歌的确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最为辉煌的阶段,以李白、杜甫等诗人为代表的五万首唐诗,是祖国文化遗产中最为宝贵的组成部分之一。千百年来,唐诗一直经久不衰地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它不仅深刻生动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陶冶人们情操、推动祖国文化艺术发展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在世界各国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作者诗集名字为《暂时偷来一点唐朝》,也是对唐朝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仰慕和敬畏,所以用“暂时”“偷”和“一点”来定语“唐朝”,从诗集名也可窥视出诗人有一颗虔诚的心。</p><p class="ql-block"> 在与成元兄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他师范毕业后教书成家生子一直过着世俗的生活,直到知天命之年偶然读到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诗句,才蓦然发现唐诗对山河景色、心境空明有如此绝妙的描写,似乎才感觉到过去几十年都只能叫苟且活着,今天终于发现了诗和远方的美妙醉人来。于是买来《唐诗三百首》重新读起来,并尝试着模仿五言、七言四句或八句,又买来相关书籍研究起平仄押韵来,教学管理之余,尝试着用诗歌表达自我人生体验,对身边现实生活、地域风光、名山大川、人生况味及自己校园生活的感慨和体验。成元先生的诗集主要是古体诗,有绝句、律诗、古体长诗和古诗短剧四个部分。本册200余首诗作就是作者在短短的2015-2020年间创作的部分习作,有的已在报刊正式发表,有的已经获奖,今天汇编成册,也是一个总结和展示。</p> <p class="ql-block">  仔细读完成元的诗集给我脑子里留下的还有两点很深的印象。一是诗人善用反问句结尾,增加了反诘的力度和气势,借疑问的方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如“人生三万六千里,多少行程属故乡?”(《家乡》)、“相思随我朝夕意,何信没心缺肺人”(《机器人恋人》)、“卿若心中唯有我,情敌三百又何妨”(《告别》)、“若木四时皆碧色,何独松柏傲霜枝?”(《泯然于众》)、“山边野树孤灯亮,何事不眠侵梦人”(《半夜醒后望窗外》)等等。二是看似很浅显的诗句仔细品读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是对多彩人生和生活阅历高度提炼的智慧结晶。如“不信苦心伤永世,人生低处蕴黄金。”(《无题》)、“猖狂风雨作何甚?红日依然在上头。”(《猖狂风雨作何甚》)、“纵使磨圆从岁月,依然硬骨世间生”(《鹅卵石》)、“儿女不识老滋味,常说我辈爱吃咸。”(《腌制之鱼肉》)、“生活本是磨千浪,天下可驱泽厚尝。”(《观雁语》)、“受冻仍然鲜,霜侵过后甜。”(《白菜吟》)、“长短不由己,偏斜非本心”、“灯明自有光千里,心远才能修一生。”(《无题》)等。</p><p class="ql-block"> 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我相信,成元先生要把这本诗集的出版作为新的起点,只要不断积累自己,捕捉灵感挥洒诗意,坚持勤奋创作,不断研究诗歌的技巧和手法,克服部分诗句过于直白、注重意象的营造,变“暂时”为永久、变“偷来”为吸收消化占为己有融会贯通;变“一点”为“整体”,真正熟练掌握唐朝诗歌的技法和精华,一定能写出更多的诗篇和自己的代表作品来,为其在秋浦诗坛上赢得一席之地,为群芳斗艳的千载诗人地的诗歌百花园添光增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