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师范,我难忘的中师生记忆

孟祥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的枣庄师范中师生生活,宛如一枚秋叶飘零而下,静静地停驻在我的记忆深处。多少次想写点什么,但一直没有下笔,直到今天,听说这座百年老校即将拆除,我才轻轻捡起心中的点滴记忆,细心做成一串儿华美的珠链,来祭奠我们中师生逝去的青春,纪念我们一起度过的“芳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一)什么叫中师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师是中等师范学校的简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处于经济复苏的轨道上,各项基础设施都在不断加强,当时社会资源较为紧张,尤其在教育行业,中小学师资更为匮乏。为了缓解当时的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决定从当时的初中毕业生中选拔最出色优秀的一批人进入师范就读,3年学制,毕业后分配到各地中小学任教,这些人被称为中师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就是当时的其中一员,1981年考入枣庄师范学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那个时候,大学的录取率是极其低的,主要是教育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孩子上,而中师则成为广大农村孩子的首选。因为考上中师便可以有城市户口、解决口粮、上学免费、包吃包住、分配工作、干部编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也是农村的孩子,也想成为非农业,由此也就成为了中师生一分子。但是,那时候中师真的不好考,全区上万考生,前50名左右的才有希望考上,可见那时候的中师生有多强悍。当时初中毕业报考中师要进行预考筛选,名列前茅的才有资格考中师,这就好比清华北大在某个地区招生限定录取名额是一样的道理。各个学校成绩前20名左右的大部分都去读中师或中专了,而中师因为是师范类,又有更严格的要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可以说,前期能进入中师的几乎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尖子中的尖子、学霸中的学霸,而且考入师范后,为了适应小学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对音体美等都进行强化训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时的中师生,如果留下来读高中,完全可能考入更好的大学。如果拿现在的学历参考,基本都可以上985、211高校,都能分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的人生大部分都会改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虽然30-40前的中专学历还是中专学历,和现在的中专学历没有区别,只是内涵不一样。但是有谁去给你讲“内涵”?每当填写各种表格时总是有些尴尬,不管你的后续学历再高,你的原始学历永远只能填“中专”,并且在某些个人提升方面始终受限。在这个讲“学历”、讲“职称”的年代,你也只能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时中师生的入学年龄普遍在15-16岁,三年的在校学习,18-19岁毕业就被分配到各地中小学任教;只有极少部分通过自学考入高一级大专继续深造、或是根据当时工作需要安排到政府部门任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最早的一批中师生已经55左右了,有的已经退休了,本人属于最早的一批。对于他们而言,这一生或许本来有很多选择机会,但在现实的冲击下,却又无从选择,他们带着最优秀的成绩去了师范院校,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乡村中小学校。后来,他们不论是做教师默默奉献,还是转行从事其他工作,所表现出的品质和实力一样让人尊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有不少人将中师生比作空前绝后的一代,这是因为在国家的教育发展稳定之后,中师生的教育政策就被取消了。在他们之前和之后,都没有了中师生,因此他们便成为了众人口中“空前绝后的一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1980到2000年,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全国上下约有400多万名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考入中等师范学校,成为一名中师生。在教育人才稀缺的当年,是他们义无反顾纷纷前往广大的乡村教育一线,撑起了当年中国乡村教育的半壁江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00年后,中师开始不再包分配,中师不再是初中毕业生的首选,高中成为了大多数初中生理想的毕业去向,曾经万分吃香的中师已经完全不复当年的热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中师生们是最大的功臣,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他们经过师范专业的养成教育和教师岗位的浸润,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虽然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焦虑,但是他们始终艰难前行,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要向他们之中仍然在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人,致以崇高的敬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二)枣庄师范简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枣庄师范学校的所在地峄城,是我国远古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与海外文化、民族文化以及民俗文化汇集丰富的历史名城之一。因此,从建校起,就处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枣庄师范学校创建于1949年11月,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直属枣庄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的一所以从事全日制师范专业学历教育为主的多专业、综合性公立学校,是当时全市唯一的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培养培训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前身是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以来美国基督教人士在峄城南关创建的实业学校、瑞门德医院和解放前夕开办的峄县中学、鲁南三中,连同枣庄师范学校60多年的成长历程,构成了开峄县地区近代文化科学教育之先河的百年相继办学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地理环境、党和政府的关怀、近代文化科学的教学影响,为枣庄师范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枣庄师范学校的创立,与鲁南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枣庄师范第一任校长张捷三同志一生“办一所理想的学校”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建校历史悠久,发挥作用巨大,曾多年拥有“枣庄第一学府”的桂冠。近60年的师范教育风雨历程中,共培养了3万多名合格毕业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韦国清任新四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了津浦路狙击战。1946年1月,韦国清任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执行小组中共方面少将代表;6月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连续指挥部队参加了朝阳集、宿北、鲁南等战役。韦国清当年曾经在铁楼(现枣庄师范学校院内)指挥过作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的前身实业中学虽已成为历史,但其留下的几座西式百年古楼,经过历次的修整,至今仍是学校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现存的铁楼,由于屋顶用铁皮建造,故称之为“铁楼”,该楼由美国基督教会于1912年建造,西洋式建筑,属于基督教堂附属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1年,修复后的“铁楼”被定为“枣庄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建校初期,学校领导身先士卒,与师生同学习、同劳动,带领师生清除杂草,修整道路,建造房舍,全校师生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也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高尚美德;50年代,学校办学与生活条件非常差,但师生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深入工厂、农村、支援工、农业建设;60年代,又积极开展了抗灾救荒运动。文革之中,全体干部和师生忍辱负重,创造条件,为全市培养、培训了两千多名小学和初、高中教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绿了校园,全体师生焕发了无比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全面复苏和振兴之中;1980年,随着枣庄市幼儿园事业的发展和需求,学校开始招收幼儿师范班。同时,根据省、市教育部门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规划要求,开始招收民师班;从1981年起,学校的招生对象,除体育班、干训班、民师班继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外,其余班级改为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81年,学校首次招收了初中生普师2个班102人,幼师1个班50人,民师2个班108人,共260人。我就是普师二班中的一名新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进入21世纪后,为解除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办学困难,全体师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招生工作和毕业生推荐就业等工作,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面提高了学校效益和办学实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2年枣庄市政府决定将枣庄师范学校合并到枣庄学院,成立初等教育学院,办学地点暂设在原枣庄师范学校。不久,初等教育学院又全员搬迁到枣庄学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至此,枣庄师范就虽只余旧址了。远望办公楼依然屹立,楼上醒目的八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纵使离开学校已40年了,这8个大字已刻入骨髓,化作行动,这是每个枣庄师范学生终生的追求。但这所百年老校将离我们远去,枣庄师范的毕业生们满是感慨和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4月20日上午,峄城区枣庄师范学校旧址的大门上挂上了“峄城区坛鑫片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的条幅。校园内的大部分建筑已经基本拆除,不知校园中的铁楼、方楼和基督教堂(南关教堂)等这些文物是否还能留得住,这对峄城来说是何等宝贵的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枣庄师范虽只余旧址,但精神常在、回忆永远,陪我们度过青春懵懂,也陪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我们还是枣师的少年,枣师还是心中不变的港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梦回旧时光,我还能依稀听到校园书声琅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三)生活与学习点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时光如水,在指缝间悄悄流淌,悄无息至,触手无痕;岁月如歌,犹如清扬曼妙曲调,慷慨激昂,潜入心扉。那曾经住过的宿舍、简易的食堂、走过的小巷、热闹的球场,依然历历在目;那曾经陪你哭过、笑过、拼搏过的同学好友,音容相貌至今犹记。写下文字,勾起思绪,慢慢拾起记忆中的那一抹温柔情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81年9月,那年,我十五岁。一个青涩稚嫩的少年,第一次独自离开家,来到不远的一座小城镇上学--校址在峄城的“枣庄师范学校”,开始了我的中师生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先简单聊一聊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吧。我所在的八一级普师2班共52人,男生36人、女生16人,一般都是15-16岁的年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当时宿舍紧张,我们36个男生都挤在刚盖好的半学半住的教室大小的一间屋内,白天和晚上都一样热闹,白天嬉笑打闹,晚上鼾声四起,再加上臭脚丫子味,你能想象到的镜头那时候都有。幸亏当时没有电脑手机音响等,连收音机都很少有,熄灯后大家“卧谈”片刻,又没有多少新鲜话题,一般都能很快入睡了。三年一直住在一起,现在想来,已不能、不会再适应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学生食堂非常简易,四周有砖墙但没安装门窗,棚子下是一个个垒砌的水泥板圆桌,没有凳子。那时的我们,每月有国家发给的补助,细粮粗粮是够吃的。每当吃饭时,值日小组的同学把排队领来的一盆菜、一筐馒头、一桶稀饭,一一分给本组的同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馒头是有数的,早上2两、中午和晚上都是四两,当然有男生饭量大的,往往都需要女生赞助的,男生多的小组有的还要到别的小组女生那去“借”吃。条件虽然简陋,但是吃得香、吃的热闹。后来好多人见我吃饭快,问我原因,我都会谈起那时站着吃饭养成的习惯。因为吃的快,不够可以吃点别人剩的,谁叫当时咱的饭量大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有时周末回家也会自己带点吃的作为补充。记得有一次回校时,母亲专门给我用萝卜和肥肉丁炒的肉酱,装了满满一大茶缸,又带了10多个煎饼,让我饿了垫补垫补。周日晚上回到了宿舍,用煎饼卷了肉酱刚吃上一会,同学们闻着香味就围了上来,这个尝一下、那个品一口,一会煎饼就去掉一半,肉酱也快没有了,自己虽然心疼,但听到舍友们个个夸好吃、看到他们辣的满头大汗的样子,也是很高兴和骄傲的。但后来有几次学聪明了,都是等熄灯后,自己把煎饼卷好菜,盖上被子蒙好头,偷偷在被窝里小心着吃,悄声咬、慢慢咽,那叫一个别扭,反而不觉着香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时学校里应该有澡堂吧,但我一直没在那儿洗过,都是在周六、周日的时候,与几个同学到镇上的公共浴池去洗,也到过六七里路外的八里屯煤矿的澡堂去洗过,主要是放松一下心情,与同学们一起说说笑笑,图个热闹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那时候电影不是经常演的,演了也大都是老片子,都看够了。所以周末的时候经常到校外的录像厅看看最新的电视剧,武打片、警匪片都是男生的最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那时候我们不懂恋爱是什么,连座位都是男女生自觉分开做的,也没产生什么朦胧的想法。校园里即使在夜晚,也看不到现在大学甚至中学里搂搂抱抱、卿卿我我的镜头。我们班倒是成了一对,那也是在毕业以后了,至于当时他俩后期萌没萌芽,就不得而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师范走出来的学生都对师范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这一批批初中毕业生,来校后没有升学的压力,大家全面的发展,饱饮知识的琼浆,恣意的学习和成长,和高中生相比,大家年龄相当,但是状态差别大大,是真正的风华正茂,是真正的兴趣学习。在师范学习期间,没有英语课,没有考试成绩的竞赛,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都是真正的开课学习;书法课、实验课、劳动课,都是脚踏实地进行。大家参与各种兴趣活动,所受到的教育那是真正的素质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四)最真师生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雨露,就没有百花的芳香;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但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们的前进与成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亮路路通明。”这是老师们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这种无私、伟大的爱,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就是在这个阶段,我学会了口琴、笛子等,还参加了美术班,师从过宋焕珍、刘开泉、姚永老师,还记得宋老师耐心指导我静物写生的明暗调子,还记得刘老师细心给我讲解风景画远近虚实的透视关系,还记得与姚老师讨论他的一副写生画梧桐树下阴影的处理技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班主任宋焕珍老师、褚衍民老师带领班级呕心沥血、全力以赴,一直争先的过往;难忘徐民伟老师满怀深情领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抒发出的对中国劳动妇女的赞美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还记得田传霞老师教唱的《校园的早晨》,至今还能哼上几句: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还记得章世贵老师对我在生理卫生课上把“皮脂腺”读成“皮脂泉”抿嘴一笑的尴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初入学校时侯乐胜老师接过我的行李,一直帮我背到宿舍满头是汗的镜头;难忘刘玉鼎老师在我的书法练习册上,把几个写的较好的毛笔字用红笔划出“圆圈”时,自己高兴的心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还有带过我课的张永钦老师、吕新芝老师、邢再昌老师、邱家和老师、任连兴老师、殷昭美老师、张刚老师、房景礼老师、谷源莲老师、张心培老师、潘峰老师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还有许多记不起名字的领导和老师们,学生在此真诚的向你们致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有一种情,像玻璃透明,像月光恬静;有一种情,像大海宽容,像白云轻松。这是同窗几载的依恋,这是青葱岁月的证明,这就是世界上最纯最真的感情—同学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都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我们从毕业的依依不舍,到今日的联系稀少,流泪的场景只能从照片中寻求,久违的感情唯有在聚会上相诉。那段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敷衍利用的岁月,真的成为我们一生中不可再来的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怀念从前一起在篮球场上的酣畅淋漓,我怀念一起去赶青檀寺庙会的打斗嬉戏;难忘一起晨练的辛苦,难忘参加运动会的激动。还记得早早去图书馆借上一本渴望已久的新书时的激动窃喜,还记得下晚自习后与同学爬出院墙花两元钱去喝羊肉汤的大快朵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幻想着再次餐桌上直呼外号,说笑时大喊着名字,不用伪装的辛苦,只管发泄的幸福。一起开怀畅饮,一起举杯欢呼:“友谊万岁,感情长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往昔的同学们,感谢你们与我为伴的那些年年月月,愿你们一切顺意安好,愿我们珍惜彼此的情缘,一直到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整整三年,我们从初中生完成了到中师生的转变,我们从受教育者完成了教育者的转变,成为一名甘于奉献的年轻的新型教师,背起行囊,奔赴一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永远记得那个离校前的下午,教室里平时成行成列的课桌摆成了几个临时的饭桌,桌上摆着同学们自发在食堂里打来的饭菜。那是毕业餐,那是散伙饭,它让我们嗅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愈来愈浓的离愁别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班主任和班长等几个主要班干部陆续发言,有的同学还唱起了离别的歌曲。饭菜没吃几口,话别没说几句,大家就已哽咽,不时流出眼泪。大家你拉着我的手,我握着你的手,眼睛潮红,千般不舍万般难离,一遍遍叮嘱:一定要联系啊,给我写信啊。有的干脆抱头痛哭,悲伤的情绪迅速传染给周围的人,顿时响起哭声一片。整个下午,挥泪告别的场面,今天想起来,还依然令我唏嘘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每个人对于母校都有着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由曾经年少不懂事时的逃避,到如今的深深怀念,始终无法释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在枣庄峄城的这座百年老校,那个曾经培育出无数英才、那个曾留下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那个曾让多少人魂牵梦绕地方,如今将随着学校旧址的拆除永远离我们远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但拆除的是物,留住的是情。纵然世上无它,依然心驰神往。枣庄师范,我永远的母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