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日下午13:00—15:30,
在海盐大地电影院举行第四场
《我的诗篇》观影活动及分享,
本次众筹观影人数为97人。 本次众筹发起人为小编赵赵,
联合发起人为“友茗檀读书汇”和
“老地方乌托邦书吧”。
主题为:“陌生的姑娘,我爱你”! 电影《我的诗篇》总策划——吴晓波,
导演——吴飞跃、秦晓宇。
由许立志、吉克阿优,乌鸟鸟、邬霞、陈年喜、老井等六人本色出镜的纪录片电影,
荣获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片方计划在全国100座城市,众筹1000场,
影响十万观影人的方式 试图改变中国电影院商业片为王的境遇,
让纪录片电影也能获得好的院线排片。 这就是在这个夏日炎热的午后,
大家从海盐这座小城的四面八方赶过来,
观看这样一部反映工人诗人的
小众电影的意义所在。 你和我,用诗意点亮这座小城! 6月23日当晚发布购票链接后,
有赖各路朋友们支持,
第二天上午余票全部卖完。
在此,也非常感谢各位大小伙伴慷慨转发。 不少父母带着孩子来了,
也有孩子带着父母来的,
16位元济中学的学生在张老师的推荐下来了,
还有更多不同职业的人们来到这里… 大家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与《我的诗篇》合影留念。 为了做好观影保障,
我们自费制作宣传板,
借来沉重的音响设备
准备好不同指示功能的桌签,
请小伙伴对观众进行引导、签到、检票、
分发纪念品、摄影记录… 只为等待唯一的你。 观影前不断地发群告示、打电话、发短信,
告知各种注意事项,
因为这是由我们自己发起观看的电影,
我们希望每位观影人都能第一时间得到讯息。 由于人数众多,需要提前取票。
也麻烦大家了!
这里一并再次感谢各位!
全场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五颜六色的手环上,
雕刻着属于你的诗句,
但愿这些诗句令你动容 走进一号厅,期待这部电影… 安静下来… 投入其中…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许立志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在这个加班的夜晚
垂直降落,轻轻一响
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就像在此之前
某个相同的夜晚
有个人掉在地上 《彝年》吉克阿优
我谎称自己仍然是彝人,谎称晚辈都已到齐
但愿先祖还在,还认得我们穿过的旧衣 《糖果狂想曲》乌鸟鸟
狼藉的古老丛林,淋着微凉的露水
月光泛滥,远处传来了恐怖的人声
母袋鼠赶紧将后代,搂于怀中
加快步伐。身后紧跟着胆小的荧火虫
《给父亲理发》陈年喜
爸,你的头发全都白了
像后坡地里收了棒子的秋玉米
爸,我越来越像你了
只有头发还有区别
只有头发把我们分成了父子 《我不是没有想到过死亡》邬霞
我不会诉说我的苦难,就让它们烂在泥土里,
培植爱的花朵
《采煤工》老井
又度过幽深而平淡的地心一日,
马上可以痛饮阳光了
“在坐的各位,有政府机关单位从业人员,有国企员工,有中学老师,有高中生,甚至还有小学生。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观影的时候,都流下了动情的眼泪,你们一定有话要说”。 “现场有第四次来观影的。他是谁?
他是老地方乌托邦书吧的小童,
海盐前三场《我的诗篇》,由他发起。
没有他无意中点击荒岛图书的链接,
就不会有六月份以来海盐几百人次的观影人数,并且以这里为中心,影响、推广到
嘉兴地区五县两区的放映”。 元济中学的英语老师王莹莹,
她买下了海盐第一场第一张电影票。
强大的气场、渊博的知识和随口就飙的英语,
独到而深刻的个人见解,
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也提到:让学生们认清生活本质,还是保护他们晚点认清,这也是她所苦恼和矛盾的地方。 “友茗檀是海盐当地的一家茶楼。
她们经营茶叶,也经营茶里慈悲。
这个民间公益读书组织,为柬埔寨、西藏地区的孩子们捐献过书籍、被褥。
也为海盐县益智托管所的孩子们送去过关怀,
更是以一己私力,每月举办读书汇,
为海盐的文化推广作出自己的贡献。
据我所知,这是友茗檀檀主钟女士来到海盐后十三年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 这位高一男生,说出来的字句,
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像议论文;
而那些蕴含其中的情怀,就是一首诗。 “陌生的姑娘,我爱你”确实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同时还潜藏着些许母性的影子。
邬霞善于从平凡琐碎甚至枯燥劳累的生活中
创造美、追求美、发现美、传递美。
她的生活是一门艺术。
这位初三女生,勇敢走上台前跟我们分享。
她说从这部电影中和这次观影中,
我学到了宽容和推己及人。 “十几年前,源于大学时代民俗学老师的引导,从人类学接触到纪录片,后来生活的繁琐让我与他渐行渐远。今日观摩《我的诗篇》,发现其实纪录片并没有远离,他一直在我心里。六位底层的农民工,为了生存战斗,令人震惊的是,我们认为卑微的世界里只有生存没有诗歌,然而来自底层的文字,光芒却穿透岩石,直抵人心!我的诗篇,其实也是你的诗篇,脱去身份职业的外壳,我们卑微如泥土。是的,至少还有诗和远方”。 我看到他们的生活,感受到他们的诗情,
我敬重他们的努力和期盼,
一如我自己的努力和期盼。
一起加油吧,在各自的领域。
让更多人发声,让更多人听见。
愿你我尽全力改变,让阳光照向每一个角落。
(摄影:阿源,墨染;义工:珍珍,张不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