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在最美的幽谷与珠峰重逢</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12/9)朗姆哲(4800米)—卓湘(4050米,10公里,海拔上升100,下降900, 5.5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朗姆哲的三天,雪峰就只是在第一天早上露了几分钟脸,也是马卡鲁在此程的灵光一显。大家再次爬上右边山峰,离开前必须得在此摆个“马叉”pose , 反正照片上是看不出腿抖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主要走下陂路,十一点半才拔营出发,这一带气候湿润,环境清新,草地石缝间长出各种菌类,昨天善友采回一朵,大家尝过鲜,采菌小分队在这段缓坡路上收获颇丰(最后各种菌类混杂,连牦牛工都辨别不出是否有毒,不敢乱吃)。</p> <p class="ql-block">往下是一片高山苔原带,翻过山脊,恍惚行走间,漫山雨雾迎面而来,不知不觉,山也肃穆,石也黯淡,影也朦胧,在连片高山杜鹃丛中路的痕迹越来越浅,生怕自己迷路,不由地加快脚步,紧跟在向导的后面。走到这平缓的峰台,善友还不忘打趣腿脚不适的林嵘: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往下回撤就无望了。</p> <p class="ql-block">果然,接下来就是一段特长的乱石徒坡,一路阴雨连绵,本来就崎岖艰险的山路,凹凸不平,石头夹杂泥泞,变得更加疏松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就连前后往返照应我们的善友在这段也摔了一跤。整整二个小时,一直在浓雾中下坡,真是举步维艰,步步为营,用队友于海的话:走得人从膝盖到脑壳都持续阵痛。</p> <p class="ql-block">穿过云层,海拔降到四千左右,<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终于到了传说中的“仙人造幽谷”———兰花谷,</span>云雾稍散,大家停下脚步,欣赏大自然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盛装。</p> <p class="ql-block">深幽的谷地,雾气缥缈,绝壁、溪流、巨石、绿树、花海……丰富的地貌、茂盛的植被在我们面前垂直展现,曼妙生流云,烟雨变姿彩,高寒屋脊这个季节居然绿色葱笼,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我本以为今天的路程将近结束,索溪而下会走得轻松些,但绕过一段巨石阵,道路变为溪水与石头相间,一面稍宽的溪水横在面前,涉水跳过溪间松动的石头,脚下的防水登山鞋彻底湿透了。</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又是一片满布石块的湿地,我们跟在善友的后面跌跌撞撞,深一脚,浅一脚蹚水前行,稍不留神,就会滑到水里。</p> <p class="ql-block">过了一座小桥,前面赶着牦牛超过我们的另一队伍在溪边平地上开始扎营。狼牙领着我们前行走了大概一公里,五点到达我们的第三个营地———卓湘(4050米)。</p> <p class="ql-block">这里海拔较低,峡谷里湍急溪流进入地势平缓宽阔、水草丰美的谷地,汇成河流蜿蜒流淌,河边一大丛野花虽已干枯,依旧长在枝茎上。右边的草甸开着一丛丛紫色、黄色的野花,远处竟然有片森林,如果春天,一定是山花烂漫溢满河谷。</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石头房是牦牛工的落脚点,营地扎在前面的队伍,牦牛工也把牦牛赶到河对岸的山坡上吃草,石房子已经烧火煮饭,房顶炊烟袅袅,里面嬉戏笑声不断,今晚的营地十分热闹。</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帐篷扎在河边的泥泞湿地上,第一时间脱下湿漉漉的鞋子,解放双脚,看到牦牛工直接在河里洗头,我也试着洗洗脚,河水冰冷透心。林嵘忍不住烧水洗头,小队伍就是好,领队向导不用兼顾太多人,连烧水洗头、泡脚、擦身都能满足大家。</p> <p class="ql-block">高原河畔夜起寒,满身疲惫的人钻进湿漉漉的帐篷,枕边的潺潺流水和对岸的牦牛铃声成了催眠伴奏,好风好雨好梦,根本顾不上潮湿的空气里混杂着浓浓的牛粪味。 </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13/9)卓湘(4050米)—夏浓牧场—汤湘(4550米,9公里,上升900米,下降300米,十点半至五点,6.5小时)</p><p class="ql-block">卓湘的清晨,晨光熹微,云雾弥漫,群山幻化在云端,远处的山峰开始接纳阳光的温暖,营地四周山体树木仍呈黛色。</p> <p class="ql-block">随着太阳逐渐把温暖送进山谷,营地的人声也慢慢多起来,沉睡的山谷又有了生气。那如纱幔或疏或密萦绕着山谷的晨雾,凝聚成一条长长玉带缠绕在山腰,把视线引向两边的山谷。</p> <p class="ql-block">细看照片的左上方,是我们昨天从大陡坡下来走过的兰花谷,前几天我们翻越晓乌拉垭口前往朗姆哲,浓雾中经过那段横切斜坡时,听到的就是峰谷地台承接峰顶的冰川融水和云雨,流水从高悬在陡峭断壁上的谷口奔腾而下,形成飞瀑直扑谷底发出的震耳飞流声。而谷底湍急的溪流经卓湘,在右边的山谷汇入嘎玛沟一直奔向陈塘沟。</p> <p class="ql-block">牦牛工赶着牦牛蹚水过河,清脆的铃响提醒我们今天将正式挺进嗄玛沟。</p> <p class="ql-block">十点半,从石房子右拐进入嗄玛沟里一段最原始的森林区,高大挺拔的大树密集生长,大家就在这条高山密林的腐殖淤泥路上艰难攀爬,同行的还有另一个队伍。</p> <p class="ql-block">登高望远,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绵延不绝,切穿山体的嘎玛藏布,从幽深而狭窄的峡谷穿流而过,把青山翠谷装点得更加生机盎然,不是亲临其中,很难想象喜马拉雅山脉中竟藏有如此景致。越往上爬,脚就越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气喘如牛,站在山峰上,云在脚下飘浮,那刻多希望像仙人一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p> <p class="ql-block">此峰是嘎玛沟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过了此林线,山地森林将过渡到高山草甸和灌木丛。 而我们此行天气的转机也在此处,尽管阴晴不定,却没再下雨,微风不燥,温润清爽的气候,让我们在持续的攀爬中,不断与美景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绕过一段峰间狭路,总算拨开云雾初遇珠峰,善友迅速奔向凹凸不平的草丛,站到峡谷边缘的石块上,队友林嵘拍下这张他跑赢右边那片浓雾,以蓝天、珠峰、云雾、峡谷和草地为背景的工作照。<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景总是稍纵即逝,珠峰露脸也就是那十几分钟,随后我们一直沿嘎玛藏布行进,始终难觅它的尊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午二点,途经山间的错朗错,翻过山脊,是一片群峰围绕的夏牧场,小溪穿流而过,草地上盛开黄色的野花。一对年长牧民夫妻热情地给疲惫的路人倒上香浓的酥油茶,虽然语言不通,礼尚往来,从背包掏出巧克力以表谢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峰回路转,前行再翻过山谷,</span>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见深沟连着一排悬崖峭壁,山峰陡峭,绿壁连天,冰川挂在绝壁上,飞瀑直下,风声涛声不绝,<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隐约中听到对面高山之上雪崩的轰鸣声,极目远眺却无迹可寻。</span></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观赏嘎玛沟的绝佳位置,脚下深壑幽谷,<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0, 60, 61);">蜿蜒曲折的嘎玛藏布从谷底奔腾而过,</span>头顶峭壁千仞,冰川悬挂,奇峻无比。<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态纯粹完整,看不到人为刻意践踏破坏的痕迹,行走中的牦牛工和牦牛就是沟里最独特的一道人文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到达汤湘营地,另一个马卡鲁户外队伍已经早我们到达,这里是前往珠峰东坡大本营和措学仁玛的必经之地,左前方的山脊是嘎玛沟里著名的观景平台,徒步的队伍基本都会在此扎营。我们趁早都把潮湿的帐篷、睡袋、鞋袜摊开晾晒。</p> <p class="ql-block">汤湘营地不似前几天邻着湖泊或者河流,需到山边泉口取水,晚歺就随便煮了面条。晚上,马卡鲁户外的两位领队来串门,他们是超豪的商业队伍,十一名队员,顾用五位领队,二位厨师,六名牦牛工,马夫、背夫各三名,还有十八匹牦牛和三匹马,但在第一天的晓乌错营地,就有两位队员出现高反辙回曲当乡,只剩下九名队员继续行程。即便拥有这么强大的后勤保障团队,穿越嗄玛沟最终还得靠自己,特别庆幸我们团队的成员能一直保持良好状态。</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14/9)汤湘(4550米)—巴当—俄嘎(4650米,10公里,海拔上升800米,下降450米,6小时)</p><p class="ql-block">汤湘营地的清晨,被善友叫醒,来不及梳洗,背起相机脚架爬上山脊观景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谷远处群峰隐没在晨雾中,空气中透着冰峰的凛冽寒气。</span></p> <p class="ql-block">当第一缕阳光挣破云层,洒在对面的山腰上,幽深邃谷瞬间银涛翻滚,峡谷尽头,珠穆朗玛峰、洛子峰、珠穆朗卓和沙策等喜马拉雅群峰巍然耸立,山谷间雾霭缥缈,嘎玛藏布像一条银白丝带,“仙气”氤氲蜿蜒而下,直泻深谷,气势磅礴,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难得一见的景观,恍如期许的梦幻山水画卷,曾经真切的向往,而今就在眼前,注定永驻心中。</p> <p class="ql-block">直至云雾笼罩整座山谷,我们离开汤湘,先沿着陡峭的山坡前行,随后一段急降的长下坡路,回旋着通到谷底。相比上坡耗尽体力的苦累,下坡相对轻松,喘息间的肢体协调挑战,最少还能做到身心有意识的配合前行。</p> <p class="ql-block">接近谷底,云雾慢慢散去,行进中的队友,凭栏远眺,珠穆朗卓隐隐若若呈现在眼前。往下是一片宽阔谷地,“L”型的嘎玛藏布奔腾而过,水汽丰盈,满目苍翠。</p> <p class="ql-block">穿越茂密的灌木丛,到达溪边的热嘎营地,从汤湘前往珠峰东坡是此行唯一的回头路,在此我们碰上另一队从东坡返程的队伍,寒暄几句便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从营地过小桥之后,开始缓坡上升,沿途的高山杜鹃丛,高不过膝,但盘结纠缠,汨汩流淌的溪流,松软湿滑的山间小道,行走其中丝毫不能放松。</p> <p class="ql-block">中午来到巴当营地,天气晴朗,蓝天、白云、雪山、溪流、花海和高山草甸,高原上完美的色彩搭配。</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将来到本次行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路段,需要向上爬升横切超过六十度的乱石大滑坡。整座没有任何植被的陡峰,大小石头从山顶倾泻,松土碎石险坡,根本看不到路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4700米的陡坡攀爬,既要留心绝壁上的落石,又要关注脚下的泥石,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小心谨慎,领队善友一直紧随身后,以防万一。</p> <p class="ql-block">明知此路段特别危险,偏偏身体不听使唤,走几步必须得停下来大口喘息,每次停下都得双手握紧登山杖,使劲夹在胸部两侧,支撑双腿发软的身体,身处冰川风口却汗流浃背(不知道是累着还是吓着的)。</p> <p class="ql-block">喘息着沿横切斜坡腹部的一条“之”字形土石小道向上,到达接近山顶的平台,终于可以坐下休息。后来,在着手整理游记照片的时候,才发现这段费时一个半小时的大陡坡,自己竟然是连手机都顾不上掏出来拍照。收集到走在身后的队友果果发来的照片,看到自己勇攀高峰坐在平台上,身后的巨大冰川近在咫尺,竟然没有半点兴奋激动,只是满脸崩溃的神情。狼牙和善友站在云端鲜衣怒马,自己却是一路摸爬滚打。</p> <p class="ql-block">走出滑坡碎石险路,沿着河谷陡峭的峰谷前行,我决定不再急于去追赶同伴,而是按自己的节奏,只关注脚下和眼前的景色。行在丛林草甸间、穿行在雪山怀抱里,特别纯粹地享受一下视觉体验,每座雪峰冰川,每一条溪流,每一条河道,每一条瀑布都有其独特之处,每走一步有一步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从汤湘一路走来,沟里雪峰冰川的融水和嘎玛藏布升腾的湿气孕育山谷里的高山草甸,成为天然的牧场,夏季,曲当乡的牧民赶上牦牛离家,散居在幽闭的山谷放牧。</p> <p class="ql-block">在接近俄嘎营地的山脊上,我碰到19岁女孩央吉,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流利,邀请我进入帐篷喝茶。她是家里的长女,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里帮忙干活,今夏和爸爸在此放牧,妈妈留在家里照顾弟妹。一个芳龄女孩在山里生活几个月实属不易,交谈中说到再过几天赶在下雪封山前就可以回家时,不禁流露出喜悦之情。</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我和果果最后到达俄嘎,营地就在溪边,奔腾的溪水携带大量岩粉呈灰白色,需先放水桶沉淀后方可饮用。</p> <p class="ql-block">雪峰环绕的俄嘎,山风携着冰川的冰冷,气温明显偏低,入夜后大家早早钻进帐篷,迷糊中感知风雨拍打的声响,却丝毫不影响疲惫的人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15/9) 俄嘎(4650米)—白当(4950米)—俄嘎(6公里,上升400米,下降400米)</p><p class="ql-block">清晨六点,俄嘎营地的夜色还没褪去,戴上头灯,钻出帐篷,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头灯的光束无法分辩纷纷飘洒的是雨雾还是雨丝。没有丝毫迟疑,各自背起相机,今天我们将要赴一场期待已久雪山盛宴。</p> <p class="ql-block">从俄嘎出发,跨过湍急的溪流,开始一路上坡,踩着湿软的松土,穿过灌木丛,踏朝阳沐雨露,来到接近白当营地的一道山坡上。短短的二公里路程,摸黑负重攀爬,走了一个半小时,最后还是狼牙跑下来帮忙背包。此时的山谷被暗蓝的云海所簇拥,喜马拉雅群峰还沉浸在寂静的晨曦中,静静等待着新一天的来临。</p> <p class="ql-block">珠峰和洛子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无比雄伟壮丽,攝人心魂的气势充分地呈现,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我迅速架起相机,以山体为前景,不停按动快门,心跳和快门声一起变得越来越快。</p> <p class="ql-block">突然间东起太阳的光辉撕破山脊上的云层,炽烈的光洒向群峰,依次点亮珠峰、洛子……顷刻间整列山脉被阳光涂染成一片金红,显得如此庄严而神圣。</p> <p class="ql-block">尽管一直在期盼,但当我第一次在这么近的距离直面此刻的珠峰,刹那间还是被这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所震慑了!连日来的疲惫、艰辛、痛苦、绝望统统一扫而空,庆幸自己的坚持,如此纯粹的天地间,此刻我们和珠峰同在。</p> <p class="ql-block">继续上行到达白当,这里是我们徒步珠峰东坡的最后一个营地,因为饮用水质不佳和取水不方便,所以我们选择在俄嘎住两晚。海拔接近五千的平坦开阔草地是一个超级观景平台,观看珠峰、洛子峰和珠穆朗卓没有任何遮挡。</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近在咫尺海拔7804米的珠穆朗卓,巨大的山体在营地的左侧拔地而起,比距离稍远的珠峰更气势逼人。</p> <p class="ql-block">天气晴好,大气透明度极高,北侧狭窄如刀刃的山脊、陡峭的冰壁、裸露的山岩、摇摇欲坠的积雪……一切都仿佛触手可及,从灌木葱郁的山麓到白雪皑皑的山巅,从来不曾看清过的细节,就这样扑面而来,那种无比崇拜与敬畏的激动感情,又一次充盈了我的全身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天是狼牙的生日,一张飞跃巅峰的照片意义非凡。</span></p> <p class="ql-block">白当距离珠峰东坡大本营(5450米)八公里,我们一路走过的高山草甸、灌木丛已经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高山冰缘植被,往前是由大小不一的光裸冰碛砾石堆积而成的冰碛丘陵。</p> <p class="ql-block">受个人体能所限,狼牙陪我们走了一段就回撤。独自前往大本营踩点的善友早看不到踪影,止步白当的我们只能远远仰视望而兴叹。</p> <p class="ql-block">分享一下善友在大本营用无人机飞临其上所拍的照片,鸟瞰视觉下珠峰东坡卓穷冰川的雄浑壮美和大气磅礴。因有印度洋温湿水汽的补给,冰雪囤积得多,冰川充分发育,巨大冰川倾泻而下,融化、移动以及流淌的状态清晰可见。表层落满灰白色岩灰、蔓延而下的冰舌上还有几面颜色各异的冰碛湖,冰原融水和侧碛细流形成了嘎玛藏布永不枯竭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正午阳光直晒,雪峰将关上它的大门,云雾又开始凝聚,最后看一眼这神圣庄严迷幻的绝世美景,心中充满自豪、满足和慰藉。</span>珠峰不负,向我敞开了胸怀,从此,任时光流逝,风云变幻,在我生命的历程中将永存世界屋脊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浓雾阵阵,我们快速下撤,一点半回到俄嘎营地。</p> <p class="ql-block">狼牙正准备烧水,发现趁我们不在,央吉家的牦牛把放在餐帐外面的煤气罐拉倒了,喉管接口脱落,阀门的胶贴找不到,接上后漏气,缠上创可贴还得一个人按着才能凑合煮上面条。</p> <p class="ql-block">吃完到溪边擦洗鞋袜,碰上来背水的央吉,她再次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p><p class="ql-block">下午,狼牙陪着我和于海带上零食作小礼物去赴约,顺便到她那看看能否借到胶纸把煤气管缠紧。央吉忙着挑奶渣子,爸爸正在煮奶提炼奶脂,准备制作纯天然酥油,这可是藏区日常必不可少的食品精华,也是牧民辛勤劳作的部分收入。不好打扰他们的工作,借到胶纸,我们先行回去,答应晚上再来喝奶茶。</p> <p class="ql-block">领队善友已经从珠峰东坡大本营回来了,不用关照我们,二十多公里对于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可能是走得轻松,反而在凹凸不平的砾石冰碛路上扭伤了脚,还是我的活络油和风湿胶药派上用场。</p> <p class="ql-block">晚餐说好了让寿星狼牙休息,用高压锅做了一锅腊肠土豆胡萝卜焖饭,难得大家都喜欢这广式口味。这次想到会在山里呆十几天,出门前不忘往驮包里塞上腊肠、虾干和紫菜,原来吃货不止我,林嵘也从上海人肉扛来了红烧牛肉和金枪鱼罐头。狼牙自己也备了瓶酒庆祝生日,无奈身处高原,果果意思意思代我们祝贺。</p> <p class="ql-block">晚上再次来到央吉的牛毛帐篷,他们刚忙完了一天的工作,爸爸虽然不能用普通话和我们交谈,但马上起火煮上奶茶,大家围着火炉席地而坐,央吉一直忙着为我们续茶,闲聊着他们在山上的日常。</p><p class="ql-block">对于早已习惯喧嚣浮华的都市人,真的难以理解一个妙龄女子跟着爸爸,怎么可能整个夏季,在这样艰苦的高寒群山中,每天操劳家务,重复着忙碌而简单的生活,依然可以保持热情友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和这个爱笑女孩的接触过程中,终于明白为什么藏族的妇女以善良乐观、刻苦耐劳著称,其实她们生活的环境,已把一切不属于她们生命的内容剔除,简化成最基本的生活形式。</p> <p class="ql-block">坐在身旁的狼牙突然说,他也想找个机会自己跟着牧民呆在沟里放牛,不是做向导带徒友。我知道他是真心的,如果不是对藏地爱得深沉,崇尚这种生活态度,试想有几个内地的年轻人,大学毕业骑行游历大半个中国后,会选择留在拉萨,而且一留就是八年。</p><p class="ql-block">在准备告别离开时,央吉陪我们一同回到营地,顺便给牦牛工罗布和占堆送上一壶牛奶,他们回了她一些小土豆,狼牙也送她两条小瓜。在她离开后,罗布告诉我们,上学时,央吉可是公认的校花。</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天 (16/9)俄嘎(4650米)—汤湘(4550米,10公里,海拔上升450米,下降800米,6小时)</p><p class="ql-block">俄嗄的清晨,人还在睡梦中,早起的牦牛已经围着我们帐篷吃草,“叮咚叮咚”清脆的铃声响彻山谷。</p> <p class="ql-block">这天是珠峰东坡返程,因为还有一天机动时间,我们在商量安排时意见有点分歧,果果想从俄嗄直接赶到最后一个营地———措学仁玛,而我们几个考虑到路程较远(15公里),没必要在最后一个营地守三天,其次还是因为我们对汤湘有所期待,最后少数服从多数,在汤湘多留一晚</p><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也不着急拔营,坐着看看云雾缭绕的雪峰冰川,发现营地前方有小动物在草坡上移动,慢慢地走过去,原来是肥硕的土拔鼠,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它们还一动不动囧囧地呆在洞口盯着你,但当你走近拿出手机拍照,就溜进洞里,一会又从另外的洞口钻出来,几个回合下来,才发现是无聊的它们在逗你玩。</p> <p class="ql-block">十点半离开俄嘎,心里默默告别卓穷冰川。</p> <p class="ql-block">再到乱石横斜坡,善友已等着我们。下坡是他在前面走,我侧身紧跟他的脚印,大气也不敢出,滑的地段,善友特别谨慎,一路护着队友前行,以防我们滑倒。</p> <p class="ql-block">罗布吹着口哨,和占堆赶着牦牛超过了我们。站在平缓处环视四周,雪山、冰川、冰川融化和移动形成的沟壑、山脚下奔腾的嘎玛藏布以及葱绿的草甸和灌木林共同组成了一幅壮丽自然画卷。心里都明白,也许一生不再来第二回,这回首的惊艳,就是对我们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徒步穿越的最好奖赏。</p> <p class="ql-block">通过斜坡,云雾一直盘绕上空,雪峰不见踪影,嘎玛藏布奔腾咆哮之音在山谷中回荡。感觉自己学会在行走中安静下来,放松自己,脑子里面不再只有自己沉重的脚步,不再只盯着山顶,遥想高不可攀,只是低头向前,每走一步,就距营地更近一步。</p> <p class="ql-block">回汤湘的路,路是怎么走下来的,就得怎么走上去。翻过那段长坡,下午四点半重回汤湘营地,狼牙和善友已经安妥好一切,煮上一壶热茶,忘却一天的劳累,吃上一顿热饭,夜幕又在期待中来临。</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天(17/9)汤湘(4550米)———措学仁玛(4950米,海拔上升500米,下降100米,5公里,4小时)</p><p class="ql-block">徒步嘎玛沟,景点其实就是一山一水,其中一山是那绵延不绝的喜马拉雅山脉,一水是发源于世界之巅——— 珠峰东坡的嘎玛藏布,而汤湘观景台就是观赏这一山一水的绝佳地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怀着对这绝世美景的期盼,我们重回汤湘,暮色清晨,在黎明乍现的一道微光中,守来日照金山,珠峰、洛子和珠穆朗卓在蓝调的衬托下绽放出别样的醉美。</p> <p class="ql-block">云雾消散,山谷瞬间清明澄澈,那些著名和不知名的山峰逐一显露,气势如虹的群峰美景横亘眼前,在蓝天的映衬下,苍茫的山脉浑然一体,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轻柔和煦,寒风凌厉,却让人心有慰籍,又自在清新,坐在海拔数千米的山脊上放眼远眺,山空人静,天光山色,唯余莽莽,超尘脱俗的豪迈之情涤荡在心。放下世俗繁扰后的安然自在,是与队友相伴屏迹深山,纵情山水的舒心快活。</p><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正应了陶渊明诗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span style="color: rgb(204, 0, 0);">问君何能尔?</span>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p> <p class="ql-block">对着天空,对着雪山,对着冰川,享受着这稀有的好天气。直到气温升高,浓雾升腾再次弥漫山谷,才依依不舍收拾整理准备下撤。</p> <p class="ql-block">“有佛光”,善友突然大叫,按他的判断和指引,大家加快脚步来到峭壁边,站立在悬崖的石块上,背对阳光,面向峡谷,让强烈的阳光将自己人影投射到云雾上,奇迹果然出现。一个如彩虹般绚丽的光盘———“佛光”环绕在自己身影周围,而“佛光”的外围又是一道半圆的白色雾虹。</p><p class="ql-block">“佛光”和雾虹奇观的出现要有阳光、地形和云海等众多自然因素的结合,且同时出现的机率很小。第一次看到这种罕见的天然幻境,实在是莫大的惊喜,心里想着应该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美好的馈赠和盛大的欢送。</p> <p class="ql-block">十二点离开汤湘,前往此程的最后一个营地___措学仁玛,五公里路程,一路上坡,海拔上升400米。从开始就有意识地按自己的节奏小步慢走,在前段缓坡还能坚持尽量少停,也没觉得特别累。</p> <p class="ql-block">倒是路餐之后的那段陡上坡,走得有些崩溃,感觉有些体力透支,咬牙坚持爬上最后一道坡,再昏昏沉沉走过接近营地那段平路,下午四点,终于到达位于朗玛拉垭口山下的措学仁玛营地。</p> <p class="ql-block">瘫坐在餐帐一个多小时才回过神,正在此时,营地迎来另一个团队,听到有人用广东话交谈,于是上前搭讪。原来是前天下午从俄嗄营地经过,前往白当扎营的团队。他们是在户外网站约伴的自组团队,只雇用了两位牦牛工作为向导和六匹牦牛驮行李,没有领队和后勤人员,前期筹备和途中后勤都是由七名队友(另有一位队友也是在晓乌错出现高反下撤了)分工合作完成。</p><p class="ql-block">看着他们今天直接从白当走完15公里来到营地,马上忙碌着搭帐篷,到湖边洗菜,动手烧火煮饭,实在佩服。相比他们,还有一起从曲当出发以及早上在汤湘观景台上碰见的两个特牛重装小团队,像我们这样每天只需简单的行走,尽早安全到达营地,便有热水喝,有热饭热菜吃,真是幸福之至。</p> <p class="ql-block">吃完晚饭,突然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比打雷沉闷而持久,大家跑出帐篷回处张望,山谷里的回响无法判断出处,估计远处又发生巨大的雪崩。</p> <p class="ql-block">夜深,风雨拍打帐篷“噼啪”作响,每天晚上的雨水滋润着山川,也慰藉着我的梦。</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天(18/9)措学仁玛休整</p><p class="ql-block">“措学仁玛的金色雪山倒影是人间最美的景色”,这是某位大神游记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关注过嘎玛沟的人,对措学仁玛一定也不会陌生,因为它是能同时拍摄到珠峰、洛子峰、马卡鲁和珠穆朗卓等数座喜马拉雅群峰日照金山、星空和银河倒影的世界级观景台,网上那些经典倒影照片均出于此。</p><p class="ql-block">已经错过了朗姆哲,措学仁玛自然成了此行的重中之重,我们对它充满期待,特意安排在此扎营两晚。</p> <p class="ql-block">善友和狼牙商量决定,第一天早上我们先到右前方山坡上的小湖,睡前收拾好一切,六点半准时出发。狼牙早在餐帐门口等着,帮大家拿脚架,还主动接过我的背包。从营地右边绕过石屋后面的小湖,凭借头灯的一点光亮,紧跟队友的脚步,一步一步沿流石滩往上爬。到达湖边,找准机位,先把相机驾上,等待日出。</p> <p class="ql-block">天色微亮,雪山方向被浓雾掩盖,估计一时半会不会露脸,趁机爬上山脊,将措学仁玛营地尽收眼底,这个角度可以判断拍摄倒影的最佳地点。</p><p class="ql-block">静卧在朗玛拉垭口下方那个最大的湖就是措学仁玛错,它三面依山,清莹碧蓝,是此程见到最漂亮的湖,但湖面太大,在湖边拍不出倒影。左上方我们帐篷旁边的湖,刚才经过时候发现湖尾是出水口,也不适合拍摄。中间那个不起眼的小湖叫错拉拉,就是传说中的倒影湖,网传是拍摄雪山和星空倒影的最佳之地。但我觉得山坡上的这个小湖才是最佳位置,因为地势高,没有遮挡,只是这个拍摄点需费时攀爬上山,所以人迹罕至,才被忽略。</p> <p class="ql-block">我们耐心守侯两个多小时,雾重惯例下起小雨,太阳失约,雪山连影都不见,更不说日出倒影,所以,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没有实地照片为证。</p> <p class="ql-block">中午虽然天空放晴,但山那边的雾气一直没有散去。餐帐里煮茶、冲咖啡、聊天,话题开始枯竭,牦牛工占堆邀请我们到石屋继续煮茶。</p><p class="ql-block">占堆没上过学听不懂汉语,初中毕业的罗布便成了翻译,由开始相处时的生疏,现在已可以一起喝茶聊天。特别喜欢他们的笑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和狼牙同龄、已经是四个孩子爸爸的</span>占堆,虽然不能听懂我们和罗布说的内容,一直站在旁边报以纯厚的微笑。喜欢撒帅和追偶像剧的十六岁少年罗布,年少老成,竟然说出娶个漂亮的老婆过简单的生活,不会像你们那么累,赚多少钱都不够。</p> <p class="ql-block">下午,队友跟着善友到附近踩线,面朝雪山方面,扛里错隐藏在营地右侧的山沟里,景色不错。</p> <p class="ql-block">想到明天那漫长的山路,内心不由有些发怵,自己留下睡了个午觉,后来,被“叮叮咚咚”的铜铃声嘈醒,山谷牧场的牦牛开始转场,牧民终于结束夏季放牧出山回家。</p> <p class="ql-block">此程在嘎玛沟里接触的蔵民都很淳朴,当你表达出善意,他们回馈给你的是最为纯粹的友好。夜幕降临后,我们相聚在占堆和罗布的石屋,他们的本意是邀请大家一起吃饭,已经吃过晚饭的我们围着篝火喝茶取暖,占堆捧着酒瓶不停劝喝,开始只有狼牙陪他喝,看他俩喝得欢,于海也忍不住尝了一小口,谁知一口再一口就停不下来了,最后,队友们都喝了起来。而我是因为连日劳累,加上水土饮食不适,前两天开始嘴唇溃疡,干烈流血,还是忍住了不喝。</p> <p class="ql-block">占堆确是好酒,那天他接替妻子赶到朗姆哲的时候,脖子上就只挂着用塑料可乐罐装的两大瓶酒,现在他手里拿着是下午转场回家的同村牧民给他留下的第三瓶。于海说这酒虽然味道偏酸,却很润,还有独特的坚果香味,我想这应该是嘎玛沟里的藏民独创,用当地出产的作物鸡瓜谷蒸熟,装坛发酵酿制而成的鸡瓜谷酒。</p> <p class="ql-block">见大家喝得高兴,占堆酒倒得可勤快,杯一落就帮斟满、杯一落就斟满。 熊熊的火焰,映照着充满质朴和欢悦的面庞,狼牙打开手机里的歌曲外放,那一晚,一壶热茶,一瓶自酿浓酒,在海拔4950米的营地,只有我们8个人,措学仁玛小酒馆照样不打烊。</p> <p class="ql-block">后来,忘记了是谁在屋外大声叫喊,大家跑出去抬头一看,哇!无与伦比的星夜!辽阔无垠的夜空没有一朵浮云,繁星闪烁,密密麻麻地撒满了幽蓝的夜幕,乳白色的银河,横贯中天,斜斜地泻向接天的雪山群。</p><p class="ql-block">惊喜之余急忙加衣背起相机往倒影湖跑,漆黑的寒夜,方向难辨,路况不熟,走得特别专注。二十分钟后来到湖边,星空、银河和雪峰又被云层隐没,四周一片静墨,秒崩。苦守无果,惊鸿一瞥意难平,当时不该纠结于倒影,而是就近以帐篷为前景,用相机把我们在嘎玛沟唯一所见的星空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那一夜,躺在在帐篷里辗转反侧,在山上这么多天,这是唯一次失眠。离家太久,突然想家了;想到行程即将结束,突然伤感起来;后悔了,今天喝什么茶,就应该抛开所有顾虑,与这十几天朝夕相处、甘苦与共、臭味相投、互不赚弃的队友,还有善友、狼牙、罗布和占堆举杯畅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天(19/9)措学仁玛(4950米)—伦珠林村(3990米)—优帕村(3750米)—定日(徒步14公里,海拔上升400米,下降1400米,7小时。)</p><p class="ql-block">等,我们在那里痴痴的等等,等到水面有了涟漪,从朗姆哲到措学仁玛,一共安排了五天,终究没有等到我们一直期待的那个场景,我们成功错开人群,却也遗憾地错过群峰倒影。</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最后一天,距离最远,十点拔营离开,往左绕过措学仁玛错,开始了一段陡坡爬升路,站在第一级平台边缘回望,湖水碧蓝,雾锁雪峰。</p> <p class="ql-block">第二段爬升,雨中横穿嶙峋的山体,峭壁兀立,乱石丛生,路迹不明显,容易迷路,裸露的岩石特别湿滑,对徒者的体力考验更大,队友间距离逐渐拉开。每次停歇喘息,得先判断正确路径,雾天攀爬,格外谨慎,领队善友一路前后关应,以防大家偏离方向。</p> <p class="ql-block">从山间平台的右侧沿着玛尼堆前行,开始第三段爬升,翻过一个小山包,顺着垭口飘扬的经幡指引,终于登上全程的最高点———朗玛拉垭口(5344米)。</p><p class="ql-block">从措学仁玛(4950米)到垭口,海拔抬升400米,费时2.5个小时,绝对是此程最艰难的翻越,从此人生有了新高度,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双掌合十,闭上眼睛让泪水充盈眼眶,感恩平安!祈求幸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风雪送归人,</span>此时天空飘起雪花。过了朗玛拉垭口后开始直线下降,先是一段陡峭的乱石滩,道路狭窄非常难行,穿越乱石滩之后,一路下降来到拉则错(5050米),善友和林嵘坐在大石下休息等队友。</p> <p class="ql-block">拉则错平台往下又是碎石大陡坡,通过十几天的行走,来到这里才感觉身体好像逐渐和大自然融合,身体越来越放松,心境放松,脚步也轻快了,竟然跑在林嵘前面,这可是第一次。此时,狼牙和牦牛队也赶了上来。</p> <p class="ql-block">随着海拔的下降,连绵起伏的山路再也阻挡不了归家的心,在高山草甸行走近二个小时,几乎没有停下来休息,下午五点到达徒步的终点轮珠林村(3990米)。</p><p class="ql-block">过了铁桥,占堆在路口等着我们,罗布回家开摩托车把善友和狼牙送到三公里外的徒步起点优帕村,他们再开车上来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出山啦,第一时间微信视频给家人,再发个朋友圈报平安。</p><p class="ql-block">六点,我们的终点又回到起点,在优帕村按进山前的排位再拍一张集体照,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难掩的激动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还是在曲当乡的成都饭店吃过晩饭,连夜赶到定日县城,当晚经过加乌拉观景台,顶着寒风拍到这张银河照。</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天(20/9)定日—日喀则—拉萨(500公里)</p><p class="ql-block">一程山,一程水,一路行走,一路回忆,千里相逢终有别。</p><p class="ql-block">林嵘一早包车先行赶往日喀则,当天飞回上海。吃过早餐,善友、果果和于海将继续山南的雪山冰川之旅,最后回到拉萨的就剩下狼牙和我,越是完美的旅程,离别越是伤感。</p> <p class="ql-block">五百公里,十个小时车程,想着挺住陪狼牙聊天解乏,死撑还是睡虫上脑。不得不佩服,副驾坐着个摇头晃脑一路昏睡的我,狼牙是怎么坚持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在拉萨平措吃着水煮鱼喝着啤酒,善友他们在岗巴吃着羊,林嵘已坐上从西安飞往上海的飞机。</p><p class="ql-block">行程正式结束,大家都不说再见!</p> <p class="ql-block">毕淑敏说:“人的生平,所占的时间宽窄是有定数的。耳聪目明、手脚伶俐的时光,不过几十载而已。时间如同鲜血,每一滴都弥足珍贵。旅行是既不安全也不舒适的,但它能带给我们流光溢彩、繁花似锦的世界。当我们走过的路渐渐漫远,当我们双眸注视过的东西渐渐繁多,当我们闻过的气味渐渐五花八门,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变得宽容起来,接纳世界的不同与丰富。”</p><p class="ql-block">2020年,感恩遇见!</p> <p class="ql-block">全文完</p><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感谢同伴风雨同行!</p><p class="ql-block">感谢直爽帅气的罗布和纯朴友善的占堆!</p><p class="ql-block">感谢向导兼厨师狼牙全程后勤保障和悉心照顾!</p><p class="ql-block">特别明谢格致探游老板、领队兼摄影师善友,专业精神帮助队员完成最难忘的旅程;记录途中精彩的每一刹。美篇重新配上善友无私分享的美片,让艰辛的的旅程留下最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