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年”

元石(全真教龙门派道家后裔)

<h3>说起记忆里的趣事,几经苦思冥想,印象深者也就以青年及以后较多,所谓童年的记忆,更多属于青年时代看眼前少年经历的反观回忆。或许这只局限于我本人?因为我少年时代是和母亲多随父亲游走于故乡之外,大跃进时期在歧山渡过,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沈阳舅老爷家,后又去抚顺,再后到清源,小学六年级初,父母思乡心切,父亲悄悄辞职才带我返回沂蒙老家(当时叫街,现为镇驻地,我家住学校里)。十三岁离家读初中,每周步行十八里往返一次,除假期外,住校。其间只有满满的幸福感和学习信心,对于过年,除去强化认识传统道德观念及其那神秘的敬畏仪式感外,别无其他。因为在大环境没被破坏的时候,我们丘陵大盆地的特殊地貌,一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逢集(五天一次)就能吃到一两顿肉饺子,无非过年这几天就是菜品多一些,连续时间长一些,走亲来客再延续一些。</h3><h3>接受传统道德观念,在学校是通过课程学,在春节那可是亲身体验。“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初一到十五禁忌、日常行为规范……长辈们都以故事讲述和身体力行展现在面前,这家教的传承就深深的印进我们的脑海,伴随我们成长。</h3> <h3>除夕就要贴对子(春联)了,对子贴在门框上,一般为成人四指宽,门簪(横批)稍宽(穷门对富门簪),贴在门框横木上,门心小矩形(双扇贴两个,过去也贴木版印刷门神),花簪(也叫纸挂子,多为五言、五色)贴在门头上。方形门心流行时间不很长(早年多为红、白事所贴)。</h3> <h3>这种大门心专称门条,早年多见于店铺大门(为方便大物品出入超宽的门,也叫车门)上。</h3> <h3>小时过年必穿的衣帽,曾一时消声灭迹于破四旧,近些年经好多民间老手艺人奋勇挖掘拯救才又兴盛起来。</h3> <h3>在江南各地,多见这样贴春联。</h3> <h3>小时过年能有盆鲜花,那可是相当奢侈的,绝非一般家庭。</h3> <h3>这是家谱简约化普及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袖珍式的,叫折子),各地叫法不一,我们家乡叫家堂,或轴子(平时卷着,过年时才张挂),一个家族近门必备一幅。年集上(一般从腊月中旬第一个集至月尾半边集)有卖,买时须说“请个家堂”,回家填上已故祖上名字,最上正中位写"本音门中三代宗亲之位"。这种单色的叫丹青式(也有五彩的),以杨柳青印刷的为上品,这幅为民间手绘作品。家堂要配对联,分为以传统名言为内容的文字联和以各种彩色水果为內容的十盘果联。</h3> <h3>除夕午饭后就将家堂悬挂于堂(北)屋正堂中间,供桌(多为八仙桌或抽屉桌子,讲究的还放条山几)靠墙处安上须请的已故直系祖上和近亲牌位,摆上供菜、果品等,同时搭好天地棚(家中有石磨的就用萡围住磨盘,留个缺口,两边插上绿竹),搭好上盖,安上“天地三界十方万灵镇宰之神位"的牌位,摆上三牲供果。下午早早就用箥箕端上“本音门中三代宗亲之位”的牌位和香、香炉、火鞭(爆竹)等,到村头大路口处请家堂。点上香稍候,口中念念有词,“爷爷奶奶来我家过年吧,接着避避风寒”,再放挂火鞭就端回家中,将"宗亲"牌位放在供桌靠墙正中位。斟上茶、酒,烧香(天地、灶君、门口等处都要),接下来吃晚饭,家人不坐正面位,依次落坐在两侧和门口位置(一般都是饭桌在八仙桌前下方放着,八仙桌平时摆些插花、茶具等)。</h3> <h3>饭后就开始准备守岁熬五更,在庭院里放些芝麻杆,大门里横放拦门棍……待到子时就煮素水饺,几个小碗带饺子汤舀上三个,端到天地、家堂、灶君供养一番,就发纸马(敬天),为各方神灵烧化纸钱(连同天地牌位一起烧化),磕头,燃放火鞭、白凌子(短捻子大火鞭)、二踢脚(用手轻捏着,点燃后落地响一声,反弹上半空又响一声)、三喷(土烟花,点燃后间隔喷两次火花后炸响)。人们大体都是在这个时间发纸马,所以鞭炮声此起彼伏,高潮持续半个多小时,对坐讲话都要大声。闪光时显时隐,照得烟雾迷漫的整个夜空幻化无穷。我们小孩不敢燃放那些大型的,只能放嘀嘀叽(似火鞭捻子但细长软,捏着燃放间隔呲花闪光)、手花(似火鞭但短粗些,捏着燃放呲花)、转转连子(似手花但多薄方形,中间有线绳提着,燃放旋转呲花)等。</h3><h3>接着吃年夜饭,不论在家或在外地的,按人头每人一碗(象征性的装几个),吃上一两个,喝点汤,围着火炉听长辈讲故事说年话。此时就该给长辈磕头,但由于我家多地迁徙和祖上几代都出家向道,从不讲求这些,记得小时给父母磕头,老人急忙说:“别磕别磕,省得磕老了。”所以往后就不磕了。不过压岁钱(多用春联纸红面朝外把钱卷起来)这时就要送给子女,以示压祟。较为富裕的姑、舅、直系叔、伯则晚些天给(十来岁就不给了,待自己工作后就给他们钱),收到个十元的,往往攥在手里好长时间才交给父母。</h3><h3>初一早早吃饭,老人在家守家堂,中年男人们就去给本族和乡亲拜年,先给家堂磕头,再给长辈磕头,没得坐下便急急赶往下一家。我们这些孩子们这两天是有名的跑满村,甚至还去其他村同学家(不到饭时不回家),除去磕头(在街上碰到长辈不能磕头),主要是想欣赏下各家各户的奇异之处,如供品的花样、张贴的字画、新添置的不常见的厅堂用品……</h3><h3>初二就是女人出门拜年(近年来网上有关过年的文章,说是媳妇"正月初二回娘家”,这具有以一概全的偏见性,中原大部分地区是媳妇正月十六翁婿日才回娘家,也可小住几天),这就热闹了,一路叽叽嘎嘎、嘻嘻哈哈……充巷溢街,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尾随围观。偶遇较弱的小叔仔,她们当中有的便疯狂到抓住喂奶、按地下给她磕头,我们只好四处跑开。</h3><h3>下午早早吃晚饭,饭后端上三代宗亲和直系祖上、近亲牌位,到村头路口送家堂,依旧口中念念有词,“爷爷奶奶回去看家的吧,清明、十月一再去给各位老人送银钱和修房子”。<br></h3><h3>年就这样悄悄过去了,天好的话,明天男人们就撅搭着芫子头(多为挂面、烧饼、油条之类,富裕些的加上肉、鱼、茶叶等,女人们则挎着)相互走亲戚,看望老人了。这可持续十来天,根据亲戚及自家人手的多少,有老人者先去、必去,无老人者或走不过来的可待中秋再去。</h3><h3>初六开市,店铺营业,集市聚人,这天或后几天带上工具去田间地头转转,烧化些纸钱,算是开工了。当晚全村聚集敬火神,每每请家父主持诵经,初七上午再诵经后送驾。</h3><h3>年年如此,循环往复,和谐乡情留下的童年记忆,日渐弥深,永难忘怀。</h3><h3><br></h3> <h3>正月十五上元节,为祈福日,我们老家早上吃圆宵和鸡蛋,晚上要上灯。</h3> <h3>上灯时间为三天(先人也担心阴雨大风的影响吧),十四头灯(天好开始上祖坟、场园、路桥、水井、河渠等处),十五中灯(上天地、灶君、庭院、门窗等处),十六末灯(天气差时才赶在这一天,天好就不用)。</h3><h3>灯是用胡萝卜切段做的,用铜钱旋转着挖个窝,找黄草竿缠上些棉絮做成芯插在窝中心,从芯顶注入纯净花生油,再捏上点草纸(天地上也多蒸面灯用),天黑下来就点燃分放各处。接着放起火(可谓火箭的始祖,也有叫钻天锥),流光升空,哨音绕夜,既而一声清脆的炸响。户户如此,村村相继。我们在天地灯上照眼、照耳,大人则看其灯花预测今年收成。</h3><h3>随后就是我们的节目了,拿出早已找好的菜锅盖(多为高梁上节缝制)或刷帚头子,再蘸点油,跑到村外沟渠或麦地里点燃扔着玩。那个开心劲,不是现代影像所能给予的。</h3><h3>有人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也有人说“辞灶后就是年”,随他吧,反正盼年、过年各有己意,不一而足。但真正心中的“年跑了”,则绝对是以上元节为准的吧。</h3> <h3>时光如梭,时不我待。过年,我们除却体验了年味,又增加了一岁外,我们是否在过年中,增长了对传统年俗道德观念的深层认知,既而生发出将其尽量融入两年间隔的每时每刻,身体力行,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这应是人生的首选吧。</h3><h3>祝各位亲友元宵愉快、新年吉祥!</h3><h3>辛丑元宵节,寓粤有感记之。<br></h3><h3><br></h3><h3>(注:文中部分图片选自几位好友所发链接或略有改动,值此深表谢忱!</h3> <h3>该项系同乡同事于承林校长阅后补充内容。在此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