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诊记(2)

洲洲

<p class="ql-block">每次律师考试都会发病的小妹妹</p><p class="ql-block">2018年8月12日,我随老爸去正安中医出诊,来了一对母女,这对母女一进门,我师弟小董就悄悄的在我耳边说:“上次你没来,这小姑娘病得比较厉害,还要打师父,很不正常,一会儿咱们得见机行事,别让她发疯再打师父!”</p><p class="ql-block">我这才细细打量这对母女,两个人都是略显矮胖的身材,母亲看上去打扮还比较讲究,像是个有文化的人,只是满脸愁容,眉头深深的锁在一起,不住的叹气。女儿黑黑胖胖,脸上带了一副黑边眼镜,还零零星星的长着一些青春痘,头发油乎乎、一绺一绺的。</p> <p class="ql-block">女儿坐下来安静的伸出手让老爸给她诊脉,诊完脉老爸就开始询问她的病情,她不怎么愿意说话,她母亲就在后面帮着描述她服药后的反应。我正在纳闷,看了一眼师弟,眼神中流露出的意思就是:她好像没你说的那么恐怖吧?</p><p class="ql-block">忽听小姑娘一声暴喝,冲着她妈妈嚷道:“你出去!”,把我吓了一激灵,然后她妈妈只得无奈的退出诊室,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关注着屋里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这时小姑娘拿起桌子上的一张空白病例纸,问我爸她能不能边撕纸边说话,老爸温和的跟她说可以。后来她就一边哭,一边撕纸,一边描述自己服用第一剂中药后的感受和症状。等看完病,她妈妈独自溜进来告诉我们,女儿症状有减轻,会继续坚持服用中药,并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基本上每一两周他们母女都会到正安去复诊,前后一共去了4次,女儿一次比一次好,慢慢的可以正常的说话了,不哭了,也不撕纸了,虽然偶尔还会冲妈妈嚷叫,但是态度已经温和多了。她告诉我们自己得病的根源是惧怕律师考试,每次一要考试前就会变得无比焦虑,然后发病。老爸就劝她妈妈:“既然孩子这么怕这个考试,那就别考了,不做律师又能怎样,孩子如果因为这个事再有个好歹,那不就成了做家长的一辈子的痛吗?”</p><p class="ql-block">老爸还破天荒的对这个小姑娘特别好,经常跟她笑,完全不介意这小姑娘是唯一一个要伸手打他的病人。有一次她走的时候我爸还说:“我就最喜欢这个小姑娘,好好认真吃药,把病治好了,再找个男朋友,当不当律师无所谓,健健康康的才是重点。你身体好了,你爸妈也就放心了!” 那黑黑胖胖的小姑娘听到这话居然展颜一笑。那一笑真的触动了我,是那孩子逐渐恢复健康,找回了快乐让我高兴;更是老爸对病人的慈爱让我感动!要知道,我爸可是一个情商很低的人,不怼人已经是很不错了,居然会为了安慰这孩子,说出这么有爱心的一番话。真的是医者仁心,医病又医心!</p><p class="ql-block">最后一次他们母女过来时,小姑娘已经可以全程微笑对答,并且不再赶母亲出去了。从那以后他们再没有来过,我想她应该是痊愈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病例让我感触很深,一个花季少女本来应该正是青春美好的时候,却迫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把自己搞的重度抑郁。而老爸给这个小妹妹治疗的过程,也让我很受感动,他是个很不善表达情感的人,却把自己最甜美的微笑展现给了这个小患者。小姑娘长相并不讨喜,又屡屡遭受律考的折磨,加上父母非常优秀对她期望值也很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再差一些,于是就走向了崩溃的边缘。所以父亲在挽救这个小姑娘时不光要治疗她身体的病,更要温暖她的心,让她紧绷的神经在这暖意中慢慢变得松弛。更重要的是还要劝慰她的母亲,让他们放下执着,想明白其实作为父母最希望孩子拥有的还是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生活,其他的并没有那么重要,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更松弛的家庭氛围。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家对于这件事的认识和生活的氛围,那么有可能吃几副药是好了,但是在压力下还会故态复萌。</p> <p class="ql-block">虽然很多人都非常讨厌鸡汤类的话,觉得特别扯,但我还是想说正能量确实是有治愈效果的,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让世界充满爱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