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抱琵琶的湘乐古城

王建华

<p class="ql-block">  在湘乐工作近二十年,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忙碌而充实,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一成不变,随着阅历的增加,工作性质的转换,静下心来,细细一想,有收获的喜悦,也有错失的遗憾,知命之年的我顿觉生活聒静而恬淡。闲暇之余翻阅了大量的史料与方志,用来了解湘乐风土人情,总想为自己所处的这块地方做点什么。由于史志记载较少,古城内宋塔周围镌刻古城修建和宋塔建造的数十条大型石碑已经荡然无存,无籍可考。据史料记载:“湘乐是陇东历史上设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农耕文明最为发达的县份之一。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开始设县,到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废置,在1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隶属虽然几经变迁,但却长时间延续了下来,在隋唐以来又成为陇东农业文明最为发达的地域。”《宁县志》记载“汉置襄洛县治,初在延安府界,北魏孝文帝改“洛”为“乐”,移治于此”。对于以上所述,我颇感诧异,竟对湘乐古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经常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总想揭开湘乐古城的神密面纱。</p> <p class="ql-block">  湘乐古城自秦朝(公元前221年)李斯推行郡县制时设立,到西汉时仍是县治,属并州。王莽篡汉后改襄洛为上党亭。东汉时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侵,战乱频仍,好多土地被游牧民族占领,湘乐县废置。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又置襄乐郡,辖襄乐、复施二县。《魏书》说:“襄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南北朝时代,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魏曾于此设置燕州,到后周时期废弃。《太平寰宇记》在记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说:“襄乐县,东八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汉襄乐县地,北魏孝文帝改“洛”为“乐”,县城本西魏燕州城也。”“周地图记:西魏文帝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置燕州,因筑此城。”“清一统志:燕原在宁州东北六十里襄乐镇。西魏置燕州于此。”隋大业初复为豳州及北地郡,领县六,襄乐即为其一。</p> <p class="ql-block">  湘乐古城为扇形结构,城墙全部为土质夯筑,古城高大雄伟,建筑奇特。背面紧靠北山,和宇村塬因公路相连;东临湘乐川,沿公路可达盘客塬,绵延至子午岭;东北角为直角,东、北城墙为规则的南北、东西走向,也是该古城墙保存较为完整的部分。东边城墙长约23O米,残高3——5米。北边城墙紧靠北山,长约27O米,残高也在2——6米之间,并有保存完好的城垛3个,当地人称为“炮台”。东边城墙和北边城墙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痕迹,尤其北边城墙各个不同时代修补痕迹非常明显,可见的夯土层厚度大约在8——20公分之间。北墙下的护城河至今清晰可见,现供居民种菜之用。东北城墙内含有黑陶红陶残片和大量粗,细布纹瓦片。东边城墙中部约60米在2015年暑假被湘乐农村信用社扩建时整体铲除;西南两边城墙受襄乐河的限制,修成了弧形。西城墙因公路拓宽和以前修建湘乐猪场损毁严重,仅存湘乐砖塔西侧不足60米的一段,整体保存断断续续,高低不一。残存最高处约3米,宽约2米。西南弧形城墙完全依湘乐河北岸河床走向修筑,除东南角和正南有少量残存外,大体已不复存在,隔河与药王山相对,沿公路直达石鼓和春荣。湘乐古城共开东、西、南三门,东门位置在今湘乐东西街道的东头处,现已为民居占据,沿公路可直达金村塬。西门在东西街道的西头出口处,今已无存,沿公路向西南方向行进30Km到宁县城,也可通往春荣塬和南义塬。南门在东南角,即今湘乐镇派出所门前位置,与东山隔河相望,在北宋时期,东山建有玉泉观,香火袅袅,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在解放战争时期,因东山视野开阔,进退自如,曾一度为新宁县驻地。出南门沿平道川经九岘、正宁可以到达关中地区。</p> <p class="ql-block">  唐代,襄乐县属关内道宁州统辖,地位比较高。《元和郡县志》对唐代襄乐县的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襄乐县,西南到州六十里,属上郡。后周属北地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属宁州。唐朝因之。”北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襄乐虽属宁州彭原郡,但地位开始明显下降。北宋灭亡以后,女真族金政权统治了庆阳一带。金时襄乐县属宁州彭原郡,整个宁州的地位又有所下降。蒙古族建立元王朝以后,建都大都,庆阳在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地位继续下降,同时,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民族统治,建立地方各级政权的“达鲁花赤”制度,实行大行省、大州县,而于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三县入宁州,宁州仅领真宁一县,从此襄乐县废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