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化屋基

吴学纲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乌蒙大山深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这里,生活着一支文化独特的苗族支系一一歪梳苗。而今,这里却因为这个苗族支系独特的头饰、服装、歌声、舞蹈而闻名全国。这个地方叫化屋基,位于黔西县新仁民族乡,地处乌江南源和北源交汇的三岔河畔,是乌江源百里画廊核心景区东方湖畔的一个苗族村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1993年,化屋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歌舞之乡”,2008年化屋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化屋基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为"中国旅游特色村"。2011年化屋基被全国第九届少敢民族运动会组委会命名为"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p><p class="ql-block">这里,三面临水,后靠刀辟斧削、耸入云天的悬崖峭壁。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环境,才使得生活在这里的歪梳苗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古朴的民族风情。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苗族支系基本上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日常生活中穿着本民族的服饰,在服饰和发髻以及婚嫁等仪式中书写、重温着自己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于2021年2月25日早上8时从毕节气象站门口乘车前往化屋村。</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到化屋村文化广场的公路又陡又急,弯道又多。</p> <p class="ql-block">经过大约3个小时到达化屋村。</p> <p class="ql-block">到达化屋村后,导游安排游客们去一家叫做"苗之韵"农家乐共进中餐一一鱼火锅。</p> <p class="ql-block">这里海拔低,樱桃花已经谢了,只有李花盛开着。</p> <p class="ql-block">主人家住房宽敞,前面还有一个屋顶大阳台,还是观景的好地方,三笋岩、三岔河、大鹏展翅等景点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好多游客都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化屋村文化广场,苗族同胞们就是在这里载歌载舞迎接习主席的。</p> <p class="ql-block">乘游船游六冲河。因这段河流属于东风湖段,河面宽,水深,水流平稳。</p> <p class="ql-block">听当地人说,这个三岔河左边叫鸭池河,右边叫六冲河。</p> <p class="ql-block">我打听当地人,他们说这个岩石形成三根石柱,就象三根竹笋,就叫它三笋岩。</p> <p class="ql-block">这个位置可以把三笋岩看得一清二楚。</p> <p class="ql-block">黔贵高速上的鸭池河大桥,游船行至桥下就返回化屋村码头。</p> <p class="ql-block">鸭池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我游了半天,才看见几个苗族同胞,走近一瞧,她们头上没有梳子,更看不见歪梳了,估计不是化屋村苗族。</p> <p class="ql-block">这是观景楼,没有观景的地方,原来是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化屋码头。我问一个工作人员,了解苗族同胞们的生活状况,他说过去这里很多人走不出大山,有一条路都是叫手扒岩,很难走。由于党的政策好,道路通了,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又通了电,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摆脱贫困,但不是很富裕。他又说这里的游船都是私人买的,一般都要几十万一艘,好的要一百多万,我笑着说,不错呀,以后会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这悬崖的形状和岩石图案,就象大鹏展翅,不说不象,越看又越象。</p> <p class="ql-block">我找了好久,终于找到这个很特别岩石背景,我们都分别在此在此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化屋村观景台,车行至此地,都要停下来让游客们观景拍照。</p> <p class="ql-block">视频:观景台上观三笋岩、三岔河和大鹏展翅。工作人员介绍说,从化屋广场走路到观景台至少要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居高临下,是观看三笋岩、三岔河、大鹏展翅、化屋码头以及化屋村文化广场的好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