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民俗 灯游会

等待黎明

<p class="ql-block">伟大的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民族多元,造就了不同地域而不一样的年节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鄂尔多斯乡下过完年,接下来的重头戏就应该是灯游会了,民间俗称“转灯灯"。灯游会即游绕九曲黄河灯阵,是流传已久的古老民间年节传统文化活动之一。</p><p class="ql-block">在我们鄂尔多斯梁外地区,灯游会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行三天。十四为起灯,十五正会,十六则为末场。也有个别地方,在农历二月十八、十九、二十举行三天。</p><p class="ql-block">相传,东胜区周边的九曲黄河灯阵最早是在泊江海镇巴音敖包白家壕村流行开来,有长者回忆,在上世纪初期东胜县周边发生过一次牛瘟疫病,周围死了不少牛,而巴音敖包白家壕村请来灵神驱疫则这个地方的牛安然无恙一个没死。故此当地的农民为祭祀神灵从陕西省神木县将九曲黄河灯阵图引入了当地,在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转三天九曲黄河灯以祈求消灾免难,祛疫迎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健康平安。后来扩散到了城乡及周边,除在文革年间被封禁数年外一直传承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九曲黄河灯阵约占地3亩左右,呈正方形,由365盏灯组成,代表一年的365天,里面有9个曲门故称为九曲黄河灯。灯阵的中间有一根最高的杆子称之为“老龙杆”,上面画有龙的图案,相传游绕九曲黄河灯阵时拥抱一下老龙杆可附有祥瑞之气,一年四季远离灾疾祸端,可平安顺祥,怀孕的妇女想生儿子者转到此杆前拥抱一下便可生儿子,如其所愿。</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真正接触了解灯游会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带着好奇心参加了东胜区柴登乡吕家梁村的第一次转灯灯。</p><p class="ql-block">那时人们的生活水评普遍不高,交通也不十分便利,但人们精神十足,听到哪里有转灯灯的地方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便蜂拥而至。有骑自行车的,有骑牲口的,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则赶着马车,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早早地来到灯游会现场,多时没见面的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相互攀谈问候,去年的收成怎样?今年准备种些啥?下了多少个羊糕子?张家那小子找下对象没?李家那二女子多会儿娉了?话题没准谈到哪啦到哪。</p><p class="ql-block">傍晚掌灯时分人们才齐聚灯阵旁边,那时的阵灯是用五色纸做灯罩粘于一个直径约二十公分的小圆木饼上,里面的灯是用大小适当的山药剜个小洞制作而成,小凹洞内倒上麻油放入事先用棉花捻成的灯捻即可。开始放灯(即点灯)时管理人员一声令下,则众人开始点灯,也有一些爱开玩笑混仗的人高喊:“谁点灯谁眼明,谁不点灯瞎眼睛”。虽是那样说,其实是督促鼓励所有人抓紧时间点灯,几分钟功夫灯场内便花灯璀璨一片通明。</p> <p class="ql-block">开始游绕灯阵时,首先由锣鼓队带领游客从入口进入,游绕者每人手上举一柱事先点好的香烛跟在锣鼓队后面依次进入,心中可默念你的诉愿和请求。与此同时锣鼓大作,炮声递连,游绕的人群象一条长龙在灯阵内游转,在花灯与焰火的交相辉映下,从远处望去其阵势之宠大尤如大部队出发一般宏伟壮观,其间也有人会“温馨提示":“不能跳墙,跳墙来世转毛驴”。</p><p class="ql-block">转完整个九曲黄河灯阵大约需要二十多分钟,游毕每个人要将手中未燃完的香烛插于出口处指定位置,预意着让神灵接受你的意愿和诉求,游阵刚完毕外面的扭秧歌和划旱船的场地已被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p> <p class="ql-block">扭秧歌是由几人或十几人组成的秧歌队边扭边唱,大多扭的是民间的“踢圈子”舞步,跟着锣鼓的节奏欢快而激烈,唱词大概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甲 : 天上圆是什么圆?</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在两边?</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打了一个滚儿?</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众 : 什么东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乙 : 天上圆是太阳圆,</p><p class="ql-block"> 星星月亮在两边,</p><p class="ql-block"> 雨点下来打了一个滚儿,</p><p class="ql-block"> 雷声闪电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众 : 雷声闪电闹喧天。</p><p class="ql-block">甲 : 地上的圆来什么圆?</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在两边?</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打了一个滚儿?</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众 : 什么东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乙 : 地上圆是井口圆,</p><p class="ql-block"> 扁担水桶在两边,</p><p class="ql-block"> 水斗下去打了一个滚儿,</p><p class="ql-block"> 担水的人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众 : 担水的人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甲 : 家里圆是什么圆?</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在两边,</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打了一个滚儿?</p><p class="ql-block"> 什么东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众 : 什么东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乙 : 家里圆是锅口圆,</p><p class="ql-block"> 勺子铁匙在两边,</p><p class="ql-block"> 笊篱下去打了一个滚儿,</p><p class="ql-block"> 做饭的人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众 : 做饭的人儿闹喧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划旱船在乡下也叫搬水船,和现在的二人台及小品都有相似之处,居二者之中,它是由两个人饰演,一个艄公一个坐船的,坐船者为女性(多为男扮女装),艄公装扮为小丑形象,手持五尺木棍喻似船浆。船则为木棍钉制的长方形框,下面用花布围上,坐船人要以碎步行走,形似水上漂游。搬水船台词多以俏皮话为主,整场搬船小戏包袱不断,笑点连连,逗的围观者捧腹大笑。</p><p class="ql-block">最后演一场电影则当天的灯游会活动就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灯游会经过几代传承人的演变升华,在保持原有传统文化基础上又容入了许多现代民族文化元素,已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奇葩。无论布置灯阵的材料上还是活动项目的编排上都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现在的灯已不是席地而置,都已配置了约一米多高的灯杆,灯也换成了蜡烛,条件允许的地方还用上了电换成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开灯后整个灯阵斑斓壮阔流光溢彩,城里已称之为元宵节灯会,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现如今的转灯灯,不仅是人们祈求健康向往幸福生活的显照,更是农民群众庆祝丰收喜悦享受美好生活的缩影。</p><p class="ql-block">现如今一些小商小贩也借助灯游会期间的人员集中,从事各种商业销售活动,还有搞羊绒羊皮红公鸡鸡蛋等农副产品收购的,也有卖白面大米水果蔬菜的,还有卖小五金农具日用杂货的,从而更好的方便了周围的农牧民,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使这项民族文化活动推向了新的高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