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与苦难

子虞

<p class="ql-block">澄明与苦难</p><p class="ql-block"> ——简评王晓丹《一个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开始翻阅本书时,我有些漫不经心,觉得无非是城市、家庭以及个人的一些怡情琐事,缺少文字对我的撞击感和力度感,阅读到后来的岳英街以及知青生活部分时,我感觉晓丹的文字开始跳荡起来,这两个部分的文字就像是本书的两个支点,两根立柱,支撑起了《一个人的故事》整座屋宇。作者以纪实性的文字,以其还原历史和现场的能力,以其感情的热度和历史立场,再现了作者在这两个时期的生活风貌与历史情景。岳英街的熙熙攘攘与纷纷繁繁于我来说是熟悉的,是亲切的,这当然不是说我也曾有过岳英街的生活经历,而是晓丹文字下的岳英街散发出来味道与那一个时期贵阳其他地方气息是多么的相似,相似得就像是回放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黑白电影,那些老镜头般的浮光掠影,斑驳陆离地漫漶到我眼前,忽闪在我眼前,让我依稀看到童年的我似乎也背着小书包围拢在卖叮叮糖的糖老者面前……知青生活于我来说陌生的,但知青这个词汇、这个概念于我来说却又是相当熟悉的。陌生当然是指因为我没有当过知青,不曾体验知青这个词汇具体到一个人身上时的那种内涵和意义,而熟悉则因为它毕竟是那个历史时代的一个重重的符号,是我们中学读书时绕不开的一个阴影,是我们非常害怕但又必须面对的一个毕业后的残酷现实,就像是一个人明明知道他的前面是万丈深渊,但他退无可退,避无所避,他只能被人撵着继续前行,然后被驱赶着跳下深渊,从此挣扎一生,翻滚一生……</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人的故事》里,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岳英街和后来的知青生活,晓丹从个体的视角给我们摊开了两段让人刻骨铭心的画面,一段散发着浓浓的怀旧气息,另一段则呈现晦暗重重的炼狱世界,这两段画面不仅于作者来说具有人生意义,于后来的人,于国家,于历史,都具有珍贵的价值和意义,它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民族昨天曾经历过怎样的故事,曾遭遇过怎样的苦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岳英街的文字感情是乡愁的,岳英街的文字性格是蓬勃的,是充满着鲜活与生气的,岳英街的点点滴滴就像是阳光透过树梢投在地上的斑驳光影,读来让人感觉通体敞亮,它照亮了晓丹的童年与少年,是曾经负载作者儿时生活的摇篮。晓丹把他的重彩浓墨赋予了岳英小学的门前广场,那里喧闹繁忙,那里沸沸扬扬,那里是少年世界,那里是儿童天堂。作者对这种热闹场景的叙述和细节描写都极有跳脱感,读来情趣盎然,灵动十足。岳英街除了喧闹纷繁,在作者的笔下,它还弥漫着另外一种情调,那就是幽深与优雅。这种岁月静好的气氛暗伏在岳英街的深巷宅院,那些深巷宅院的光阴仿佛从三、四十年代的民国悠悠云绕而来,从静谧儒雅的知识分子家里漫漶出来,它们那么安静、那么纯净,是一种喧闹之外的澄明之境,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沉郁,它给读者造成这样的印象——深巷的另一端连接着过去的民国时光,连接着一个岳英街小孩们无论怎样伸长脖子都看不到的时代,然而却让他们嗅到了那些深巷宅院里散发出来的不一样的气息。这些小贵族般的宁静、内敛的宅院气质与岳英小学广场的纷繁喧哗构成两个鲜明的对照,从而让岳英街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氛围,一种别样的精神氛围。这其实就是那个年代贵阳无数条小街小巷的社会缩影,是我们挥之不去的市井记忆,是我们擦拭不掉的城市胎记。晓丹通过这些描写,有意或者无意地暗示读者,贵阳从哪里来?中途曾加入过什么人?这些因为抗战而中途加入的人如何改变了贵阳的文化构成?如何重新组合了贵阳的精神基因?如何让贵阳这座偏于一隅的小城受到了外来阳光雨露的滋润,它隐晦地告诉我们,文化碰撞是多么重要。这是晓丹岳英街深巷宅院记忆的意义所在,也是我的认同与感喟,是本书一个亮丽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  在知青记忆部分,晓丹叙述的知青生活控诉了这样一个严酷事实,作者以及那一代人悲哀地置身在一个不能规划自己人生的时代,一切都是被动的、无从掌握的、被迫的、屈从的。中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他们的人生走向都是当时的国家给学生们量身裁衣制定好了的,不管那件衣服他们适合不适合,他们都别无选择地必须穿上。在走向农村,走向所谓“广阔天地”的号召下,开始了他们的深渊坠落历程,于是,我们看到无数支汹涌的学生大军,从无数所学校滚滚流向边远的山乡,滚滚流向莽苍的未来。伴随着滚滚浩荡的知青队伍的却是他们与家人滚滚流淌的悲泪。在晓丹《我家的老照片-下乡岁月》里,作者凄楚写道:“车队驶出校门,我挤到车厢后栏板向外望去,见到人群中的外婆、母亲和弟弟他们仨搀扶着向缓缓前行的车队张望,眼泪婆娑的外婆在寻找我的车辆,母亲用手帕捂着口鼻已是泣不成声,弟弟紧靠着母亲也在流泪。我顿时两眼模糊……”“车外已是一片哭声和呼喊声,车内已听到有人在啜泣,在呜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村劳动的繁重、生活的艰辛,思想行为的控制让下乡后的知青们身陷在旷日持久、日复一日的挣扎中。面对无尽的磨难,面对漫漫长夜,他们咬牙苦熬,吞咽劫难,唯一的希望是等待着机会渺茫的返城,一旦返城梦破碎,就只好另寄希望于仍然无法改变知青命运的转点,转到另外一个农村去继续当知青。这种滴着血蘸着泪的叙述,屡屡见于晓丹的笔下,让读者感觉到知青们似乎走在幽暗的隧道里,永远也看不见那一头的光亮,那种绝望,那种无助让人唏嘘,让人悲悯。知青自觉和不自觉地成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受难者和殉道者,他们背负着时代的沉重十字架,一步一步踉跄在没有彼岸光照的泥沼里,泣血在暗无天日的苍远漫道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看过反映知青生活的《蹉跎岁月》、《孽债》等几部影视剧,它们对知青的苦难以及造成的一些社会后果进行着控诉与反思,但小说与影视剧的文学文艺表达,不如纪实性散文那样有着真实感与近距感,因为纪实性文字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讲述,是作者个人遭遇的呈现,这种亲身讲述与亲身呈现无疑更能刺激读者的感情。在晓丹的纪实性文字里,还原着知青们那些让人颤栗的生活细节,这些细节描写是一种贴着肌肤的叙述,有一种在亲人面前哭诉的在场感,这种文字让读者体验到锥刺一般的疼痛感,这种亲临感、近距感与痛感是纪实性散文的表达优势,是其他文学、文艺作品难以替代的,当然,前提必须是纪实性散文的作者具备生动的文字表达能力,恭喜王晓丹,他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知青生活的叙述来自于他的经历,并由他的心血把这些经历淬炼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虞&nbsp;2021年2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贵阳人王晓丹是我在微信群里结交的朋友,他思想敏锐、精神昂扬,且多才多艺。在绘画与文字领域颇有收获,尤其在文字领域,他积淀着深厚的学养,屡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20年他将自己的部分文章编著成一本400多页的厚厚散文集出版。该书几乎是他迄今为止一生的写照,是他一生的浓缩,主要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之下的人物情态与命运,他们席卷在历史的大潮中,风吹浪打,他们裹挟在时代的狂飙中,滚滚红尘……</p><p class="ql-block"> 晓丹九月给我寄来书,我慢慢阅读,直到春节前才读完。元宵节的到来意味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我也随之结束了自己的春节假期,然后就是应该写几行字,说说我对本书的看法,也算是对朋友不吝赠书的一个回复和交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虞 2021.2.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