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一、春季</span></p> <p class="ql-block"> 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一般具有周期性,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它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俗。这两个部分是有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季节(岁时),有不同的节日。在不同的节日中,同样传承着不同的岁时民俗。</p><p class="ql-block"> 岁时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之中,它的历史性、全民性、广泛性及传说性,是其他民俗所不可比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岁时节日达20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6种,还有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比如火把节、开斋节等等,以及不为现代人所知的一些传统节日如人日、人胜、天贶、春龙等等,尽管它们也是与岁时紧密联系的,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以至于消失。</p><p class="ql-block"> 鉴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一千多年以来,南丰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因而,我们从民国《南丰县志》记载中可以发现,南丰古时的岁时节日民俗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着十分完整传承。下面我们就以民国《南丰县志•风俗》所载为依据,从春夏秋冬四季来看看南丰岁时节日民俗的传承与流变。 </p><p class="ql-block"> 一、春季</p><p class="ql-block"> 正月:立春,以春牛首红白色占水火灾祥,以芒鞋跣足占雨旸寒燠,用细生菜作春盘、造春饼召故旧。——李灏《志稿》元宵:造元宵灯,剪诸色楮为鳌山、绣毬、走马灯,四围拖带,又以牛膏燃烛着柳枝,名曰火树。剪彩扮故事,谓之“迎灯”。——李灏《志稿》</p><p class="ql-block"> 二月:惊蛰,用秫谷、爆米作花,以石灰置础杀虫。——李灏《志稿》</p><p class="ql-block"> 三月:“上巳”,俗以抝风、抝雨、抝晴占胜负,又云:“三月三脱了寒衣穿汗衫”。学人间有出游者。——《府志》</p><p class="ql-block">清明,携三牲、纸锭扫墓,作饤郊食。——李灏《志稿》</p><p class="ql-block"> 社会醵钱为会以祀庙社,今聚族为会亦曰清明。——李灏《志稿》</p><p class="ql-block"> 大家发现,其中很多记载出自李灏《志稿》,所以有必要对李灏做个简单的介绍。李灏,清江西南丰人,字柱文。乾隆元年以生员荐试鸿博,未中。后官永宁训导。有《易范同宗录》《问茝堂集》。同治《南丰县志》收录有李灏《四书疑问》三十六卷、《周易说研》六卷、《尚书考质》二卷、《诗说活(话)参》二卷、《春秋求中》六卷、《礼经酌古》三卷、《茝堂类稿》一卷及《续志稿》六卷。民国《南丰县志》所载李灏对南丰岁时节日民俗的记叙,即来自其《续志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句芒神</span></p>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立春和春节在民国以前是同一天)。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p><p class="ql-block"> “春牛”是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用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古时习俗,在“立春”日要进行迎春仪式,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gōu)芒神”,鞭打春牛;由地方官吏行香主礼,叫作“打春”或“鞭春”。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向有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周礼·月令》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p><p class="ql-block"> 南丰人在这天也要用泥捏纸粘做成一头春牛,然后在“春牛”肚子里装上五谷。“打春牛”的活动开始后,等“春牛”的肚子被打破,人们会将流出的五谷分吃,期待会迎来一个丰收年。这也叫“打春”。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南丰人还要在牛头涂上红白二色,观其颜色的变化预测一年的吉凶祸福,另外还要以赤脚穿草鞋方式占卜一年的旱涝灾害。这些都是在公共场所举行的活动,至于在家里要做的就是作春盘,造春饼,叫上几个老朋友,吃一顿迎春饭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打春</span></p> <p class="ql-block"> 说到作春盘、造春饼,这也不是南丰特有的节俗,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春盘”的形式之一,是人们把各种新生的鲜嫩蔬菜盛放在盘中,互相馈赠。如杜甫《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苏轼诗作中更是有“青蒿黄韭簇春盘”“喜见春盘得蓼芽”“蓼芽蒿笋荐春盘”等描述。</p><p class="ql-block">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 (皇帝 )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现在,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春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春饼</span></p> <p class="ql-block"> 可惜,今天的南丰看不到以上那些景象了。但从一些文化遗存上可以看出南丰在每年立春这天的节日习俗。比如立春这天,大家都会去查看一下立春的具体时间,提前准备好香和爆竹,买好一兜带根新鲜白菜,用一个小花盆装点泥土,把白菜栽进去(现在市场上有现成的栽在小盆里的白菜卖了),这就叫“春菜”,然后放在阳台上或家中的某个地方,快临近立春的时间,全城家家户户焚香点烛,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全城。城乡有立鸡蛋的习俗,很奇妙的是,立春时间一到,鸡蛋放在桌上就立起来了;人们一边用木锤敲打各处,一边口中叫着“新春大似年,一年胜一年”的吉祥语。风都变得柔和起来了,人们就觉得是他们的虔诚把春姑娘接到了人间,这个在南丰就叫“接春”。现在南丰禁放烟花爆竹,所以接春的爆竹声少了很多,有些少量的爆竹声,也是一些电子爆竹,缺乏真正爆竹的气氛,接春时味道自然淡了很多。另外南丰有一种叫“春卷”的菜,其做法是在蛋皮里包上馅,然后放锅里用油炸熟装盘。它不是南丰本土菜,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是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不过这种菜已不唯在立春这天吃了,家里可以随时做,成为一种四时菜肴,很少有人会想起它原来跟立春有关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春卷</span></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为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p><p class="ql-block"> 古时南丰的元宵节节日气氛十分浓厚。除了吃元宵、猜灯谜等活动外,人们还要制作各色彩灯,将其堆叠成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称为“鳌山”。用五色丝绸扎成绣毬,装点街市和门面,各式各样的走马灯随处可见,四周悬挂着彩带,又用牛油点燃柳枝,称为“火树”,可以想见,晚上的南丰县城是何等的美丽祥和!尤其值得一提是元宵节这天还有一项大型活动——“扮故事”。</p><p class="ql-block"> “扮故事”是很多地方迎神赛会中最为隆重的活动之一,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典。每逢扮故事,当地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场面之盛大,令人震撼。所谓“扮故事”是指“以人物、布景、道具,经过精心设计,高度集中,缩编成历史故事,配合以锣鼓乐队,在乡间巡游展演”。“扮故事”以两位6岁左右的幼童为一架,扮着某一历史上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表演某一故事,如哪吒闹海、七姐下凡等。因为南丰将“扮故事”活动称之为“迎灯”,估计是取其火树银花、灯饰辉煌的特色而命名,所以“扮故事”活动应该在晚上进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县于2007年、2015年举行的“妆迎”活动,其实就是古时南丰元宵节夜进行的“扮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扮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南丰元宵节的文化遗存仅剩吃元宵,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元宵也很少见,大多数是从超市买了煮了吃,少有仪式感。有些有小孩的家庭,家长会买一些精致的小灯笼给小孩玩,也算增添了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最近几年,政府会在县城的一些公园广场制作一些大型彩灯,有时还会安排跳傩和猜灯谜活动,使元宵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p><p class="ql-block"> 至于二月的惊蛰日用秫谷(俗称高粱)在锅里面用沙子炒成爆米花吃,将石灰撒在柱子和屋基下以防虫蚁,这种习俗已经没有了;三月的上巳节,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三月三”,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这就叫“曲水流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面也有记载。古时南丰并没有这种文人雅士的活动,只是有的文人会出去游玩。如今在南丰只留下一句气候谚语“三月三脱了寒衣穿汗衫”可以让人们记得还有一个上巳节。</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南丰方言中俗称“挂纸”,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古时南丰人在这一天要带着“三牲”(分“大三牲”和“小三牲”两种,“大三牲”为猪、牛、羊,“小三牲”为鸡、鸭、鱼)和纸扎的金锭或银锭到坟山上去祭奠自己逝去的亲人。所带的“三牲”应该是 “小三牲”,“大三牲”携带不方便。这一天,很多人会凑钱在一起吃一餐饭,南丰人叫“吃清明”,后来这一天的聚餐演变为宗族聚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馕供糍</span></p> <p class="ql-block"> 现在清明节依然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南丰传统习俗中,清明有“前三后七”之说,意思是清明的前三天和后七天都属于清明节,在这十天中都可以祭祀先人。不过南丰人不是带三牲去扫墓了,一般都是草纸、香烛、爆竹,还有一些冥币或金银锭,有些讲究点的人家也会带上水果等食品。以前只有家里的男丁才有资格上坟,现在男女都可以了。并且随着殡葬和祭祀风俗的改革,上坟也不能烧纸了,带上一束鲜花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吃清明”在有些农村的宗族里还有这种习俗。不过南丰清明节还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清明草糍粑”。清明前,野外会有很多清明草(学名鼠曲草),南丰人把它叫作“馕供草”。很多人会去采摘一些嫩而壮的清明草回家,剁烂,把糯米粉与米粉约6:4用热水和成面团状,把剁烂的清明草拌到面里,可以加点盐。然后将准备好的馅像包汤圆一样,把一团面捏成碗状,加馅,捏合,搓圆或压扁。最后放在锅里蒸熟或用油煎熟即可食用。</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明节还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组织青少年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遗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举行春游和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