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这本书,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由董旭花(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幼儿园游戏”负责人,省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韩冰川(山东省淄博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业务园长,淄博市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刘霞(山东省淄博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业务园长,淄博市特级教师,淄博市教学能手,山东省创新园长)等著。其中内容包括:导论 如何观察、记录、解读与回应幼儿的游戏活动,小班、中班、大班、混龄的自主游戏案例。本书以游戏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自主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让我们懂得,关注、欣赏、接纳孩子,会让我们更多地体验幼儿教师这个专业带来的幸福感。</span></p> <p class="ql-block"> 序言中提到,新西兰国家早在教育课程框架《Te Wharki》理想宣言中的几句话:“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指导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可见,他们高度重视自发活动对儿童发展方向的价值,高度重视给予儿童自我发展空间的意义。当前幼儿园从高度重视“集体教育活动”,到现如今开展自主游戏,我们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已悄然在转变。正如董旭花所说,“教育不是无源之水,教育的‘水’就是儿童,对儿童的认识和思考的越多、越深入,我们的教育就越切合实际,越有效和高效。”在这句话指引之下,于是我开启《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读书之旅。</p> <p class="ql-block"><b>认识观察的重要 性。</b></p><p class="ql-block">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伴随着幼儿一日生活随时随地发生着。</p><p class="ql-block"> 本书中例举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居里夫人的女儿,曾把观察誉为“学者的第一美德”。前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座右铭,并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我们是否可以说,教师如果不学会观察,就永远当不了好老师,更甭说教育家了。这句话,让我蛮触动的,也让我认识到观察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一)怎样观察</b></p><p class="ql-block">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都有亲身经历,又是带班,又是环创,又是备课等等,各类琐碎的工作,有时真来不及观察,更何况还要做记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冲突?本书导论中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调整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让每个时间段都高效运转。</p><p class="ql-block"><b>1.作为旁观者的观察</b></p><p class="ql-block"> 按照要求,一般每个班级会配备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两名教师采用轮流担任主班和配班的形式分工。如果是这样的话,配班教师就可以在配班的时间段里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区域或儿童个体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记录。配班教师可能不是每天都能如此,但每周至少可以保证一个小时的时间,之后再花点时间整理一下观察与记录到的信息即可。</p><p class="ql-block"><b>2.作为参与者的观察</b></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担任主班的时间段里同样可以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只不过因为这个期间要负责所有幼儿的生活活动和教学活动,所以观察起来有些困难,尤其是很难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观察。这就要求主班教师事先确定好观察对象,采用记录表或便笺条的形式随机进行观察、记录。当然,也可以用手机拍录,之后再抽时间整理一下,这样更为便捷。</p><p class="ql-block"><b>(二)观察什么</b></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中对“观察什么 ”做了详细地介绍,针对性强。对于我来说,不仅起到了解惑作用,还给做了很好地指导,在工作中践行。那么观察什么,包含哪些内容呢?</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观察游戏,注意观察游戏中的幼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游戏主题即:</b>幼儿游戏的主题是什么?是怎样确定的?主题与生活,与主题教育教学有何关系?主题的稳定性如何,是怎么转移的?等等。</p><p class="ql-block"><b>游戏角色即:</b>幼儿游戏中有角色分配吗?是怎么分配的?角色分配过角色分配的过程中是否有冲突?是怎么解决的?幼儿的角色意识知何?角色扮演的平如何?等等。</p><p class="ql-block"><b>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即:</b>游戏过程中喜欢选择和使用哪些过料?是怎样使用的?使用材料时是否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是否有更多的以物代物的假想性游戏行为?是否能灵活地处理材料不足的问题?等等。</p><p class="ql-block"><b>游戏情节的发展即:</b>幼儿游戏过程中有哪些情节变化?每次情节变化的诱因是什么?游戏内容是否丰富?等等。</p><p class="ql-block"><b>游戏中的语言和交往即:</b>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达和交流如何?同伴关系如何?游戏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遇到矛盾冲突时有什么表现?是否能采用协商、轮流、适当妥协等方式化解矛盾?等等。</p><p class="ql-block"><b>游戏的持续时间与游戏兴趣即:</b>幼儿的游戏时间持续的长短如何?持续多久后开始转移的?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投入程度如何?等等。</p><p class="ql-block"><b>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即:</b>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能控制自己,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若因为缺乏规则导致发生冲突,幼儿是否能通过协商来确定游戏规则?幼儿能否坚持遵守规则?等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如果是旁观者的观察,还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观察:</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游戏场地与空间</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即:幼儿的游戏发生在什么样的场地上?空间是否拥挤?周围是否有能让幼儿分散注意力的物品、人物或声音?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游戏材料</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即:游戏环境中提供的玩具、材料有什么?种类和数量如何?放置的位置合适吗?是否有取放和使用的限制?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游戏时间</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即:本次游戏时间的长短如何?游戏前的计划交流,游戏过程,游戏分享各占多少时间?每天、每周的游戏时间各占多少?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以及介入后对幼儿游戏的影响</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即:在游戏过程中是否有教师介入?是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介入?教师介入之后幼儿的游戏有什么变化?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通晓记录游戏活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一)观察记录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怎样书写观察记录?这也是一个让我们老师迷茫的一个问题,观看其他老师们的观察记录,五花八门,有的类似于“记流水账”,有的对过程的描述居多,有的解读游戏比较苍白,还有的反思不够深入,浮于表面。考虑到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幼儿教师在做观察记录的还以采用以下几种较为便捷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1.图片故事记录:</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图片故事记录,是指教师通过图片来反映幼儿的游戏过程。为方便大案阅读,教师可以在每幅图片下面写上几句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2.便笔条记录:</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便笺条记录,是指教师在带班期间随身携带一个便笺本,将对幼L的观察随机记录在便笺条上,之后有时间可以整理一下,没有时间,也可以将其当作非正式的观察记录。</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3.视频、录音记录:</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视频、录音记录,是指教师把幼儿的游戏过程录下来,当作游戏资料保存起来。原来我们一直把视频和录音当作记录的辅助工具,其实,视频和录音本身就是记录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最真实、最形象的一种记录。如果做观察记录不是为了给别人凑数或者保存在档案盒里以备检查,那么,采用视频、录音的方式记录更有助于研讨和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二) 观察记录要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多采用叙事的方式做观察记录,一篇观察记录应该包含这几个要素:一是观察记录名称;二是观察目的;三是观察时间、地点;四是观察对象、观察人或记录人;五是观察内容;六是解读幼儿行为;七是反思。围绕这七个要素我将观察记录设计成观察记录表,这样不仅方便记录,且记录内容一目了然。</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三) 书写注意问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本书中对于观察记录的书写问题明确地进行了说明:一是系统、完整、有逻辑、有重点;二是描述清晰、有条理;详细、准确;三是真实,非主观判断,无偏见;四是基本符合基本的伦理要求。</span></p> <p class="ql-block"><b>明晰解读游戏活动</b></p><p class="ql-block"> 书中指出,所谓解读,是指透过幼儿的游戏为分析、判断幼儿的发展及其缘由。会观察的教师一定能通过幼儿的行为、语言和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比较准确地判断幼儿的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的个体差异。现实工作中,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解读幼儿的游戏活动是个难点,有时不知从何着手去解读游戏活动,书中提到到的“游戏观察要点及发展提示”,值得学习和推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对于幼儿游戏特点和发展的分析,教师的支持从哪里来?原来,我们可以从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结合《指南》《纲要》的精神和要点进行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2.结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进行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3.结合教育理论、游戏理论进行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4.结合幼儿的成长背景进行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5.结合幼儿的课程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6.纵向对比进行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7.横向对比进行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观察时要注意以上7点,但对于要如何设计符合本年龄段的孩子的游戏观察表很苦恼,通过这个表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以按年龄设计观察表,还可以分心游戏环境(包括游戏空间、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的等)和教师介入指导的适宜性。对于幼儿游戏特点和发 展进行分析,以对后面的回应进行分析。</span></p> <p class="ql-block"><b>懂得观察记录反思</b></p><p class="ql-block"> 反思对于对于教师的工作来说,非常重要。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又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观察记录中究竟该从哪方面进行反思呢?对观察记录进行反思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以往自己工作的再重视,寻找问题;二是对未来工作的谨慎思考,探寻应对的策略。</p><p class="ql-block">幼儿教师的反思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对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进行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对引领方向、发展目标进行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对游戏环境、材料调整进行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对游戏支持策略进行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对游戏与主题教学的关系进行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对家园共育进行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b>小班案例展示</b></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案例(一)</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受欢迎的便利贴——小班幼儿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案例(二)</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起卖糖果——在游戏中学会协商与轮换</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案例(三)</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救救小鸭子——有“缺陷”的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深入探究</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案例(四)</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围巾、挎包加手机——幼儿具有灵活转换角色的能力</h3> <p class="ql-block">案例(五)</p><p class="ql-block">健健的游戏——幼儿是自己的游戏设计师</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案例(六)</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多变的纸箱——自发的角色游戏是幼儿的最爱</h3> <p class="ql-block"><b>案例诠释自主游戏</b></p><p class="ql-block"> 本书中重点书写了小班、中班、大班、混龄“游戏故事”。借助于教师书写的“游戏故事”,让教师们真正去发现儿童,并重新审视教育的适宜性。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游戏故事都由三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一是教师对于幼儿游戏活动的客观、具体的描述,也就是“学习故事”中强调的“注意”部分。教师能关注到幼儿那些令人欣喜的的“哇”时刻、“魔法时刻”,并描述出来。</p><p class="ql-block"> 二是对于幼儿游戏行为的解读,也就是“学习故事”中强调的“识别”部分,这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理性分析的部分。因为本书所选择的游戏故事相对复杂,所以选择了夹叙夹议的方式,把故事书写与解读分段融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三是回应策略,也就是“学习故事”中强调的“回应”部分,即教师在面对幼儿如此的行为时思考后面该如何做,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从这些“游戏故事”中,让教师们去发现儿童,并重新审视教育的适宜性。读了书中的“游戏故事”,有很多温馨动人的画面,常常被孩子们打动。反思这些故事,其实在我们的幼儿园中,也不断演绎着类似的“游戏故事”,只是我们没有及时捕捉,并用可行的方法记录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