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一、山名由来</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二、伏波胜景</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三、币图景物</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四、伏波晚棹</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五、定粤遗物</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六、摩崖造像</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七、伏波石刻</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八、还珠洞天</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22px;">九、拾翠揽胜</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山名由来 <p class="ql-block"> 伏波山不仅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山,而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游览胜地。它位于市内秀峰区漓江西岸,海拔213米,相对高度63米,山体面积约0.7万平方米。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时曾驻军于山前,伏波山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清代诗人张联桂在题咏伏波山诗句“城边一峰拔地起,嵯峨俯瞰漓江水。江流到此忽一折,百道滩声咽江底。”,生动形象地描绘其临江东面,山址浸水,石壁如削,大有千仞铁崖,直插江中之势。每当春夏,漓水上涨,滚滚波涛,汹涌而来,伏波而下,有如麓遏洄澜之势,故称伏波山名。</p> 伏波胜景 <p class="ql-block"> 伏波山景致奇特,岩洞清幽,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素有“伏波胜景”之称。</p> <p class="ql-block"> 1898年,一位西方传教士班尼斯特·威廉·贝尼斯特在桂林癸水门码头拍摄的伏波山南麓山脚从下往上是伏波庙、玉皇阁,原阁建于明代,一进三开间,阁左有迎碧亭,右有凌虚亭,这是目前已见到最早的伏波山近景历史影像。</p> <p class="ql-block"> 民国初年桂林伏波胜景老照片。桂林伏波庙始建于唐代,为纪念汉伏波将军马援功德与廉洁,在山下南侧建庙祀之。唐乾符二年(875年)敕封灵昭王,宋元丰年间赐忠显王庙额,宣和年间加封佑顺,绍兴年间加封灵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钦赐“铜柱勋留”匾额。依稀可见山顶建有龙王祠。</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桂林伏波胜景珍贵历史影像,照片来自民国时期桂林最有名的二我轩照相馆拍摄。</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曾采用摄影作品制版印制《中国风景——桂林(第一辑)》风光明信片一套12枚,其中一枚介绍伏波胜景,是时人认为最能代表桂林名胜景物之一,也是目前已知最早桂林风光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克之拍摄伏波胜景风光</p> <p class="ql-block"> 195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广西僮族自治区》画册记录了当时桂林历史影像。上图为当时的伏波胜景影像,发现原有的亭、阁、庙已不复存在,解放后在故址上新建临江阁,阁分两层,依山而建,其下有茶室,山麓绕以回廊。</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桂林伏波胜景老照片,不过1964年重建临江阁后更名为听涛阁。</p> <p class="ql-block">中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制《伏波胜景》风光明信片(八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目前桂林伏波胜景之近况,令人遗憾的是为考察伏波山先后二次均无法进入听涛阁去一探芳容。</p> 币图景物 <p class="ql-block"> 2020年本人做了一项《浅析我国历史不同时期货币图案中桂林名胜景物的内涵及其文化价值》钱币专题研究,涉及伏波山景物的货币图案目前只有民国时期广西银行发行的无纪年中华书局版伍角通用辅币券。</p> <p class="ql-block"> 从券面货币图案可清晰辩认出伏波山至叠彩山一带的两岸风光,突出展现了伏波山、依山傍水而建的宋代水岸城墙、顺流而下的漓江、江流中央的鹭鸶洲、对岸的上关、远处的七星山等景物。此券是民国时期唯一不纪年的广西纸币,发行时间推测在1936年之后。</p> <p class="ql-block"> 这照片来源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记录了清末从叠彩山远眺伏波山,宋代城墙外漓江,城墙内八桂塘一带风光。宋代绍圣四年(1097年)广西经略安抚使程节在伏波山、叠彩山、独秀峰之间隙空间主持兴建桂林最早的人工城市园林——八桂堂,利用与八桂塘空阔地带建八桂堂、迎曦楼、待月楼,在八桂塘湖心筑熙春台,湖面建流桂泉、知鱼阁,塘边遍植花草树木。它与阳塘(今榕杉湖)、西湖并称桂林城三大景观湖塘。</p> <p class="ql-block"> 这照片大约是民国时期30年代桂林伏波山一带风光,宋代城墙虽还完整,但已没落,后经新桂系城建改造和抗战、解放战争缘故,目前仅剩伏波山一小段河岸驳堤。</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宋、元、明时期桂林伏波山一带时代变迁可参考上图左为《宋静江府城池图》南宋桂林城图局部、上图中为《旧郡城图》元代桂林城图局部、上图右为《新郡城图》明代桂林城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 近代桂林伏波山一带的时代变迁可参考上图左《清代桂林城图(1845年)》局部、上图中《桂林街市图(1933年)》局部、上图右《桂林市城区图(1949年)》局部。</p> <p class="ql-block">1953年从桂林近郊风洞山俯览桂林城</p> <p class="ql-block">1954年敖恩洪拍摄伏波山一带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20世纪50年代桂林伏波山一带风光,烟雨桂林,恍若仙境。民国年间这一带达官贵人沿江建别墅(比如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别墅等),1949年解放后由部队接管,建成干部宿舍和营房,桂花路更名为龙珠路。</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1963年郭沫若游览桂林叠彩山明月峰,背景图可俯瞰伏波山一带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20世纪60年代桂林风景明信片(第一组)有一枚伏波山一带风光片</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20世纪70年代介绍桂林山水系列照片之一桂林市风景,选取伏波山一带风光作为代表性景物。</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20世纪80年代《桂林山水导游词》封面介绍当时伏波山一带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目前伏波山一带风光之近照,从同一角度看其岁月变迁,千年一脉,城垣不存,山河依在,景观标识。</p> 伏波晚棹 <p class="ql-block"> 走进伏波山山门牌坊,抬头可见“伏波晚棹”四个横书大字,棹音同造,意指船桨,古人游伏波山多乘小船到癸水门码头,听寺院钟声,观晚霞群山,此四字由当代著名作家楚图南于1984年题写。明代广西右布政使彭而述曾有诗言道“伏波山下系江船,画角钟声破晓烟。无数青山浮水出,中流夜雨带帆悬。”,这是对伏波晚棹景色的完美写照。</p> <p class="ql-block"> 牌坊的四根方形立柱上,挂有一副264字的《漓江长联》,比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84个字,描绘近30个桂林景点、十几则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为现代著名书画家张安治于1986年所撰写。</p><p class="ql-block"> 上联内容“洪荒初辟,是群星殒落银河?是女娲补天遗石?千峰竞秀,八桂名城,象鼻低垂,静吸江心皓魄;金鸡对峙,争迎塔顶朝晖。繁花照影,嫔姬献建花桥。龙隐岩中,龙去尚存脊印。高阁伏波,将军壮志堪钦;晴岚叠彩,烈士坚贞不屈。画嶂神工,奔腾九骏。仙笛幽奇,惊游幻境魔宫。喜悟空棒在,净土鲸眠,琼林柱耸。探春行,芳洲自转,渔唱遥闻,青罗带绕。”</p><p class="ql-block"> 下联内容“清流未远,有众泉汇于苗岭,有史禄分水灵渠。万柳成荫,双湖近廓。风竹多姿,绿迷沙岸农家;杜鹃无价,红遍冈原牧野。朗月当头,揭帝射穿月窟。珠还洞口,珠圆正待人来。丰碑如海,俊杰挥毫历代;文苑生辉,词宗琢句还乡。老榕骨健,缠结丛虬。诗情绮丽,久泊兴坪阳朔。看阵雨虹悬,重霄鹰舞,古渡霞飞。寻胜处,莲蕊含娇,锦屏留梦,碧玉簪新。”</p> 定粤遗物 <p class="ql-block"> 清顺治七年(1650年),定南王孔有德率清军占领广西。次年,在叠彩山四望山南麓原普明庵旧址上修建定粤寺,取意平定岭南。上图为民国时期定粤寺大雄宝殿旧照。</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伏波山公主钟亭。这公主指清代南王孔有德之女,后被收为清孝庄皇后义女,封和硕格格(清代唯一的汉人格格),作家琼瑶笔下的还珠格格原型,曾被其丈夫孙延龄囚禁于伏波山还珠洞,获释后返京,逝世后被葬于北京复兴门外公主坟。</p> <p class="ql-block"> 大铁钟铸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五千零四十八斤,口宽五尺,身高七尺五寸。纵观古钟,顶为双龙钮,身铸纹饰和铭文四层:上层为《波罗密多心经》,二层为弦纹和曲线纹,三层为铭文,分四段,分别是“皇图巩固”叙述定粤寺修建和铸钟经过,并题有平南王尚可喜和其部分将领名单,“帝道遐昌”记录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孔四贞及将领孙延龄等人名单,“佛日增辉”记录定南王旗下一般信官和广东佛山信士姓名,“法轮常转”记录定南王下的信男信女以及定粤寺的比丘僧众。古钟共列名二百五十人,是很有价值的史料遗存。</p> <p class="ql-block"> 为祭祀父母亡灵,康熙六年(1667年),孔四贞主持重修定粤寺,并在广东佛山铸造一口五千零四十八斤的双龙钮大铁钟和一口可煮米三担的千斤大铁锅(实为香炉)作为祭祀法器放置在寺内,抗战期间定粤寺毁于战火,大铁钟和锅被移至伏波山保存。上图为千斤大铁锅。</p> 摩崖造像 <p class="ql-block"> 伏波山摩崖造像主要分布于还珠洞、千佛岩、大悲古洞等处。从唐至民国造像,绝大部分为唐中期后作品,现存45龛219尊。</p> <p class="ql-block"> 虽多为晚唐的摩崖造像作品,还珠洞存宋代造像1龛2尊,大悲古洞有清代造像2龛2尊,民国造像1龛3尊,分佛教、道教及其他人物三类,以佛教造像为主。</p> <p class="ql-block"> 伏波山造像以唐代为主,从风格上看,面容清秀,身材袅娜,袈裟轻薄,人物造型逐渐走向世俗化,并且融入汉族民俗特点,在古代佛教造像艺术中别具一格。上图7号龛为宋代造像,龛内2尊造像作论道状,下方为嘉定八年(1215年)佚名《戏题》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 桂林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西山、伏波山、金山和骝马山等处,唐代大量佛教造像,反映了南传佛教在桂林广泛传播,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交融发展,展现桂林历史文化的多彩包容。</p> <p class="ql-block"> 在千佛岩中,伏25号龛(上图右下)最具特色代表性,龛内高浮雕观音菩萨造像,像高180厘米,肩宽40厘米,跣足立于莲瓣纹圆鼓形台座上,身材修长,头戴高冠,上嵌宝珠,面相鹅圆,束腰结带,身饰璎珞,衣着华丽,左手托宝珠,右手持净瓶,细腻流畅,婀娜多姿。造像左上方有唐大中六年(852年)桂管监军使宋伯康的《造像记》。</p> 伏波石刻 <p class="ql-block"> 桂林伏波山石刻,主要分布于还珠洞、千佛岩及东、北山崖上,唐至清代摩崖石刻中,现存108件,其中唐代2件、宋代62件、元代1件、明代22件、清代21件。石刻多为纪游题名、题诗词、题榜,也有营缮纪事和绘画石刻,具有极高的文学、历史、艺术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 米芾(1051—1108)山西太原人,宋朝最具代表性书画家,我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之一。宋熙宁七年(1074)米芾调任临桂县尉,曾与当时临桂县令潘景纯同游伏波山还珠洞,在洞内行书题刻“潘景纯、米黻,熙宁七年五月晦同游。”笔法秀丽潇洒,骨力深藏,是他早年(23岁)书法题刻作品,现存罕见,堪称稀世。米芾题刻之左旁有米芾自画像,这是宋嘉定八年(1215)广西转运判官方信孺从米芾曾孙米巨秀(时为静江府支使、方信孺幕僚)手里借来真迹摹刻的,画像居中,阳纹线刻,米芾自立像,戴冠蹬履,宽衣博带,面微左侧,右手舒二指,足右行之势,潇洒飘逸,风姿奕然。上方为宋高宗赵构行书赞“襄阳米芾,得名能书。六朝翰墨,渔猎无余。骨与气劲,妙逐神俱。风姿奕然,纵览起予。”。画像右侧有米芾儿子米友仁题跋“先南宫戏作此小像,真迹今归于御府。”。画像下方为方信孺仰慕米芾为人,深爱其书法,乃真书题《宝晋米公画像记》,希望后人领略米芾“凌云御风之高致”。</p> <p class="ql-block"> 熙宁七年(1074年)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行书题名石刻《米芾、潘景纯题名》,现存于还珠洞内。米芾的书法作品,不要说真迹存世不多,就是石刻墨本也非常罕见,尤其是他早年作品,更是稀世之宝。</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米芾题名石刻拓印</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嘉定八年(1215年)方信孺根据米氏子孙家藏本刻《米芾自画像》,现存于还珠洞内,为米芾存世的唯一画迹。</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米芾自画像》石刻拓印</p> <p class="ql-block"> 范成大(1126—1193),江苏吴县人,宋代著名文学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桂海虞衡志》。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二年(1175年)任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留桂期间,营造伏波名胜,于伏波山建癸水亭、正夏堂、进德堂,题石刻《鹿鸣宴诗》。</p> <p class="ql-block"> 淳熙元年(1174年)范成大作《鹿鸣宴诗》,刻于伏波山还珠洞内。目前桂林现存2件《鹿鸣宴诗》石刻,另一件是嘉泰元年(1201年)王正功作,刻于独秀峰读书岩。鹿鸣宴,始于唐代,乡贡试毕,州县长官举行宴会,宴请考官、学政及中试诸生,采用西周乡饮酒礼仪式,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诗·小雅·鹿鸣》诗,待以宾礼,故名。</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唐咸通四年(863年)赵格、刘虚白《还珠洞题名》真书石刻,现存于还珠洞内,是桂林现存最早的题名石刻。中唐以来,文人士大夫来桂赏游风渐起,桂林山水间多有题名石刻,在500余唐宋石刻中,记录游览的题名、题记石刻多达350余件。</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明代正德二年(1507年)包裕等《还珠洞联句诗》行书石刻,现存于还珠洞内。包裕,桂林著名诗人,曾任云南按察副使。晚年致仕还乡,常与友人徜徉山水间,赋诗留题。石刻诗赞桂林山水钟灵毓秀,孕育出赵观文、王世则等旷世良才,借此激励桂林学子能再现辉煌。</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年)李秉绶的《竹兰图》和李质、李雍的“拾翠”二字,现存于伏波山听涛阁内。李秉绶(1783—1842),江西临川人,生长桂林,曾在京任工部都水司郎中,告归后寓居桂林,善绘画,时与其兄李秉礼之诗歌、侄李宗瀚之书法,有“李氏一门三绝”之誉。其《兰竹图》摩崖石刻共八幅,分别刻于桂林叠彩山风洞、伏波山听涛阁、虞山韶音洞、普陀山四仙岩。</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宋代钟传书《桂州靖江军》榜书</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宋代时任广西转运判官方信孺书《还珠洞》榜书、宋代杜易书《正夏堂》榜书、清代光绪三十二年广西巡抚林绍年书《心迹双清》榜书。</p> <p class="ql-block"> 还珠洞东临一潭碧水,名伏波潭,每当春夏雨季,潭中波涛翻滚,吼声如雷,秋冬时,潭水清澄碧绿,波平如镜。若在清晨日出时,光照潭中,浮云远山,悬崖小树,倒影潭面,堪称奇景,古称之蓉镜。上图“还珠洞”三字为宋代静江知府张孝祥题刻。</p> <p class="ql-block"> 上图榜书石刻位于现在听涛阁山脚下,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未深入揣摩一番,也算是留一点悬念吧。</p> <p class="ql-block">其他题名石刻赏析(一)</p> <p class="ql-block">其他题名石刻赏析(二)</p> <p class="ql-block">其他题名石刻赏析(三)</p> 还珠洞天 <p class="ql-block"> 还珠洞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岩,在伏波山麓,洞口高2米,洞内高4~6米,宽6~8米,总长127米,洞底面积612平方米。洞内石壁有石纹如紫、白二蛟,中间有圆晕似珠,形如双龙戏珠,故旧名为“玩珠洞”,宋代张维易名为“还珠洞”。</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关于洞名的传说故事有二,一说马援征交趾时,闻薏苡可以御瘴,“采之返载数骆驼”,被诬陷为载明珠而返,马援为证清白,将之尽数投入洞中。二说渔人入洞趁龙王酣睡时取走龙珠,后恐触怒龙王,又将龙珠放还。</p> <p class="ql-block"> 古时还珠洞洞口朝东,前临江水,只能乘船到达洞中,“初景微射,先烛岩室”,故有东岩之称。宋代在洞口临江处筑有蒙亭,在临江悬崖上刻有《蒙亭记》,文中诗说:“斯亭之成,景物来会。江山之胜,相与无际。凫鹭在水,或在于浔。中州蒲莲,迤逦静深。岩壑沉沉,云气长阴。”,真如宋人胡修、毛子嘉题名石刻所赞“兹岩胜绝,在桂林洞穴之上。”。</p> <p class="ql-block"> 洞中有悬石如柱,离地面不过一线之隔,名为试剑石。相传古时神人揭谛在此试剑,也有说是马援试剑,一剑劈成。又说悬石如与地相连,就会有状元诞生,又称“状元石”。宋代诗人朱晞颜在题留石刻中说“天斫神剜不记年,洞中风景异尘寰。江波荡漾青罗带,岩石虚明碧玉环。”,于是有“湘南洞穴之冠”美誉。</p> <p class="ql-block"> 宋代,伏波山下成为桂林水路游览的主要出发点,从这里登舟,顺江而下可游象鼻山、雉山、南溪山、斗鸡山……,溯江北上,至叠彩山、虞山,横江东渡,舟由二江口入小东江,放轲顺流,下览普陀山、月牙山、龙隐洞、穿山、塔山诸胜。</p> 拾翠揽胜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1986年我国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刻“伏波山”三个大字。唐宋以来,因山形水势,满眼青山绿水,随处拾翠揽胜,造就伏波胜境,一直是桂林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宋代伏波山周围建有四堂四亭,即进德堂、正夏堂、喜丰堂、八桂堂,和蒙亭、癸水亭、所思亭、月光亭。可惜这些亭台楼阁多已湮没。上图为伏波山公园六七十年代门票。</p> <p class="ql-block"> 明代鲁庵在伏波山壁间诗刻:“五云台阁桂江边,座上金容实俨然。远近名山排画障,郁葱佳气霭香烟。”如此诗情画意的境界,是谓“拾翠”。上图为伏波山公园八九十年代及现在的门票。</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六十年代国家领导人游览伏波山</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题刻“癸水亭”。由敞坪拾级而上到山腰观景台,筑有癸水亭,倚亭西眺,群峰罗列,夕阳西下,红霞彩云,分外绚丽。</p> <p class="ql-block"> 攀天梯磴道,直达峰顶,明代曾建有龙王祠,现庙宇无存。站山顶平台,举目远眺,远山浓淡,白云飞絮,俯瞰山下,江底清流,隔岸饮烟,千峰环列,碧水萦回,历历在目,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正如清代诗人陈元龙在伏波山题刻“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以此作为该美篇的结束语是再恰当不过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