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飘香---教师篇】品味书香,共悟成长 ---READING CLUB假期读书报道(英语组)

五常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p class="ql-block">  在这悠然的假期中,唯有静下心读一本书才能让浮躁的心灵得到放松;唯有静下心共悟一本书才能提升自我专业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取决于此。”在寒假之初,确定了本次读书的书籍为《新教育之梦》。《新教育之梦》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文后收录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朱永新学术活动年表》。</p> <p class="ql-block">  朱永新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活泼的文字把艰深拗口的教育理论通俗化,并针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时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书中洋溢着的那种理想主义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新教育之梦》就如同一面镜子,我们能从这面理想之镜中反观自身,寻找差距,激发着我们不断地反思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的全体教师利用假期闲暇时间,认真阅读了,从书籍中汲取养分,做好笔记,并完成了读书心得。</p> <p class="ql-block">王伟华:</p><p class="ql-block"> 教师爱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p><p class="ql-block">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p> <p class="ql-block">李海丹:</p><p class="ql-block">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去看的,但是在我通读朱永新的这部著作之后,才发现为什么学校建议我们来读这样一本书。对于像我们教师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新教育之梦》是一本现代气息浓厚的教育资讯集,一本如何做好教师、好校长、好学生、好家长的“教育指南”。</p><p class="ql-block"> 作者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合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但是作者在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教师间合作的渴望和信心。"只有双赢才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除了竞争,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要合作,教师也要学会合作。教师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今后我还将有梦,那么我将永远记住那本书——《新教育之梦》,是它让我懂得"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梦",是它告诉像我们教师应该做怎样的梦,也将是它激励我为梦的实现而奋然前行。</p> <p class="ql-block">王威: </p><p class="ql-block"> 有幸在假期里细读了这本《新教育之梦一我的教育理想》,本书是作者关于教育的宏观思考及对于理想之教育的蓝图描绘。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的勾勒。</p><p class="ql-block"> 读过之后,让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不禁掩卷深思,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将教育的本质诠释的淋漓尽致,教育的未来、教育的理想进行了美好的憧憬。朱永新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这本书的引言中用了英国盲人教育大臣戴维的故事,他不断追寻理想,最终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p><p class="ql-block"> 读着朱老师清新的文章,激起了我对未来的向往:学校不再是学生的牢狱,而是他们快乐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教师不再是重复的机械教学,而是充满爱与理想,追求卓越与创造,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开启诗意田园之门。</p> <p class="ql-block">宛明月:</p><p class="ql-block"> 这个寒假,我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一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在这本书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古往今来的广阔视野,考察,思索中国的教育问题;他的论述几乎遍及受教育者所经历的整个教育过程;大到教育的理念,原则,小到课程的改革,课外的活动,他都认真思考,系统调查,认真实验,随时提升到理论层面。</p><p class="ql-block"> 本书的第一章是理想的德育。作者把德育放在书的开头,就可以看出德育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德育的确应该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关注如何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理想的教师,应该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理想的教师,应该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理想的教师,应该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理想的教师,应该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理想的教师,应该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这本著作,让我对理想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解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我也将为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朱雨晴:</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我觉得像这样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p> <p class="ql-block">徐杨:</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之梦》一书让我感受很深。这本书中作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从 德、智、体、美、劳、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十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也道出了自己对于更高境界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美好追求。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它是一门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的学科。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乔玉莹:</p><p class="ql-block"> 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做为教师,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p> <p class="ql-block">赵磊: </p><p class="ql-block"> 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这本专著在教我们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p><p class="ql-block">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p><p class="ql-block">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p><p class="ql-block">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一线教师。</p><p class="ql-block">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孩子的差异,承认孩子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p> <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是的,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自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学鉴赏素养、广博的阅读储备和敏锐深邃的是非判断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广泛涉猎,兼收并蓄,全面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文化及专业素养。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读书,让我们做最好的老师,遇见最好的自己!</p>

教师

教育

理想

学生

德育

朱永新

我们

本书

一个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