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之源上 大有可观

阿颠

<h5>提到东源,你会想起什么?</h5><h5>不错,是故老相传的东源三宝――“茶油洗脑、土鸡当饱、番薯酒洗澡。”一句顺口溜,反映了多少代人对东源的印象。</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随着杨宣公路等一批农村道路的通车,曾经藏于江西省上栗县偏远、贫困的东源乡,日渐焕发出新的光彩。其文化旅游资源之丰富,竟还远在物产丰富之上。来,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发现一个大有可观的东源吧!</span></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小枧傩庙——触摸祖先的灵魂</b></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从萍乡市区出发,沿着舒适的杨宣公路,半个小时即可到达东源乡小枧村。一下车,扑入眼帘的湿地赏心悦目,足以颠覆你往日对小枧落后的印象。</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穿过日渐繁华的村里一条街,转弯就是名声赫赫的小枧傩庙。</h5> <h5>这座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的傩庙是萍乡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傩庙,为国家首批授予的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h5> <h5>傩[nuó]:起源于远古,纵贯至今,在傩祭的神秘运作中,融音乐、舞蹈、戏剧、雕刻、绘画、文学、建筑及祭祀礼仪、巫术、中医药等多种文化因素于一体,是以“驱邪禳灾,祈吉纳福”为价值核心的民间综合文化体系。</h5> <h5>小枧傩庙,位于明清期间的遵化乡宣化里,经知县同意,取遵化乡和宣化里的各第一个字为“遵宣祠”授予牌匾,当时小枧为一图,江岭为二图、上埠为三图,故小枧傩庙授“遵宣一祠”称谓,其他相应为二祠、三祠,体现了当时县、乡两级政权对傩的重视和信赖。<br></h5> <h5>“遵宣一祠”四个字还有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庙里请人写字,书法大师要三担谷,取字时带了二担,只取回三个字,书法家留下“一”字不给。庙里人认为一个“一”字不值一担谷,便另请人补写“一”字。请了好些先生写,写的“一”字再好也配不上另三个字。最后只得补上一担谷取回“一”字。<br></h5> <h5>傩庙殿内供奉主神唐、葛、周三大将军和众傩神。</h5> <h5>左侧新殿为一进三开间:中为观音殿,两侧是圣帝殿、送子娘娘殿。</h5> <h5>右侧原为古杨子庙,是建傩庙前早已存在的古庙而一直保留,现改名为长山社。</h5> <h5>庙内诸多精美的艺术留存。</h5> <h5>庙门对面是朝坪,中为戏台,两边为厢房和酒楼18间。</h5> <h5>现在,全国许多地方早已不见了这种古老神秘文化的踪迹。在萍乡,却传承千年不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官府和宗族大力支持的傩庙。上规模的傩庙,有足够的室内、外配套空间,可满足人数多、时间长的傩事活动的各方面需求。傩事之余,还可以开展其他文化娱乐活动。傩庙,曾是我们多少代祖先的心灵渲泄、抚慰、交融处。有了傩庙,傩文化便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足以与佛道分庭抗礼,使得傩文化得到长足发展。</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桥头民俗——重拾消失的传承</font></b></h3> <h5>筒车轻转,小桥流水,萍水河穿村流过,东源乡桥头村柏油路旁,新农村建设后的乡村风景让人心旷神怡。</h5> <h5>一座座由百年宗祠变身的民俗文化馆、家风家训馆、书院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些古老的祠堂经过村民、乡贤和政府合力改造,已成为别具一格的综合文化场所。这些老房子里,陈列着上千件老物件,展示着涉及东源传统的生产生活、农耕、宗族及傩文化等内容。</h5> <h5>这里不仅展示了“东源三宝”等农耕时期的盛世传奇,更以体验式的布置,从油茶子榨油、红薯酒酿造到土鸡养殖,将劳动工具恢复至原始状态,让参观者通过器具的体验,感受先辈们的生活劳作。而明清时期以来的老石柱、雕梁、家具、瓷器、书籍、摆件等,更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氛围。</h5> <h5>许多展品,老一辈人耳熟能详,但如今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消失。那些家族活动、农耕生产的情景,“90后”“00后”们对其倍感陌生和遥远。这里无疑为青少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传统农业,以及农村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h5> <h5>我们为时代进步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对为社会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传统文化充满深深的怀念。这些物件不仅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更体现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精神。</h5> <h5>这些老祠堂,简朴中透着乡野那份根植于泥土的淳朴,传递着祖辈恪守的优良品格,和农村传统文化气息,让我们寻找到了东源的历史轨迹。但它们又不仅只属于东源村民,正在穿越历史,默默的守候着传统中国人的出处,并参与进急剧变革的新时代农村建设中,为远离农村的游子保留着最后的乡愁。</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江小石馆——寄托未来的心愿</font></b></h3> <h5>这是个师生加起来也只有几十人的村小。在农村学校绞尽脑汁拼分数的大环境下,这所学校竟然带领学生在校园中建起一个“石文化科普馆”,在当地引起不小震动。它就是位于东源乡江北村的江北小学。</h5> <h5>作为边远村小,没钱没经验没专业技能,如何以最少的经费做好学生素质教育,愁煞了江小老师和校长。在充分论证和听取多方意见后,最终确定了石文化的课题方向。</h5> <h5>为了物色石头,发动全校师生在各地寻找着不同的石头,不少亲友校友也参与进来。慢慢的,学校的树根下、花坛边、草地旁渐渐堆满了石头。馆的设计装修、石器摆放、作品制作都在摸索中进行。</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经过数月努力,“小石头”馆终于落成!这是借助教学楼旁边的食堂平房改造的,分为赏石厅、创作园、作品阁、游戏坊四个单元。赏石厅是石头展示区,收集了自行采购和爱心人士捐赠的数百件石器,它们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学校还精心制作了二维码说明,对学生有较大的启示;创作园是学生灵感的挥洒之地,寻一枚石头,携一支画笔,让思维在石头上飞舞起来;作品区展示了由老师和学生创作的石上画和石头拼画;游戏坊是学校组织部分学生,让他们研究如何将石头玩出新意,并为课题探索持续提供素材。</span></p> <h5>曾上央视春晚表演书法的“神州双管李”、萍乡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远实先生得知消息后欣然题笔,书写“小石头”三字以做鼓励。</h5> <h5>在小石头馆里,有一块石头怎么看都显得很普通,但推荐学生的留言却给予我强烈的震撼。</h5> <h5>国家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未来在教育。小石头藏着大心愿。以石头为载体了解自然,做好石头文章,培育审美能力,磨炼人格心性,是小石头馆的使命,更寄托着农村孩子对美好未来的希冀。</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新益矿坑——舒展蔓发的春意</font></b></h3> <h5>矿坑,是人工对自然破坏的遗存,而在东源乡新益村,一个大自然的伤疤正在变身为不为人知的公园。<br></h5> <h5>新益,一个清新的名字,一个蜕变中的矿坑公园。走进它,远看伤痕累累,近前却气势恢宏:石壁展示着触目惊心的肌理,崖下深潭一汪妖艳的绿夺人眼球,植物悄然从破碎的石缝中生长,扶梯亭台雅致通幽。</h5> <h5>因资源枯竭而遗留下来的废弃矿坑就像地球皮肤上裸露着的伤疤。矿坑公园的出现,让这些伤疤重获新生,变得生机盎然。但自然山水一旦伤筋动骨,要再自我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简单覆绿来掩盖错误,而是让人看到这些破坏,从而更加敬畏和珍视自然,让人类未来少犯类似的错误,具有积极的意义。</h5> <h5>目前看到的新益矿坑公园,初具风采,还稍显简单、直白。建议引入更多的草甸、怪石、湖区等景观元素,增加环山顶的游步道,打造户外休闲露营区域,设置依山势而建的简单建筑……一句话,不是让来的人看一眼就完事了,而是能停留更多时间,才能发挥出公园更大的意义。</h5> <h5>山,是矿山,初春的矿山有自己的气质。细雨中的山水积蓄着蔓发的春意。前方有路吗?我想是有的。至少,在新益,这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h5> <h5><br></h5><h5>岐山以东,萍水之源,历史悠久的东源岂止三宝。东源父老正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家乡建设的更美更幸福。</h5> <h5>手机导航里输入几个地名,大有可观的东源一日游可轻松实现。</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春暖花开了,约一个不?</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