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家味

王秀娟

<p class="ql-block"> 送年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进腊月,出嫁的姑娘陆陆续续给娘家送年货。女儿送的年货没有什么凭据,都是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定,多多少少的都是做女儿的一份心意。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买豆腐(也有几家扯伙自己做豆腐的,要的就是那个年味),过年吃豆腐,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富富裕裕幸幸福福,豆腐听起来像都福,也寓意着家里团团圆圆,吃了豆腐,每个人都福气安康,表达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裕之意。再没有可送的东西,女儿也会给娘家送几块豆腐。手巧一点的女儿,做了各种豆腐丸子,让爹娘尝尝,寓意着福气就像丸子一样滚滚而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在单位上班的儿女,不用刻意准备年货,把单位的福利分成两份,娘家一份,婆家一份,每每这时候,老人都会说,得了孩子济了。再添一些过年必备的老人家走亲戚用的烟酒,或者买一些平日老人不舍的买的东西,一股脑的运到娘家,这时候,老人家只会笑,绝不责骂一句的。</p> <p class="ql-block"> 吃年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吃年肉是我家过年最快乐的事了。这一天往往安排在腊月28或29,这两天,常年居家的忙年忙的差不多了,在外地工作的也回老家来了,我们兄弟姊妹们,又可以聚在一起嘻嘻哈哈谈天说地忆童年了。这一天,父亲一早就起来忙到。刷大锅、挑好水、备好柴。吃罢早饭,将前一天就泡洗好的大肉(有时是一套猪下水,有时是带皮的一块块的方子肉和排骨腿骨)、自制的材料包,一股脑的放进大锅,添好水,随着木头柴火的炊烟,大肉的香味也就渐浓渐远飘出了棚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最令老人开心的事就是看着我们把一盆大肉消灭,直见盆地。看吧,或是一手托着煎饼,一手握着一根大骨头,大口大口的嚼着;或是将小一点的肉放在煎饼上,沾点醋再放进嘴里;或是两只手抱着一个骨头,心无旁骛的一定要拿下这个巨头。不管是谁,只有拿起的肉,放下的骨头。看着第一盆不多了,父亲总是根据个人的喜好,给我们加肉,直到个个肚子滚圆,打着饱嗝,才离开饭桌,这时父亲才会心的笑了。在这笑中,之前的所有忙碌辛劳也都烟消云散了。我们在父亲的欣慰中转移阵地,母亲早已下好解油的老干烘茶,在等着我们了。</p> <p class="ql-block"> 走亲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大年初三走亲戚,一定是去娘家。好多地方依然有这样的习俗,走娘家得一整天,中午吃水饺,下午喝酒。来到娘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差不多了,齐下手包水饺,也有一早就包好的。吃完水饺,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打牌的,爬山的,聊天的,带着小孩子们出去玩的,直到一桌下酒菜做好了,大人小孩围一桌,交杯换盏,吃饱喝足再回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我是一个幸福的大姐,每次去娘家,叔叔家的弟弟弟妹们早都在娘家候着了。他们早早的去帮着母亲做准备,让我一回到家,就感受到家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实,每一个年都是忙碌的,但又觉得很幸福,只有在这段时间,全家才有机会团圆,也许这才是年的意义所在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