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毛泽东主席最难读懂的一首诗《赠尼克松》

元亨利贞 710757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一生写了许多诗词,这些诗词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文化和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主席的诗词气势恢宏,多为直抒胸臆,很少有晦涩难懂的,唯独《四言诗•赠尼克松》是个例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当天下午,毛主席就抱病会见了尼克松。</p><p class="ql-block"> 2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  网传,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主席时,提出索求一幅主席墨宝。主席一挥而就,写下了一首12个字的诗:“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加上署名,共计15个字。尼克松非常高兴,但对诗意却看不懂。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尼克松没明白我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后来,一个研究毛泽东的专家美国人叫R.特里尔的,曾对这幅书法作品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老叟坐凳”中坐在凳子上的老人是美帝,傲慢地看着世界;“嫦娥奔月”中的嫦娥是中国人造卫星的象征,寓意着中国的强大;“走马观花”指的是尼克松在中国简短行程就像走马观花一样。</p> <p class="ql-block">  这首所谓毛主席给尼克松亲笔写的诗,在网上广为流传。但官方从来没有证实过,即使尼克松的回忆录里也没有记载。所以我们只能将这首诗当做尼克松访华过程中,一个未经证实的花絮来理解它,欣赏它。</p><p class="ql-block"> 和这首诗一并流传的,还有全国人民都十分熟悉的,毛主席那特有的毛体书法真迹,这个似乎不太好作假,因为主席的书法无论从结体上,还是气势上都很难模仿的逼真。但问题是,这15个字是何时书写的?落款未标明,其背景也无从考证,特别是从传说的时间节点上看,疑点更多。 </p>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毛主席自1970年身体就不太好,1972年1月13日,主席还突然休克了一次,时间不长又一次休克。自此以后,就不再出席重大会议,没有长篇讲话,连文件作的批示都很少。</p><p class="ql-block"> 尼克松来访,是举世瞩目的大事,甚至都没有毛主席会见这个日程安排。但由于主席那几天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还不错,所以尼克松来的当天就会见了他,并且比预计时间多谈了一个多小时。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再向毛主席索求诗词墨宝,从常理上分析不大可能。</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从网上流传的主席手迹上看,这三组成语的书写风格更像是他五六十年代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网传的这首诗,如果严格一点讲,还不能称之为诗。只能说是三句话,或是三组成语。这三组成语,每一组成语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上下句似乎关联不大。</p><p class="ql-block"> 第一句是“老叟坐凳”。老叟者,老年人也。从字面上看,是说一个老年人坐在凳子上,这句话很突兀,一个老年人坐在凳子上干嘛?我们理解,就是身体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吗!</p> <p class="ql-block">  第二句是“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一个典故,来自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的大概意思是嫦娥偷吃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之后,身不由己地便飘到了月宫里,再也回不到人间。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便是取材于这个典故。</p> <p class="ql-block">  第三句是“走马观花”。此句也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诗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句。走马观花,意为粗略的浏览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  如果此诗属实的话,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大背景上分析,这三句成语肯定和尼克松访华的政治态度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p><p class="ql-block"> “老叟坐凳”。要表达的是一种政治姿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对世界第一超级大国总统的到来,也绝无卑躬屈膝的表现,而是以稳坐凳上的姿式等待对方来访,这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嫦娥奔月”。隐含着尼克松此次访华,也如同嫦娥奔月一样。月亮,在这里暗喻为中国,是光明的象征,你尼克松不是奔着中国这个月亮来的吗?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就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美国总统来中国访问,就如同嫦娥奔月一样,要的是了解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p><p class="ql-block"> “走马观花”。毛主席把尼克松这次访华喻为走马观花似的访问。暗含的诗意是:了解中国,仅凭这几天访问是不够的,只有长期交往,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了解中国。此句也隐含着中美关系应当进一步发展之意。</p> <p class="ql-block">  当然上述的解析是建立在毛主席确实赠予尼克松墨宝基础上的理解。如果无有此事,那这样的解析就没有任何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整个世界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毛主席和尼克松的那次会谈,据当事人回忆,并没有直接谈尼克松破冰访华这件事的本身,而是从哲学的角度谈了一个多小时。所以主席赠予尼克松的这三组成语,与主席一贯超乎常规的做事风格以及会谈气氛并不违和。</p><p class="ql-block"> 我们希望这个传说是真的,但历史不是仅凭希望写就的。究竟孰真孰假,还有待于官方进一步证实才能得出结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