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神兽”们要开学啦!</p><p class="ql-block">你们准备好了吗?</p><p class="ql-block">(报到时间:2月28日上午8:30,一年级10:00接,二年级10:20接)</p><p class="ql-block">为了帮助你们元气满满地回归校园</p><p class="ql-block">老师整理了一份“开学小贴士”</p><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和孩儿们要收好哟~</p> <p class="ql-block"><b>给家长的五个建议</b></p><p class="ql-block"><br></p> 1.回顾计划 查缺补漏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为假期画个句号吧。 2.模拟开学 规律作息 从现在开始,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调解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3.温故知新 适度预习 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经过一个假期,孩子可能对上学期的知识有所遗忘,不妨抽空回顾一下主要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前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 4.疫情防控 牢记在心 新学期开学,防疫这根弦不能松,学校会在开学前进行摸排、防疫培训等,请大家认真配合。开学后也会加强防疫教育。希望家长在家里提前对孩子进行如何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等等防疫知识的教育,这些内容虽然学校老师也会教,家长最好提前先让孩子熟悉一下,尤其我们都是低年级的学生。 5.小小仪式 扬帆起航 终止假期也需要仪式感,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一个开学计划,这样也是在暗示孩子,假期已经结束了,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提醒孩子收拾自己的上学用具,这点事情父母尽量不要包办了,让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也让孩子知道上学是自己的事情,有学习的参与感。当然,父母也可以送一份新学期的小礼物,让开学充满了仪式感。 <b>学生需养成的五个习惯</b> 1.惜时守时 管理规划 守时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很守时。守时代表着自律,有责任心,会让人感觉靠谱、值得信赖,在团队合作和未来发展中更容易获得好机会。对孩子来说,守时代表着有管理时间的能力,有计划、有责任心地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成为惜时守时、善于规划之人。 2.整理收纳 秩序井然 哈佛商学院调查发现,课桌干净、整齐的孩子往往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做事专注有耐力。而经常丢三落四、拖拉懒散的孩子,基本都没有整理的好习惯。整理不但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律能力,还在潜意识中整理内心的情绪垃圾。孩子会整理物品,才能梳理知识;规划好空间,才能规划好人生。 3.爱上阅读 滋养成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据调查,坚持阅读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均会高出10分以上,80%的高考状元爱好阅读。 爱读书的孩子思想更丰富、成熟,不容易陷入偏见和固执中;爱读书的孩子人格独立,见解独到,不容易盲从。阅读不仅是一个好习惯,更是孩子洞察内心、感知生活的仪式感。 4.积极运动 激发潜能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运动会刺激身体分泌多种积极物质,提升智力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自控力、耐力、竞争力、合作力也随之提高。放学后不要急着让他埋头写作业,可以跳绳、打羽毛球、拍球等,尽情地活动、宣泄,不仅能释放压力,还有助于长高,预防近视等。别让我们的孩子做闷在室内的“塑料儿童”,让他们尽情流汗吧! 5.主动家务 承担责任 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做家务,怕烫着、碰着、累着,也怕做不好,给自己添麻烦。孩子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娇贵、弱不禁风,放手让孩子做家务吧,这样他们才能体察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懂得什么是付出和回报。曾国藩有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只有用勤俭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有志向、有意志、有爱心的孩子。舍得用,孩子才能成大器。 开学在即,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收拾心情,从“心”出发,祝所有孩子在新学期里身心健康,学业进步,牛年事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