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山,缙云名山也。海拔1014米,虽无大洋山的高度,却也不乏巍峨、险峻。几年前曾在潘医生带领下从蛟坑东线上过一回顶,没有全程贯穿,但一路辛苦记忆犹新。据说山形之险、山石之怪均在榧树根村后山西线这一带。这几年,一直念叨着,再上石牛山,始终没有成行。牛年伊始,周末时光,想着是不是牛年爬个牛山呢?潘医生的提议跟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重上石牛山去! 2021年2月21号,正月初十,早上八点,我们一行十二人,分乘三辆车前往石牛山。<div> 山路弯弯,七拐八绕,过舒洪、章村、胡村,到了柘岙口村,我们离开了公路,拐到了前往榧树根村的通村公路。路过沿路口村,一路向上。约个把小时了,车子终于到达榧树根村。停车,问路,热心的村民介绍说,继续往前,水泥路尽头再一段泥土路,一直到达一个采石场,可以省点力气。于是继续车行,颠簸摇晃中,终于看到了一个大型花岗岩采石场,说是“缙云一石”废弃工场。潘医生说,我们就停这了。</div> 九点半,下车,整装,上山。 一路上行,还是一段不错的机耕路。不时可见一些停在路边的车辆,看来今天来爬石牛山的人还不少呢。嗯,艳阳高照,微风拂面,是个不错的日子。<br> 过了半小时,看到了一个指示牌“石牛、石佛、石屋由此进”。于是,我们离开大路,开始在山路穿行。幸得热心村民刚刚整修了狭小山路,不少难行处还架上了木梯,狭窄处砍伐了杂草,我们才得以顺畅通行。一路攀爬,不一会就气喘吁吁了,后背已微微冒汗,后面的女同志直呼吃不消、跟不上。于是就地休整,吃些干粮。抬头望望,潘医生夫妇的身影已消失在绿树丛中,只看到远远的高天蓝蓝的云,有神鹰在盘旋,飞来石一般的山石耸立在山顶,仿佛有红旗在石头上飘扬,那就是石牛吗?我心里疑惑。 几次休整,曲曲折折的,到了一处三叉路口,细心的潘医生还等在路口,原来上山的路挺多,他怕我们爬不了太难的那段,特意等在路口,要带我们走稍微容易一点的一条。<br> 看看左边远处山石耸立、绿树掩映、红旗飘扬,隐约有人语欢笑,其实我倒很想去见识一下那里的风光呢,可惜女眷太多! 我们拐到了右边的小道,没爬多少路,前面忽然传来一阵欢呼。“肯定有什么让人惊奇的东西了。”我加快了脚步,来到一处悬崖底下,原来左右两边均是险峻所在。“我们先到石屋去。”潘医生招呼大家往右边去。<br><br> 远观石屋,几块巨石堆叠耸立,千年古松旁逸而出,先行者在上面欢呼雀跃。有人说那块是观音,有人说这块是八戒,大家指指点点,边走描述自己心中的风景。 不太费劲,就到了石屋跟前。这时,你忍不住会发出惊奇的感叹:太奇怪了,这是怎么生生的啊!只见一块巨石大半悬空在外,仅凭一根垂直堆叠的石柱支撑,下面是个宽敞的房间,底下还有可以绕行攀爬的室内空间,如果山雨忽来,这倒是不错的避雨石屋。那石柱好像只要手指轻轻一捅就会倒塌一般。“石屋!真是石屋!”同行的伙伴忍不住赞叹。我们沿着石屋边缘,战战兢兢爬上了屋顶,霍霍,顶上风光独绝,两块巨石倾斜互顶,支撑成两个巨大的斜坡。坡面上有青青小草,还有斜倚而出的青松。也许屋顶太过干旱吧,那颗独立坡顶的松树只剩下了枯干的枝丫了。 大家挤挤挨挨,围在了老树干边上,或坐或立,互相搀扶,忍不住哼起了“我爱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开……”,歌声飘荡在山谷间,久久回响,余音不绝。潘医生爬到了对面的坡面,摁下快门,给我们留下了这动人的瞬间。<br> 忽闻人语响,不见人影来。我们知道又有后来人了,于是,下顶,左拐,继续前行。 手脚并用间,我们上到了比“石屋”更高的岩架。潘医生早上到前面去了,我们也迷迷糊糊,不知这算不算石佛所在。一波人急着上岩顶,我们三四位则不愿错过底下风光。沿着岩架底部转过去,看到了奇特的“岩舌头”,再绕过去,又见“一线天”。走过一线天,是岩架的外沿,底下就是万丈深渊。霍霍,还是不要冒险再走了,保住小命要紧。 听到他们在上头呼叫了,我们也沿着石壁边缘爬到了岩顶。涯顶突兀而出,一块尖尖巨石凌空远远伸到悬崖外面,仿佛一把犁尖挑在半空中。 如果胆子够大,我们是不是可以坐到那“犁尖”上去呢?可是,只是站在顶上拍个照,就觉得手脚发软,哪有胆量再往外呢?明知无限风光在险峰,可面对这样的悬崖,只有想想吧。<div> 摆拍、合影,张望、流连,在这块岩架上。<br></div> 抬头看看,天仿佛越来越近了,好吧,继续爬。远远看到一块巨石横空独立,千年的风吹过,万年的雨打过,好像它就这样稳稳的立着。 “你们说像什么?”同伴不等大家回答,自己揭晓了答案,“那就是一顶官帽。”经他这样一说,看着越发像了。升官发财的想法虽然俗了点,但我等也难免俗,于是或手托官帽,或欲戴官帽,我们做起了“官帽文章”。 告别“官帽”,是一小段陡坡,上得坡来,又一块巨石挡在眼前。它三面凌空,呈倒三角形模样。“这就是飞来石!”有人这样唤它,我觉得也蛮贴切。 “冲啊,上飞来石!”我咋呼着,作势想爬上石顶,被边上的伙伴一把拖住,“太危险了,别。”他以为我是真的呢,嘿嘿。<br><br> 好吧,不爬它了,我们终于到了石牛山山脊线上了,那么,石牛呢? 山脊线上,大大小小的石头错落着,或蹲或立,或聚或散,有的像张嘴的鳄鱼,有的像匍匐的青蛙,形态各异,只要你胆子够大,你尽可以尝试着爬上岩顶去。“真是太漂亮了!太漂亮了!”在自然造化目前,我们的赞叹显得是那么苍白。 “快来吧,石牛就在这里!”前面传来潘医生的呼唤,我们加快了脚步。“这是牛头,这是牛身和牛尾。”潘医生当起了导游,给我们一一指点、解说。 还别说,真是一头小牛犊,憨憨的牛头,壮壮的牛身,黄黄的牛肚,那样子,是趴伏着呢还是昂立着呢? “牛年上石牛,来沾沾牛气!”大家来了兴致,纷纷趴到牛身边,以牛为景,又唱起了歌:一条大河额,波浪宽,风吹……潘医生的快门咔咔咔不断响起,应该留下了好多好多合影了吧。 “如果可上牛背骑骑,那该多有劲!”嗨,还别说,早到的驴友原来已经骑过牛背,上到牛头了,厉害!看看他留下的照片,还真漂亮。我尝试了一番,有点困难哎。“好吧,能力不够,惟有远观。”我们在自解中释然,看看时间已经十二点,就在石牛边上找了个阴地,席地而坐,分享起水果、干粮。 又听吵吵嚷嚷的声音传来,是一群驴友从山顶方向下来了,原来他们是从蛟坑大峡谷方向上的山。“牛年上石牛,你们试试?”我们怂恿他们爬上牛背,自己继续玩纸牌游戏。 这群驴友上蹿下跳,徒手上不了,居然有人带着手锯,去锯来几根松树,往石牛身上一架,好,上去了!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赶紧收拾了东西,趁他们尽兴后,也顺杆子往上爬,上到了牛背!脚踩石牛,身居牛背,手攀牛头,我们几位有江山尽览、风光尽占的豪情和自得。<br><br> 盘桓多时,依依不舍下了牛身,继续我们的旅行。 “前面就是我们上次到过的石阵了。”潘医生在远处呼唤,看看真是。从下往上看,那又是不一样的石阵了。 <p class="ql-block"> 他们三五一堆,荒草掩映,裸露在艳艳阳光下,有的酷似江郎山三片石,有的绝俏仙都石笋,还有的就是叠箱岩,处处都可以留恋,哪里都值得徘徊。</p> 在耸立的石阵高处,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迎风招展,风卷红旗,咧咧有声,有点意思哎。 石阵底下,一株古木根须尽裸,却苍劲有力,生机盎然,真一颗好树! 山风劲吹,热汗尽散,白云蓝天,触手可及。“西藏的天也就是这样呢,今天好像就是到了云南西藏了。”有人去过西藏,大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吧。 抬头看看,石牛山山顶还在远远的高天上!看看时间,已是下午两点来钟了。“上不上山顶?”我们试探着问问,相信女眷们应该没有这个冲动了吧。果然,大家异口同声说,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好,返程! 下山的路,考虑到大家的体力问题,潘医生带我们走的是盘山机耕路。真是暖男一枚。 隔着我们行走的机耕路,对面山脊线上还是一簇簇、一层层、一堆堆的石阵哪。大家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下了石牛山,看看时间,差不多下午四点钟了。 好你个石牛山,留点遗憾、留点念想,下次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