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台儿庄

夏教练

<p class="ql-block">车马劳顿一个多钟头,始临城下。遥见城墙绵延,城楼耸立。步过护城河上的石桥,城门已尽收眼底。两块镌刻着“天下第一庄”和“中华古水城”的金匾熠熠生辉。青灰色的城墙中央嵌刻着一块“台儿庄”石匾。肃穆大气,飒飒凛人。</p> <p class="ql-block">穿过城门,是一派清新典雅。青树翠蔓掩映着斗拱飞檐。木楼鳞次栉比,古色古香。青石板四通八达,载着游人纷纷。交谈赶路声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京杭运河流经台儿庄,故城内有流水潺潺。水是台儿庄古城的灵气和韵致。据考证,古台儿庄四周天然水道纵横交错,地势低洼。每逢汛期,诸水汇集,一片汪洋,人们便筑台避水而居,城内至今尚有“凤凰台”、“朱台”、“金台”旧址。久之,这地方便被称为台儿庄了。古台儿庄是京杭运河上重要的漕运码头,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如果想看明清风貌完好的古运河,只有到台儿庄。因为京杭大运河在枣庄以北完全断航,大部分遗存已经基本消失,甚至河道也找不到了;枣庄以南的沿运城市都进行了现代化城市改造,已经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曾经风貌。</p> <p class="ql-block">自东门沿主街西行,过桥。桥旁有杨柳依依,参差披拂。微风习习,夹雾气沆砀,清凉阵阵。偶有撑船女挐一小舟驶过,掠得水波荡漾。&nbsp;</p><p class="ql-block">至台儿庄中部,画风陡变。奢靡华丽的上海风使人眼前一亮。民国客栈、上海女人、中国邮局等招牌极具特色。城内建有晋派、徽派、闽南等八种建筑风格的商铺、民居、书院,荟萃了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世界主要五大宗教,以及文昌阁、关帝庙、泰山娘娘庙、妈祖庙等中国主要民间信仰的七十二座庙宇。站在高处瞭望,你就会看到,运河水溶溶,流入护城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乎几千万落”。</p> <p class="ql-block">其对面是泰和码头。码头东侧,则分布着各色现代酒吧。华灯初上的时刻,水街深巷的酒吧里传出阵阵流行的歌谣,咖啡屋正氤氲着爱情浪漫的气息,升腾的茗香消弭着奔波的劳顿。古城慢慢在嘈杂中宁静下来,少了些柳琴戏的凄切缠绵,少了些运河大鼓的铿锵沧桑,甚至少了些鲁南皮影戏的古朴和瑰丽。 运河在轻柔的薄雾中铺满了流彩和霓虹,一样纷至沓来的脚步击碎了碧波荡漾中的桨声灯影,现代的喧嚣似乎在光影中重温着古城曾逝去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一座城,三段历史,风格迥异,各有风情。台儿庄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1938年,日军侵华,台儿庄内战斗不息。一支由17名青年组成的敢死队为国军在日军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促成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千年古城轰然倒地,化为废墟。但又在七十年后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拔地而起,孕育新的文化,重新接受风雨洗礼。重建的台儿庄古城就是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一个二战纪念城市(世界遗产组织认为世界上只有四个城市具有重建资格:波兰的华沙、意大利的庞贝,中国的丽江、台儿庄)。</p> <p class="ql-block">自西门沿主街东行至广场,四周围绕着各色店铺,雕梁画栋,勾心斗角,形似围屋。广场中央有一龙舟破浪。旁有一石碑刻着“大河行舟”,意保出行平安。</p> <p class="ql-block">乘上一只游船。渔女撑着船,唱着婉转的水乡小调,沿河道行,看两岸亭台楼阁,玉砌雕阑。船过桥洞,一阵恍然。千年前,这片水面上也应有画舫龙舟,舫内歌舞升平,高朋满座。 一道道浓墨重彩,绘成了这个千姿百态的台儿庄。</p> <p class="ql-block">远处,五彩霓虹点缀的廊桥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凌驾运河两岸,桥下乌篷船的桨橹声已渐渐随夜色走远。伫立在临河的古码头驳岸前,纤夫们低沉有力的船号子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带着台儿庄不屈的性格和壮阔的情怀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前、向前!</p> <p class="ql-block">观其景,晓其史,方能共情一场,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