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问世间情为何物,竟叫人生死相许<br>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h1><h1> 秦刚<br> 德国著名诗人作家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一个刚步入社会,涉世未深的青年维特的爱情悲剧,反映十八世纪欧洲反对建专制,反对贵族制度和教会专横,提倡“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时代潮流,歌颂了青年人炽烈而忠贞不渝的爱情,揭示出维特爱情悲剧的产生的社会原因和自身的性格缺陷。给人们的爱情和婚姻以深刻的启示。<br></h1> <h1> 《少年维特之烦恼》以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形式,让主人公维特面对面地向读者叙述自己的爱情故事。维特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愁善感。初春的一天,他高高兴兴地告别家人和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为的是逃避由于自己多情而欠下的,一笔永远也无法偿还的感情债,摆脱心中的一切烦恼。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生活情调和自然景色无不感到浓厚的兴趣。在他的眼里,山村的一切天堂般的美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使他感觉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绿蒂是一个天真、美丽且又勤劳、善良的少女。在她母亲过世后担负起慈母的职责,照顾幼小的弟妹。维特眼里的绿蒂是个具有女性理想传统美德的姑娘,她的一言一行都令他倾倒。尽管知道绿蒂已经定了婚,但维特还是想方设法与她交往,追求欢乐与幸福。他一天见不到绿蒂就失魂落魄。</h1> <h1> 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旅行回来以后。维特立刻感到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恋爱的甜蜜顿时变成了痛苦,欢乐顿时变成了烦恼。阿尔伯特见多识广,才华横溢,精明能干而且很有理智,对维特也以礼相待,一片至诚。更主要的是绿蒂忠于自己的未婚夫,不能再把爱情献给维特。维特深感自己与阿尔伯特相比处于下风,既无勇气与自己的情敌竞争,又不甘心自己心爱的人被情敌占有。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态,他想与阿尔伯特辩个孰是孰非的问题。维特认为:在神圣感情支配下的行为,包括罪过与自杀,都值得人们同情与理解;阿尔伯特则认为;感情狂热会使人失去理智,变成醉汉和疯子,最终只能是自我毁灭。维特为了摆脱绿蒂未婚夫给他造成的痛苦与烦恼,听从朋友的劝告,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告别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维特在离山村遥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工作—在公使馆当秘书。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在同事中他也寻觅不到志同道合者,这一切也使他产生许多烦恼。正当他感到百无聊赖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的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了一丝安慰。更是他感到高兴的是,他在一次散步时认识了一位在迂腐环境中仍不失其自然天性的可爱 姑娘封B小姐。他们摆谈得十分投机,维特爱上了她,尽管她有个不讨人喜欢的姑妈。封B小姐在维特心中的地位酷似绿蒂,因此充当了绿蒂的化身。就在这时,维特得知;绿蒂与阿尔伯特已经完婚,他一直渴望的爱情成了泡影,但他在绝望中仍然思念着绿蒂。</h1> <h1> 一天,维特在 C伯爵府上吃饭,饭后一批令维特讨厌的男女贵族要聚会,维特原想离开,可是B小姐的出现使维特不由自主地留了下来。他想与B小姐攀谈,而B小姐却显得颇为尴尬,他一气之下想要离去,却又迈不开步子。结果受到无聊贵族们的轻侮,最后被C伯爵体面地请了出去。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这对自尊心极强的维特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维特深感公使馆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于是决心离开黑暗、腐败、虚伪的官场。此后,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侯爵的猎庄,这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维特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心中的烦恼无法消除。维特一直怀念着绿蒂,,于是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为了阿尔伯特的妻子。昔日向自己谈起深爱自家女主人的那个青年长工,如今由于失恋,成了杀人犯。维特竭尽全力想拯救那个年青人,倾注其全部感情为其辩护,结果于事无补。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维特自身在工作上、社会上、爱情上处处碰壁以后,深感自己已到穷途末路,痛苦和烦恼到极点的他,任凭感情驱使朝着自己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圣诞节的前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光芒。他对绿蒂朗诵了奥希恩的悲歌,同时紧紧地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认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绿蒂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痛苦与烦恼。</h1> <h1>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尘世间青春期的红男绿女都都可能遇到的烦恼,只是如何对待和化解烦恼,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仅仅是男女情爱的问题,不值得长叹短吟,大书特书。歌德笔下维特的烦恼,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们追求个性解放、感情自由,追求人全面自由发展所要需要扫除的障碍,也是当时反封建、反贵族专制,反教会专横的时代需要。所以维特的爱情悲剧,激起社会强烈的共鸣。维特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的精神,成为千古咏流传的经典故事。</h1> <h1> 维特在日记中写到“我只是对以往常见的现象有了最生动的体会:就是某些稍微有地位的人,对平民百姓总是采取冷冰冰的疏远态度,仿佛一接近他们就会失去什么似的;至于一些举止轻浮,漫不经心之徒,却故意装出纡尊降贵的神气,骨子里却想叫穷百姓更好地尝尝他们傲慢的滋味。我清楚地知道,世人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但是我总觉得那些自以为是为了保持尊严必须和所谓下等人疏远,那他就跟一个因为失败而躲避敌人的懦夫一样可耻的人”小说在这里直接把矛头对准封建贵族专制社会的不平等,说出了社会底层群众的心里话。</h1> <h1> 小说的主人公维特多才多艺,情感丰富,愤世嫉俗,有一颗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心。他热爱自然,对乡村中自然美的东西体会最深刻,在瓦尔海姆村口溪流边看到的乡村小店和菩提树下两个孩子自然流露的神态使他着迷“这个发现增强了我今后皈依自然的决心,今后一切都要听从大自然的安排。,只有大自然才是瑰丽多彩,无穷丰富,永不枯竭的,只有大自然才能造就伟大的卓越的艺术家。”看到大自然的美,维特从内心涌出对当时社会的所谓清规戒律和要求人们墨守成规的反感“有的人或许更多地赞成规章法令,主张墨守成规博取中产阶级社会的赞赏。信奉这种主张的人是永远不会做出卑鄙下流的事来的,正像循规蹈矩,奉公守法的人永远不会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无赖和讨厌的邻居一样;但是另一方面,所有的规章戒律,不管怎么说,统统破坏了自然界真正的表现和真正的感情!”带着这种离经叛道的念头,少年维特对已为人妇的绿蒂穷追不舍,期间理智也曾使他面对现实,采取逃避的方法来来解除自己的烦恼,而且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有了转移替代绿蒂的情感对象封B小姐。可在公使馆遇到官僚气十足的上司对其工作上的吹毛求疵和C伯爵府晚会上社会名流对他歧视和嘲笑,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和人性的冷漠而愤然离开。</h1> <h1> 维特在日记里愤然写到“那讨厌的社会地位是最最惹我恼火的。虽然我也像任何人一样,知道等级差别的重要性,它也给了我许多好处,但它却成了我的绊脚石,妨碍我享受人世间瞬间的幸福和一星半点的快乐。”当他应侯爵的邀请客居乡间时,虽然侯爵对他很好,可由于性格和思想上的差异,使维特感到不自在,始终无法消除烦恼,他只好再次离开侯爵,回到原来山村,正是这样与其个性格格不入的社会环境,使维特一步步走绝望,而在乡间遇到绿蒂父亲过去的秘书,因失恋而成为疯子和一个青年长工爱上了寡居的雇主而杀人,维特推己及人出面为青年长工辩护失败,这两件事的强烈刺激下,小说的主人公维特的烦恼越来越难以控制,终于走上了自杀来解脱烦恼的不归路。</h1> <h1> 我们说维特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他自己的性格悲剧。因为他对绿蒂穷追不舍的爱情,对他个人而言是一种炽烈纯真的真情实感的表露,而从社会规则来讲,就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很难调和的。其实古往今来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习性和兴趣爱好与所处环境的社会规则规范;单个社会成员与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是必然的,也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根本不可化解的。而矛盾和冲突是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重要素材,这也是少年维特的烦恼成为百年经典,引起后世关注和争论不休的原因。著名剧作家兼文艺评论家莱辛就指出“这部小说必须要有个简短而冷静的结尾……换一个有类似天性的青年,也许不至出此下策。作者不该让人自杀,违背天性活动的情绪,连一个小姑娘也几乎不会原谅”俄国杰出的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赞同莱辛的观点,他说:“把主人公病态的幼稚理想化,对青年人会产生有害的影响”。</h1> <h1> 小说中绿蒂的丈夫阿尔伯特是一个见多识广,精明能干,处事理智的青年。对于维特追求绿蒂的行为,他显得理智而冷静,跟维特以朋友相处,以礼相待,一片至诚。在小说中维特认为:“在神圣感情支配下的行为,包括罪过与自杀,都值得人们同情和理解”而阿尔伯特则认为“感情的狂热会使人失去理智,变成醉汉和疯子,最终只能是自我毁灭”他的大度和至诚和绿蒂忠于忠于自己丈夫的态度,反而给维特造成了痛苦和烦恼,在朋友劝告下,维特才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告别给他带来欢乐幸福的小山村,到遥远的地方工作,以期摆脱烦恼。当维特为情所困,再次来到村里,他只是告诫绿蒂尽量避开,少和维特接触,没有表示嫉妒和不安。当维特离开时,以路途安全为由向他借手枪时,他也慨然应允。他的这种冷静和大度一方面是他对自己妻子的信任和对自己爱情所处地位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读者对他产生一种处事圆滑,甚至是阴险狡诈的联想,因为毕竟维特是使用他的手枪自杀的啊!</h1> <h1> 绿蒂面对维特的一片痴情,能够忠于自己的丈夫,悬崖勒马,理智地与维特分手。之后尽量不与维特单独见面。当维特始终摆脱不了烦恼,最后来向她述说烦恼时,她于心不忍,甚至有些动摇,说明她在内心深处还是爱着维特的。她想给维特推荐一个般配的女友,但又觉得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没有人能与他相配“这么想来想去之后,他模糊而又深深地感到,她的心中隐藏着一个秘密的愿望,虽然她不肯向自己坦白,这就是把维特留给自己,不能保留他,也不许可保留他,她自己却又经常,这样反驳自己。她那美好的、纯洁的、通常是易于排遣的,十分轻松的心情受到阴郁的重压,阻断了她幸福的期望。她内心抑郁,眼睛也让乌云给蒙住了。”</h1> <h1> 维特给她朗诵奥希恩的悲歌时,她竟然让他紧紧地拥抱了她。维特离开时,说自己不会再见到她了,绿蒂说“维特,你能够再见到的,你一定能够和我们重新相见,但是你要克制自己呀。唉,你为什么生就这付急躁的脾气,干什么都感情用事,提得起,放得下,我求求你……你要克制自己呀!凭你的心灵,凭你的知识、凭你的才能,难道不会给你带来快乐、做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把你伤心的爱情从我这个人身上移开吧,她除了怜悯你,别的什么都不能做呀……天下这么大难道没有一个姑娘中你的意、耐着性子去找寻吧。我敢向你发誓,你会找到她的;我已经担心好久了,怕你一阵子陷在这个小圈子里不能自拔。为了你。为了我们,克制自己吧!出门去旅行一次,散散心,十分重要!去寻找你真正的另一半,然后回来,我们做一对高尚 的普通朋友。”当维特向阿尔伯特借手枪时,她内心是担忧甚至是恐惧的,但她怕引起阿尔伯特的疑心而没有阻止,按丈夫的吩咐把枪递给了维特。应该是对维特之死,她是预感到了而无法阻止。这一切都为小说增添了的悲剧效果。</h1> <h1> 小说对乡村风景的描写,是风情画卷似的,徐徐展开,层次感强,引人注目,而以信件和日记形式述说丰富的个人情感,是炽烈和细腻的,感人至深。人物之间的对话是简洁明快的。一个情节简单的为爱殉情的故事,让作者写得荡气回肠,凄婉动人。小中见大,个人的爱情悲剧,融进反封建,反贵族专制,反教会专横的时代潮流中,凸显出积极的社会意义。</h1> <h1> 德国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1749—1832年)出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虽是法学博士,知识渊博,但仍然遭到占统治地位的贵族蔑视与排斥;母亲是家境贫寒的市长的女儿。因此歌德在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封建等级制度和腐败的贵族社会的厌恶情绪。歌德先后在莱比锡和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法律,兼学科学与艺术,获得博士学位。青年时期的歌德是“狂飙激进运动”的骑手。曾应邀担任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想借此机会一显才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结果碰壁。此后他潜心于文学创作。最终成为德国历史上的一代文豪,给德国和人类留下一笔丰富多彩,光辉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与席勒合作,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古典文学的基础。</h1> <h1> 歌德重要的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剧本《葛兹.冯.贝利新根》《哀格蒙特》和《伊利革涅亚在陶里斯岛》小说《亲合力》、《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晚年有自传《诗与真》诗剧《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后,由于批判了腐朽社会、愤世嫉俗、安排维特自杀,激发了反抗情绪,重重触痛了封建统治者和反动教会的神经。他们极尽恶毒攻击、肆意诋毁只能事,对小说极其作者进行谩骂和围剿。有的说小说“亵渎神明,危害基督教,败坏优良的社会道德风气”有的抓住少数青年模仿维特自杀之事,借题发挥大骂作品是“一部极不道德的该受天谴的书”斥责歌德不该写这样一部引诱青年人自杀的坏书。当时德国的某些邦国宣布《少年维特之烦恼》为禁书。焚烧已经出版的书。</h1> <h1> 我们今天阅读这部小说,可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的文艺思潮和社会状况。学习借鉴歌德把诗歌般的语言融进小说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少年维特的烦恼,可以从青春期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去理解和品鉴,但绝不可仿效他对爱情疯狂追求和以死殉情,解脱烦恼的行为。因为在一个人一生中,爱情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伤逝》中说得好“人只有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人生在世不仅有爱情,而且还有诗和远方,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的私情和私利而放弃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人类的生存发展还有什么意义,社会也将不成其为社会了。<br> (2021年2月25日秦刚写于蓉城斋)<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