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随笔</p><p class="ql-block"> 清晨五点醒来,窗处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老话说春雨贵如油,那是在北方吧。在江南,雨水起个头可能就下个没完。</p><p class="ql-block"> 打开微信闲看杂文,里面二篇文章,觉得好极了。</p><p class="ql-block"> 一篇江阴高中蒋校长的开学第一课讲话,文采与内容俱佳,尤以哲思引人称赞。蒋校长的三个困惑,可能也是每个一校之长的困顿之处,封闭的校园如何与开放的时代联系;过去的知识如何培养未来的人才;应试教育的分数焦虑与时代创新的能力焦虑的协调。现时校长难做,压力之大,真是不易。工作辛苦还在其次,来自教育体制机制和社会需求内外的钳制,对教育现状的种种无奈,让校长们时常内心疲惫。很欣赏他的两句话:你和时代的距离并不是一座校门的距离,可能是人文底蕴的距离;你和时代的距离并不是一堵围墙的距离,可能是科学精神的距离。蒋校长对师生的寄语概括为二个字:呼应。做与时代呼应的人,须有人文底蕴,有善良与悲悯之心;须有科学精神,有求知与探索之魂。</p><p class="ql-block"> 另一篇是教研室张洁老师的教育随笔“拉屎的教育”。看到这个题目,我登时皱了下眉头,太不雅了吧?看完全文,却觉得题目虽不雅,所讲内容十分有理。张老师写得极好,大概以录之。</p><p class="ql-block"> 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其弟子汪达之在创办淮安新安小学时编写了一套相应的教育计划大纲,其中最富特色的便是“生活”部分。其中“个人生活”共有29项,具体内容为:</p><p class="ql-block">一、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p><p class="ql-block">二、每天整洁一次。</p><p class="ql-block">三、每天写日记一篇。</p><p class="ql-block">四、每天喝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p><p class="ql-block">五、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p><p class="ql-block">六、每天看本埠和外埠报各一份。</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认为以上要求学生每天所做的事当中,居然没有提到要做多少题目,默写多少单字,背诵多少课文,而对学生的“拉屎”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让人忍俊不禁之后,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我也以为,这清单让人不禁莞尔,大便亦有规定,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除了每天要做的事外,还提出了每年要做的事:</p><p class="ql-block">七、每年种痘一次。</p><p class="ql-block">八、每年洗澡八十次到一百次。</p><p class="ql-block">九、每年和国内外小朋友通信十二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生活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不可谓不细。由此我想到幼儿园的生活教育,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落不到实处。其实,就是少了一点一滴的具体要求。生活是平常的,细微的,生活教育不也应该体现在吃喝拉撒睡的要求之中吗?倘若学校也列出生活教育的细目,则真是生活教育在生活中践行了。</p><p class="ql-block"> 除了上面这些内容外,其计划大纲的其他内容又是如何呢?下面再来看一下其中的部分项目:</p><p class="ql-block">十五、要认识环境中最易见的动、植物各十种以上,并且要观察各一种以上的生长过程及对人类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十六、要认识每晚容易看见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以上,并能懂得风、云、雨、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和人生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十七、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十九、会唱十二首新歌。</p><p class="ql-block">二十、会弄一种乐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二十三、会制科学玩具及动、植、矿物标本各十种以上。</p><p class="ql-block">二十四、会开留声机、电影机和无线电收音机。</p><p class="ql-block">二十五、会摄影和冲洗晒印照片。</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二十七、会运用十种以上的普通药品。</p><p class="ql-block">二十八、要认识社会生活,并择一种构成社会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种田者、瓦匠、木匠、铁匠……的生活,详细观察,并加以记载,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p><p class="ql-block">二十九、要学会游泳和撑船。</p><p class="ql-block"> 细细读来,每一条都有可借鉴之处。除了细和实二字,折射出的能力要求都富含其中。</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团体生活”部分,也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内容,如:“每日轮流做主席和记录”、“每日轮流烧饭和抬水”、“每年长途旅行一次”、“养鸡五对、狗两只”、“捕灭蚊虫、并懂得蚊虫何以为人类大敌”、“征集社会的批评”等等。</p><p class="ql-block"> 看了这些八十多年前的教育目标、要求、内容和方法,不禁让人感慨: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进了这样的一所学校,经过六年的教育熏陶,将会发生一番怎样的变化?再对照一下如今教育行政官员们常常标榜的“素质教育”,这里面的差距不说都明白。</p><p class="ql-block"> 看到好文,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似有拾得珠贝之满足感。蒋志远校长、张洁老师皆为同事,钦佩他们的才学与思想。他们思考着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应该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深层上看,教育人都有一种教育情怀与憧憬,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推行了多年,仍被人诟病,摆脱不了追求“分数”的传统惯性,社会对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认同,基本只有一个标准:升学率。所以,作为一个纯粹的教育工作者有时是痛苦的,我们无法认同自己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也想在有效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开辟一条新路,在矛盾中寻求创新。而现实是骨感的,你的探索和思考也必将是烦闷的、闹心的。</p><p class="ql-block"> 近日,正好在细读朱莉.M.戴维斯主编的《幼儿与环境》,书中提出了“为我们的儿童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未来”的理论观点。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明确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第7个目标倡导“开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活方式、人权和性别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非常认可书中关于儿童早期可持续性教育重要性的论述,对日本、韩国、英国、瑞典等国在儿童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教育的探索表示赞赏。其实,近年来,我国幼教领域类似的研究探索也并不落后,可是随着孩子从学前到义务教育段的角色转变,这种教育模式逐渐变为不可持续性……</p><p class="ql-block"> 小雨依旧下着,感谢两位同仁给了我清晨暇思的主题,孩子的可持续教育问题我相信一定会引起社会共识,就像雨过必会天晴!</p><p class="ql-block"> 2021、2、25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