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2月24日,蒙蒙的春雨并未阻挡老师们学习的步伐,张明珠“名师+”研修共同体迎来了寒假的第三次网络教研活动。晚上七时,研修活动在CCtalk平台准时开始,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研究。张明珠“名师+”研修共同体的老师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聆听了由陕西省名师岳怡老师、刘春艳老师所带来的精彩讲座,同时观摩了全国著名小语名师许嫣娜老师的优秀课例,扎扎实实两个小时的研修,给老师们带来了无限的思考和收获,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span></p> 名师讲座学方法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陕西省教学能手岳怡老师便为我们带来了“情理交融,智趣共生”的专题讲座。岳老师从汉字的魅力入手,告诉大家,只有教师真正地热爱汉字,了解到汉字的魅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对汉字产生兴趣,从而主动识字。除此之外,岳怡老师还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低段识字教学中的方法。首先,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列举了集中识字的四个样态:贯彻识字方法的多样性;追求识字方法的契合性;遵循识字方法的科学性;体现识字方法的灵活性。接着她集中分享了阅读教学中识字的四个主要途径:探究字理,准确识字;举一反三,掌握构字规律;以形为本,传承凸显智趣;情理交融,促进课文理解。最后岳老师还深入讲述了教学“语文园地”时的识字方法和常用途径:设计有趣的活动;建立类别意识;联结生活识字。岳老师的讲座条理清晰,实例丰富,让老师们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刘春艳老师随后也分享了字理识字的一些有效策略。刘老师首先阐述了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现状和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点面结合,形象地讲解了字理识字在低段教学的重要性,分享了字理识字的有效策略,使学生在探究中做到爱学、会学、学会。正如刘老师所说,汉字有着无限魅力,等着我们去探索,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识字教学植根于汉字文化的沃土之中。</p> 课例观摩促实践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讲座结束之后,参会老师们又一起观摩了许嫣娜老师执教《青蛙写诗》一课的教学片断。许老师极富亲和力,课堂上她对学生的针对性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亲切有爱,让研修共同体的老师们印象深刻。学生们也在这位糖果老师的带领下,轻轻松松地学到了不少知识。这节课从识字到识词,从读词到读题,再到自读整篇文章,层层递进中渗透了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中,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对比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灵活穿插,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p> 交流研讨共进步 <p class="ql-block"> 在聆听讲座和观看课例的过程中,共同体的老师们积极地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顾芳老师在聆听讲座之余感叹道:刘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了识字教学和汉字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对自己今后的低段识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李洋溢老师也表示:无论是名师讲座还是教学课例,都引发了自己在汉字教学方面的思考,未来教给孩子的不能只是一个汉字,更应该是汉字背后的字理、文化。只有真正地让孩子们对汉字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汉字的热情,这才是汉字教学的根本。刘蕊老师更是在老师们热烈的交流过程中表示:两位名师的讲座结合具体的实例,着实让人受益匪浅。跟着岳怡老师,可以学习识字教学的框架,明白要认真解读教材,解读文本,才会有目的地教学;听了刘春艳老师的讲座,拓展了从字理识字的视角,深入探索了生字的奥秘,让人耳目一新。通过许老师的具体课例,已然明确了今后低段识字教学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两个小时的研讨转瞬即逝,但研修共同体的每一位老师都收获颇丰,思考深入。小语教研路漫漫,潜心教研花自开。新学期让我们研修共同体的老师们一起携手,继续大踏步地向前,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