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学小故事

缘梦乐学堂

<p class="ql-block">  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根,国学经典是炎黄子孙的魂。每一个国学经典小故事,都会让我们醍醐灌顶,逐步尽善尽美。</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临潼小学四年级四班冯一芮。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个经典的国学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书读百遍,其意自见(xiàn)</span></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人们很佩服他,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这段故事告诉我们:</p><p class="ql-block"> 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爱因斯坦和鲁迅说过同样一句话: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有个著名的“三八理论”,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安排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并无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剩下的八小时怎么度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老师说: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名族精神,特别是那些经典的篇目能够让孩子的智慧得以提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诵当中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让孩子的性情得到开朗,培养他们的自信。国学经典诵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能够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开发,使得孩子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