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四年级语文抽测卷分析

哈哈哈哈哈

<p>  若考试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试卷上的题目就是需要我们攻下来的城池。学生题目得分了,就说明这座城就划入了我们的版图;如果没有得分,那就象征着,在这座城池面前,我们的将军败北了。攻城败北的时候时,古人都知道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怎们能允许自己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呢?</p><p> 于是在这个寒假,我对近年来四年级的语文抽测卷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p> <p>一、试卷板块分析</p><p> 2018年四年级语文抽测卷分阅读(70分)和习作(30分)两个板块,2019年分积累运用(45分)、阅读理解(25分)和习作(30分)三个板块,2020年则以阅读理解(50分)一个板块为监测方式。通过比对连续三年的四年级语文抽测卷,发现抽测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p> <p>二、题型考点分析</p><p>(一)积累与运用板块</p><p>1.词语&nbsp;</p><p>在2019年抽测卷中,通过词语拼写、读音、一词多义三种方式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45分中占50%的比重。</p> <p>2.古诗词</p><p>不仅仅考查学生识记 ,更注重运用。也就是要求学生既要会背,又要会写,更要会运用。</p> <p>3.病句修改</p><p>这是考察汉语语法的题目,里面涵盖了缺少主语、搭配不当、重复等一系列语病。另外还考查了学生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p><p><br></p> <p>4.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p><p>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展与延伸相结合</p><p>不看课外书,学生不知道故事中提到的人物;不拓展延伸,只啃教科书,学生吃不饱,课堂亦无趣</p> <p>(二)阅读理解板块</p><p>阅读理解材料来源广泛,题材多样,课内重点名段,课外名人名篇。题型多样,选择、填空、简答等等。</p><p>考点一:指代</p> <p>考点二:内容理解、概括与梳理</p><p>1.内容理解</p> <p>2.内容概括(通过寻找关键句来概括)</p> <p>3.内容梳理</p> <p>考点三:联系上下文方法的运用</p> <p>考点四:语文要素的掌握与运用</p><p>关联四年级的阅读策略—提问</p> <p>考点五:仿写或续编</p> <p>三、教学方向及重点把握内容</p><p>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p><p>识字和积累是语文的基础,平时教得扎实,学的扎实,得分率会较高,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p><p>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p><p>“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p><p>3.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p><p>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p><p>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p><p>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p>

学生

语文

抽测

考点

运用

四年级

阅读

方法

课内

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