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瓜里的年味

蓝天飞白鸽

<p class="ql-block">糖瓜里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p><p class="ql-block">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p><p class="ql-block">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p><p class="ql-block">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猪肉。</p><p class="ql-block">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p><p class="ql-block">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扭一扭。”</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这首童谣,在快过年的时候总是被想起……</p><p class="ql-block">“咣咣咣,卖dáng瓜来,卖dáng瓜来……”儿时的记忆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每年冬天遇到街上卖老式糖瓜,我都会买一包两包,解解馋,找找儿时的感觉,可是牙不给力了,时光匆匆啊!</p><p class="ql-block">糖瓜,我记忆中小时候一直叫它(dáng)瓜(我们荣成方言),或者直接就叫(dáng),小时候冬天经常听到街上“咣咣咣”的敲锣声,接着后面还跟着吆喝“卖(dáng)来,卖(dáng)来!”小孩子们都好奇,听到吆喝声就跑出来看,围着卖(dáng)人转,大人们也跟着出来多少都要买点糖瓜。现在听不到了这有特色的吆喝声了,偶尔的在市区步行街上看到大叔用老式木箱装着,箱盖翻过来上面放几包,儿时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现在一般十元一包五个或四个,每当见到就要驻足,和卖(dáng)人唠上几句,一般都会告诉这是文登脉田的(dáng)瓜,很出名的。一听是脉田村的,一种特殊的感情油然而生。脉田村离我老家不远,大概有十里八里吧,小时候吃的都是脉田村的糖瓜,于是总是要和卖糖瓜的大叔多唠几句,因为两村相距不远一些人都互相认识,然后越说越近乎,最后总要买一包两包,卖(dáng)大叔还会多给一个两个,我说你们手艺人不容易,不能多要,可不要都不行,加上一句“咱都老乡”,儿时的记忆也被打开……</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并不知道脉田的糖瓜竟然是名吃,还是省级非遗。关于糖瓜的传说还有那么多,老辈人是用它来祭灶王爷的,让灶王爷腊月二十三回天廷多说好话。据说脉田的糖瓜做法是宫廷里流传出来的,清朝时期,一原姓将军把养老地选在脉田村,他的仆人中有个从宫廷出来的,就把这古老的手艺带到了脉田,也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有幸吃上了这宫廷美味,距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被申请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古老的手艺现在会的人不多了,听说村子里只有三户还在坚持做,不免心中有些担心,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吃上这种老法做的美味了!</p><p class="ql-block">现在生活好了,各种点心,甜品很多,儿时糖瓜的记忆,年的记忆却愈发清晰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