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文化的承载——记崇文中学高一年级班主任观《黑板》有感

王啊瑞

<p class="ql-block">寒假假期,崇文中学高一年级班主任积极响应号召,在家不断提升巩固自我,其中包括观看了《黑板》这一部具有浓厚教育意义的影片,并相互发表自己的心得感悟,交流学习,促进教育意义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影片讲述的是两位老师的故事。两伊战争时期,战争摧毁了一切。手无缚鸡之力的难民教师们在无奈之下只能背着黑板四处找学生。</p> <p class="ql-block">他们背着黑板负重前行的模样,正像是耶稣背负着十字架的受难姿态。</p><p class="ql-block">这群教师们所要朝的圣,却是被影片中所有人都不屑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教师的天职是传道、受业。然而在这个连温饱都无法顾全的年代,读书识字却成了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杨晓聪老师的心得分享</p><p class="ql-block">看完这部电影后,片子中的诸多特写细节在我的视线之中来回俯冲,纪实的手法将真实的生活凸现在我的心中。但我仍然能透过硝烟,隐隐感到对他们的梦想、爱情、信仰等等渴望和坚持。一群并不伟大的小人物身上散发出了质朴、恒久的人性魅力。片名《黑板》就是解读该片的线索和关键词,天才女导演也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感情和良知的洗礼。</p><p class="ql-block">黑板,这个本来是老师用来教导孩子的工具,用来教育与启发下一代的象征在贫穷、战乱以及饥饿的迫使下,成为一片遮挡与保护的庇佑之伞,然而在残酷的现实中,还是单薄无力。细品这些在《黑板》中看到的简洁和朴素的对白,蕴涵着人性的光辉,也蕴涵着伊朗民族电影的真正魅力。也体现出全世界的教师的无私精神。</p><p class="ql-block">我们自做教师起没有经历过这样艰苦的环境,更没有经历过找学生的痛苦,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没有这么落后。因此,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更应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一份责任和贡献。</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罗祥莲老师的分享心得</p><p class="ql-block">影片【黑板】讲述了两位老师的故事。两伊战争时期,战争催毁了一切。手无缚鸡之力的难民教师们在无奈之下只能背着黑板四处找学生。</p><p class="ql-block">黑板本是知识的化身,文明的象征。但在影片中黑板被用来当作晾晒衣物的工具或者抬人用的担架,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当然,他们心中不会感觉到这种悲哀,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了,如果这些黑板可以用来躲躲炮弹,可以用来晒晒衣服,可以用来抬抬人,也就不错了,何必还需要那些看不懂的文字呢?看了这部电影,作为教师的我,在阵阵悲凉之后,我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家而庆幸,而祖国的日益富强更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保障。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必像电影中的老师那样为了生计,四处奔走,所以我要好好珍惜眼前的工作,以校为家,爱生如子,让教室的那块黑板发挥它应有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何崟老师的心得分享</p><p class="ql-block">身上背着一块黑板的一群人在无知的世界里寻找能够照亮这个世界的光芒,可在这样的世界里面用来传递知识的黑板却成了时代的遗忘品。不得不承认的是,在那个时代的伊朗,知识对于普通的生活来说确实没有什么意思,但对于现在来说,却承载着一份历史的记录,前人的心血,也改变着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对比电影里面的教师们,我们现在显得幸福很多,这种幸福感来源于学生,来源于环境,那我们为何不能比其他教师更努力,更优秀呢?</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王彪老师的心得分享</p><p class="ql-block">看完这部影片,我感到既滑稽又悲凉,感觉被导演带到了那个饱经贫穷与战乱的环境。那里的人们因为长期生活在这个闭塞的环境中,他们无法更好地与外界联系,使得教育离他们是那么的遥远,他们就更没见过黑板,因此当我看到那些黑板被用来当作晾晒衣物的工具或者抬人用的担架时,这更是一种悲哀。当然,他们心中不会感觉到这种悲哀,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了,如果这些黑板可以用来躲躲炮弹,可以用来晒晒衣服,可以用来抬抬人,也就不错了,何必还需要那些看不懂的文字呢?看了这部电影,作为教师的我,在阵阵悲凉之后,我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家而庆幸,而祖国的日益富强更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保障。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必像电影中的老师那样为了生计,四处奔走,所以我要好好珍惜眼前的工作,以校为家,爱生如子,让教室的那块黑板发挥它应有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郭运彩老师的心得分享</p><p class="ql-block">《黑板》讲述的是一群教师背着黑板在伊朗和伊拉克边界山区四处寻找学生的故事。老师们背着黑板,如同基督背负着救世的十字架,但是,一个民族的苦难不是他们的双肩能负荷的。他们试图说服无知的人们,知识将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拥有知识的老师,却改变不了自己落魄的境遇。在贫困和战乱面前,知识的救赎显得苍白无力。</p><p class="ql-block">大片的黄土、荒凉的环境、简陋的衣食,还有听不懂的语言刚开始的时候让人看着很压抑,但是继续看下去,你就会觉得心灵被深深的震撼到,某些场景会让人眼前一亮,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主线的两位老师,带着他们的黑板开始了各自的旅途。黑板,记录了他们的故事。最后,甲老师就像一个半途被遣送下车的乘客,望着“ 前妻” 背着那块写着“ 我爱你” 的黑板,渐行渐远。对这场短暂婚姻的回忆成为了他唯一的行李。</p><p class="ql-block">而乙老师最后只剩下半块黑板,但是,比任何时候都沉重。谁会想到一个孩子在这块黑板上初次写出自己名字的欣喜?谁又会想到这短暂的欣喜会瞬间化作绝笔的悲恸?一群孩子骡子般的命运,让老师心痛却无能为力。在生存面前,这时知识的救赎却又显得那么势单力薄。</p><p class="ql-block">简单的故事,简单的人物,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道具,甚至没有出现任何惊心动魄的场面,然而如果仔细品味这部电影的话,我相信每个看过的人都会被深深地震撼。战争的残酷,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荒原上的流浪者们,生存是第一要义,而影片最别具一格之处是,机智地展现了那两位教师因为有了知识也具有了知识分子独有的“ 智慧的烦恼” ――哪怕是仅仅只接受过两年的教育。影片拍摄的冷静客观,只呈现生活状态而不作刻意解释,这种不落俗套的制作方法让《黑板》具有高级的格调。</p><p class="ql-block">细品这些在《黑板》中看到的简洁和朴素的对白,蕴涵着人性的光辉,也蕴涵着伊朗民族电影的真正魅力。也体现出全世界的教师的无私精神。</p><p class="ql-block">我们自做教师起没有经历过这样艰苦的环境,更没有经历过找学生的痛苦,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没有这么落后。因此,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更应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一份责任和贡献。</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周状老师的心得分享</p><p class="ql-block">黑板这部电影仅仅85分钟的片长,却把与她年纪不相符的沧桑、绝望拍到了极致。老师们背着黑板,如同基督背负着救世的十字架,但是,一个民族的苦难不是他们的双肩能负荷的。他们试图说服无知的人们,知识将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即使是拥有知识的老师,却也改变不了自己落魄的境遇。在贫困和战乱面前,知识的救赎显得苍白无力。</p><p class="ql-block">在整部影片里,作为教师教书工具存在的黑板,其教书用途还不及在劳累时充当的担架;在危险时充当的避弹掩体;在受伤时充当的夹板。原来应是充满了“改变命运”作用的教具,成了影片里最“实用”的存在。通过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的可笑途径,还不及危难时慌慌张张叠起的石碓让人心安。等等诸多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导演就用这种纪实般,让人觉得残忍的带着些许麻木的镜头展现给我们看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遥远的虚构的真实。黑板虽未传授多少知识,但是在黑板中,却能学到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周鹏老师的分享心得</p><p class="ql-block">黑板:电影中的教学环境是十分恶劣,教育是远离他们的生活,俩名老师确在不断的坚持,一路上冒着生命危险和忍受饥饿只为了他人能够学习,作为现时代的老师,我们拥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爱学习的学生,我们应该更加把握住教育他人以及朴实自己</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李梦雪老师的心得分享</p><p class="ql-block">看完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我爱你,他一遍一遍的教他妻子念,尽显教师的和蔼和可爱之处。这样的情节让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环境和教学,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以后能够更好一点。当然,最让人心酸的莫过于战争带来的创痛,孩子在羊群中逃命,却被无情的枪决,逃难的库尔德人民在地上一步一步向前爬,眼神里有无尽的害怕和恐慌。现在能够如此环境之下学习,是我们的幸福,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样的环境,让黑板仅仅就只是黑板,用来教孩子们知识。</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魏玲洁老师的心得分享</p><p class="ql-block">黑板这部电影是以一种独特又非常客观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伊朗人民生活的本质,从而引发一些深刻的思考。电影的开头就是一群老师背着很大一块黑板,徒步在荒漠中。老师们能把知识当作商品来出售换取食物,可以用来做隐蔽,当夹板甚至是当作嫁妆。在那样混乱而又艰苦的社会背景下,更加的凸显出知识文明对于一个民族繁荣富强的重要性。从中还能看出老师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强大信念。我作为一名教师,不必像电影中的老师那样为了生计四处奔走,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工作,充分发挥教师里“黑板”的作用,用心做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夏智民老师的分享心得</p><p class="ql-block">这部影片教师成了连牧羊人都不如的职业;饥饿和危险成了接受教育最大的障碍。</p><p class="ql-block">在生存面前,这群教师们苦口婆心乞求孩子读书写字的所谓人道成了极为可笑和残暴的行为。</p><p class="ql-block">在整部影片里,作为教师教书工具存在的黑板,其教书用途还不及在劳累时充当的担架;在危险时充当的避弹掩体;在受伤时充当的夹板。</p><p class="ql-block">原来应是充满了“改变命运”作用的教具,成了影片里最“实用”的存在。</p><p class="ql-block">通过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的可笑途径,还不及危难时慌慌张张叠起的石碓让人心安。</p><p class="ql-block">而现在,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创学生美好的未来。做好老师的本职,让学生绽放希望之花!</p>

黑板

老师

教师

班主任

知识

心得

电影

影片

用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