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一)

汉石

<p> </p><p> 我的母亲姓祁名守花,生于1931年2月21日(辛未年农历正月初五)。系本村祁老爷之次女。姥爷原家住哪里?什么时候迁至尾泉我不得而知,只知道尾泉有舅舅的亲房二舅,靖远县糜滩乡陈家摆有大舅和三舅。</p><p> 母亲,兄弟姐妹四人。大姨娘、舅舅、母亲和尕姨娘。姥爷去世早,我没有见过,但他的为人我略知一二。姥爷是清朝末年人,家里生活十分艰难,就是到了民国,村里饿死、冻死、病死的人很多。姥爷是一个恩施亲朋、善待邻友的人。听母亲说,姥爷会针灸、掐捏、推拿、按摩等传统医术,时不时被人请去看病,村上的人都很敬重他。那时候,村上没有专门医生,姥爷的医术就更受村民的欢迎。解放后,舅舅被村民们推选为大队队长,而且在任三十多年,这可能都与姥爷平时的看病为人有关。</p><p> 母亲出生时家里很穷,整个社会黑暗不堪,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听姥姥说:“民国18年跌了年馑,村上能吃的树皮、草根都吃完啦!饿死的人很多,有的人家严重缺粮,连捡来的死驴板肠(肠子)都烧着吃,结果被胀死。”母亲是民国20年出生的人,民国20年的生活,比民国18年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18年还要差,可姥姥的娘家是全村的富户,人们都说姥姥的侄儿常存孝是胎里红,自从出生就没有受过穷。就常存孝家里来说,只是比其他人家好些,真正说富也谈不上,姥姥常去娘家(在本村)找一些粮食回来接济,算是养活了一家老小。</p><p> 母亲从小就跟着姥姥学会了捻线和做家务。姥姥是一个慈善安祥的老人,从不打人骂人,从不与人红脸吵架,从不对人说长道短,干活从不偷懒。干起活来耐性很好,在我们家捻线(手摇车捻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几乎从早干到晚。那时候的尾泉人,穿衣靠自己纺,织布靠自己种棉花,棉花长成后拿到家里,用手拨出棉籽,然后把柳条熨弯用麻线绳绳在柳条的两端系上,做成一个小型弹棉花的弓,把棉花“弹”散,再用线杆或捻线车捻成线,织成老布(粗布)穿。母亲有姥姥的遗传基因,从小就受到姥姥的潜移默化,养成了吃苦耐劳,与人为善,德淑贤惠,教子诲女的良好作风。八岁时就去魏家台伺候大姨娘坐月子,年轻时干起农活或家务活样样得心应手,眼疾手快,80岁仍能干农活,做家务。</p><p> (一)</p><p> 母亲是1947年与父亲结的婚,婚后生有三男七女,其中最大的两个女儿夭折,其他儿女个个深受母亲的教诲和影响,吃苦敬业,事业有成。</p><p> 长子可汉,生于1953年9月26日,1973年去武威师范学校读书,1975年7月参加工作,在景泰县寺滩公社任团委书记。1979年调到景泰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任书记员。1985年调白银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任副科级助理检察员,正科级检察员,副县级检察员,白银市检察院驻白银监狱西区检察室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2014年退休。1978年与高振翠结婚,生一男二女,儿子未,长女璇,次女书。</p><p> 次子可明,生于1956年10月初二,1981年7月在甘肃省农业勘测设计院参加工作,1984年10月任资源室副主任,1990年任综合室主任。1995年5月调甘肃省土地管理局工作,2000年至今在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工作,历任规划处副调研员,规划处副处长,整理中心主任,地籍管理处处长,调控与科技处处长等职。1983年与周继莉结婚, 生有一子,爷爷起名甲宝。</p><p> 三子可瑞,生育1971年10月初四,高中文化,主要从事驾驶农用车搞运输,1999年前往景泰县城居住,多从事经商和驾驶小汽车搞运营。1990年与刘在秀结婚,生有二男,长子伦宇,次子伦庆。</p><p> 长女可梅、次女可芳、三女红翠、四女红兰、五女桂英。兄弟姐妹八人都已成家,各有所成。</p><p> 母亲16岁到我们家,那时候大妈(大婶)主持家庭日常生活事宜,就将厨房做饭一事一分为三,大妈、二妈(二婶)和母亲每人一个月,轮到谁谁做,来人客去都要招待好。比如说到母亲的“锅上”,大妈二妈的亲戚娘家人来了,做饭炒菜的事就是母亲的啦!因为没有轮到做饭的婶婶们,还有其他事要做。所以,到谁的“锅上”执事谁就全权负责,不得耽误。这好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这样,母亲们毫无怨言地执行。</p><p> 四妈(四婶)、五妈(五婶)进家后,就按妯娌五个,一分为五。除了做饭还要下地干活。没有在厨房当值的婶娘们还要磨面、干农活。那时候的农活都是给自己家干的,凡是下地干活的婶婶们都是你争我抢,从不落后。在父辈和婶娘们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家有了骆驼,羊只,骡子,驴等多种牲畜。家里有了可观的收入,就买地买农具。父亲在世时常跟我们说,下滩里有我们家的地,银畔里有我们家的地,九溜子有我们家的地,二十亩(地名)有我们家的地,涝坝湾湾有我们家的地,李家梁上有我们家的地, 水旱山砂地共160多亩,羊270多只,骆驼14峰,骡子、驴共5头,木轮车一辆,还有当时最先进的拧棉花机一台。这些成绩的取得,有父辈的功劳,也有母亲和婶婶们的苦劳。一个家庭要富裕、要发展,就要有一个和谐、团结、和睦共处的家庭环境。父辈们做到了,母亲妯娌间的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互相友爱的家庭氛围,造就了一个新中国式的、发展较快的、入社财产较多的,给国家、集体贡献较大的新型农民家庭。</p><p> 1963年,在奶奶的主持下,父辈们一分三家。大爹和父亲各分一家,二大、四爹、五爹分一家。那时候,是中国社会最为动荡、最为贫穷的时代,我们家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从老院子搬到枣树沟沟,仍然住的是草坯房,吃的是野菜粮,穿的是粗布衣,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母亲养育着我们兄弟姐妹八人,每日三餐,缝缝补补,为把我们“拉扯”成人,起早贪黑,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母亲总是闲不住。无奈间,母亲带我和可明经常去山里扫草籽,其实不是扫,是㪗。母亲说,“扫下的草籽土疙瘩多、小砂粒多,捡不净,做成的饭碜的也不能吃。”就将它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用“地绷子” 织成的一个棉线门帘铺在地上,然后用镰刀把成熟的“三角子籽”(一种草本植物、籽带三角刺)割来,在铺好的门帘上“㪗”,然后装进口袋里拿回家,再捡净枝杆和叶子,用锅炒熟,放到石磨上磨成面,多道工序后才可以食用。这道食品就叫“草籽炒面”,对“草籽炒面”,吃过的人都知道,腥味很大,人还未吃,一股腥味扑鼻而来,确实不好受,但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又是我们的救命食品,为了填饱肚子,还是吃了。由于母亲带我们去扫的草籽质好量多,再加上救济粮——红薯片的搭配,勉强解决了一家人一段时间的吃饭问题。由此可见,母亲的坚强刚毅,吃苦耐劳成就了她平凡中的伟大。这种伟大是大爱中的伟大,是慈爱善良中的伟大。因此,我们要学习她这种伟大的精神,感恩她这种伟大的母爱情怀。(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