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附中分校区初二七班:想想<br> 低下头颅,是为了给奔越助力。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br> ——题记 阴差阳错,我进入了游泳专业队。曾经多么喜欢在水中扑腾的我,因为高强度的训练,极度厌恶那种在水中力不从心的感觉。 “41秒5,太慢了!”教练站在跳水台旁,掐着表不满意地摇摇头。“再来!”我缓慢地爬上岸,气喘吁吁地重返跳水台。刺眼的灯光在头顶乱晃,酸痛感席卷了我的全身,我的头,我的四肢甚至牙龈都在发生共振。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的尝试,我试着进入40秒内。但因为年龄小的原因,我的力量和耐力都不及高中的队友,只能在下课后加强训练强度。望着泛着波光的水面,我感觉有些恍惚。 进入专业队以来,我一路过五关斩六将,50米自由泳的速度先是超越了最初50秒,逐渐闯进45秒以内,可如何努力都突破不了40秒的瓶颈,这让我不断陷入了自我怀疑中。<br> 短短的五十米泳池,我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精打细算,不做多余减速的动作,还要顾及波水频率,蹬水力度,划水深度等。尽管教练一遍遍强调如何发挥到自身极致,我却总是找不到感觉。<br> 站在跳台上,望着并不深的泳池,我开始畏惧,想要呐喊,想要放弃。“3,2,1…走!”教练突然吹哨把我的思想拉回现实,我只好向前奋力一跃,拼命划水。或许是因为心不在焉,到一边时没有触墙,还蹬滑了,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以及其狼狈的姿势,我冲回岸边。“43秒7…”教练的声音,无情地宣判这个结果。我垂下头,不语。 往后的几个星期,我比以往更加努力训练,也加强了体能练习。那个假期,我泡在训练房里,一个器材练习无数遍。“我要冲进40秒!”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委屈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br> 随之而来的,还有省运会的消息。<br> 又是几个星期过去了,省运会如期而至,我却始终没有跨进40秒的大门。“算了,就最后拼一把吧”我这样想着,努力让内心平复下来。<br> “423号到425号集合!”裁判吹响集合的哨子。<br> 该我上场了。这是最后一战。<br> 我低下头,做好跳水准备。裁判一声令下,我使劲全力向前蹬去,在空中划过了一道完美的弧度。入水,划手,蹬腿,我的心似乎和我的身体一样要飞起来。<br> 眼看着岸边那般接近又似乎遥不可及,我一次次把涌上心头的放弃念头打落悬崖。距离终点还有接近七八米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人群中忽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像是有谁到达终点了。这掌声像利剑一样冲破我的耳膜,刺透我的神经。我一咬牙,加快速度向前冲去。 抓住岸边,我不断大口喘气,勉强直起身子,断断续续地问岸上的裁判我游了多少。“小姑娘,38秒3,不错!”我释然地笑笑,虽是第二名,但我打破了自己的极限,那道成熟的身影被体育馆外透进的残阳映得血红…… 刚进入专业队的那种被命运一拳打中的感觉,经过一个假期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br> 致敬那些奋斗的时光,是它让我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