疁城轶事(五)。

思晓雲

<p class="ql-block">嘉定位于长江三角州的江南水乡,二十世纪初,城内河道纵横交错,支流密佈,在地图上看,境内的二条主要河流:练祁河和横沥河相交穿过城内,与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将城镇均分为四个区域。练祁河又称练祁塘、练川,自县境西南顾浦容纳了吴淞江的水,贯穿吴塘、经过盐铁河进入西门水关。横沥河来自上海地界的吴淞江汇合了上槎浦、蕴草浜之水,经过南水关、汇龙潭,在城中德富桥(俗称石灰桥)下的法华塔倒影中与自西而来的练祁河交叉汇合,之后又分道扬镳,练祁河继续向东汇合界泾,北向浏河流向长江,横沥河则向北汇合娄塘河流向浏河。</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嘉定城内除了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以及四条下塘街的住房建筑和部分散落在周边的民居以外,城内将近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农田和村宅,走近村庄河塘边的小路,眺望远处河流纵横交错,小桥流水,曲径弯繞,河边孤立的打水牛车棚以及竹林深处隐约可见的小屋(嘉定人将村庄称宅)。江南水乡,河道弯曲相通,劳动、生活全靠船只的来往,所以架在河道上的小桥也随处可见。练祁河从西水关流入城内,经过西城区,在西门大街上的赵公桥(俗称铁板桥)与北向的西清镜塘汇合;之后又在宫保桥天主堂西的何家浜桥向南,与何家浜和新渠相汇。在东城区,练祁河与集仙宫的玉带河相连接。住在嘉定六、七十岁的人应该还记得,西大街老派出所旁边的小河和铁板桥桥面,小河(现在的梅园路面)向北与西清镜塘汇合。西清镜塘从西城河进来,穿过顾典弄后(西大街向东约200米)的小桥,经过供电公司对面的清河路南侧,之后穿过原纸盒厂弄堂后面的天香桥(在原党校斜对面)再穿过原清河路上的公路小桥(体育场西南)与环绕体育场后面的吕墅泾汇合,再穿过城中路(以前孩儿巷至体育场有座青龙桥俗称落魂桥)沿叶池北流向东面的清河桥(察院弄、看守所西边)再穿过北大街上的拱星桥(俗称东清河桥)流入横沥河。西下塘街上的何家浜桥至今还在,以前这条河沿着原县委围墙向南,中间有两座小桥,穿过了西塔城路到现在的”上大”校区(以前的何家宅、尤家宅、陈家宅等)。东清镜塘则与集仙宫(练祁河南金沙路东的小区)的玉带河相连接。</p> <p class="ql-block">横沥河进入南水关后,穿过佑文桥先与汇龙潭中的东、西杨树浜交汇(东杨树浜现在汇龙潭公园内,西杨树浜已填没),(西杨树浜当年穿过南街上的永康桥与新渠相汇,直通何家浜,即现在的”上海大学”校区),之后与新渠(南大街向西,已填没)汇合;这样,横沥河的南、北两端与其他三条河流围繞在应奎山四周,汇龙潭就形成了五龙戏珠的格局。之后,横沥河北上与向东的北杨树浜汇合至关廟、盆山阁一带,又分二路与东环城河连接(环城河上现尚有水闸) ,过了永宁桥(又称圆通寺山门桥,现尚在清河路秋霞楼旁的石桥)橫沥河与北大街上老清河桥向西的西清镜塘相汇(经过看守所一路向西,过老体育场、到清河路向南的梅园路,与西练祁河汇合),之后横沥河与中医院边的东清镜塘交汇,经过秋霞圃后的边墙,轉折北向,在李园一村与北环城河相连接。之后,横沥河又在北大街王家桥与西北区的吕墅泾交汇(吕墅泾的老河道,在现温宿路南的人行道,直至体育馆的小桥向北,在梅园新村几棵老银杏树偏西方向进入西北城河)。随着城市的变迁,曾经的许多老河道已经湮没于道路与建筑之中。这些解放初期的回忆,还是找了几个比我年长的老友,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商榷后拼凑起来的,如果现在再不写出来,往后可能就没有人知道了。(河流走向和弄堂小路下次再详叙吧)</p> <p class="ql-block">有关汇龙潭的传说,早已是耳熟能详;传说在汇龙潭底下曾经有三口井直通东海,东海龙王麾下有5条小龙,腻烦了龙宫中的寂寞,总想着到人间去浏览一番,当他们打听到汇龙潭底下有三口井通往人间时,当晚他们就从汇龙潭的井口,偷偷来到了人间,直玩的不亦乐乎。但他们忘记了必须在天亮以前回到龙宫,否则被巡天天神发现后汇报玉帝,违反天条,将被永远贬入人间。但是他们难得出来一次,贪玩之下走了神,已将时间的流逝丢在脑后,直到一唱雄鸡天下白,才发现闯下了大祸。玉帝得知消息后命天神堵住了三口井,5条小龙被永远留在了人间,他们商量着既然回不去了,不如索性化作河流造福人间吧,随身玩耍的宝珠化作了应奎山,五条小龙化作了应奎山周边的五条河流,汇龙潭形成了五龙戏珠的格局。记得小时候亲妈就经常对我讲:“不要到学潭头去汰冷水浴,那里不干净,常年有淹死的人”。(嘉定人管叫父母亲:阿爹、姆妈,祖父母:大爹、亲妈,汇龙潭叫学潭头,游泳叫洗冷水浴)。</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孩子从小就比较自立,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大人管大人说,口头上是应着:”知道了,不会去的!”。但一到夏天三伏,几个小伙伴只要是下了水,游着游着还是会游到汇龙潭那里,因为那里的水面干净、没有水草,再说湖面开阔,也便于舒展,应奎山(我们管叫它水泥山)北侧有棵伸出水面约六、七米的歪脖子大树,是我们平时跳水的最佳选择,那棵大树离水面约有三米多高,我们沿着树干爬到树顶端,往下一跳直窜湖中,那真是爽!在汇龙潭的湖中心,我也曾几番尝试过下潜探个究竟: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三口井?那时仗着自己有下潜屏气几分钟的实力,深深的屏住一口气往湖底潜去,当下潜到10余米的时候,感觉下面的湖水冰冷彻骨、寒气逼人,不由的心生胆怯,想起了传说便有些警觉,立马掉转身躯迅速往上潜,之后就再也没有敢尝试过,想起小时候在汇龙潭中游泳中的欢畅和快乐,是游泳池或者其他大江大河中都没有过的。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横沥河南段曾经彻底疏浚过一次河道,河水被抽干后都呈现出河底,但汇龙潭却始终有1/3的水尚存湖中心。所以,汇龙潭底下究竟有没有三口井仍是谜案?当时,政府抽调了大量农民,分段包工,河床被挖成V字型,大量河泥挖起来被挑上两岸的空地上,泥土中夹杂的贵重物品(银錠、银元等),被民工负责人收去 。孩子们在泥土中常能找到很多铜钱、铜板以及很多铜、锡等日常用品,还有很多子弹、手榴弹以及未爆炸的炸弹(会被收去),废铜钱买到废品收购站2角几分一斤。横沥河在后来十几年中又分段疏浚过几次。如今嘉定四城门都安装了水闸门(有二处是有专人值守的)城内的水位都由他们调节,河上也有专门清洁河面污物的小船,整天在四门巡逻打捞,内河现在和外界彻底隔绝,但河里的水仍然显得浑浊没有生机,与过去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水根本没法相比,记得以前在水桥上汰东西,掉下去的物件都能看得到,只要回家拿个耙子就能捞上来,也能看到在水里窜来窜去的小毛鱼。</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的夏天特别热,天刚蒙蒙亮,树上的”知了”就叫个不停,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掀开了裹在身上的薄被单,推了推身旁的小友:”天快亮了,该起来了!” 我们刚收拾好一块门板和两个凳子,桥上就已经有了来往的行人,跟着,另外三、四个在外露宿的摊子,也陆续收笼起来,拿起门板、凳子各自回家。从小暑到大暑这段日子里,睡在家里实在是太热,哪怕是门窗(以前老房子的木窗只能打开一半)全开,睡在蚊帐里没有风还是热,等到蒲扇扇到手酸,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到早上起来一看,篾席全湿了。所以我们这群孩子几乎每天约好了,晚上拿好门板、凳子在回春桥上乘凉,聊山海经。晚饭以后,桥上乘凉的人很多,有大人、有小孩,反正我们已经事先抢好了位置,先让他们一起坐下,一边天南地北的聊故事,一边用蒲扇拍打着蚊子。永嘉纱厂的女工们,要么就是上班,要么就是回家或在宿舍里睡觉,不会闲着出来乘风凉的。九点钟以后,桥上来往的人少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去,这时我们搁上门板也准备睡觉了。过去城里人家很少有灯光,用的多是煤油灯,仅李家弄里有几盏昏暗的路灯。遥望远处一片漆黑,田野里的昆虫鸣叫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了一场昆虫大合唱,仰望天空繁星闪烁,银河横亘于中天,值此夜深人静之际,睡意渐渐袭来。嘉定在解放初期,除了富裕的家庭,居民家里普遍没有电灯,记得最初家里用的豆油灯,是一根灯草芯,黄豆大小的火光,屋子里仅能看个大概,灯草芯烧了半个把钟头要用竹签挑上去点。之后,用洋油(煤油)盏是小个瓶,灯芯从油瓶里拉上来,这个光线稍亮点,但也要经常剪去烧焦的灯芯,再后来用的是有灯罩的煤油灯,光亮度就大大提高了,家里一般都有二个油灯,客堂、房间来去要带着走,那时候在晚上做作业,油灯要放得离书本很近才行。我们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用上了电灯,而且是几家合用的总火表,自家还需装一个分表,可以说是煤油灯陪伴了我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家里用的东西,多带个“洋”字:洋火(火柴)、洋油(煤)、洋袜、洋布、洋皂、洋面盆、洋铁皮等等。两分钱一盒的火柴明明是国产的“树”牌商标却也叫洋火。所以说解放前中国的民族工业生产非常落后,连日用消费品都是洋货。在二十世纪一九五八年以后,国产的上海牌手表,凤凰牌、永久牌自行车、南京的熊猫牌收音机等纷纷面世,彻底打破了外国人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社会上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许多人曾经以此为豪。但以一个工人每个月三、四十元的工资收入,除去吃喝开销,每年也只能买上一件物品。到了八十年代,电风扇、洗衣机、收录机、电冰箱逐渐成为了家庭的日用消费品,九十年代时,彩电、冰箱、空调已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在解放初期,嘉定城区周边,仅有嘉丰纱厂、永嘉纱厂,文玉酱园等几家私营企业,六十年代后,红旗轴承厂、嘉定农机厂、复建纸盒厂、嘉定煤球厂等一批全民或集体企业纷纷出现。自从上世纪的一九五八年,嘉定镇被规划为上海市的科学卫星城镇后,大批的科研单位和工厂迁入了嘉定镇周边,其中有:理化所(原子核所)、华东计算所、硅酸盐所、大胜厂等,六十年代初期,光机所、铜仁厂、科仪厂、磁钢厂、齿轮厂等也相继在嘉定落户,。一九六O年,从沪宜公路的南门大桥到北门大桥,破土动工新建了嘉定一条街,取名城中路(最初是碎石路),高层住宅下的新开张店铺有:萃华百货商店、稻香食品店、疁城照相馆、秋霞理发店等,南北还有迎园饭店,嘉宾饭店两座宾馆,一九六四年,城中路南段:沪宜公路至小囡桥这一段截弯取直,并与北段同宽,并新建了疁南桥改建了小囡桥。在一九六O年,城中路至北大街的清河路东段工程也开始破土动工,清河路食品商店和地下室也同时建造,到1962年,清河路西段和沪宜公路接通,之后北嘉线穿过城中站,终点站定在西门。二十世纪70年代,清河路西段改道辟直建桥(辟直了城中路至党校西这一段路,填没了体育场旁边的小桥,移走了供电公司分叉路中间的大树)。八十年代,拆除军人大礼堂旁边的民房,清河路东段至博乐路接通。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城内温宿路、塔城路、博乐路、梅园路、沙霞路也相继建成。同时,城内的东西南北主要大街也进行了局部拓宽,从以前的3~5米拓宽至7~10米。嘉定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扩建,虽然确立了嘉定卫星城在科技工业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损毁了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房屋建筑群,嘉定城内曾经有明、清二代留下的官宅大院和商贾大户老宅,许多是起码是三进、五进、甚至七进的连井大宅,绝不输于上海周边其他古镇上的建筑宅院,若能留到现在的话,嘉定的旅游资源绝对是碾压其他城镇的(除了比较分散外),拆除了实在是可惜!这就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谓:有得必有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