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当走过永康城区飞凤桥南端,很多市民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伫立在那静静地呆上几分钟,因为那里神秘而伟大,有着身为华夏儿女引以为豪的抗美援朝纪念公园。</h3> <h3>初见黄爷爷,简朴的住房内墙上挂满了许许多多穿着各式军装的新老相片,典型的一个老革命风范。他正端祥着一本相册,走路有些颤颤巍巍,但脸色红润,非常得精神抖擞。“丫头,过来”,黄爷爷热情地招呼我,并给我讲他那本有点破旧而又珍贵的相册里的故事。“能够活着回来的,都是幸运的人”,这是黄爷爷经常感叹的一句话,每逢这个时候,爷爷都要沉思,眼里噙着泪水,我猜他肯定又在想念他的那些战友了。</h3> <h3>黄爷爷名叫黄明军,1933年9月初四出生于浙江永康舟山乡二村。1950年底参军,1951年,毅然奔赴朝鲜前线,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22团战士。在枪林弹雨中,修工事打坑道,架桥修桥造军路,排雷清弹搞爆破。参加了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等重大战役,三立三等功,多次受奖……,从18岁到51岁,他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绿色军营。“丫头,你看爷爷这里,这是爷爷的骄傲”,爷爷的头上有一条细而长的伤疤清晰可见。他说:“这块是我们的红色印记,当年在战场上,我的头被炮弹碎片击中,可是居然活了下来,你说我是不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啊。”看似严肃的黄明军爷爷原来也是一个非常灰谐的小老头啊。</h3> <h3>“爷爷,你在战场上害怕吗?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你呢?”我轻声地问着爷爷。“害怕二字在我们军人面前是不存在的,那时就想着如果美国人攻占朝鲜,中国很可能又遭受侵略,会有很多家庭破碎,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随之功亏一篑,所以那时也是唯一的信念就是向前冲,把美国侵略者赶出朝鲜”,爷爷铿镪有力地回答着。徐其林,黄爷爷的战友,17岁报考军校,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鸭绿江边,他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誓书“我坚决要求上战场,参加抗美援朝!”在战场上,子弹是不长眼的,身为卫生员,哪儿有伤员哪儿就有他,小小的身子却做着最伟大的事。</h3> <h3>“小妮子,你知道吗,那时我们要抵抗侵略者,同时还要抵御那边寒冷恶劣的天气,真的是一不留神,或许就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说到这里,黄爷爷站了起来,朝着窗外看了很久很久。他们遭遇了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但又要藏身雪海准备伏击侵略者,穿的棉衣都是相对单薄,吃的则是“土豆配雪球”,所以很多战士的身躯都冻成了一座雕像,但没有挪动,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才是真正的偶像。</h3> <h3>我的内心特别的激动,热血沸腾,脑海里也浮现出很多战场上拼杀的画面,如果没有这些牺牲,哪来祖国的强大?哪有我们现在和平安逸的生活?退休后,黄明军爷爷与其他老兵不顾年迈,以“亮剑”精神建起了一座纪念公园,现在的抗美援朝纪念公园已经是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和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我仿佛看到了黄爷爷和他的那些战友们扛枪保家卫国的出征的场面,祝愿黄明军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