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嗨,文章开始,先来一段拉萨风光视频。</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计划和爸第二次进藏,第一次去拉萨时,沈阳出发全程自驾,途中最大的担心就是高反,好在行前做足功课,顺利过关,没有影响游玩。</p><p class="ql-block"> 有了第一次经验,这次才敢飞行至拉萨,拉萨海拔3650米,尽管有过经历,但仍然做好准备,计划下飞机后在机场停留片刻,以适应高海拔,毕竟机场人员处理高反有经验。</p> <p class="ql-block">拉萨贡嘎机场</p> <p class="ql-block"> 下飞机后我和爸没有任何不适,直奔网上预约的民宿入住休息。第一次来拉萨住在了酒店,没有特色。这次入住民宿是想了解一下藏民的老房子,房子夹杂在马路旁的商铺中,深入小路十余米竟别有洞天:几十米的院落,一楼服务台,二、三楼住宿,四楼酒吧,楼顶阳台就可以看到夜晚灯火辉煌的布达拉宫。前台的小帅哥是中原人,喜欢旅行,在此打工管吃管住没有工资,休息日就出去玩,三个月后再换一个城市。另一个小美女来自西北,年轻人有自己的追求,另一种活法。晚上没有活了,五六个年轻人就在酒吧里吃喝,唱歌。</p><p class="ql-block"> 早早睡觉,直到夜里两点多醒来,轻微头痛,下半夜轻度睡眠,早八点起床洗漱后头痛基本消失,无其他不适,整个行程中再没有任何不适。问爸,也是夜里轻微头痛,但一直持续不见好转。</p><p class="ql-block"> 拉萨日出日落时间晚,爸说出去溜达溜达头痛可能会减轻,中午近十一点出发去游览罗布林卡。</p><p class="ql-block"> 罗布林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相当于拉萨的颐和园,西藏的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 拉萨贡嘎机场由南向北进入拉萨市区要过拉萨河,拉萨河上的柳梧大桥。</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民宿</p> <p class="ql-block">拉萨安检随处可见,无人机要老老实实收起来,不能放飞。</p> <p class="ql-block"> 罗布林卡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的,树木茂密,有名贵的奇花异草,风景优美。</p><p class="ql-block"> 罗布林卡是拉萨河故道经过的地方,夏日堤草岸柳倒映其中,风景秀丽。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期间,时常到此搭帐消夏。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命令在附近搭设一些帐篷,供达赖休息和诵经之用,这就是罗布林卡最早的缘起。</p><p class="ql-block"> 之后驻藏大臣修建的宫殿为鸟尧颇章,公元1751年,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集会殿等。</p><p class="ql-block"> 1755年落成后,经雍正的批准,七世达赖每年夏季在格桑颇章处理政务,后被历代达赖沿用,作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之用。后来历辈达赖均在每年的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至藏历九、十月之交返回布达拉宫。亲政之前的达赖则常年在此习经学法。</p><p class="ql-block"> 除了最早的格桑颇章,后期的达赖陆续建有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宫殿建筑,每组建筑又分为宫区、宫前区和林区三个主要部分。而每组宫殿建筑群都有高高的黄色围墙围出一个独立的区域。</p><p class="ql-block"> 建筑以木、石为主要材料,殿堂内的墙壁上均绘有精美的壁画,珍藏有大量的文物和典籍,内部不允许拍照。</p><p class="ql-block"> 每年拉萨的雪顿节,罗布林卡都是拉萨市民的重要活动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八世达赖喇嘛修建的措吉颇章也称湖心宫</p> <p class="ql-block"> 罗布林卡马路对面的西藏博物馆正在维护,无法参观。</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晒太阳,下午2点半前回住处,休息睡觉,睡醒去看拉萨河、迎亲桥,喝酥油茶、吃牦牛肉饺子。</p> <p class="ql-block"> 拉萨河上的迎亲桥,当年松赞干布迎亲文成公主进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支流小桥</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支流</p> <p class="ql-block"> 拉萨的大街小巷茶馆很多,第一次到拉萨时我们没有选择酥油茶,而是在甜茶馆喝了甜茶。拉萨甜茶迄今为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已成为拉萨餐饮文化中一道亮丽的特色饮品。甜茶是用红茶熬汁、牛奶或奶粉及白糖等调制而成,其味道接近奶茶,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甜茶是论壶买的,老式的保温瓶上桌。</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依然在网上找了一家评价非常好的茶馆,到达时正赶上关门,才晚上六点啊?难道喝茶都是白天?去了隔壁一家,这次选择酥油茶,没有不习惯的味道,好喝,牦牛肉饺子也不错。</p><p class="ql-block"> 爸还是有点头痛,晚上回来吃了一粒芬必得,从民宿换到了酒店,十一月的拉萨夜里很凉,酒店里空调暖风足。爸的头痛也好了,我说是芬必得起了作用,爸说是酥油茶解了高反,好的,在西藏的日子咱们天天喝酥油茶。</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拉萨时是旺季,因行程紧促,又不知布达拉宫需要提前预约,无法安排,这次西藏行参观布达拉宫是最重要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始建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631年, 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在山腰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span>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后来古老的宫堡大部分毁于战火,加上雷击等自然灾害,布达拉宫的规模日益缩小,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如今的布达拉宫只尚存有当时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p><p class="ql-block"> 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白宫”,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来。1690年,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扩建了“红宫”。重建后的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后期历世达赖喇嘛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特别是193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形成了布达拉宫今日的规模: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为9层。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佛殿和经堂,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广场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内收藏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籍;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器、玉器、锦锻品及工艺珍玩,文物绚丽多彩、题材丰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淡季拉萨,每天预约名额充足,南门入口处要出示预约信息并安检,没有旺季那样的排队问题。</p> <p class="ql-block">珍宝馆</p> <p class="ql-block">前方小门才是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 无字碑: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当时的摄政第悉.桑杰嘉措在原有的白宫基础上加修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也就是现在的红宫。工程竣工时,第悉.桑杰嘉措没有标榜自己的伟大功绩,而是树立了这块无字碑。</p> <p class="ql-block"> 过了无字碑,就开始攀登漫长的之字形台阶900多级。</p> <p class="ql-block"> 之字形的山道尽头,通过一道长廊就到了一个小广场。游人在这里休息拍照,从这里进入白宫,室内是禁止拍照的。小广场是节日活动场所,在白宫里透过窗口可以观看广场活动。</p> <p class="ql-block"> 台阶登到顶,就从对面这门进入到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 小广场入口对面就是七层的白宫。</p> <p class="ql-block"> 从广场进入白宫,光线昏暗、通道狭窄只能单行,很多地方只能并行两人,内部木质楼梯狭窄陡峭,人流开始拥挤。尤其是有团队导游讲解的地方更是拥挤不堪,我虽然在入口处租借了电子讲解器,但还是喜欢蹭导游的讲解。因为讲解器太书面语言、太官方,而导游则会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刚进入白宫的地面看起来光亮坚硬,像是理石,但仔细看却并不完全平整,其实那是特有阿嘎土加酥油打成,阿嘎就是一种风化石,似土似石,亦土亦石,主要用来做地坪。西藏的阿嘎资源极其丰富,但打制特别费工费时,只有寺庙和一些贵族家庭才用得起。</p><p class="ql-block"> 顺着人流穿梭,讲解内容繁多,绝世壁画、一排排的经书、唐卡、小小的卧室、小小的经堂、修行室、习经室、客厅等,豪华的陈设及金盆、玉碗、绫罗绸缎。。。昏暗中的酥油灯和酥油灯中的金碧辉煌,只觉得眼花缭乱。。。其中达赖用过的一只金壶就重达120余两,一件披风价值上万元。</p><p class="ql-block"> 红宫是布达拉宫的核心,里面有几千尊佛像和佛塔,作品大部分出自与尼泊尔和印度。红宫中最大殿堂西大殿面积725平方米,殿内正中上方高悬乾隆所赐“涌莲初地”匾额,设有六世达赖喇嘛宝座,存有清康熙帝赠送的大型锦帐一对,是布达拉宫的珍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布修法洞),这座公元七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其中供奉清乾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经书架上置放着雍正皇帝赐与七世达赖喇嘛的北京版《丹珠尔》经书。大约自七世达赖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臣属关系。</p><p class="ql-block"> 最不可思议的是红宫中竟有高十几米的历代达赖灵塔八座,其中五世达赖灵塔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塔身金皮包裹,镶珠嵌玉。最小的灵塔是只活了十一岁的九世达赖灵塔。十三世达赖灵塔是布达拉宫的最后一座建筑,灵塔高14米,为八座灵塔中价值最高的一座。金箔所用黄金竟达590公斤,珠玉宝石遍缀塔身。灵塔是达赖圆寂后所建存放其肉身的地方,依据其在位时的功德大小则高度不同的。灵塔在高台上并列排放,游客在下面廊道仰视参观。</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里建有五世之后的历代达赖灵塔,唯独没有六世达赖的,六世达赖就是世人皆知的仓央嘉措。</p><p class="ql-block"> 当年五世达赖圆寂后,其亲信弟子桑结嘉措根据当时西藏的局势,隐瞒了僧侣大众和康熙皇帝,长达十五年之久。康熙皇帝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十分愤怒,桑结嘉措找到多年前隐藏起来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为六世达赖喇嘛。</span>此时仓央嘉措已十四岁,对于种种清规戒律、繁文缛节,难以适应。</p><p class="ql-block"> 之后在权利斗争中,康熙帝准奏,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1706年,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染病去世,年仅23岁,按照传统实行天葬。</p><p class="ql-block"> 仓央嘉措是位崇尚自由、热爱世俗生活的诗人,虽然在权力斗争中被废黜且早亡,但他的故事和诗词却传遍世界。</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布达拉宫内部出来就开始下山,布达拉宫全程单行道,下山坡道在北部,途中俯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布达拉宫后面的</span>宗角禄康公园。</p> <p class="ql-block"> 出口</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城墙外</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