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冯 耀</p> <p class="ql-block">我曾经一度对自己的鲁迅收藏颇为自得,觉得跟很多鲁迅迷和研究方家比不遑多让。前几日在淘宝网上买到一本刘波所著的《门外说书》,副标题是《一个藏书人眼中的鲁迅》,粗粗浏览一遍,就把之前的自矜之心彻底摧毁了。对于孤陋寡闻的我,刘波这位作者是第一次听说,但读了他的文章,才知道同样作为迅哥儿粉丝,我在前文中说及的“三力”——财力、眼力、精力——都远非其匹也,这才把骄矜之心从此收起,认真学习粉丝楷模,切切实实为热爱的文化事业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传播之举,也就不枉半生的辛苦收藏了。故而写此小文,一为怡情,二副素心,三还文债,虽不敢自谓“立德”“立功”,无乃“立言”之善举乎?</p><p class="ql-block">前文说到鲁迅收藏的自得之处,这回就来聊聊遗珠之恨。</p> <p class="ql-block">《门外说书》里的《〈鲁迅全集〉版本概说》一文中谈到各种汉语版本的《鲁迅全集》共有三十七种之多,基本囊括了各个时代、不同地域的所有版本,既是中华民族出版史的最佳见证,又是时代文化的真切写照,故《鲁迅全集》的出版不独为各个历史阶段文化界的盛举,更是汉语言文化集大成的反映,谓为“究天人之际”庶几近之。据我猜想,私人藏书家没有谁会将这37种不同版本全集一网打尽吧?姑且不论财力,只看年代地域跨度如此之遥,可谓悬隔天涯海角,搜求齐备非祖孙三代之功其谁欤?何况叠床架屋,善后不易,择其精者而藏之已功莫大焉。我个人目前所有的《鲁迅全集》为以下数种:</p><p class="ql-block">1.《鲁迅全集》二十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简体竖排乙种精装本,小32开,定价50元,大学时代在旧书店里购得,当时奉为至宝,如今依然深爱。虽说是图书馆藏书散佚凡尘者,但品相完好,基本全新,护封、硬纸函套一应俱全,实在难能可贵。所以,当初以一个月的生活费便宜买得,每天泡菜下馒头也觉得值。顺便说一句,那时我的所有同学,都觉得我是一个怪人,为了毫无用处的书而节衣缩食,对他们来说实在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2.《鲁迅全集》十六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平装本,当年也是在旧书店淘到的,可惜只有前十二卷,之后陆续在孔夫子网上买到后四卷。过程也几经曲折,要么想贪图便宜,要么欲回避麻烦,结果买了个别卷的不同年代的精装本发现不匹配,才又回头买平装的初版本。但无论如何,几经波折总是收齐了这部全集,而且品相基本整饬划一。我常为这部全集不是精装本而遗憾,但据刘波先生介绍,1981版平装本才是最有价值的版本,因为数量少而一部难求,如此说来,我居然于不经意中生得陇望蜀之心,继而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这部全集通读过不下一遍,当初也实在因为平装本之故并未奉为至宝,且觉得平装本翻阅方便,现在就觉得原来奇货可居了,幸甚至哉。</p><p class="ql-block">3.《鲁迅全集》十八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精装本,一版一印,大32开,定价990元,2006年1月购于成都梨花街书市,因为是熟客给了7.5折,实算下来742.50元,在当年也要算是不菲了吧。这是目前最为通行的版本,毋庸赘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图一 《鲁迅全集》2005年版书影</b></p> <p class="ql-block">4.《鲁迅大全集》三十三卷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精装本,小16开,定价3600元,我2013年以六折购得。这套的特点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尽管有个别方家对编辑体例提出质疑,但对于孜孜于“求全”的读者来说,一次性投资就能把迅哥儿的所有文艺成就尽数囊括,也算物有所值了。愚以为,求文采炳炳烺烺者不必慕其义,求书籍体制精工者不必慕其全,否则两皆无有,故而毋须求全责备,庋而藏之可也。</p><p class="ql-block">5.《鲁迅全集》二十卷本:北京日报出版社(以前叫同心出版社)2020年第16次印刷,小16开平装本,定价598元,我去年以170元左右购得。这是典型的廉价普及本,内容基本沿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只有个别地方做了微调。装帧设计红白相间,简约大气。除有少数错别字是硬伤外,基本算是价廉物美的一个版本。买它专为阅读译文所用,因为鲁迅译文我至今未通读过一遍,总觉得是莫大的遗憾,现在终于一口气读了大半了。的确,平装本最大好处就是方便阅读。</p><p class="ql-block">大学刚毕业时在成都图书市场还买过三本一套的《鲁迅全集》——忘了出版社名字了——结果回家发现错字连篇,明显盗版,只好在心里痛骂无良书商······所以,不提也罢。</p><p class="ql-block">以上便是我的藏书中跟《鲁迅全集》相关的情况,乍一看上去似乎也阵容庞大、军备齐整,但对于家累千金的资深鲁迅粉丝来说,我的这点存货实在微不足道,好比游击队遭遇正规军,又好比发展中国家因为军力有限只好偷偷试射核武器。如果钱不是首要问题,我最渴望收集的《《鲁迅全集》有几下几个版本:</p><p class="ql-block">首先最毋庸犹豫的一种是1938年版,这是华夏出版界第一部《鲁迅全集》,分为普及本、甲种纪念本、乙种纪念本,到目前为止,我都无福一睹它们的圣颜,只能凭空悬想那种仿佛夏日阳光下的草原一般旧书特有的气息和颜色、那种古老的方正的黑得很鲜明的印刷字体。甲种纪念本和乙种纪念本是国宝级的珍本,我等凡人自然无由窥见,我甚至疑心连省级图书馆都无资格收藏,在图书界便譬如褒姒、毛嫱一流的绝代佳丽,又如何肯放低身段光顾寻常百姓家呢?比附连类,想起清代传奇《长生殿》里的情节来:当年安史之乱杨贵妃香消玉殒于马嵬坡后,遗留的一只丝袜为一老妪拾取,招引天下仰慕贵妃之人皆来亲其芗泽,果然慕名上门的人源源不断,老妪大发其财,感念贵妃遗泽,最后将丝袜高挂于醒目处俾所有人都能一饱眼福——这个比喻未必恰当,不过大概可以说明我现在对于38年版的《鲁迅全集》甲种、乙种纪念本的心理,不要说亵玩,连远观的份儿都没有,想来这种遗憾之情应该为天下鲁迅粉丝所共有吧。那么,退而求其次又如何呢?查一查孔夫子网,品相稍微好一些的完整的普及本——看图片是红色布面精装烫银字书名——标价都在十万元左右,只好望书兴叹,不做非分之想。退而求其再次,即使是1946年和1948年的再版本,售价依然接近出土文物,皆非我等无名文人囊中之物。所以,虽然假设钱不是首要问题,但最终决定因果的依旧还是孔方兄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图二 《鲁迅全集》1938年版乙种纪念本书影</b></p> <p class="ql-block">第二种想收的版本是1958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0卷本,这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部《鲁迅全集》,且由政府牵头、专家精审,权威性、精确性当时无与比埒,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自然也不消说。1958年版的全集也有好几个版本,普及版倒是平平无奇,但用重磅道林纸精印的“刷蓝本”却堪称书苑翘楚、缃囊魁首,学生时代在四川大学一位母亲当年的叔父辈同事家中见过这个版本的第二卷,当时就被装帧的精美深深震撼:书开本阔大,排版疏朗,手感厚重,装订考究,结实的硬纸函套下是浅色蓝布封面,封面上方正中凸显鲁迅木刻头像,纸张厚实光滑,字迹鲜明清晰。我摩挲许久,爱不释手。叔父知我是同好,即以藏书中《源氏物语》彩色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恰好他有两套——中的一部见赠,令我喜出望外。我知对于我这位叔而言,这本《鲁迅全集》也是他毕生的珍藏,何况仅此一本,君子不夺人所爱,我实在不敢做非分之想。</p><p class="ql-block">几年后,一个近在咫尺的机会却让我与这套堪称珍本的书有望喜结良缘,可惜最终却与良缘擦肩而过,至今仍然引为憾事:那时的我因为经常泡旧书店,一来二去,跟老板混得很熟,有新品入手他总是第一时间告诉我。有一天,老板神秘地对我说,有一套全新的《鲁迅全集》1958年版十卷本,是图书馆的处理货,品相极好,他刚拿到,问我是否想要,我一问价格,他说他用百元买进,你要的话熟客就一百五十元吧。我犹豫了一下,彼时的我对于收藏绝版书的意识尚止于“慭慭然莫相知”,而且毕竟于我当初的收入而言,一百五十元不算是小数目,更何况此时已坐拥1981年版的十六卷本和1973年的二十卷本,再多收一套自觉不无鸡肋之嫌,于是回答说我考虑考虑吧。当然,所谓“考虑”再加“吧”,是婉转却之的遁词,然后就“煦煦而嘿,徐徐而俯”继续翻书了。一周后我又去淘书,他告诉我这套全集昨晚脱手了,我“哦”了一声,故作遗憾之状,很自然地问这套书装帧如何呀,他只说了两个字“极品!”我骤然想起川大叔父家的那本《鲁迅全集》,心砉然如风中芦苇般颤抖了一下,莫非这套失之交臂的全集就是曾经一睹芳容而后魂牵梦萦的“刷蓝本”?再详询细节,果不其然。那一瞬间内心的失落好比多年暗慕的恋人被错点了鸳鸯谱,或者即将把佳人迎娶进门却因为些许彩礼闹得不欢而散······如果一周前咬牙付出区区150元人民币,眼下这部“刷蓝本”便被我明媒正娶,上演一出新世纪的《卖油郎独占花魁》,今天挂在孔夫子网上或许就是天价了吧。当然,鄙人藏书并非为了牟利,更不为囤积居奇、坐地起价,但无论如何,心爱的书升值总是让人期待和开心的事。可惜卖油郎无福独占花魁,蒋兴哥也无缘重会珍珠衫。正所谓披沙拣金,留在手里的未必是真金,从指缝间滑去的或许成色更足耶?有缘没分,徒唤奈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图三 《鲁迅全集》1958年版“刷蓝本”书影</b></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两部《鲁迅全集》是可遇亦可求的,也列入购书计划了——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的《鲁迅全集》编年版十卷精装本,二是人民出版社的《鲁迅著译编年全集》二十卷精装本,因系最近几年出版,所以价格暂未水涨船高。现在令人头痛的是安置问题,我的蜗居从客厅到卧室,连墙逾垣,全被书柜所占据,连内人的梳妆台都只好向隅独坐。书柜是我自己设计的,深度可容纳两至三层书,但积年累月,书很快就“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了,不得不另行设法让宝贝们相与枕藉,屋上架梁,檐间栖瓦,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可有限的空间实在令书的主人捉襟见肘,则大部头今后将何以栖身?此天下所有藏书者之共同烦恼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图四 我的书房一角</b></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在搜求《鲁迅全集》的过程中的若干轶事,这次趁发愿写《我的鲁迅》小文的机会,将它们披露出来,否则也必定很快深埋在记忆的尘埃里了。人生本如薤上露,尤其在如今这个万事只能箝口结舌的时代,随生随灭,不知晦朔是常有的事。虽然眼下还不到写回忆录的年龄,但撷取生命花朵上的一茎一瓣也自认为并非全无价值,毕竟我们逝去的生命里总不乏于己于人有意义的点滴存在。列子云:“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冯谖弹铗,毛遂处囊,此皆斗筲布衣微末琐事也,然于青史的意义何尝在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之下呢?</p><p class="ql-block">《我的鲁迅》要煞尾了。古人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身?”我则云:“虽为无益之事,未必遣有涯之身。”如此说来,则有涯之身未可遣,而无益之事不可无也。想起孟子的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藏书当为其中之一乎?如果还有二三同好愿意看,则于工作之暇再来写《我的鲁迅(三)》也有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