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新华世纪中学初二音美信组读书交流会

宁静致远

<br>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为促进各位教师形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和职业幸福感,初二音美信组教师开展了线上读书交流会。本次线上读书交流会由李亚平老师主持,针对寒假期间老师们阅读的书目分享各自的所思所悟。 分享感受 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读书感悟。 通过假期读书学习,感觉对于自身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我觉得优秀教师与卓越教师的分界线就是:把平凡的事情坚持做好,就是不平凡。卓越教师每天坚守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务实理念,一步一个脚印的像目标前进!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仔细拜读了《一线教师》这本书,让我对教育工作又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一段话“善与激励的老师,能够焕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于干枯中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涌。”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激励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能动地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这本书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个贯穿全学年的教学指南,它将在你教学的每一天为你送上温馨的提醒、善良的建议、周全的行动计划。书里简单实用的日常小技巧,能够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读《一线教师》给我的感受—在仰望星空之时,我们似乎感到生命之渺小,在脚踏实地之时,我们似乎感受到生命之厚重,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在中华民族共筑中国梦的辉煌征途上,让我们为师者不自卑于生命之渺小,头顶蓝天,脚踏实地,负重前行,实干有为,谱写出属于个人也属于伟大祖国的精彩华章。 阅读尹老师的《谈美术教育》中有一个想法和观点十分吸引我,让我印象深刻,大概的意思便是:在很多时候很多老师都喜欢给孩子传递很多的事实性或概念性的知识,但是很少会设计一个课程让孩子们有机会去构建一个事实和概念。构建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会有兴趣、动脑筋去猜测他不知道的东西,并学会用概念支撑自己的理论。同时在课程中老师可以利用事实性、概念性、激发性的以概念为本的提问方式去刺激孩子们并针对特定的学习情形及时而具体的给与反馈,整个课堂以引导式的设计来教学让孩子们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学生学习时能够拥有学习热忱、积极主动的协同思考、对概念深度理解,也能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 在通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 在小时候读的书是一种乐趣,就同看小人书一样,但这渐渐地成为一种求知,长大了,求知欲争强了,使我明白书的真正释义:一本好书,能在你迷茫时带来平静;能在你忧伤时带来欢乐;能在你落寞时带来安慰……他会让你将失败看做春天的花朵,会将成功看做秋天的果实。这是春耕秋收的道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寒假期间通过阅读《教育心理学》以后,能正确运用书中的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 经典共享 以书交流,我们感受着思想的碰撞;经典共享,我们快乐的一起成长! 读书感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阅读,我们的眼睛里有了另外一条康庄大路,“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群爱阅读的老师必然成就学生的幸福,一群自信分享的老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同行者…… 读书的人,有梦可做,有梦可追!书籍启迪智慧,阅读点亮人生。当我们读的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更加光明和有意义。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读书吧!

教师

读书

心理学

教育

学生

教学

老师

我们

学习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