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爱心小屋》</p><p class="ql-block"> ——我的教育故事(19)</p><p class="ql-block"> 文/四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得阿苏讲过:“何为教育?让人成为一个人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而每个人在成为人的生长路上,肯定拥有七情六欲,所以,为师要关注。就如同爱因斯坦所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p><p class="ql-block">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了教师,要在技上高一筹,要在品上加一码,要在爱上增一度。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强调在“心”上的静与潜。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决不能是教师的全部,一定要在课堂之外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心乃人之思想,时刻左右人的前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当孩子在成长路上出现迷途困惑时,你应先觉先知,如此因材施教,因人而育,适时教育,排解烦忧。</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我们似乎不再关注孩子本身,忘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少了歌声,没了绘画,缺了运动,似乎很珍惜时间,分分秒秒都用在了“正事”上。分数高低成为了评价好孩子和坏孩子的目标,多少孩子也因为成绩不佳,小小年纪背上“沉重的包袱”,没有了阳光明媚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记得国家标准化学校建设验收那年,要求学校要有“心理健康咨询室“,但我觉得这对于农村学校是望尘莫及的事,于是,我给起名叫“爱心小屋”。后来,在这间小屋里,全校师生上演着“请放下包袱,背起快乐出发!”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爱心小屋”的面积不大,仅仅20来平米,但容纳却很大。因为这里充满“挚爱”和“温情”。每个学期,总有那么几回,我要找个课余时间,招集六个人到齐,提前在小小圆桌上,沏壶自家的上好的“红茶”,摆好6个透明杯子,拿出从南方购买的香酥甜品,等人都到齐了,一起品美味,喝香茶。几分钟过后,轻松片刻,话头又从“我牵手的xxx同学变化真的好大……”开始了。其实,每当几个人相聚一起时,是“牵手关爱”阶段性交流和汇报,这是个碰头聚会,是学生困惑焦点会,是承上启下,整理教师们“牵手帮教”留守生材料,然后督导帮辅会。“小屋”就是关爱接力的驿站。</p><p class="ql-block"> 2008年,经过两年时间培训班学习,我通过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荣获了“国家二级心理辅导员”证书,从那时起就“单枪匹马”热爱这份工作,十几年中痴心不改。如今我知道几个姐妹们义务奉献了许多,她们默默无闻配合工作,让我内心常常感动不已。还记得是在一次周例会结束前,我说:“谁愿意在课余时间和我一起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于是网络“爱心结缘”群建立了,六个人义无反顾,并肩作战了。</p> <p class="ql-block"> 一所农村中心学校,有着特殊情况——单亲留守学生每个学期都达63%之多。学校每年都把留守孩子们分配给教师们“牵手帮教”,每月与孩子们交流谈心,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长期远离父母亲人的孩子,内心不觉孤单,在学校也有家的感觉。但是,如果孩子们内心的烦恼和困惑,我们不能排解,就谈不上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10日,六人团队开始正式工作了,首先为学校252名“留守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团队成员以《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一书为依据,边学习边开展工作,摸着石头过河。面对需要帮助的烦恼困惑的孩子,每一位团队成员都以心换心,耐心倾听,都留下过许多感动的泪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温和、平等、宽松、倾听的方式,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无数次帮助。随着不断走近单亲留守学生的内心世界,实实在在感受了一些孩子存在的心理困惑,孩子们的“不听从”或是种种“叛逆”,都源自尚未成熟的内心,假如大人不解孩子们的心意,小小的孩子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在成长路上总会用“暴发”或“沉默”去发泄和应对,如此严重影响孩子们上进勤奋。功夫不负有心人</span>,接受过心理辅导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放下包袱,背起快乐出发”!</p><p class="ql-block"> 团队成员实行“小屋”里轮流值班,接待“来访”孩子,每当看着“哭闹着走进来,微笑着走出去”的孩子,我们内心是无比的欣慰。在工作之余,每个团队成员都不断阅读,查找资料,结合一个个帮辅案例,撰写辅导讲座,利用网络转发出去,引导教师一道学习,引导家长参与学习。大家能守住心灵的契约,用热情与爱心不断帮助孩子走出心灵世界的阴霾,重见阳光灿烂!</p><p class="ql-block"> “水滴石穿,铁杵成针”,我常常被感动着,在和老师们沟通时,我说:“我们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讲得不一定够好,但我知道,大家一年来的工作做得很认真很努力。希望我们每位教师都有重视心理健康的意识,并努力学习,付诸于行动。”</p><p class="ql-block"> 有个词叫“老骥伏枥”,而我志不在千里。我只是在带领老师们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从教已三十五个春秋,让我深深懂得了:“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上天的恩赐,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而教师必先阅读,当我们捧起书,不断的学习和阅读的时候,我们知道教育的终极是让人身心健康!当我们与困惑的孩子平等对话时,我们更深深的知道:“急功近利的表现,毁掉了多少孩子对学习已经所剩无几的兴趣和乐趣,我们好高骛远的目标,让根本无法实现的孩子们对任何理想都不再抱有憧憬和希望。人说“旁观者清”,其实不然,在教育路上,只有陪孩子走过“心路历程”的教师,才不迷失育人方向!</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迷途之时,我们耐心告诉孩子哪里不能走,什么地方不该去。当一个孩子总言“没意思”,是因为没把精力放在学习、阅读、运动上,更无什么爱好,也没交良友的能力。我们苦口婆心,促膝交谈,拉勾誓约,陪着流泪,不会立杆见影“分数”,却给孩子们点亮了盏盏心灯。秋菊能傲霜,冬梅有佳德,“心理健康辅导”与“牵手教师交流谈心”,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付出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爱心小屋里,学校教师几乎每个人都留下过足迹,墙面上贴满牵手教师与孩子的合影,一颗颗写着孩子心愿的彩色“小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汇聚成五彩斑斓的“大心”——占了半个墙面。小屋墙面上的相片,记录着每学期导师与孩子牵手活动的真实情况,不是“摆设”,是“爱的付出”,是“情的鼓舞”,2019年,我们又为149名留守孩子,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分配了“牵手教师”,直至期末了,团队成员对149名孩子逐一进行了心理健康问询辅导。每一本健康档案,每一张谈心记录,是教师帮孩子们实现了“愿望”的动力和心血!</p><p class="ql-block"> 纸短情长,在此只讲述亲自辅导过的一个案例,仅做抛砖引玉:</p><p class="ql-block"> 那天上午,从南教学楼处理完工作,回西楼办公室。在走廊里遇到了两位家长和班主任老师:“校长,快点吧,你看看能不能给孩子做做心理疏导吧?这孩子刚才上课堂又哭又闹,把书本撕得满教室都是,看谁都不顺眼,他在班级里,我没办法给同学们上课呀……”老师说完,急忙回班级给学生上课去了。家长用祈求的眼光看着我:“校长,实在是抱歉,这孩子说不听啊,老师说让您给开导开导”。</p><p class="ql-block"> 见家长在走廊里,真如“热锅上的蚂蚁” ,团团转。当时哭喊的孩子蜷缩在我办公室隔壁的微机室的沙发上。微机员老师们告诉我,他的妈妈在走廊里来回走动,无可奈何,快半个小时了。</p><p class="ql-block"> 打开办公室的门,请家长进来,经过沟通,了解到这是一个父母都陪在身旁的孩子,智商很高,又很有自尊心的男孩。可是本学期用手机上网玩游戏成瘾,能一个月花掉家里上百元钱,内心只有“网落虚拟的世界”。不让玩,不给钱,结果就是寻死觅活,在家吵闹,上课看谁都生气。</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被爸妈带到我门口时,我赶忙起身双手拉住孩子冰凉、气得很疆硬的双手,微笑着慢声告诉他坐在我提前准备好的椅子上,拿出纸巾为孩子擦掉眼泪,说:“男子汉,不轻易流眼泪,一定是伤心喽”。开始促膝交谈,我牢记:“夸奖第一位”。孩子渐渐平静了许多,也打开话匣子了,有问有答了。他告诉我:“给我一万元,我一小时可以在网上全花光!”谈心四十分钟过去了,这是他让我记得最清晰的声音,充满气奋和不屑。最终,我有些声音嘶哑,终见他的微笑和点头。我和他伸出各自的小母指“拉勾”,孩子保证会“控制情绪”,还给我深深行个礼,平静的走出我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我拉着孩子的手,喊来孩子的父母,让他们把孩子送回班级。当孩子的父母又回来和我再次沟通的时候,虽然沒有听到“谢谢”二字,母亲却说“今后还会来找你们,我俩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都沒用”。爸爸说:“刚才回班路上,孩子说愿意听你讲话,心里得劲儿”。我告诉父母他们今后与孩子沟通的“底线”是什么,今后孩子可能还会反复,但对孩子要是真疼爱,就一定学着说“不”。</p><p class="ql-block"> 下班了,我遇到英语学科的刘老师(六人团队成员之一),她说:“我的课上,这个孩子今天还真的表现不错,校长放心吧,我还会继续观察……”。</p><p class="ql-block"> 至今还记得:我和刘老师送孩子同父母走下楼梯,回到班级里去时,那位父亲曾站在台阶上不断向我招招手。回到办公室,站在窗前 ,望着这对父母走入操场上,地面落雪结了薄冰,我猜想他们此刻内心会感受到“温暖”和轻松了,因为我们的教育有了“温度”。 我也在思考: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灵鸡汤,共同掀开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里程碑?这是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p><p class="ql-block"> 再回想与孩子交谈的细节中,孩子对父母给予的上百元月花光,甚至说上万元钱,在一天里都可以打游戏花光!他在我和老师面前竟然用力“推打”他的父亲?“钱”如何来的?在孩子内心从未思考过!从教几十载,我们会遇到多少类似这样,又形形色色,完全迥异的孩子啊!他们的内心我们何从知晓呢?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工作了这么多年,也见了许许多多的家长,但很少有家长从口中讲出“心理疏导”几个字。家长们给予了孩子衣食,拿钱上了学,似乎就完成了责任和义务。学校留守孩子,每个学期都要过百,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就像只孤雁,他们的内心是荒凉的,胆怯的,孤单的。在近400份心理健康档案中,团队成员清晰地知晓家庭状况,了解了孩子真实的想法,也明白了孩子的烦忧有多少……每周课余时间轮班次坐在爱心小屋,等孩子们来到小屋里,或摆沙盘,或唱歌,或游戏,或看书,或流泪,或发泄,或倾诉……团队成员全身心与这些孩子沟通交流,千方百计帮助班主任排一份忧,解一份难,给孩子们一份理解,舒解孩子烦乱心情,尽最大努力与打工在外的家长网络沟通,通过视频联线,增进父子、母女的感情,我们的不断努力,让孩子们不觉孤单,老师们就是爸妈妈和亲人,幼稚的心灵能感受到学校的温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我工作累的时候,自己也有过“自责和矛盾”——我让同仁们受累了?学校没有专业心理辅导教师,这个工作可以不去做?但,心底总有个声音,让我一直领队员们携手教师执著向前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孟子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是说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才能有所做为。我们常说“大有作为”,然而“有无为”也是从教人的高贵品格,体现在做了什么,更体现在没做什么和不肯做什么!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试想,当我们遇到很优秀的孩子,某一天也尝试吸烟、喝洒、谈恋爱时,大多数孩子学无兴趣,离开手机就如同断食一般;(七年前,也曾遇到过张同学,成绩名列前茅,却每天上学来,不愿进校园,进班不自在,哭着往家跑。)每年的中考,几许孩子坐上了配额的列车?在我个人看来,教育真的没有轰轰烈烈,需要慢下来,需要公平和温度,需要专业和学习,更需要听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每间教室都应该是“爱心小屋”,不应是比赛场,胜者欢呼,败者颓废。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早已启示我们,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该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 终生感谢我的同仁们,教书育人路上,能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重视这项工作,更感谢6人团队,是你们付出了许多辛勤的汗水,是营小的大家,留给爰心小屋里,许多感动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