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不好,李焕英?

禾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子见识有局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点看法难全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意欲应景图新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满篇乱语与胡言。</b></p> <p class="ql-block"><b>说说李焕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影片中关于李焕英的两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中年李焕英庆祝女儿考入某名校的升学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穿越到1981年的年轻李焕英和“表妹”(女儿)的对话台词:“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先说情节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儿年幼时也不很出彩,初中时代成绩始终是稳定的倒数,为让母亲高兴,女儿高中毕业后伪造了某名校录取通知书!李焕英竟然为此兴奋不已并呼朋唤友大摆筵席庆贺。影片没有详细交代贾晓玲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奋斗变化细节,也没有特别交代李焕英在女儿求学阶段的母女生活细节。于是我产生疑问,李焕英为什么如此相信自己的女儿能考上名校?推测答案有两种可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她信!二,她根本不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是她相信女儿,那么是李焕英深深了解自己女儿的爱好特长并坚信她能成才还是对女儿根本全然无知而盲目信任?是因“亲”字遮眼,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啥也能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身平凡的李焕英正如大多数平凡的母亲们一样深爱自己的子女,但可能是生活所迫无暇关注子女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可能也很少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在那个时代,家长一般很少到校与老师直接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能只有通过孩子自己向家长传递转达,如果是住校的农村学生家长尤其是如此。所以出于各种情况,学生中类似于这种欺骗家长的事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情中,相信老师们见过的“最美好”的理由也就是“为了让父母高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即便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这些荒诞不经的事情也有发生。网传,去年广东某考生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欺骗家长,家长高兴得在全村鸣放鞭炮大摆宴席庆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也经历过一个真实事件,某初中学校召开新生家长首场家长会,其中某班有个家长兴冲冲地跑进教室来第一句话就问老师:我家孩子是不是这次摸底考试考了班里第一名?!当老师问清是谁的家长后,在成绩单上一查发现,原来该家长所说的学生是班里的倒数名次!该家长瞬间颓唐不已。事后老师问该学生,该学生说是为让家长高兴高兴才骗的。老师诧异,难道这孩子在小学骗了家长六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教育局某领导在去年中考评卷反思研讨会上说过个事例,大意是说,去年中考成绩公布后,有个考生用手机查分后截图,再经过软件p图修改成自己满意的分数发给家长。家长当然非常高兴啊,洋洋得意地通知了一大圈亲朋好友后又在电脑上查了孩子的成绩,发现异常后家长垂头丧气而勃然大怒,盛怒之下竟毫不怀疑孩子并气冲冲找到教育局质疑阅卷登分存在问题。事关重大,教育局经过公安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询问相关阅卷老师并复查试卷,结果没有发现阅卷登分存在任何问题,该考生终于承认是自己为了家长高兴而造假欺骗家长。事后当然不了了之,毕竟是个孩子,为了家长高兴嘛!犯个小错误也可以理解,只是又给老师们多一重警告敲一次警钟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作为老师,对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很容易也必须理解!但家长要如此不了解自己孩子因亲情障目蔽耳一味听信孩子的假话,这种“爱”有时不仅害己还会害人!我认为坚决不能要,更不能提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李焕英根本就不信贾晓玲的录取通知书是真的,而她还去呼朋唤友大摆筵席庆祝就难以理解了。是为了配合女儿让妈妈高兴的“孝心”?是为了教育女儿真诚做人,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是为了表达“只要你健康快乐就行了”的深刻内涵?那总不可能是如此隆重得让女儿出丑吧?当然影片中,宴会上被揭穿的贾晓玲不断地向母亲道歉,并承诺自己今后一定会有出息的。这时李焕英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她坚定地回答:那必须的。贾晓玲说,那你得等我。李焕英微笑。这个场景很有匠心也很温暖!可能是贾玲导演在作品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才华展现的对某种独特的情感或其他深刻内容的艺术化的理解与表达,或许我们不宜过分等同于某些具体的现实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老师,我想说的是,如果是在李焕英知情的情况下,无论如何,像这种纵容孩子撒谎欺骗的行为,不能叫成母爱的体现!相比之下,莫言《卖白菜》和胡适《我的母亲》中所展现的母亲形象、母爱情感才是正常的,健康的,正能量的,理应让人感动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说情节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越到1981年的年轻李焕英和“表妹”(女儿)的对话台词:“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选自穿越后年轻李焕英和贾晓玲的对话台词,这是影片中的泪点之一。此刻的李焕英虽然是年轻的容貌,但她已知道贾晓玲的真实身份,贾晓玲是“明中暗”(她知道自己穿越但不知妈妈也穿越了),李焕英是“暗中明”(表面上她不知道贾晓玲穿越,实际她全清楚)这也影片中叙事的巧妙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的李焕英已经全盘了解了女儿的情况,也了解女儿为让她高兴的意图和设计。是的,高大上的话说得好,分数不是唯一,大学也不是全部。成才之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好看”“听话”“优秀”“月工资八万”虽然美好,但不是每个“贾晓玲”都能具备的。平凡如李焕英的母亲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这才实在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真正关爱孩子的家长,在看待孩子成才的问题上,要避免过分不切实际的焦灼心态,根据自己孩子的客观实际正确科学评价孩子,给孩子较为准确的定位,给孩子成长变化的时间与空间,这也是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想得过高,操之过急,那只能逼着孩子去撒谎或犯其他错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评价孩子特别是那些资质一般的孩子更应该多元化全方位。社会进步国家发展诚然需要培养大批优秀的高精尖的人才,但是那些平凡的大多数们如果也能“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更何况“此时”看似资质一般的孩子,说不准“彼时”也可能成为“很多很多人喜欢”的明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说说贾晓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简单罗列一下我对影片中贾晓玲的认识:</p><p class="ql-block">她认为自己总是不够优秀甚至很差</p><p class="ql-block">她为了让妈妈高兴去行欺骗手段,把欺骗当幽默与智慧(穿越前伪造录取通知书,穿越后假冒盲人买电视)</p><p class="ql-block">她认为妈妈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p><p class="ql-block">她认为妈妈的满意人生应该是:有优秀的丈夫(如官二代沈光林),有较为优越的女人生活(如妈妈的对手王琴阿姨),有优秀的孩子等等。</p><p class="ql-block">她对成功人士或成功女孩的认知有:长得漂亮(“好看”)、温柔恭顺(“听话”)、各方面成绩好(“优秀”)、生活条件好(“双开门冰箱”“每月八万工资”““敞篷跑车”)有名气有派头(“很多人喜欢”)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她的这些认识有的虽不宜公开提倡但也是社会上的共性认识。有些认识在现在学生中间也很流行。这些认识虽然真实普遍,但有些并不美好,甚至细思极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面所述贾晓玲为了母亲高兴而把欺骗当作幽默与智慧的行为让我感到极不舒服!穿越后,想方设法为李焕英和厂长儿子沈光林牵线搭桥,她认为妈妈嫁给“锅炉科”的爸爸,不如去找厂长儿子为丈夫,与李焕英争辩中竟撕毁生身父母的结婚证!为了她自己所谓的“母亲幸福”甚至悍然剥夺父母婚姻权利,不惜改变自己和李焕英的母女关系!连李焕英都说:“你怎么总是不相信我呢,我对自己的人生真的挺满意的。”所以,我总感觉贾晓玲是可怜的,实际上她所有的行为举止都在证明她根本不了解她的母亲,更谈不上孝顺。“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如果我妈当年不生我,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吧。”“她不仅是我的妈妈,还是她自己。”影片中虽然有不少类似于这种貌似高大上实则逻辑混乱的台词,但说实话,我看不出贾晓玲有什么真正孝顺李焕英的地方。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将上述场景放置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子女,对父母做出这些疯狂愚蠢的行为简直是严重背离人伦道德的!我们不知道贾晓玲的父亲得知后是何感想。据说,影片中的这些情节恰恰更能击中很多观众的泪点,是为她的“孝顺”还是为她的“无知与迷惑”?或许也有其他因素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认为,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是任何时代都不能改变的育人准则!要教育孩子认识到,“女人虽然弱小,但母亲是伟大的!”我认为,母亲的幸福与伟大恰恰是始终不渝甘心情愿践行她的“母亲”身份与内涵,子女欲让母亲幸福也是得想方设法强化母亲的“母亲”身份,而不是改变或削弱!孝敬父母应该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事业成功与否不能作为能否孝顺父母的前提条件!当然,事业有成,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条件能更好地孝敬父母;但仅仅满足物质上的充裕并不一定是孝顺的全部或核心!贾晓玲最终遗憾的是,没能给李焕英“合身的绿皮大衣”,没能带李焕英坐坐豪华的“敞篷跑车”,无法让李焕英分享现在“很多很多人喜欢我”的激动,更不能让李焕英知道以她为原型的高票房电影和不菲的收益!这就是她理解的孝顺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贾晓玲因为某些认识上和行为上的“亚健康”必然导致她一辈子也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李焕英对孩子“健康快乐就行”的愿望恰恰难以实现!如果从孝亲的角度说,虽然动情的观众们在银幕前扔下了不少泪湿的纸巾,但贾晓玲如日中天时早就跌入低谷,功成名就时已经遭受惨败!要论“子养亲待”之类的孝亲话题的话,相比之下,“板车孝子”张金宝,温州孝子徐志坚,背母散步的莫怀戚甚至望父买橘的朱自清更应该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语:希望母亲们不做“李焕英”,但愿子女们不是“贾晓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