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学期我们四(2)班共读《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这是一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图文并茂,思想活泼,段落简短的科普知识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米·伊林(1896—1953)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span></p> <p class="ql-block">“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个全面而极富生命力的名称即取自伊林的著作,而米·伊林则取自获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p><p class="ql-block"> 米·伊林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例如陈面包为什么会变硬,铁为什么会生锈等,每一个知识里都会演变一个小故事,使读者看得简单、清晰,明了。</p> <p class="ql-block">认真读书的孩子们被作者幽默的笔调、有趣的实验故事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是最好的阅读方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问问题,看看大家的导引单都提出了哪些有趣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十万个为什么》让我们知道我的渺小,世界的深邃与神奇。它仿佛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大人们总是说,因为有许多个“为什么”,所以这个世界是美丽的。五彩缤纷的读书小报,为您展示我们眼里的“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我们开始为了一个个“为什么”而努力,剖析我们大脑中的思维导图。</span></p> <p class="ql-block">这么多的实验,你是不是也很想尝试下,看看王禹途的牛奶与酸的碰撞,会发生什么事情呢?</p> <p class="ql-block">哦,原来,在喝完牛奶后再食酸性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p> <p class="ql-block">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深刻去理解《十万个为什么》书中的意义,而且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来欣赏一下我们独特的读后感吧。</p> <p class="ql-block">以前我们对家里的事物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夸夸其谈,不仅赢得了父母的掌声,更激起了我们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虽然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但是科学是一直在进步的,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用心去观察,去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