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黑白老照片

剑鸣视点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喜欢上摄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曾当过35年的摄影记者,从黑白到彩色,已经无法统计消耗过多少胶卷。这个主题是我上世纪80年代初期拍摄的黑白老照片,与朋友们分享——<br> 《岁月》 <div>  摄于1983年6月上海青浦商榻农村。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135mm定焦镜头拍摄。</div> 《岁月》(色调分离版) 《迷茫》<br> 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宝山海滨抓拍的一名女孩。那时,一代人刚刚经历过“文革”、进入改革开放初期,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作品中人物的眼神恰恰与此种心态非常吻合,因此作品取名《迷茫》。当时,不少朋友对这幅作品很喜欢,但这种情调的作品在那时的摄影界不被主流社会认可。于是,有人建议我向海外投稿……结果,1982年10月,作品在香港《摄影画报》获得月赛银奖。<br>  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135mm定焦镜头拍摄。 《迎来黎明》<br> 1982年4月拍摄于上海某电话局机房,同年入选上海市级影展。<br>  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拍摄。 《全神贯注》<br> 摄于1980年6月1日上海人民公园,上海黄浦区牙防所的医务人员在公园免费为少年儿童检查牙齿的特写镜头。<div>  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拍摄,目测估计曝光,光圈4,速度1/60秒。作品当时被等多家报刊采用,其中《中国青年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div> 《暮年壮心》<br> 摄于1980年9月7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阅览室,1981年入选上海市级影展。<br>  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拍摄,阅览室夜间自然光,目测估计曝光,光圈2,速度1/8秒,手持拍摄。 《美的追求》<br>  1982年10月29日抓拍于上海金陵东路赵福记美发厅。作品1984年入选《上海青年摄影艺术作品展览》。这幅作品经常被一些网站盗用。<br> 《晨光曲》<br> 摄于1982年9月22日上海市内电话局。1983年入选上海市级影展以及北京、大连、上海、武汉、重庆《五市职工工业摄影作品展览》,并且在上海市级影展获二等奖、《五市职工工业摄影作品展览》获三等奖。作品采用五张底片拼接成一个电话机房的工作场景。<br>  1982年4月曾经拍摄过一幅上海某电话局的自动机房职工挑灯夜战迎接新一天的《迎来黎明》(见前面),作品入选1982年上海市级影展。因觉得单幅作品难以表现电话机房的全貌,于是尝试采用五张底片拼接成一个电话机房的工作场景的做法。原作品用黑白胶卷单幅拍摄,后期在暗房用5底拼接。 《求索》<br>  摄于1983年12月。作品1984年入选《上海青年摄影艺术作品展览》。 《银弦欢奏高产曲》<br>  摄于1983年3月上海化纤五厂,同时拍摄时有黑白,也有彩色。其中彩色片1983年入选上海市级影展以及北京、大连、上海、武汉、重庆《五市职工工业摄影作品展览》。<br> 《长城魂》<br> 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br>  摄于1984年北京八达岭长城,抓拍了当代一老一小两名修长城的民工。在拍摄这幅作品时,我的心灵受到震撼,引起我无限的遐思… 《津津有味》<br>  摄于1982年7月20日,上海愚园路幼儿园。 《津津有味》(2)<br> 摄于1982年7月20日,上海愚园路幼儿园。 《小可爱》<br>  1985年拍摄,是报社同事当时出生不久的小宝贝。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拍摄。 《伙伴》<br>  1982年摄于上海某部队。 《演出之前》<br>  摄于1981年10月5日上海美琪大戏院(当时改名为北京影剧院)后台,上海宝山沪剧团上演沪剧《绝处逢生》,被摄者为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赵春芳。室内自然光。国产海鸥DF相机,目测曝光。采用大光圈F2,使焦点之外全部虚化,速度1/15秒,手持拍摄。构图采取虚实对比,镜子一圆一方,对镜成三人。 《共入梦乡》<br>  1981年4月,抓拍于上海闹市南京路上。一位外国游客推着睡着的宝贝(宝贝抱着娃娃)行走在南京路。国产海鸥DF相机,标准镜头,目测曝光,光圈4-5.6,速度1/125秒。 《画中人》<br>  摄于1982年11月江苏昆山水乡小镇甪直。国产海鸥DF相机,标准镜头,目测曝光,光圈8,速度1/125秒。 《梦幻童年》<br>  1983年6月5日摄于上海青浦商榻镇。 《自得其乐》<br>  摄于1983年6月上海青浦农村。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135mm定焦镜头拍摄。 《旁观者清》<br>  1982年3月抓拍于上海人民公园,反映一群下象棋的老人的各异神态,中间的当局者迷,周围的旁观者清。 《水乡》<br>  1981年5月, 摄于上海青浦金泽。金泽,以桥乡闻名,有“三步两桥、五步三桥”之说。<br> 《黑白人像》<br>  摄于1982年,被摄者许海俐当时是上海徐汇沪剧团的学员,并且在沪剧界崭露头角。徐汇沪剧团解散后,许海俐成为上海人民滑稽剧团的演员,现在仍活跃在舞台和银屏上。 《求知的队伍》<br>  摄于1980年11月2日上海图书馆门前。当年,每当星期天早晨,年轻人在上海图书馆门口排起长队等候开门,为的是能够在图书馆得到学习的一席之地。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拍摄,目测估计曝光,光圈5.6,速度1/60秒。 《采蜜》<br>  1980年4月10日摄于上海宝山农村田野里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国产海鸥DF相机,标准镜头加近摄镜拍摄。同年7月7日被上海《解放日报(市郊版)》选作刊头照片。 《大快人心》<br> 这是一幅记载历史事件的老照片。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结束了“文革”的中国人民,遇到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公审“四人帮”。1980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1月21日上午11点的上海街头,刊登《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新闻的《解放日报》刚刚张贴出来,阅报栏前市民人头攒动,纷纷以先睹为快。看到“四人帮”被公审,这位挤在最前面的老者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作品真实反映了当时老百姓大快人心的情景。作品被《解放日报》采用作为新闻照片刊登。<br>  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目测估计曝光,光圈4-5.6,速度1/30秒。<br> 《你追我赶》<br>  摄于1980年11月上海某小学,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采用追随法拍摄,目测估计曝光,光圈16,速度1/30秒。<br> 《送戏下乡》<br>  1982年1月6日,上海举行“沪剧名流回娘家活动”——到上海郊县松江慰问农民,这是“文革”以后上海沪剧界首次“回娘家”活动,是沪剧名家一次难得的盛会,当时健在的老艺术家们几乎全部参加了这次活动。图为杨飞飞、赵春芳在种子场为农民演唱《卖红菱》。 《好奇与惊讶》(并非双胞胎)<br> 摄于1981年4月28日晚上。当时我们一行人正在上海卢湾区文化馆参加摄影创作组的活动,这个小男孩闯进了我的镜头。面对我的照相机,他表现出好奇的神情,当我闪光灯亮过拍下他一脸好奇的神态(左)之后,或许他对闪光灯突然闪亮不可思议,表现出非常惊讶的神态,我连忙再次按下快门,抓住了他惊讶的神态(右)。<br>  由拍摄的两幅照片后期暗房拼放成一幅照片。 《疑惑》<br>  上世纪80年代初摄于上海杨浦幼儿园。 《渴望》<br> 上个世纪80年代,年轻人求知的欲望空前高涨,每当星期天早晨,上海图书馆门口排起等候开门的长队,他们为的是能够在图书馆得到学习的一席之地。<br>  摄于1980年10月上海图书馆大门口。作品被《中文自修》杂志创刊号选作封底刊登。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拍摄,目测估计曝光,光圈5.6,速度1/60秒。 《回眸》<br>  1982年5月25日摄于当时上海宝山县杨巷镇卫生院,孩子家长带着孩子做体检时抓拍。 《刀美兰独舞》<br>  刀美兰,著名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傣家的金孔雀”。摄于1982年11月,刀美兰在上海举行“刀美兰独舞晚会”。 《擦亮钢枪》<br> 1982年摄于上海某部队。 《我的洋“模特”》<br>  摄于1983年3月上海外滩。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拍摄,目测估计曝光,光圈5.6,速度1/250秒。 《舞龙》<br>  1983年1月30日摄于上海宝山罗店农村。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目测估计曝光,光圈11-16,速度1/60秒。<br> 《龙的传人》<br>  1983年1月30日摄于上海宝山罗店农村,和前面上传的《舞龙》同一天拍摄。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目测估计曝光,光圈11-16,速度1/60秒。通过传统的暗房技术制作成色调分离(不是电脑软件处理)。 《福到农家》<br> 1985年3月摄于江苏南通农村。 《投票之前》<br>  拍摄于1984年。那年,基层人民代表换届选举,这位老人在投票之前斟酌再三……<br><br> 《撞钟》<br>  1985年摄于五台山。 《天伦之乐》<br> 摄于1983年6月上海青浦农村。 《农家小女孩》<br>  1982年10月, 摄于江苏苏州东山农村。 <p class="ql-block">《那时也有发烧友》</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群众摄影如火如荼。各区县基本上都有一二支组织起来的摄影队伍,其中卢湾区就活跃着工人俱乐部和文化馆两支业余摄影队伍,每年在上海市级影展中入选作品都名列前茅。这是当年卢湾区文化馆的业余摄影队伍利用星期日(那时候还没有双休日)到郊区农村摄影采风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作品摄于1983年6月上海青浦商榻农村。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拍摄。</p> 《公园小景》<br>  摄于1982年8月上海长风公园。国产海鸥DF相机,目测估计曝光,光圈8、速度1/125秒。 《门》<br>  1983年6月5日摄于上海青浦商榻。画面呈现“门”字型。 《集市归来》<br>  摄于1983年6月上海青浦商榻农村。 《热心》<br>  1982年4月摄于宝钢五冶职工食堂。采用国产海鸥DF照相机、海鸥标准镜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