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校往事怀想

金意良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筚路蓝缕建震校 同心戮力克时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震校初建与东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谭金意 赵永安 张玉清 田植杰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葛学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1年1月9日</span></p> <p class="ql-block">防灾科技学院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于1975年6月在甘肃天水诞生。经过了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地震技术专科学校、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防灾科技学院等几个发展阶段,办学层次由中专、“四五套办”的中专、专科升格到现在的本科。45年来,学校几改学制、几易其名,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上矗立了一个个鲜明的里程碑,展示了创业的艰辛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天水地震学校对面的颍川河谷 摄影:李四维</span></p> <p class="ql-block">回顾当年的建校历程,也更加缅怀那些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奉献的,已经逝去的老领导老同事们,他们忘我工作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他们的功绩将永远名垂学校的史册!</p><p class="ql-block">本文以随想的形式,回顾了学校自1975年至1985年10年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难忘的往事。由于时隔45载,加之笔者视角所限,难免挂一漏万,还请读者多多谅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天水震校 应震而生</b></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进入地震活跃期,七级以上大震就发生了六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7.2级地震,震亡八千多人,伤残三万八千余人。周恩来总理亲临地震灾区慰问考察,并指示我国地震工作者一定要攻克地震预报的难关。</p><p class="ql-block">1971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国务院发文在中国科学院地震办公室的基础上整合全国地震工作机构组建了国家地震局。</p><p class="ql-block">1975年2月,辽宁海城7.3级地震,这是一个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强烈地震。由于进行了短期和临震预报,使震亡人数降至一千三百余人、伤残人数降至一万六千余人。如果没有提前预报,按同等情况推算,至少将有十几万人死于地震。这是人类首次对七级以上地震的成功预报(尽管有争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开创了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新局面,使国家对防震减灾事业寄予了更大的希望。</p><p class="ql-block">自1971年成立国家地震局到1976年,五年间国家地震局已经在我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组建了地震大队,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如火如荼。面对防震减灾工作刚刚起步、地震及其前兆监测人员匮乏的形势,建设一所专门的学校,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推进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求。</p><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国家地震局决定在兰州地震大队(现甘肃省地震局)地震地质队的基础上筹建一所中专学校,培养从事地震及其前兆监测的专业人才。当时地震地质队位于甘肃省天水县,学校便定名为“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建校初期的学校大门 摄影:</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李忠友</span></p> <p class="ql-block">天水震校直属国家地震局领导,由兰州地震大队代管,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同志为学校书写了校名。至此,在天水黄土高原那个叫崖湾的山沟里矗立起震校创建发展历程的零公里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郭沫若手迹 摄影:吴国宏</span></p> <p class="ql-block">决定筹建学校后,地震局下文立项在兰州地震大队和天水市的指导下,在兰州地球所天水备战基地原址、由地震地质队抽人负责组建天水地震学校,并于76年秋开始招生。应该说此任务很重、时间又非常紧迫,况且地质地质队抽留下的同志对组建一个中专学校毫无经验、而地球所天水基地搬迁后空留几栋办公楼与建一所中专学校的条件相去甚远,由兰州地震大队划入地震学校编制的人员共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2人,加之文革尚未结束的大环境,建校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1976年3月,国家地震局与地方政府协调,调来天水市的资深老同志何风领导学校的组建工作,这是一位老革命,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又从兰州大学借调了有丰富教育教学经历的刘众语同志来负责搭建学校的教学平台。</p><p class="ql-block"> 在招聘教员方面通过调动兰州地球所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挖掘当地学校或其它单位合适的基础课教员;争取分配有关专业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等多渠道引进师资。期间,国家地震局又向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武汉测绘学院、兰州大学、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等院校求援,调配了一些应届毕业生来校任教。至此,学校才有了自己的教师队伍,并成立了基础课教研组和专业课教研组。</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学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高效地完成征地、建设教学楼、教学辅助设施、学生必须生活条件的完善等,在当地如此穷乡僻壤的条件下也按期完成了各项准备。</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教学建设方面,在刘众语同志的组织下,老师们完成了对国内相关中专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设计工作,并对部分地震专业台站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做了反复论证与向地震局教育主管汇报最后初步完成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目标、专业设置与教学大纲。接着所有教师各行其责心无旁骛地开始了全新的模索与探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天水地震学校全景 摄影:</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李忠友</span></p> <p class="ql-block">学校创建工作正酣。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这个重工业大城市瞬间被夷为废墟,震亡24万人,伤残16万人,举国齐哀,世界震惊。时隔不到一月,四川松潘、平武又相继发生7.2级地震,山崩地裂、路断桥折、林毁田没。频发的大震深深地震撼着刺激着震校的教职员工,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为了学校首届学生如期开学,教职工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连星期日也不休息,个个开足了马力。</p> <p class="ql-block">天水震校是一个以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和大地测量学科为支撑的,以监测天然地震及其前兆信息为己任的中专学校。这种类型的学校在全国仅此一所,又处在初创阶段,面临着师资短缺、没有教材、没有实验室等诸多突出的问题,而且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习内容等方面也都无从借鉴。</p><p class="ql-block">为了编写专业课教材,老师们深入到兰州地震大队学习、调研,一行几人就住在地震台上,其中一位两地分居的老师还带着不满3岁的孩子,他们一住就是一两个月,详细了解台站各种监测设备和岗位工作要求,力求使教材内容与台站工作实际相适应。为了把典型震例编入教材,有的老师还远赴云南收集资料。编写电子课教材的老师也住到地震台上,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把涉及到的知识点编入教材,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就了解到了本专业的监测仪器。</p><p class="ql-block">这些教材也都是老师们手握铁笔,用蜡纸在钢板上一笔一笔刻写出来的,再用手工油印机一张张推印出来装订成册。在编写教材的那段时间,多少个夜阑之时,他们仍在笔耕不辍、凝神屏气地刻写着蜡纸。他们用全身心地投入,终于完成了地球概论、地震地质、测震、地磁、地电、地应力、重力、电子等一批专业课教材。</p> <p class="ql-block">那时,学校的实验室是一片空白,老师们在筹建专业实验室的过程中,学校八方求援,局属兰州地震大队地震仪器厂、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仪器厂、地质研究所等单位无偿支援了一批急需的用于测震、重力、地磁、地电、地应力观测的教学仪器,国家地震局又从成都地院等外系统调拨了一些仪器,学校又购置了一批。</p><p class="ql-block">在调拨、采购仪器的过程中,有一位负责实验室筹建的女老师,每次出差时就用背带把3岁多大的孩子背上。有一次去外地采购仪器,入住招待所时,幼儿不让入住,束手无策之际,突然想起她大学同学的父母家在当地,只好把孩子先寄放在那里,自己只身住进招待所。</p><p class="ql-block">仪器运到学校后,仅有的几位专业教师加班加点地进行安装调试,观测墩台、线路布设、挖沟开槽、室内粉刷等也都是自己动手。有许多仪器在调试过程中不能间断,须要一气呵成,因此老师们经常是顾不上吃饭,家人就把饭送到实验室。就这样,他们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了测震、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地震地质等6个专业实验室,还建了电子、物理两个基础实验室。至此,总算是达到了当时实验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p> <p class="ql-block">1976年12月,学校迎来了首届学生共151人,他们大多是全国地震群测群防队伍遴选推荐出来的,分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和地震物探3个专业。那时,唐山大地震和松潘、平武大地震阴霾未散,他们带着单位的嘱托和期望,怀揣着投身地震事业的志向,跨进了天水震校的大门,这就是当年地震系统的“黄埔一期”。</p><p class="ql-block">12月10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国家地震局副局长袁维丹等领导专程从北京赶到天水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p><p class="ql-block">此后,国家地震局教育处朱选(曾任地震技术专科学校副校长)同志不辞旅途劳顿,多次来校指导工作,对年轻教师也是关怀备至,给学校教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p> 开学后,学校从二十多公里外的天水师专请来三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给76级学生上基础课。有课时,学校一早就派车到师专去接他们,到校后就要分头去上课,根本来不及休息。当时教学条件很差,一开始没有教室,教师只能在大会议室里上课,讲台是用木板临时搭建的台子,黑板斜放在架子上,板书很不方便。但是,看到学生听课那么认真、那么贯注、求知欲望那么强烈,他们讲课也愈来愈有精神。那时,也是“文革”刚刚结束,“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是他们的共识。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热情高涨,课上边听边记、课下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开夜车是家常便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首届76级全体毕业生合影 图片:杨成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76级地球物理专业测震班毕业照 图片:齐国英</span></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青年教师们,大多是国家地震局通过有关高校调配过来的大学毕业生。有些毕业生原是定向培养,毕业后要分配到某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们服从调配,背起行囊去到了那个荒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当年,学校有位任课教师暑期结束后,因特殊情况未按期返校,排好的数学课没人上只得停课,连个打替班的都难找。恰好有来校报到的大学生,还没住到宿舍里,随车托运的行李还没取回来,第二天就顶班上课去了,可见当年师资是多么的短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的教职工宿舍楼 摄影:赵永安</span></p> <p class="ql-block">这些青年教师刚走出大学的校门,就进入了震校的大门。面对三尺讲台,面对这么多年龄相仿的学生,角色的转换让他们既紧张又兴奋,个个跃跃欲试。为了上好课,他们有的先对着镜子一遍遍地试讲;有的每次备完课后,都要在晚上找个空教室進行演练。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时在学校传为美谈。师资的短缺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充裕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三尺讲台上快速的成长起来。那时,新教师上讲台前要先试讲,并要求脱稿讲课。脱稿讲课给青年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也训练了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很快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他们还主动参与科研工作,地球物理专业青年教师来校第二年(1976年)就与人合作,分别在《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发表了《地震波谱与大地震前后中强地震波谱变化》、《张家口-怀柔地区的微震震源参数》科研论文,科研工作对专业教学教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学校还充分依托行业人才资源优势,从兰州地震大队、以及远在北京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聘请一些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学者来校讲课或讲座。如郭增建曾讲过历史地震、冯德益曾讲过波速比异常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苏恺之曾讲过地应力观测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等。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刘宝诚教授也常来学校讲学,并为学校培养青年教师。</p><p class="ql-block">他们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生活艰苦朴素,处处为人师表。他们住在简易的招待所里,与学生一起在大食堂排队买饭。他们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带进了课堂,也把优良作风带进了校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刘宝诚教授(前排左六)与进修班学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天水麦积山石窟合影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齐国英</span></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校园是一个东西向狭长的形状,只有一条水泥路和沿着路边南侧分布的五幢三层的小楼,分别被用于办公、教学、职工宿舍和学生宿舍。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又新征了九亩八分地,用于盖教学楼和开辟学生室外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校首届运动会一隅 图片:齐国英</span></p> <p class="ql-block">新征的这块土地中有一片柿树林,都是一人合抱不住的大树。苍劲的枝干、硕大的树冠、油绿油绿的肥厚的叶片,给校园凭添了几分生机,到了秋天抬眼望去,绿紫参差的叶片映衬着蓝天白云,橘色的柿子挂满了枝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柿树林边上的教学楼 摄影:</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李忠友</span></p> <p class="ql-block">1978年上半年教学楼建成,教学条件和其它办学条件也有所改善,学校先后又招收了78级、81级和82级学生。</p><p class="ql-block">学校对团学工作也非常重视,招生伊始即成立了校团委和学生管理组(合署办公),还建立了学管组党支部,负责发展、管理学生党员。团学工作对引导学生积极克服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那时,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得谈恋爱,但要求青年学生们都做到也不现实,对于社会统招生来说,在毕业分配时,对真正谈成了的学生,学校还是给予了适当照顾,这主要是考虑地震台站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性质。</p> <p class="ql-block">学生毕业后,大多被充实到地震台站,从事地震及其前兆信息的监测工作。由于观测仪器灵敏度极高,对观测条件要求极为苛刻,为了避免各种干扰,很多地震台都建在远离城市、人迹稀少的地方,观测仪器或进山硐或深入地下,周边环境非常艰苦,很多学生被分配到那里,别说谈婚论嫁,当时就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难以达到。试问,面对那些为了国家地震事业即将在那里奉献青春的学子们,谁能忍心“棒打鸳鸯”?</p><p class="ql-block">几年以后,他们在地震台结婚生子,像螺钉一样把自己把家庭紧紧地拧在地震台站,这一拧就是一二十年,这一拧就是一辈子,他们个顶个都成了业务上的顶梁柱,他们在我国地震事业最前线栉风沐雨任劳任怨,默默地撑起了地震监测的那片天,继续谱写着艰苦奋斗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建校之初,学校办学经费相当紧张,但用在师资培养和教研的经费却毫不吝啬。学校不放过任何机会,在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先后分几批派出多名青年教师脱产到北大、兰大和国家地震局杭州培训中心进修学习,还聘请多位地震系统著名的大专家来校开展学术讲座,以此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激发他们的职业热情。学校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参加全国地震教材工作会议、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以及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我校教师就论文“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个力学模型”做了大会发言。还有教师受邀参加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学校的科研工作也由此起步。</p> <p class="ql-block">学校地处荒郊僻壤,除了单身职工,教职工基本都住在学校旁边的家属院里,房子是砖坯混建的平房,房内没有上下水,只在山上修了个蓄水池供应全校用水,家属院有2个公用水龙头。职工使用的是公共旱厕,取暖、烧饭用的是煤炉和柴炉,所用的煤、劈柴都是职工轮流随卡车去几十公里之外的煤矿或深山亲自装车运回。买来的原木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劈成劈柴,买来的是原煤,先把煤块检出来,碎煤过筛,筛出来的煤末做成煤砖。那时,年轻的单身汉教师和学生们常利用星期日帮助老师们劈柴、抹墙、脱媒坯。在当时的环境里,他们同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学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那时,职工购买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也十分不便,买东西基本都要到9公里以外的天水县城。为解决教职工生活上的困难,学校每周三下午发班车去天水县城买粮、购物。日常生活中,都是提前把想要买的东西记到本儿上,以免漏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校旁边的家属院全景 图片:齐国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校旁边的家属院一隅 摄影:</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李忠友</span></p> <p class="ql-block">住在家属院的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种菜、养鸡,每家门前的空地都开成了菜地,春天种些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基本解决了夏天吃菜问题。那时,莳弄菜园也成了大家的业余营生。菜园里,甩一把额头的汗水,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秧苗茁壮成长,看着果实挂上了枝蔓,心中荡漾着满满的期待。到了收获的季节,享用着自己的纯生态劳动果实,很是惬意,那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现在仍然让人怀想。</p><p class="ql-block">那时,正值我国“文革”刚刚结束,物资匮乏,人们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粮油、副食、棉布等都要凭证凭票供应。为贴补师生员工生活,学校租用生产队的荒山,利用星期天组织师生员工上山开荒种地,种一些小麦、玉米、土豆、胡麻之类的庄稼。星期天,师生员工往往要翻山步行十多里进山劳动,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劳动中也相互照顾。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增进了同志间的感情,收获的粮、油还贴补了食堂的伙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校蓄水池 图片:赵永安</span></p> <p class="ql-block">学校食堂面积大约二百多平米,就餐的主要是青年教师和学生,食堂里有几张圆桌,凳子很少,大部分人都围着圆桌站着吃饭。天气好时就把饭端到外边,蹲在墙根下或坐在马路牙子上,晒着太阳边吃边聊。让人忘不掉的就是食堂每天早晨的二米粥,用小米和玉米面熬的,不稀不稠再来点儿咸菜丝,这是早餐的标配。</p><p class="ql-block">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何风同志是个老革命,两地分居在学校过着单身生活,天天在食堂吃着和大家一样的饭菜,到了星期天常找些教师或学生到他宿舍打牌做饭打牙祭,平时经常是披着一件外套“东游西逛”,学校的大事小事他都了如指掌。</p> <p class="ql-block">学校有一台小型电影放映机,到了周末时常会放上一场电影,电影场就在家属院门外一片较为平坦的坡地上。等不到天黑,场地上就一排排地摆满了提前占位的小板凳,这是家属院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也是师生员工和附近的老乡们期待的时刻。学校后勤有一名兼职放映员,每次去县里取片送片都是骑着一辆加重自行车,在坑洼不平的山沟公路上往返2次,要骑行4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那时,教职工的工资绝大多数都是几十元钱,月薪达到百元的只有一人,全校月工资总额不过6000多元。发薪之日出纳有时要一人骑着自行车,往返20多公里到县上的银行去取,整钱零钱不过十几沓,连一个地质书包的底都盖不严,但在当年那也算是一笔巨款了,要是被歹徒盯上了,那就麻烦大了。</p> <h3>学校没有清洁工,校园卫生都由师生员工自己打扫,除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都是自己打扫外,公共场所按部门、班级划分卫生责任区,有“法定”的大扫除时间,并组织检查评比。这种做法从天水带到了燕郊,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这期间,学校没有支付过一分钱的卫生清洁费用。</h3> <p class="ql-block">当时学校教职工的孩子上学十分困难,附近只有一所村办小学,条件差、师资更差,有一位任课教师竟然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有时课堂上讲的东西让人哭笑不得,真是误人子弟啊!上中学更困难,要到9公里外的天水县一中或位于马跑泉的县六中上学。考虑到孩子太小,早上学校派车送到学校,傍晚再接回来。孩子在学校中午无处休息,就到后面的山上乱跑胡闹,晚上回到家已没有精力复习和做作业。当时的条件整整把这一批孩子的前程给耽误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感到隐隐的心痛。唉!韶华不为少年留,憾悠悠……</p> <p class="ql-block">1978年8月,学校迎来了78级新生,共172名。他们是从社会统招的高中毕业生,基础比较好,学制三年,面向全国招生。原国家地震局教育处根据地震行业的专业特点,提出了“打好数理基础”的要求,学校重新制定了各专业中专教学大纲。数学选的是樊映川编著的《高等数学》(上、下册),另加线性代数和解析几何;物理选的是程守洙编著的《普通物理学》(一、三册);英语选用的是北大的教材。当时本科工科院校的数理课也不过如此。但是,为了地震事业的需要,师生都没有怨言,老师苦教,学生苦学,硬是闯过数理难关,而且学生的成绩还不错。苦教苦学给学生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使得不少学生毕业后又考入科大等高校继续深造。1978年制定的这套教学大纲和选用的教材一直沿用到85级。</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同学们都自觉上晚自习。老师们晚上也都要到教室去给学生答疑,学校对此没有硬性要求。任课老师经常会在教室里或去教室的路上不期而遇。久而久之,授课后晚上答疑就成了老师们的自觉行为,晚上不去教室转转就好像缺了点什么。</p> <h3>地震地质是全校学生都要学习的主干专业课,野外地质实习是及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开好这门课,需要踏勘寻找理想的实习场地,学校几位野外实践经验丰富的地质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跑遍了天水地区的山山水水,经过多地对比筛选,最终在礼县选定了实习基地,这个基地在日后的教学中给学生打下了相当扎实的地震地质基础,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时都受益匪浅。<br>在地震地质课教学中,老师们先后组织76级、78级学生赴礼县进行野外地质实习。该基地地质现象丰富,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此前没有任何学校安排学生来此实习过,不具备吃住条件。师生只得住在县里简陋的招待所里,自带炊事员,自带大锅笼屉,自垒灶台做饭。<br>野外实习虽然艰苦,但日子过得却很充实很快乐。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还经常和当地单位进行篮球赛,很快就打出了名气,以至县里的一些单位球队纷纷找上门来切磋球技,结果大多是铩羽而归,天水震校的篮球水平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p class="ql-block">由于78级的学生是应届或往届的高中毕业生,缺乏地震实际工作经验。学校在最后一学期组织他们到各省地震局或国家地震局有关直属单位参加3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活动,让他们在实习期间就顶岗值班,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毕业后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岗位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赞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78级社会统招生毕业合影 图片:吴国宏</span></p> <p class="ql-block">“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82年学校派员到毕业生所在单位调查,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表现满意,有些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集中反映“地校的毕业生自强不息、学习刻苦、谦虚谨慎、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如西南、西北一些省局的地震台站设在荒无人烟的山上,吃水要从山下往上挑,十分困难。他们一边监测震情,一边还要辛苦地料理自己的吃、喝、住、行。他们的工作非常出色,很多人被评为局级先进个人,多人获得“优秀边陲儿女”荣誉称号。78级学生杨仁华还被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张传忠被评为全国地震系统劳模,朱宗德被评为省级劳模。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品质,正是学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他们思想上的潜移默化。</p> <p class="ql-block">这些毕业生走出校门后,抓住各种进修、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很快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先后涌现了不少拔尖人才,其中78级王夫运、李平林日后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他们当中有十几人先后走上司局级领导岗位,任职中层干部和地震台台长的更是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毕业留念 杨仁华(前排右一)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平林(后排左一) 图片:钟南才</span></p> <p class="ql-block">1975年-1983年,天水震校从无到有,其间共招收了76级、78级、81级和82级四届学生,为国家培养了382名地震监测预测一线急需的技术人才(不包括随校东迁的82级学生),还举办了2期职工培训班。这八年,是老一辈教职员工倾情奉献的令人怀念的八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首届进修班结业 图片:齐国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选址燕郊 征地建校</b></p> <p class="ql-block">甘肃天水人文底蕴厚重,人杰地灵,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造像等名扬海内外,历史上名人辈出,个个光芒四射。然而,丰满的历史替代不了骨感的现实。从办学的角度看,天水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利于吸引人才,不利于招收优质生源。</p><p class="ql-block">为改善办学环境,学校早在1976年建校之初就开始呼吁迁校,这与国家地震局不谋而合。1979年,原国家地震局领导指示局教育处、计财处和学校人员组成考察小组到南京、合肥、成都、天津、河南、河北等地考察遴选校址,最终决定将学校由天水迁至河北省三河县燕郊镇。</p> <p class="ql-block">燕郊与北京一河之隔,西距天安门30多公里,此前已有数个中直单位在此落户。将新校址选在燕郊,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而且可以和京区局属多个科研院所和兄弟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学校高起点高质量的快速成长。</p><p class="ql-block">1980年秋季,国家地震局在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上宣布了迁校的决定,“燕郊征地基建”项目正式启动,并要求学校在1983年暑期后在新校址开学上课。时任学校党委书记的高逢春同志和副校长李子玉、何世颖同志,带领着学校这支势单力薄的人马,责无旁贷地担起了这副沉沉的重担。至此,学校发展进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横空出世。</p> <p class="ql-block">然而,该项目是国家地震局自筹项目。自筹项目意味着得不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得不到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意味着土地征用、基建、学校搬迁等经费都要自筹;建材指标也要学校自己解决。会后,地震局物资处的同志见到学校领导时,都摇着头不无担忧的说“自筹自筹,你们就'自愁'去吧”。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国家地震局同意卖掉天水震校校园,用卖校园的钱建新校,被后来继任的安启元局长形象的比喻为“一碗扣一碗”。</p><p class="ql-block">最终学校100亩地连同地面建筑,以总价340万元卖给了位于平凉市的甘肃省林业学校。震校人义无反顾地断了自己的退路,全力以赴,背水一战。其实,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往后退。</p><p class="ql-block">很快林校有一部分师生就迁到了震校,由于震校的新校区还未建成,震校师生员工只能暂时借住在这个曾经属于自己地盘的校园,一夜之间反主为客。</p><p class="ql-block">两校师生员工同处一个校园,倒也相安无事,教工之间、学生之间还经常组织排球、篮球等友谊比赛,共同活跃校园气氛。</p> <p class="ql-block">局长会议结束后,学校副校长李子玉同志一行5人,先期来到燕郊开展工作,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革命,带领着震校这支先遣队,踏上了征地建校的艰辛征程。</p><p class="ql-block">迁校项目虽然已经在国家地震局立项,但征用土地还需要经省市县层层审核报批,打通各个环节,对于自筹项目,其间的艰辛自不言说。那时征地工作手续繁杂,在踏勘选址、着手征地时,国家局从所属灵山地震大队借调了一位叫朱林青的老同志跟着一起跑手续,他是本地人,曾是三河县一把手,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这里打游击,人熟地熟也有名气,在帮助学校征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先期到来的同志们,要经常在地震局、省城、廊坊、三河之间往返奔波,很是辛苦。有一次去石家庄跑征地手续,驾车返回行至保定附近,为躲避路边突然拐弯的骑车人,他们的212北京吉普撞上路边行道树翻到沟里,车上3人都受了伤,坐在副驾位置的同事受伤最重:前额被撞伤,左眉骨缝了6针、右眉骨缝了7针、腰椎骨折。当下拦截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拉到当地医院急救。一个月后,伤未痊愈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外联工作中。</p> <p class="ql-block">新校址建设是按照在校生1000人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的。为此,学校需要征地200亩,但省里只批了120亩,是坑洼不平的荒坡地,地里散落着零星的坟茔。好在当时县里有3亩以下的审批权限,在时任县长张国久的默许下,学校又用了2年的时间,陆陆续续小面积多频次又征得了80亩荒坡地。至此,每亩以缴纳1490元“青苗补偿费”的价格,征够了200亩地,这是当时最低的地价。</p> <h3>同志们初到燕郊“举目无亲”,开展工作十分艰难,事事都要“求”人。为此,难免要花费一些招待费用,但这笔费用在财务上不能报销,学校领导就派人到各部门收集旧报纸,卖了四百多元钱,交给了燕郊的同志。</h3> <p class="ql-block">1981年4月,学校先期征得120亩荒坡地,挂牌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燕郊工程筹建处。至此,新校址的基建工作全面展开,各项工作纷至沓来,都是刻不容缓的工作,诸如修建围墙、三通一平、筹集建筑材料、联系施工队伍等。同时,委托建筑设计院对新校园进行规划、对校舍建筑进行设计。为了加强基建力量,学校又及时增派了七八位职工投入到新校园建设。</p><p class="ql-block">征得土地后,第一件事就是“三通一平”,既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场地。工程处通过国家地震局从广东省地震局调来了一辆推土机,一位负责技术的老师,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时开过拖拉机,便摸索着开动了推土机,还教会了另一位老师。二人轮流加班加点,不仅加快了平地进程,也节省了很多平地费用。</p> <p class="ql-block">初到燕郊时,他们在学校南面不远处租了生产队轧花厂的一排小平房住了下来。征到土地后,立刻修建了围墙,并在校园西面以围墙为房子后墙建了一排十几间铁皮顶的平房,做为办公室、宿舍、伙房和小库房。为了节省租金,平房还未完工,他们就搬了进去,其实是拖欠了轧花厂的房租,被人家给“请了出来”。当时房顶只有一层铁皮,外墙还没溜缝,透过后墙还可以看到路上的行人和马车,地面也是土地,门还没安上,晚上睡觉时就用木板挡住,以防老鼠等小动物进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翻修过的铁皮顶西平房 摄影:谭金意</span></p> <h3>北京地区夏季最高温度可达到38、39度,冬季最低可达到零下十七八度左右。由于临建西平房没有保温隔热措施,三伏天在室内像在蒸笼里,三九天又像在冰窖中。冬季生火炉,由于不熟练,不是压火重了就是压火轻了。压重了炉火就压灭了,半夜冻醒了。压轻了炉中煤炭过早地燃没了,也冻醒了。那时夜间经常起来生火炉,有时火炉生着了天也亮了,觉也睡不成了。而且,工地上一天到晚甚至夜间,推土机轰鸣声、振捣棒振捣声震耳欲聋扰人心神,实在累了想找个安静点的地方休息一会儿已成奢望。</h3> <p class="ql-block">被学校派到燕郊搞基建的,那些有家室的同志们,更是克服了自家很多的困难,只要工作需要,二话不说,再大的困难自己克服。有个职工被派到燕郊,这是个双职工家庭,家有两个孩子,妻子是教师,又上课又带孩子根本就忙不过来。于是,他就把刚到学龄的大孩带到燕郊,白天送到附近地质队办的小学里读书,晚上父子俩就住在工地那排铁皮顶的平房里。冬天时,有一次煤气中毒差点儿出了大事,这老哥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被学校抽调到工地当了一名火头军光杆儿司令。还有一个双职工家庭,夫妻先后被派到燕郊搞基建,把两个刚到学龄的孩子都带到了工地上住。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这些孩子陪着大人一直熬到1983年暑假职工宿舍楼完工。</p> <p class="ql-block">学校还有两家职工都是父女同上阵,都在燕郊工地搞基建。两家的姑娘都是20出头,在天水震校时一起学习开卡车,拿到实习驾照不久,两人都被派到工地当司机,大车小车通开。需要自提货物时就开着学校的“大解放”或“130”卡车去自提,人生地不熟也没有导航,跑长途时一去就是两三天、三四天,对于两个新手来说,工作压力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一个司机姑娘开着“212”吉普车拉着3位同事出去办事,途中发动机起火,幸亏同行的有位老司机经验丰富,让小司机靠边停车,打开车盖板指挥同事们向起火点投沙土,才把火扑灭。这车是从兄弟单位无偿调拨来的旧车,经检查原来是油管老化漏油引起的事故。这老司机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工程兵,经历过美军空中绞杀战的生死考验。</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地区春秋两季沙尘频繁,建设场地地皮裸露,阵风刮来满场地尘土飞扬。由于临建房不设后窗空气不流通,室内阴冷潮湿,大家打饭后经常在室外就餐边吃边聊,有时阵风卷起尘土刮来,躲闪不及沙尘就会落到碗盘、饭盒中,大家无奈只好就着沙尘吃下去,说是饭菜味道不够,老天爷给加了点佐料。负责对外联络的同志们天天在外奔波,他们负责联系设计、水、电施工和联系建筑材料供货厂家,回来赶不上饭点,冷一口热一口的更是异常辛苦。经常是赶不回来了,几个人就在外边吃碗面条,基本都是副校长李子玉自掏腰包,他月工资80多元是大款。其实,李子玉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一人的工资要供养全家五口,妻子没有工作,那几年每到夏天就推着小车在校园里卖冰棍补贴家用。</p> <p class="ql-block">由于工程是自筹项目,没有国家的建材指标,建筑材料都要靠他们四处筹集,数不清的“磕头作揖”。当时,最困难的是筹集水泥,由于水泥短缺,工地常面临停工的危机。有一次,32米高的水塔盖了一半,水泥即将告罄。负责外联的同志们拿着国家地震局的介绍信到各水泥厂四处“化缘”,后来通过好几家小水泥厂,这家三五吨,那家七八吨,七凑八凑才算度过了停工的危机。后来,几经周折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供应渠道。</p> <p class="ql-block">建材开始陆续进场后,负责材料进场和车辆出入查验的同志们,一天24小时随时都可能有拉料车进场,他们几位要三班倒。有时端起饭碗刚吃几口,大门口有人喊料车来了卸货,就要放下碗筷卸料去。夏季卸完车回来再吃问题不大,冬季回来吃时饭菜已凉透了。他们只好带回宿舍在火炉上热一下再吃。有时冬季半夜来了料车,也要穿起衣服进料卸车。卸车前,对进场的建材是要查验的,查验不合格的不能进场,例如红砖敲击时声音要清脆,河沙里不能有土,钢筋水泥要及时送检。有几次因为砖、河沙的质量问题,被查验的同志们拒收,运料车堵住大门不走,双方僵持不下,最后还是地方公安出面,解决了堵门事件。</p> <h3>校舍建筑一期工程包括两栋职工宿舍楼、一栋锅炉房和36m高的砖烟囱、一座32m高的水塔、一栋教学楼。施工队伍是三河县工程队,技术力量薄弱,全队只有一名技术员。校方也想用技术力量好的北京或河北知名的施工队伍。但是不行,在“地方保护”的大背景下,只能与当地工程队签订施工合同,否则你就没法开工,而且时间也拖不起。施工力量不如意,无疑给校方增加了心理压力,特别是作为校方现场技术组的同志们更是心理压力大增。</h3> <h3>那时,我国还没有实行监理制度,工程质量完全靠校方监管。我国的监理制度是在1988~1992年间试行,然后才逐步推广。面对技术力量薄弱的施工队伍,技术组的同志们丝毫不敢怠慢,施工图一到便抓紧时间看图、消化,与施工队唯一的年轻技术员沟通,指出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从放线开槽、验槽、打基础、回填、砂浆和混凝土搅拌,到各层墙体磊砌、梁柱模板尺寸、钢筋型号检验、混凝土浇筑等每一道工序、每个环节,无论白天夜间都要到现场跟班查验。由于盯得紧,使得施工中的许多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或返工。诸如可能导致楼板开裂的楼板负弯矩钢筋踩踏错位、水塔水箱检查门雨棚板错误施工开裂、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能造成宿舍楼散水开裂的基础槽回填问题等等都被及时纠正。</h3> <p class="ql-block">他们特别关注砂浆和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只要搅拌机一运转,就有专人站在搅拌机的旁边,只要砂子或石子中惨有杂土、草屑,决不让往搅拌机里倒,立即返回重新过筛子。从源头上把住砂浆和混凝土的质量关。</p><p class="ql-block">施工季节,晚上浇筑混凝土是常事。技术组的同志经常随班跟踪质检工作,有时一直干到下半夜才浇筑完成。修建水塔时,水塔脚手架没有设置供工人上下的旋转坡道,这是施工规范所不允许的。那时,施工队管理水平低,安全意识也很淡,不顾安全的事情在所难免。水塔的脚手架水平杆上下间隔有60多公分,32米高的水塔手脚架,工人们就是徒手爬上爬下十分危险。为了检查施工质量,技术组的同志也跟着徒手爬上爬下,从一开始的手脚打颤到后来的攀爬自如,算是练出了胆量。</p> <p class="ql-block">在基建过程中,为了节省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处与施工队签订了“包工不包料”的施工合同。因此,在建材采购上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以两栋职工宿舍楼为例,建筑面积共6200多平米,工程决算时合每平米140多元。而燕郊某单位采用同一图纸盖楼,决算时每平米170多元。</p> <h3>在建设主教学楼时,校方坚持改用廊坊市实力较强的建筑公司,为此与三河县工程队僵持了很长时间, 最后在地方领导的斡旋下,廊坊的建筑公司才得以进场施工。主教学楼建筑面积6700多平米,是一幢砖混和框架拼建的楼房,东部四层办公区是砖混结构,西侧五层教学区是框架结构,因为建设资金紧张,拼建也是无奈之举。</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主教学楼 摄影:吴国宏</span></p> <h3>1983年夏季,除主教学楼外,校园基建一期工程如期完工。<br>1985年夏季,校园基建二期工程如期完工,主教学楼、图书馆、1号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交付使用。</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学校早期的图书馆 摄影:谭金意</span></p> <h3>在校园基建中,前面提及的建设资金“一碗扣一碗”是根本完不成基建任务的,那边的一小碗扣在这边的一大碗里也就是一个碗底儿。事实上在校园基建中,国家地震局陆续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也是工程处负责外联的同志们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因为地震局所辖的要用钱的单位可不止你一个。</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三、举校东迁 共克时艰</b></p> <p class="ql-block">1983年,学校利用暑假進行搬迁。这次大迁徙,国家地震局给学校增拨了10万元专款。为了用好这笔钱,学校在整个搬迁过程中,没有雇用一名临时工,所有的物品都是职工自己整理打包。在天水托运的那段日子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不误托运时间,教职工往往要冒着高温酷暑,披星戴月加班赶点,只</span>要车皮进场,无论白天黑夜,学校马上组织职工进场装车,经常是干到夜里两三点钟,然后大家到站前小店花一毛钱吃上一碗面条,回到学校已经是凌晨了。为了减少车皮数量,装车时每个车皮都装的满满当当,那些职工们是越装越有经验,整个搬迁共装了45节火车皮。那些日子无论是天水震校还是燕郊新址,无论是在天水站货场还是在燕郊站货场,总能看到一群职工光着脊梁,喊着号子装车卸车的情景,给人们留下了一幅幅难忘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因天水震校搬迁而留守的职工,他们多数已被一些单位同意接受,但是他们没有袖手旁观,主动投入到搬迁工作中。尤其是几位司机同志,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安全驾车奔跑在震校与火车站间十几公里的崎岖公路上。硬是凭着几辆老解放牌汽车,把学校和职工的物资全都安全地运到了车站货场。货物运到货场后,学校要派人看守,两人一班,直到装上闷罐车,其间寸步不离。时值八月骄阳似火,货场里也是暑热难耐,特别是夜晚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根本没法休息。</p> <p class="ql-block">搬家货物装车后,根据铁路货运部门的要求,学校还要安排人员押车。押车是相当艰苦的工作。在铁路运输中,学校的物资属于“零担货运”,没有正常的运输计划,路过的货运列车能装就装上,装不上还得等。即使从天水装上走了,到下一个编组站还得等机会才能继续走。货车是走走停停,停的时候既不靠站台也不知道停多长时间,说开就开,人根本不敢下车。闷罐车里没厕所,解手就成了问题,小解还好说,大解很恼火,要等到停车后下车就近找地方解决,有时还没完事,哐当一声车动了,只好提起裤子往车上跑。</p> <p class="ql-block">搬迁用的都是闷罐车,押运人员只能自带些简易食品充饥,最好带的就是天水的大锅盔,就是烙得像锅盖大小的、又干又厚的发面饼,不容易发霉。暑假期间正值三伏天,车内像个大蒸笼,货车从天水到燕郊,运气好的最少也要走两天两夜,押运的日子那时间过得也太慢了。到了晚上,由于车厢装的满满的,就只能睡在码的高高的货物上面。</p><p class="ql-block">有两位青年教师随车押运,1300公里里程,竟然用了八天七夜!到达燕郊时,个个疲惫不堪!还有一位青年教师,押车时头部被闷罐车的车门夹开了一个4厘米长的口子,血流不止,跑到车站简单处理后又回到了车上,等到了燕郊站时,头上的白绷带已是灰黢黢的了,衣服上的血渍也早就干了,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还有一位中年教师被派去押车,因为家里离不开,就让刚满16岁的儿子替他去押车。担任押车任务的主要是教职工,也有放弃了暑假的82级的学生,共计二十多人。</p> <h3>搬迁工作中许多职工在完成本部门和自家物品的包(拆)装和搬运后,就主动帮助其他部门或人手少的家庭,那段时间根本就没有部门家庭之分,尤其货物运到燕郊火车站后,不分谁家的物品,大家都争着卸货,再装上马车,一路跟在后面押送到学校。在燕郊火车站到学校这数公里的马路上一队队马车“招摇过市”,留下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家具物品运到学校后,一声吆喝大家都是主动出来帮着卸车搬运,好像有使不完的劲。</h3> <p class="ql-block">天水震校迁至燕郊后,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丁国瑜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迁校后,学校隶属关系从委托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代管改为由国家地震局直接领导,1985年国家地震局将学校列入京区直属单位。</p> <h3>当年的燕郊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小镇,一条东西向的京榆公路从中间穿过。新校址位于镇子东北侧,西距潮白河不足一公里,南边只有一个地质矿产部所属的五六二地质队,西边不远处有一个村子叫樊村,周边除了农田就是荒滩,很是荒凉。冬天的西北风一刮,漫天沙尘。学校西边紧邻一条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叫燕灵路,窄窄的也没有路灯。路的两边是一米多深的水沟,沟边长着稀稀拉拉、歪歪扭扭的野柳。</h3> <h3>那时,最让人难忘的是燕郊的风沙。因燕郊位于京东地区的风口,经常是风沙漫天。风沙刮起时,学校院内更是被刮的天昏地暗,让人站立不稳。有一次大风天气,学校一位中层干部在校园里被大风刮倒,磕破了头还缝了几针。笔者亲眼目睹,家属楼四层阳台上的一块单人床床板居然被大风旋到了空中,像飞毯一样,飘了好几十米。到了冬天,凄厉的北风肆无忌惮的呼号着,顶风前行时让人举步维艰。</h3> <h3>新校址仅有刚刚建成的两栋家属楼、一座锅炉房、一座水塔和一个配电房。还有就是一排铁皮顶的西平房和两个仓库大棚,铁皮顶平房用作基建人员食宿和办公室。整个校园处处沙石裸露、荒草萋萋。校园内到处堆放着砖垛、沙石、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天黑后院子里就是小动物的天下了,老鼠刺猬黄鼠狼在院子里窜来窜去,胆小的女职工晚上是不敢出门的,男职工遇到突然窜出的黑影,也会头皮发麻。秋凉后,家属楼楼道的屋顶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苍蝇,令人作呕。</h3> <h3>初到燕郊,教职工们搬进了新建的家属楼,告别了黄土高原上的那个叫崖湾的村庄,告别了家属院那砖坯混建小平房,还有那公用的水龙头和旱厕,也告别了那让人恋恋不舍的小菜园,还有那冬暖夏凉的好气候。住进了崭新的单元楼,有了单独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用上了自家的水龙头,用上了自家的抽水马桶。居住条件的改善让教职工们感到很兴奋,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这新的家园可真是来之不易啊!</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号家属楼 摄影:李生平</span></p> <p class="ql-block">刚搬进新家时,没有天然气可供,学校给各家发了一个可燒蜂窝煤的白铁皮炉子他'。那时燕郊没有蜂窝煤,要到北京去买,也得省着用。每次生炉子时,住在一楼的就把炉子搬到楼外,住在二三四楼的多数都把炉子放在阳台上,等浓烟散尽了再搬回厨房。坚持了一年多后,学校后勤和北京的一个液化气站拉上了关系,每月供给学校40多罐液化气。国家地震局后勤部门又帮着弄了20多罐气。各家终归用上了液化气。但是也得省着用,经常有“断气”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学校还成立了幼儿园,设在二号家属楼一个约90平米的单元房里,派了两位职工当老师,照料着十多个年龄参差不齐的学龄前孩子。那时,学校人手紧张工作都很忙,晚下班晚接孩子是常事。但是,不管多晚,总有一位老师在值守,毫无怨言,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心里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燕郊,每月只有农历“一、四、六、九”逢集才有东西卖,赶集要穿过庄稼地中踩出的羊肠小道,下雨就泥泞难行了。好多东西还得到北京去买。因交通十分不便,乘市郊火车要步行数公里才能到燕郊火车站,乘汽车要换乘几次公交车才行。而且时限很紧,经常有同志因赶不上返程班车而不得不在北京或通县滞留一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赶集归来(当年的燕郊学院街) 摄影:李生平</span></p> <p class="ql-block">搬迁后,校园里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建筑工地,主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都是在建项目,有的即将完工,有的刚开挖地槽,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堆满了校园。为了迅速改变校园面貌,学校发动师生员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美化校园活动。学校买了镰刀和铁锹配备给每位教职工,另外还买了上百件供学生使用。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打扫、清理环境。拆卸和整理了堆放在材料场的数百个包装箱;将数十吨零散物资整理入库;铺设了院内的主要道路;清理杂草、平整场地,修建了简易操场和篮球场、排球场;开展校园绿化,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校园面貌的大为改观。</p> <h3>现在,校园里自二号职工住宅楼以南的所有路边大树,还有花园里的那些雪松、海棠等名贵树种,都是当年学校师生员工亲手载下的。每当行走在绿树成荫的人行道上,看着那遮天蔽日的法桐,闻着国槐繁花的沁香,欣赏着那排排高大挺拔的青杨;每当徜徉在花园里拍照美景,常常会想起那段艰辛而火热的岁月。</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师生当年栽下的法桐小树苗 摄影:谭金意</span></p> <p class="ql-block">后勤部门也是处处精打细算,极少雇用临时工,脏活累活从不外包,就连清理水塔蓄水池这种危险活儿也是自己干,高高的水塔也是自己职工爬上爬下的进行清理。入冬时节,运煤车压爆了埋在地下的水管,后勤职工也是不顾冰冷的泥水,自己挑灯夜战。还有清理化粪池,也是后勤职工亲自动手,职工要下到8米深的化粪池往外掏粪,连个口罩都没有,在底下熏的受不住了,就换个人下去接着干。</p> <p class="ql-block">1983年9月,82级学生随学校迁来燕郊,在新校址如期开课。这届学生共有67人,分为两班,同学之间年龄相差10多岁,有些学生已经是为人父母了,每逢开学季离别娇儿真是难分难舍。这些学生从全国各地震部门考入天水震校,在职带薪求学,一年半以后又随学校来到燕郊,他们实实在在的体验到了学校搬迁的艰辛历程。学校暑假搬迁时,有些同学放弃了暑假回家的计划,加入到学校的搬迁工作中,有的学生还参加了火车押运,付出了很多辛苦。</p> <p class="ql-block">学校刚迁过来时,办公楼、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还没盖好。没有办公场所,就把领导和各部门的办公室都分别安排在家属楼的空房里。没有教室,就把一个仓库大棚整理出来做教室,给随迁过来的82级学生上课。校园西边那排平房被安排做实验室、阅览室、食堂和学生宿舍。</p><p class="ql-block">  学生宿舍的屋顶是铁皮的,没有顶棚既不隔热也不御寒,夏天闷热难耐,晚上睡不着觉,不少学生就到堆料的大棚去睡。下大雨的时候,密集的雨点砸到铁皮屋顶上没完没了的,那声音简直让人无法忍受。到了冬天宿舍里就用火炉取暖,当风向不对的时候,特别是在夜里还要时刻提防煤气中毒。如果夜里炉火灭了,那就只好捱到天亮了。特别是冬天夜里起夜可是个麻烦事,要跑到外面几十米远的旱厕,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晚上少喝水晚点儿睡。那时掏厕所也是学生们的事,两个班轮流掏。</p> <p class="ql-block">冬天,每天早晨学生们要先去教室把炉火点起来,驱赶一下教室里的寒气,每天早上第一节课,教室里经常是烟熏火燎的。上课时离火炉稍远一点的照样是被冻的不行,老师们讲课时手冻的连板书都写不规范。有一天,任课老师们发现讲台上多了一杯热水,此后节节课从不间断,这热乎乎的杯子,真是捧在手上暖在心里。</p><p class="ql-block">到了夏天,教室的屋顶很快就被晒透了,教室里又闷又热,学生们就往地上洒水降温。</p><p class="ql-block">1984年1月,82级学生毕业,他们带着这不寻常的求学经历,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由于没有教室,1983年学校招收了一个校外班,生源是内蒙古地震局的在职职工,先在局里上基础课,等到1985年教学楼盖好后再回到学校上专业课。</p> <p class="ql-block">1984年春节后84级开学。为了迎接84级新生,1984年1月学校赶建了一大一小两间当时比较标准的活动板房做为教室,又建了两间平房。84级招收了66名学生分成2个班,每班各一间教室,大的一间还可以上合班课。两间平房做教师休息室。84级学生在活动房里上课,比82级条件改善了不少。但他们住的还是铁皮顶宿舍,住了三个学期,直到学生宿舍楼交工。旱厕也继续掏了三个学期。</p><p class="ql-block">艰苦的环境挡不住求知的热情,在简陋的教室里,学生们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地学习精神,让来校讲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融生、丁国瑜亦为之动容。这些学生来自地震战线,他们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深知自己为何而来。艰苦的环境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刻苦努力、尊师爱校蔚然成风。</p> <h3>在校园美化绿化上,各年级学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平整场地、铲除杂草、植树栽花等都留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至今难以忘怀。他们当年在路边栽下的树苗早已为大道遮荫,看着那一行行枝叶丰茂的大树静静地矗立着随风低吟着,仿佛在期盼着那些栽培了它们的学子们,有朝一日重返校园故地重游。</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一毛五分钱一棵的小树苗 摄影:谭金意</span></p> <p class="ql-block">那时,学校的运动场所、体育设施非常简陋,开运动会时校内的主路就是短跑的跑道,长跑就到校外的马路上去跑。球场都是土场地,但师生们的文体活动却开展的有声有色,经常举行友谊比赛。师生共同组建的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在地方组织的赛事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排球队还赢得了通县“潞河杯”联赛冠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运动会跑道(南校区海城路) 图片:齐国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右上的房子是回民餐厅,旁边是水塔;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上的房子是浴室,旁边的高房子是锅炉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投掷铅球比赛 图片:齐国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荣获通县“潞河杯”排球联赛冠军 图片:谭金意</span></p> <h3>当年的燕郊很偏僻,街里只有一个理发的地方,是个两间平顶土房,每次理发都要走上2公里。小镇东边有个饭馆叫潮白人家,几间平房里摆着油腻腻的桌子,墙壁也是黑黢黢的,这是小镇上比较上档次的饭馆了,那年排球队夺冠后就在那里撮了顿儿涮羊肉,那是来到燕郊后第一次下馆子。街里没有洗澡的地方,而学校的浴室是定时开放,人多地儿小,有些老师就招呼学生去自己家洗澡。那年月师生们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那些学生现在都已退休,但很多师生之间至今仍然保持着联系。</h3> <h3>1985年9月学校招收85级学生174人。这届学生是幸运的,他们用上了刚刚完工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学生食堂,住上了新盖的宿舍楼。<br>学校食堂是个高架单层结构,建筑面积1300多平米,就餐区东端砌了一个舞台。食堂建成后,学校终于有了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开学典礼、合唱比赛、元旦晚会等都在此举行。印象最深的就是每逢毕业季,毕业典礼过后,全体毕业生和老师、班主任齐聚食堂大会餐,觥筹交错中尽情地抒发着师生之谊。后勤处食堂主管也绝不吝啬,想方设法为大家备出最丰盛的免费的晚宴,用真情和佳肴展示着食堂的风采。</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保留下来的学生食堂 摄影:谭金意</span></p> <h3>食堂还自己养猪、挖菜窖、腌咸菜,还雇了个老乡做豆腐。那时,校园里东侧有个野水坑,他们就撒了些鱼苗,到了秋后还真打上了不少鱼,那时后勤部门真是想了很多办法来补贴改善食堂的伙食。</h3> <p class="ql-block">在学校创建过程中,加班加点、占用法定节假日是习以为常的事,不论搬迁还是基建,不论教学还是后勤,大家从未要求过任何形式的奖金和补贴,学校也没为此支付过任何费用。那个时期,老师上课没有课时津贴、当班主任也没有补贴,但大家都愿意承担教学任务,愿意当班主任,而且干的都很起劲。那时,实验室教学仪器台套数少,尤其是专业仪器更少,教师们就利用周六晚上、夜间和周日安排学生分组实习,真是六加一、白加黑,没有一分钱的课时费。</p> <p class="ql-block">早在1981年的时候,原国家地震局就有在天水震校培养大专和中专两个层次专业人才的设想。1982年暑期,在昆明召开全国地震系统人事教育工作会议,各省局、各直属单位以及北大、科大、武测、成都地院、长春地院等院校都派有代表参加,我们学校也派了五位同志参加。会上用人单位纷纷反馈,天水震校毕业的学生很受欢迎,他们在台站地震监测中“上手快、留得住、不怕苦、用得上”。同时也反映,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地震台站不仅需要中专毕业生,也需要大专毕业生。因此,强烈希望天水地震学校为其培养能胜任台站监测工作的中、高两个层次的专业人才。</p> <p class="ql-block">1984年适逢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初中后四年制中专和五年制大专套办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四五套办”)。面对这一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绝好机会,全国各地那些响当当的老牌中专纷纷申报试点。国家地震局教育处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依托地震行业的行业优势,积极支持学校申报“四五套办”试点。学校也竭尽全力、积极运作,并于1984年8月通过国家地震局向国家教委报送了“四五套办”的申办报告。1985年7月学校获得国家教委批准,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校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成为全国“四五套办”人才培养模式的三所试点学校之一,并定于1986年面向社会招生。至此,这个只有十年办学历史的中专学校,具有了开办五年制专科教育的资质。这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第三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1984年国家地震局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书记、校长相继到校履职。书记刘琳曾是冀中根据地威震敌胆的“刘黑子”,他人熟地熟,工作作风硬朗,政策水平高,在教职工中很有威望,他的到来为学校后续基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校长朱凤鸣是我国著名的地震专家,是成功预报海城地震的大功臣,他的到来为学校确立了“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的办学思路,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学校搬迁到燕郊后,为适应防震减灾工作需要,采取了灵活的办学机制。经原国家地震局批准, 1983年9月为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举办地球物理专业职工中专班;1984年5月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举办地震及前兆信息专业职工中专班;1984年6月为山西省地震局举办地球物理专业职工中专班;1984年11月为国家地震局天津测量大队举办两期地壳形变测量专业职工中专班。其中内蒙班、新疆班、山西班学生在本单位学完两年基础课后,回到学校上专业课。当时学校只有100多名职工,任课老师仅有40多人,他们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同时,许多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还要奔波于学校和上述单位之间。</p> <p class="ql-block">学校搬迁到燕郊后的两年中,全体教职员工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规划建设新校园的同时,毕业了82级学生,招收了84级、85级学生,开办了5期校外班。这些学生回到工作岗位后,学以致用,很快成长为地震监测一线的技术骨干,他们当中后来有很多人成为中层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的也不乏其人。</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这些曾经的学子们,很多人又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了母校,他们把对子女的殷殷期望寄托给了学校,还向亲友们推荐。每到新生入学季,他们送子女前来报到,多年不见的师生重聚一堂,看着他们有所成就,感受着他们对母校对老师的信任,这是为师倍感欣慰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知味,岁月沉香。遥想当年,学校在天水一个叫崖湾的山沟里诞生,从小到大、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每个脚印都有着难忘的故事。暑往寒来四十五载,学校自筹建到如今,一路走来从中专到本科,教学系部从两个教研组增加到十四个学院三十二个专业;专职教师队伍从十多人增加到近六百人;办学规模从百十人到八千多人;办学层次从中专教育升格到研究生教育;办学经费从每年四十万元增加到每年四亿多元;还有科研能力、基础设施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成绩是我校历任领导带领教职员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断开拓进取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地震局的正确领导和关爱,每逢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学校东迁、“四五套办”、申办本科等紧要关头,都得到了局里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使得天水震校这株小树苗在艰苦的环境下得以顽强成长、开枝散叶。</p><p class="ql-block">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地震系统各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特别是那些赖以立校的主干科系,初建时都有过局属各研究所的大专家来校兼职系主任的历史;更有许多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都是承担了完整的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为专业课编写教材,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带进了课堂;各仪器研制单位把多种新型监测仪器无偿赠送给学校,使得教学实习与地震台站的各类监测无缝衔接;各兄弟单位积极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接纳、指导学生毕业实习。一路走来深深地感到,行业的学校只有植根于行业的沃土才能茁壮成长根深叶茂。</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震校初建,一穷二白,山重水复,几代震校人同心戮大力、砥砺向前行;看今朝,防灾学院,开枝散叶,柳暗花明,万千毕业生桃李遍天下、花香满园春。</p> <p class="ql-block">学校发展建设到今天,办学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但是,距国家对防灾减灾的工作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前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全校教职员工仍须同心戮力,砥砺前行,向着我国防灾减灾事业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进军!</p> <p class="ql-block">随附诗几首,以示情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堪回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玉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防灾学院坎坷多,一路风雨一路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水创业绘重彩,燕郊育才显婀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峥嵘岁月堪回首,锦绣前程伴蹉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岗退位退情不退,共同悲欢共叙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致《震校往事感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王小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笔走龙蛇著美篇,分明非梦亦非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朋辈有心留鸿爪,岁月无情逝韶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筚路蓝缕建震校,同心戮力克时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崖湾幼苗成大树,潮白洪波浪连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震校往事感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髙战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犹记当年震校情,青春活力舞东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台三尺风姿展,粉笔千盒燕舞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僻壤欢声声悦耳,穷乡笑语语银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艰难创业八年整,成绩斐然留史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震校东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田植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震旧舍改校园,毗邻甘泉麦积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受命选址打前站,跑遍六省九市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定点燕郊樊村边,白手起家背水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竣工升大专,四届学子奔台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苦教苦学苦搬迁,震校精神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伏羲故里天水缘,乔迁京燕行宫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震校荣升防灾院,半世耕耘桃李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卜算子 • 震校有感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葛学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校伴震情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师少学材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干员工克困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按令开学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政指进京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荒野修楼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已是专科晋大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桃李神州拓。</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本文第一、第三部分是在参考《防灾科技学院校志》和2012年由赵永安、张玉清、<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陈春生、刘懋现</span>编写的学校中层干部培训专题材料的基础上充实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根据田植杰、<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葛学礼</span>、谢振海、余徐同、尤绥生提供的素材新增的;全文由谭金意执笔。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刘运生、韩健、王小平、周振安、李四维、齐国英、张晓波、<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黄三碧</span>以及82级84级学生王保红、陈平、吴国宏、李剑玺等老同志的支持,他们都是那一时期的亲历者,为本文提供了许多生动的素材。杨茂森、钟南才对本文写作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学校离退休办公室胡道华主任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的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p> <p class="ql-block"><b>学子感言1</b></p><p class="ql-block">89级李恩建,蓟县地震台台长</p><p class="ql-block">读《震校往事怀想》有感(节选)</p><p class="ql-block">谭院长您好!</p><p class="ql-block">• • • • • •</p><p class="ql-block">通过阅读您的文章,我深刻了解了母校的艰辛发展历程,也看到了震校前辈的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革命精神和战斗精神。看到李忠友老师拍摄的照片,我立刻想起李老师在震校给我们授课时的音容笑貌,和蔼可亲的面庞呈现在我的面前。</p><p class="ql-block">当读到“这些教材也都是老师们手握铁笔,用蜡纸在钢板上一笔一笔刻写出来的,再用手工油印机一张张推印出来装订成册。在编写教材的那段时间,多少个夜阑之时,他们仍在笔耕不辍、凝神屏气地刻写着蜡纸。他们用全身心地投入,终于完成了地球概论、地震地质、测震、地磁、地电、地应力、重力、电子等一批专业课教材”时,让我想到在地校读书时我们手握带有油印味道的书本,这书本的背后是多少个老师忘我的工作换来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看到您拍摄的那些在校园西侧的铁皮顶的平房,立刻让我想起我们刚入学时开设的精工实习课程,好像就是在这些平房里,李喜泰老师带领我们在屋里做手工课,教我们打绳结,每人发一块铁疙瘩最后制作出精美的小铁锤。当时我们有些同学手笨,老师手把手不耐其烦的教我们,多么敬爱的老师呀!</p><p class="ql-block">当您写到新校区的踏勘、选址、建设,我能深深的感触到当时学校建设过程的艰辛,时间紧,任务急,资金短缺,地方要处好关系,还要确保施工质量,处处体现了老一辈的教职工在校区建设过程中付出的艰辛。读到“新校址仅有刚刚建成的两栋家属楼、一座锅炉房、一座水塔和一个配电房。”这些建筑给我印象颇深,我来自农村,初到学校,看到那么高大的水塔还是头一次,学校发的洗澡票,每周末洗一次热水澡,对于农村来的孩子是一种奢求。</p><p class="ql-block">当读到“学校食堂是个高架单层结构,建筑面积1300多平米,就餐区东端砌了一个舞台。食堂建成后,学校终于有了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开学典礼、合唱比赛、元旦晚会等都在此举行。印象最深的就是每逢毕业季,毕业典礼过后,全体毕业生和老师、班主任齐聚食堂大会餐,觥筹交错中尽情地抒发着师生之谊。后勤处食堂主管也绝不吝啬,想方设法为大家备出最丰盛的免费的晚宴,用真情和佳肴展示着食堂的风采”时,我想到那时上午的最后一堂课,盼望着老师千万别拖堂,最好早下课几分钟,飞快的跑到餐厅排队买饭,就几个卖饭窗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有时卖米饭的两个队伍排到了餐厅外,等到轮到自己买饭了,米饭已经卖完了。为了能买到米饭,经常两人搭帮买,你直接去排队,我回宿舍取饭盒。</p><p class="ql-block">餐厅东端的舞台,每到开学典礼,节日晚会,是何等的热闹,每年为了在歌咏比赛获得好成绩,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是何等的卖力气。个人唱歌比赛,优美的歌声,某某同学获得奖项,让人是何等的羡慕。正向您写的印象最深的毕业典礼过后的晚宴,那是何等的丰富,满桌的丰盛佳肴,也许是当时长这么大享受最丰盛的晚宴,真的需要好好谢谢后勤处的食堂主管。我们和我们的老师齐聚食堂大会餐,我们是何等的欢乐,但我们又是何等的恋恋不舍,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明日就要各奔东西,奔赴工作岗位。到最后我们有的互相握着双手,有的抱头痛哭,这一别不知我们何日还能相见。</p><p class="ql-block">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我已步入知天命之年,您的文章让我重回青春年少之时,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将继承老一辈地震人的优良传统,不辱母校对我们的培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戮力,砥砺前行,争取早日攻克地震难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李恩建 2021年2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学子感言2</b></p><p class="ql-block">78级王佩莲,湖北省地震局,曾获全国最高新闻奖</p><p class="ql-block">尊敬的钟校长:您好!</p><p class="ql-block">读了谭金意、 赵永安、 张玉清、 田植杰 、葛学礼等老师撰写的《震校往事怀想》文章,感人至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悠悠岁月,岁月悠悠,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写出了母校发展史的苦难辉煌。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此文读来,身临其境,倍感亲切。难得的好文章,具有历史性贡献与现实教育意义!值得收藏。故此提出三点建议,仅供母校参考。</p><p class="ql-block">一、建议学校出一本文化丛书,将此文章收录其中,既是历史档案文化留存,又是母校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便于学校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二、建议文化丛书之中,补充历届毕业学生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据我所知,我们78级173名学员当中,有80%以上获得地震系统副高以上职称(含副处以上职务),占有比例很高,值得母校收录其中。我们78级还有很多同学成为学科带头人。如郑州物探中心徐超繁(后为博士生)研究员,现为研究生导师,他是我国古地震研究学科牵头人,在全国独树一帜;还有王夫运同学,除了担任过郑州物探中心主任(正厅级)外,他所从事的深部探测专业,也是我国领军人物。还有辽宁局的藏伟开启了辽宁省抗震农居工程建设的先河;广东局副局长钱顺琴是78级女生的自豪,也是母校的骄傲。还有云南局的李道贵获中国科技传播十大杰出人物。湖北局的张传忠、甘肃局的朱宗德都曾获得全国地震系统劳动模范。我也曾获得过全国最高新闻奖、18项科普作品获省部级三等以上奖项,也获得了湖北科技传播十大杰出人物。建议将学生所取得的上了省部级档次的成绩收入其中。</p><p class="ql-block">三、向历届学员征集文稿,将学生的回忆、感想、抒怀等文章收入其中。学生们的成就都是母校培养的结果,更是母校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天水震校78级2班毕业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王佩莲 2021.3.2</p> <p class="ql-block"><b>读者感言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震校往事怀想》有感(节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任 铁 民 • 甘肃省广播电视厅</span></p><p class="ql-block"> 我的职业和地震教育专业相差甚远,这两天得空有幸看到了同学田植杰发来的《震校往事怀想》,深受感动,一连认真看了两遍,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 •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 • • •</span></p><p class="ql-block"> 真想不到天水地震学校办学是这么艰难。</p><p class="ql-block"> 在我传统的想象中,学校应有着绿树成荫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实验室,绿草如茵的运动场,舒适安逸的教职员工的宿舍……可当时的学校什么都没有,记得田植杰调入天水后给我来信,都没提到这些,只是说学校在马跑泉附近,职工宿舍是平房,特别提到门口有块菜地,我还为你们能在自家门口种植菜蔬羡慕不已,这可比咱们在白龙江吃不到新鲜蔬菜好太多了。 </p><p class="ql-block"> 天水地震学校教育层次是中专,可就是这样一所全国唯一的地震专业学校,竞然能在大西北的一个小城市创建,真算是奇迹!那里既没有办学环境,又没有科研交流,更可叹的是没有教材,没有师资,一穷二白,完全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真敬佩在我国地震教育事业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们,是他们开创了我国地震专业教育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地震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它倾注了多少创业者的心血,教材是自编的,是用蜡纸钢板刻写、油印而成的,现在的年轻人见都没见过。许多从学校分配来的大学生第二天就上了讲台,初做人师知师事,久为人师感师辛,当他们站在讲台时才体会到,当老师真不容易,当个好老师更难!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这些学生都成为国家地震专业的技术骨干,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地震学校从中专到本科,现有十四个学院三十二个专业;专职教师队伍从十多人增加到近六百人;办学规模从百十人到八千多人;办学层次从中专教育升格到研究生教育;办学经费从每年四十万元增加到每年四亿多元;……这些辉煌的成绩都是学校教职员工数十年艰苦奋斗、不断开拓进取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我们应该向那些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奉献的创业者们致敬!他们的功绩将永远彪炳我国地震专业教育的史册!这是我的第二个想不到。 </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想不到的是燕郊校区的建设和搬迁。</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不得不佩服当初领导选址决策的眼光。</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脑海里燕郊是个好地方,离北京天安门才三十多公里,就像是当今繁华的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可不曾想到的是当年建校的艰难,当时的基建环境居然是那样的恶劣和困苦。</p><p class="ql-block"> 勘踏选址,征地跑项目,筹经费,购建材,施工,进材料,施工监理,……样样都是筹建处同志们的艰难历程,文章中可歌可泣的故事真的是太多、太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初到燕郊“举目无亲”,开展工作十分艰难,事事都要求人,磕头作辑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为此,难免要花费一些招待费用,但这笔费用在财务上不能报销,学校领导就派人到各部门收集旧报纸,卖了四百多元钱,交给了燕郊的同志。看到这里真的让人落泪,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文章中提到去石家庄跑征地手续,在保定翻车一事,我印象很深,记得田植杰事后告诉了我,他那天就是在车上受了伤。</p><p class="ql-block"> 搬迁是项宠大的工程,从我们自己家庭的搬迁就能体会到,更何况还是一个学校。83年学校整体搬迁居然没有雇用一个临时工,教职工冒着高温酷暑,从天水震校、天水货场、燕郊货场到燕郊新址整整45节火车车皮,太不可思议了,让人震撼!打包、装车、卸车、押车每个环节都有感人的故事,他们是时代让人敬仰的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命,有时真是天注定,植杰一生的工作就是创业。同学都常说,植杰就是创业的苦命,一九六八年从学校分配到白龙江是林区创业的第一代人,到天水地震学校,燕郊校区基建是创业,而后又奉命到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三里河联建办公室任领导职务,依然还是在创业,他这辈子和创业有缘,可是和创业较上劲了。植杰一生低调,待人包容谦和,不论在那里,都充分凸显出他根植于内心的修养,聪明的才智和组织领导的能力。创业是艰辛的,创业也是锤炼人的。创业使我们当年的那一代人既有着重重的责任感,也有着满满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天水地震学校虽然几次易名,不管怎样改,我还是觉得天水地震学校最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 祝愿创业者们度过幸福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21年3月 兰州</p> <p class="ql-block">读者感言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震校往事怀想》有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廷弼 • 华北科技学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3.3.15</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震校西建东迁,回忆情深意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历经筚路蓝缕,一路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细节真实精准,图片满目琳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配曲一帘幽梦,引人心神向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创业无比艰辛,果实饱满甜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展望美好前景,定是满天朝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